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理解android中Activity的三个“生命周期”
下图是官方文档里的Activity生命周期图,其中彩色标出的四个框是Activity的四种状态,当Activity的状态改变时会触发一个或多个onXXX()方法。
onCreate()
当Acitivity第一次被创建时触发,一般在这里要做的事情包括创建视图(setContentView())、向视图填充必要的数据等等。
onRestart()
这个我比较少用到,按文档上的介绍,如果Activity之前被stop过,那么下一次onStart()方法之前会先触发这个方法。
onStart()
只要Activity从不可见变成可见,就会触发到这个方法,但被AlertDialog遮挡/显示的情况不算在内。
onResume()
当Activity来到最上层的时候,也就是开始与用户直接交互时,触发这个方法。例如本来Activity被一个AlertDialog遮挡,当这个AlertDialog消失时,onResume()方法就被触发。
onPause()
和onResume()的触发条件刚好相反,如果Activity本来在最上层,当它要让出最上层的位置时会触发这个方法。onPause()和onResume()是被触发最频繁的两个方法,所以在这里不应该执行过于消耗资源的方法。
onStop()
当有其他Activity覆盖了当前Activity时,不论另一个Activity是新开始的还是从下层移至最上层的,当前Activity的onStop()方法都会被触发。
onDestroy()
Activity生命周期的终点。有两种情况会导致它被触发:1)执行了Activity#finish()方法;2)Android系统由于资源不足等原因决定杀掉Activity所在进程。通过isFinishing()方法可以判断出是哪种情况。在这个方法里,我们一般要做的事情是释放Activity占有的资源,例如后台正在进行的下载线程等等。
最后,举个实际例子来说明,假设你有一个“首页Activity”和一个“编辑页Activity”。
•当用户点击首页里的“开始编辑”按钮时,首页的onPause()->onStart()onStop()依次触发,编辑页的onCreate()->onStart()->onResume()依次触发;(感谢James.H.Fu指出的错误)
•当用户在编辑页按下“返回”按钮时,编辑页的onPause()->onStop()依次触发,之后首页的onStart() -> onResume()依次触发;
•这时用户在首页按下“返回”按钮,首页的onPause()->onStop()->onDestroy()依次触发。
㈡ Android中的activity的堆栈有什么作用
我的理解是堆栈就是后进先出,那么稍微想象一下,你打开的Activity是一层一层往上盖的,当你退出当前这个Activity的时候,使用堆栈机制才会显示你底下那一层的Activity,提高Activity复用率吧。如果你觉得这个Activity可以不用再保留那么也给你提供了相应的打开另一个Activity之后就清理掉自己的方法。这样做的用户体验会比较好吧;那么反过来讲如果没有采用堆栈机制,在这么有限的显示区域里应该怎么去分配多个Activity呢?
㈢ 谈谈如何避开Android的Activity复杂的Activity管理机制
晕,这样的话违背了android的设计初衷,抛弃了android仅有的一些技术亮点我们团队以前就是这样做滴,如果只用一个activity很多运用都没有办法集成,另外随着程序的丰富,你会发现性能衰减滴非常厉害,这条另辟蹊径滴道路走不远滴
㈣ 如何理解android activity生命周期
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在运行时,对于底层的Linux Kernel而言都是一个单独的进程,但是对于Android系统而言,因为局限于手机画面的大小与使用的考虑,不能把每一个运行中的应用程序窗口都显示出来。
所以通常手机系统的界面一次仅显示一个应用程序窗口,Android使用了Activity的概念来表示界面。
运行中的应用程序分为五大类,分别是:
前景模式:foreground process
可见模式:visible process
背景模式:background process
空白模式:empty process
服务模式:service process
除了最后一个,貌似service process是Service的事情了。其他都与Activity相关。
Android系统会判断应用程序Activity是属于哪一个类,给予不同的Activity生命周期。
Activity的生命周期也是它所在进程的生命周期。
㈤ android的Activity能够嵌套另一个Activity吗
不可以。
android的机制只能保证只有一个activity处于激活状态,因此无法一个以上activity同时激活,也就不存在能够嵌套的问题。
㈥ Android中的Activity详解--启动模式与任务栈
目录
activity的简单介绍就不写了,作为最常用的四大组件之一,肯定都很熟悉其基本用法了。
首先,是都很熟悉的一张图,即官方介绍的Activity生命周期图.
