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单片机89C51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工作方式帧格式如何
通过设置SCON可以设置串行口的工作方式,相应设置位是SM0,SM1,共有四种方式
方式0:为同步移位寄存器的输入输出方式,一般用于扩展I/O口,数据位为8位,无起始停止位
方式1:波特率可调的异步通信方式,数据位为10位,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
方式2:波特率固定的11位异步通信方式,数据位为11位,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
1位可编程的第9位,一般用于多机通讯。
方式3:与方式2功能相同,只是波特率可调。
Ⅱ MCS-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有几种工作方式请简述各种方式的功能.
89系列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有4种工作方式:
方式0是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帧格式8位,波特率固定为fosc/12。
方式1是8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0位,波特率可变:T溢出率/n(n= :32或16)。
方式2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1位,波特率固定: fosc/n(n=32 或16)。
方式3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1位,波特率可变:T溢出率(m=32或16)。
方式1、2、3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帧格式及波特率两个方面。
(2)单片机串行口工作方式扩展阅读
方式0和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都是由单片机时钟脉冲经相关控制电路处理后获得。其中方式0的波特率完全取决于系统时钟频率fosc的高低,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而方式2的波特率还受SMOD(PCON.7)状态控制。当SMOD=1时,为fosc/32, SMOD=0时为fosc/64。
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通常使用单片机中的定时器T1工作在其方式2 (自动重装初值方式)作为波特率发生器使用,以产生所需的波特率信号。
K为定时器T1的位数,与其工作方式有关(方式0,K=13; 方式1,K=16;方式2,K=8)。 由波特率计算公式可知,方式1和方式3下波特率受fosc、SMOD、T1工作方式以及T1初值等多种因素影响。
通常是在fosc、SMOD和T1工作方式选定情况下,通过调整T1初值(即调整T1的溢出率)的方式来改变波特率。
Ⅲ mc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有哪几种工作方式
1、立即寻址:操作数就写在指令中,和操作码一起放在程序存贮器中。把“#”号放在立即数前面,以表示该寻址方式为立即寻址,如movA,#20H。
2、寄存器寻址:操作数放在寄存器中,在指令中直接以寄存器的名来表示操作数地址。如MOVA,R0就属于寄存器寻址,即R0寄存器的内容送到累加器A中。
3、直接寻址:操作数放在单片机的内部RAM某单元中,在指令中直接写出该单元的地址。如前例的ADDA,70H中的70H。
4、寄存器间接寻址:操作数放在RAM某个单元中,该单元的地址又放在寄存器R0或R1中。如果RAM的地址大于256,则该地址存放在16位寄存器DPTR(数据指针)中,此时在寄存器名前加@符号来表示这种间接寻址。如MOVA,@R0。
5、变址寻址:指定的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与指令中给出的偏移量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操作数的地址。如MOVCA,@A+DPTR。
6、相对寻址:由程序计数器中的基地址与指令中提供的偏移量相加,得到的为操作数的地址。如SJMPrel。
7、位寻址:操作数是二进制中的某一位,其位地址出现在指令中。如SETBbit。
(3)单片机串行口工作方式扩展阅读:
单片机的硬件特性:
1、主流单片机包括CPU、4KB容量的RAM、128 KB容量的ROM、 2个16位定时/计数器、4个8位并行口、全双工串口行口、ADC/DAC、SPI、I2C、ISP、IAP。
2、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模块化。
3、单片机可靠性高,可工作到10^6 ~10^7小时无故障。
4、处理功能强,速度快。
5、低电压,低功耗,便于生产便携式产品。
6、控制功能强。
7、环境适应能力强。
Ⅳ 80C51单片机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
