1. 什么是堆栈堆栈指针的SP的作用是什么8051单片机堆栈容量不超过多少字节
在调用子程序时需要保存调用函数的CPU寄存器PC指针,PC指针是被CALL指令自动压入SP所指向的片内存储器,CPU寄存器要由用户用PUSH指令自行保存,
因此SP的作用就是一个指针,当进行中断调用,子函数调用时将现场数据压入SP所指向的存储器,SP自动增加1或2,当中断结束RETI,调用返回RET,POP时将SP数据弹出,SP自动减1或2
8051最大为128字节的片内存储器,0X20以上理论都可以做堆栈用96字节,8052为256字节224字节可用
但这样便没有其它空间可用于数据存储
现在的单片机的程序一般都能用C51来,不用关心堆栈大小与SP寄存器
2. 请问单片机用c语言编程为什么在主函数开头有时要给sp赋值
变量是定义成
还是
得看变量的在程序中所起的作用,比如如下程序:
#include <REGX52.h>
int_count=0;
unsigned char count=0;
unsigned char second=0;
unsigned char seg[]={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40};
unsigned char seg1[]={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8};
Delay_1s() //500m秒延时子程序
{unsigned char l,i,n;
for(l=50;l>0;l--)
for(i=20;i>0;i--)
for(n=248;n>0;n--);
}
void t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
{int_count++;
if(int_count==4000)
{ int_count=0;
second=1;
}
}
void main (void)
{TMOD=0x02;
TH0=0x06;
TL0=0x06;
TR0=1;
ET0=1;
EA=1;
while(1)
{
if(second)
{
second=0;
P0=seg1[count];
count++;
if(count>=10)
count=0;
}
}
}
输出0到9,每一秒变化一次,其中int_count、second是
这是因为,int_count是中断次数统计,他需要在完成一次次的中断以后数值保持不变,如果定义成
,没发生一次中断,它加一,中断结束又变成0了,所以定义成
,这样他的数值会根据中断发生的次数不断增加。而second则因为是
显示的数组的下标,如果定义成
那么每次
结束,内存释放变量值也就没有了,这样就达不到每秒输出不同数字的要求。、
总的来讲呢,如果变量的值在
结束以后还会被其他的函数,活着表达式使用,才定义成全局变量。
3. 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的SP指令有什么作用
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中,没有SP这条指令,只有针对SP操作的指令。51单片机中SP是堆栈指针寄存器,存放着当前堆栈地址。堆栈用于存储子程序调用、中断程序调用时程序返回的地址,或者用来临时保存某一寄存器的值。
除了初始化堆栈时直接给SP赋值,SP显式存在,其它的对SP有影响的指令,对SP的操作都是隐式的,就是说SP并不出现在指令操作数当中。
例如:
MOV SP,#80H ;初始堆栈指针,(SP)=80H
LCALL XXXX;调用XXXX处的子程序,下一条指令PC值压栈,(SP)=(SP)+2
NOP;子程序返回时,RET指令从堆栈中弹出PC值,所以会返回到这里,(SP)=(SP)-2
PUSH ACC;累加器A的内容压栈保存,(SP)=(SP)+1
POP B;堆栈内保存的累加器A的内容弹出到B寄存器中,(SP)=(SP)-1
使用PUSH、POP指令使用堆栈,要注意进出栈的匹配,否则将引起不可预期的后果。
4. 什么是堆栈堆栈指针的SP的作用是什么8051单片机堆栈容量不超过多少字节
堆栈:堆栈都是一种数据项按序排列的数据结构,只能在一端(称为栈顶对数据项进行插入和删除。在单片机应用中,堆栈是个特殊的存储区,主要功能是暂时存放数据和地址,通常用来保护断点和现场。
SP的作用是在51单片机中,SP栈指针是一个专用的8位寄存器,系统复位后,SP初始化为07H,使得堆栈指针实际上是由08H单元开始。
51堆栈的容量最大也不会超过128字节。
5. 单片机里sp是什么意思啊
单片机里sp是堆栈指针。
堆栈指针SP英文全称为stack pointer,是单片机控制器的组成部件之一,与时控制逻辑电路、指令寄存器译码器、地址指针DPTR、程序计数器等部件共同组成CPU的神经中枢。堆栈指针在单片机里的作用是随时跟踪栈顶地址,以便存取单片机的数据。
每当执一次PUSH指令时,SP就(在原来值的基础上)自动加1,每当执行一次POP指令,SP就(在原来值的基础上)自动减1。
(5)单片机sp的作用c语言扩展阅读
由于SP中的值可以用指令加以改变,所以只要在程序开始阶段更改了SP的值,就可以把堆栈设置在规定的内存单元中,如在程序开始时,用一条MOV SP,#5FH指令,就是把堆栈设置在从内存单元60H开始的单元中。
一般程序的开头总有这么一条设置堆栈指针的指令,因为开机时,SP的初始值为07H,这样就使堆栈从08H单元开始往后,而08H到1FH这个区域正是8031的第二、三、四工作寄存器区,经常要被使用,这会造成数据的混乱。