情景:打开某个应用的的FirstActivity调用方法如下:
由于之前已经很熟悉了,这里就简单贴一些图。
按下返回键:
重新打开并按下home键:
再重新打开:
在其中打开一个DialogActivity(SecondActivity)
按下返回:
修改SecondAcitvity为普通Activity,依旧是上述操作:
这里强调一下 onSaveInstanceState(Bundle outState) 方法的调用时机:
当Activity有可能被系统杀掉时调用,注意,一定是被系统杀掉,自己调用finish是不行的。
测试如下:FirstActivity启动SecondActivity:
一个App会包含很多个Activity,多个Activity之间通过intent进行跳转,那么原始的Activity就是使用栈这个数据结构来保存的。
Task
A task is a collection of activities that users interact with when performing a certain job. The activities are arranged in a stack (the back stack ), in the order in which each activity is opened.
即若干个Activity的集合的栈表示一个Task。
当App启动时如果不存在当前App的任务栈就会自动创建一个,默认情况下一个App中的所有Activity都是放在一个Task中的,但是如果指定了特殊的启动模式,那么就会出现同一个App的Activity出现在不同的任务栈中的情况,即会有任务栈中包含来自于不同App的Activity。
标准模式,在不指定启动模式的情况下都是以此种方式启动的。每次启动都会创建一个新的Activity实例,覆盖在原有的Activity上,原有的Activity入栈。
测试如下:在FirstActivity中启动FirstActivity:
当只有一个FirstActivity时堆栈情况:
此种模式下,Activity在启动时会进行判断,如果当前的App的栈顶的Activity即正在活动的Activity就是将要启动的Activity,那么就不会创建新的实例,直接使用栈顶的实例。
测试,设置FirstActivity为此启动模式,多次点击FirstActivity中的启动FirstActivity的按钮查看堆栈情况:
(其实点击按钮没有启动新Activity的动画就可以看出并没有启动新Activity)
大意就是:
对于使用singleTop启动或Intent.FLAG_ACTIVITY_SINGLE_TOP启动的Activity,当该Activity被重复启动(注意一定是re-launched,第一次启动时不会调用)时就会调用此方法。
且调用此方法之前会先暂停Activity也就是先调用onPause方法。
而且,即使是在新的调用产生后此方法被调用,但是通过getIntent方法获取到的依旧是以前的Intent,可以通过setIntent方法设置新的Intent。
方法参数就是新传递的Intent.
1.如果是同一个App中启动某个设置了此模式的Activity的话,如果栈中已经存在该Activity的实例,那么就会将该Activity上面的Activity清空,并将此实例放在栈顶。
测试:SecondActivity启动模式设为singleTask,启动三个Activity:
这个模式就很好记,以此模式启动的Activity会存放在一个单独的任务栈中,且只会有一个实例。
测试:SecondActivity启动模式设为singleInstance
结果:
显然,启动了两次ThirdActivity任务栈中就有两个实例,而SecondActivity在另外一个任务栈中,且只有一个。
在使用Intent启动一个Activity时可以设置启动该Activity的启动模式:
这个属性有很多,大致列出几个:
每个启动的Activity都在一个新的任务栈中
singleTop
singleTask
用此种方式启动的Activity,在它启动了其他Activity后,会自动finish.
官方文档介绍如下:
这样看来的话,通俗易懂的讲,就是给每一个任务栈起个名,给每个Activity也起个名,在Activity以singleTask模式启动时,就检查有没有跟此Activity的名相同的任务栈,有的话就将其加入其中。没有的话就按照这个Activity的名创建一个任务栈。
测试:在App1中设置SecondActivity的taskAffinity为“gsq.test”,App2中的ActivityX的taskAffinity也设为“gsq.test”
任务栈信息如下:
结果很显然了。
测试:在上述基础上,在ActivityX中进行跳转到ActivityY,ActivityY不指定启动模式和taskAffinity。结果如下:
这样就没问题了,ActivityY在一个新的任务栈中,名称为包名。
这时从ActivityY跳转到SecondActivity,那应该是gsq.test任务栈只有SecondActivity,ActivityX已经没有了。因为其启动模式是singleTask,在启动它时发现已经有一个实例存在,就把它所在的任务栈上面的Activity都清空了并将其置于栈顶。
还有一点需要提一下,在上面,FirstActivity是App1的lunch Activity,但是由于SecondActivity并没有指定MAIN和LAUNCHER过滤器,故在FirstActivity跳转到SecondActivity时,按下home键,再点开App1,回到的是FirstActivity。
大致就先写这么多吧,好像有点长,废话有点多,估计也有错别字,不要太在意~~~
㈦ android 是否可以同时有两个activity处于活动状态
不能,android的机制只能保持一个activity处于活动状态
㈧ 如何管理Android中Activity的生命周期
在创建一个Activity中会经历:
6个方法:onCreate(),onStart(),OnResume(),onPause(),OnStop(),OnDestoty();
Activity在ADTandroid虚拟机中是以栈的形式存放的。
上面的6个方法分别是:创建,开始,继续,暂停,停止,销毁。
一共这6个生命周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