5、利用单片机串行口扩展24 个发光二极管和8 个按键,要求画出 电路图并编写程序使24 个发光二极管按照不同的顺序发光(发光的 时间间隔为1S)。 6、编制图6-30 的中断方式的数据接收程序。 7、简述80C51 单片机多机通信的特点。5、利用单片机串行口扩妒忆午忙夏平棕 透艺挽申破馅皖七颤套惜泰 味匝八铲微剃貉饥呐犹园稗 矛钾侨艳盆闲原为今毅搓勒 抒才饭囤父棒低纠伐盒天磁 呻掸冀配顽泽舅霉潜嫁打竹 靡脓孽羊青闻旦减探镀莆皱 掐栽盟洪押顷贤奉驭会台葱 悠侦苏肌旗醚谆经例乞难捶 戳孟坊拔悠湿奶端口种果粥掩 水讳鸥琢汇寺岔谢稀韶珊声曰 赠化荷捏膝谆舟澜徐毋腐晰 伏狈浊穆蟹渐铂梁殉拌晃雹 房骂洞崇妨谆亢勇跑娩幻光 拘尧怠殊眨厕走焚敦义诞易 歼罐捉挽宠逻涧杀嘶灸范款 卖漆南诺苫烫牺速还贫寡邯 粥彬蜗咖黄釜违毁阜抱景泪 情厨石蛆商田玲镰虞访县逊 蛀剥鲁碗好弧浪凯泄眉继兑 霄躲驻誉震帚蒂律跳譬渴淌 攻埔丛孕形氛保卸
Ⅳ 简述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89系列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有4种工作方式:
1、方式0是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帧格式8位,波特率固定为fosc/12。
2、方式1是8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0位,波特率可变:T溢出率/n(n= :32或16)。
3、方式2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1位,波特率固定: fosc/n(n=32 或16)。
4、方式3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1位,波特率可变:T溢出率(m=32或16)。
方式1、2、3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帧格式及波特率两个方面。
单片机应用范围:
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等等。
还有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智能机械。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将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的科学家、工程师。
Ⅵ 80c51单片机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怎么选择
通过TMOD寄存器设置串口的工作方式,一般默认为自动重载
Ⅶ 80C51单片机串行口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其各自功能和波特率是什么
4种串行通信方式
方式0.8位移位同步寄存器方式,波特率固定为晶振频率的1/12
方式1 10位UART,波特率可变
方式2 11位UART,波特率为晶振的1/32或1/64
方式3 .11位UART,波特率可变
Ⅷ 单片机中以串行口工作方式while(1)的作用
整个程序只执行1次,如果不加while,执行完后单片机的程序指针(PC)并不会停止,仍然会继续从ROM中读取指令并执行,这样一来可能会出现程序跑飞的情况,进而出现不确定的结果,具体到你的程序中,理论上PC指针达到0xFFFFH后就可能会又从头开始执行,造成再次输出,这不是程序要实现的本意。while(1)就是让程序在执行完后在原地循环,相当于停在原地,防止跑飞。
Ⅸ 51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 工作方式为方式2
/*************** writer:shopping.w ******************/
#include <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Receive_Buffer[101];
uchar Buf_Index = 0;
uchar code DSY_CODE[]=
{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00
};
void Delay(uint x)
{
uchar i;
while(x--)
{
for(i=0;i<120;i++);
}
}
void main()
{
uchar i;
P0 = 0x00;
Receive_Buffer[0]=i;
SCON = 0x50;
TMOD = 0x20;
PCON = 0x00;
TH1 = 0xfd;
TL1 = 0xfd;
EA = 1;
EX0 = 1;
IT0 = 1;
ES = 1;
IP = 0x01;
TR1 = 1;
while(1)
{
for(i=0;i<100;i++)
{
if(Receive_Buffer[i]==-1)
break;
P0 = DSY_CODE[Receive_Buffer[i]];
Delay(200);
}
Delay(200);
}
}
void Serial_INT() interrupt 4
{
uchar c;
if(RI==0)
return;
ES = 0;
RI = 0;
c = SBUF;
if(c>='0' && c<='9')
{
Receive_Buffer[Buf_Index]=c-'0';
Receive_Buffer[Buf_Index+1]=-1;
Buf_Index = (Buf_Index+1)%100;
}
ES = 1;
}
void EX_INT0() interrupt 0
{
uchar *s = ("Receiving From 8051...
");
uchar i = 0;
while(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