不同作者编写程序时,初始化堆栈指令也不完全相同,这是作者的习惯问题。当设置好堆栈区后,并不意味着该区域成为一种专用内存,它还是可以象普通内存区域一样使用,只是一般情况下编程者不会把它当成普通内存用了。
6. 单片机的堆栈指针SP有什么作用
SP用于存放栈顶的偏移地址。
通俗的说,就是存放堆栈SS的顶部。
7. 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的SP指令有什么作用
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中,没有SP这条指令,只有针对SP操作的指令。51单片机中SP是堆栈指针寄存器,存放着当前堆栈地址。堆栈用于存储子程序调用、中断程序调用时程序返回的地址,或者用来临时保存某一寄存器的值。
除了初始化堆栈时直接给SP赋值,SP显式存在,其它的对SP有影响的指令,对SP的操作都是隐式的,就是说SP并不出现在指令操作数当中。
例如:
MOV SP,#80H ;初始堆栈指针,(SP)=80H
LCALL XXXX;调用XXXX处的子程序,下一条指令PC值压栈,(SP)=(SP)+2
NOP;子程序返回时,RET指令从堆栈中弹出PC值,所以会返回到这里,(SP)=(SP)-2
PUSH ACC;累加器A的内容压栈保存,(SP)=(SP)+1
POP B;堆栈内保存的累加器A的内容弹出到B寄存器中,(SP)=(SP)-1
使用PUSH、POP指令使用堆栈,要注意进出栈的匹配,否则将引起不可预期的后果。
8. SP在单片机中是什么寄存器有什么作用
你没有说是什么单片机产品,各单片机定义不同。
如果是MCS-51单片机,SP指的是堆栈指针寄存器Stack Pointer,指示堆栈的栈顶地址,定位要入栈或出栈的数据的存放位置。
9. 单片机的堆栈指针SP有什么作用
在51单片机中,SP栈指针是一个专用的8位寄存器,系统复位后,SP初始化为07H,使得堆栈指针实际上是由08H单元开始。
在响应中断或子程序调用时,发生入栈操作,入栈的是16位PC值;51中有PUSH压入和POP弹出栈操作指令,如有必要,在中断或调用子程序时可用POSU指令把PSW或其它需要保护的寄存器的内容压入堆栈加以保护;返回前再使用POP指令把它们恢复。
10. 什么是堆栈堆栈指针的SP的作用是什么8051单片机堆栈容量不超过多少字节
1、在计算机领域,堆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概念,但是很多人甚至是计算机专业的人也没有明确堆栈其实是两种数据结构。堆栈都是一种数据项按序排列的数据结构,只能在一端(称为栈顶(top))对数据项进行插入和删除。要点:堆,顺序随意。栈,后进先出(Last-In/First-Out)。
区分队列 先进先出
2、堆栈是一块保存数据的连续内存。 一个名为堆栈指针(SP)的寄存器指向堆栈的顶部。 堆栈的底部在一个固定的地址。 堆栈的大小在运行时由内核动态地调整。 CPU实现指令 PUSH和POP, 向堆栈中添加元素和从中移去元素。 堆栈由逻辑堆栈帧组成。 当调用函数时逻辑堆栈帧被压入栈中, 当函数返回时逻辑 堆栈帧被从栈中弹出。 堆栈帧包括函数的参数, 函数地局部变量, 以及恢复前一个堆栈 帧所需要的数据, 其中包括在函数调用时指令指针(IP)的值。 堆栈既可以向下增长(向内存低地址)也可以向上增长, 这依赖于具体的实现。 在我 们的例子中, 堆栈是向下增长的。 这是很多计算机的实现方式, 包括Intel, Motorola, SPARC和MIPS处理器。 堆栈指针(SP)也是依赖于具体实现的。 它可以指向堆栈的最后地址, 或者指向堆栈之后的下一个空闲可用地址。 在我们的讨论当中, SP指向堆栈的最后地址。 除了堆栈指针(SP指向堆栈顶部的的低地址)之外, 为了使用方便还有指向帧内固定 地址的指针叫做帧指针(FP)。 有些文章把它叫做局部基指针(LB-local base pointer)。 从理论上来说, 局部变量可以用SP加偏移量来引用。 然而, 当有字被压栈和出栈后, 这 些偏移量就变了。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编译器能够跟踪栈中的字操作, 由此可以修正偏移 量,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不能。 而且在所有情况下, 要引入可观的管理开销。 而且在有些 机器上, 比如Intel处理器, 由SP加偏移量访问一个变量需要多条指令才能实现。 因此, 许多编译器使用第二个寄存器, FP, 对于局部变量和函数参数都可以引用, 因为它们到FP的距离不会受到PUSH和POP操作的影响。 在Intel CPU中, BP(EBP)用于这 个目的。 在Motorola CPU中, 除了A7(堆栈指针SP)之外的任何地址寄存器都可以做FP。 考虑到我们堆栈的增长方向, 从FP的位置开始计算, 函数参数的偏移量是正值, 而局部 变量的偏移量是负值。 当一个例程被调用时所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保存前一个FP(这样当例程退出时就可以 恢复)。 然后它把SP复制到FP, 创建新的FP, 把SP向前移动为局部变量保留空间。 这称为 例程的序幕(prolog)工作。 当例程退出时, 堆栈必须被清除干净, 这称为例程的收尾 (epilog)工作。 Intel的ENTER和LEAVE指令, Motorola的LINK和UNLINK指令, 都可以用于 有效地序幕和收尾工作。
3、普通的8051MCU堆栈指针只有8位,所以堆栈不可能超过256字节13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