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1单片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51单片机是8位低端单片机,主要就是用来做个通讯,控制些按钮和LED。而且外设有限,速度不快,像音频输出,触摸屏显示就不好用它了。
⑵ 430单片机与51单片机有什么区别
一、主体不同
1、430单片机:是美国德州仪器(TI)1996年开始推向市场的一种16位超低功耗、具有精简指令集(RISC)的混合信号处理器。
2、51单片机:是对所有兼容Intel 803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的统称。
二、特点不同
1、430单片机:由于其针对实际应用需求,将多个不同功能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模块和微处理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以提供“单片机”解决方案。
2、51单片机:完全兼容keilC51 UV2 调试环境,可以通过UV2 环境进行单步,断点, 全速等操作;可以使用C51语言或者ASM汇编语言进行调试 。
三、应用不同
1、430单片机:多应用于需要电池供电的便携式仪器仪表中。
2、51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控系统之中。
⑶ 51单片机与ARM单片机的区别有哪些
arm是单片机的一种,51也是,但arm的ROM和RAM远大于51,而且IO口功能和处理速度也是两个级别的,arm能上很多操作系统,51只能勉强上极其简单的实时操作系统,所以arm常用来开发手机等多媒体产品,51只能完成有限的实时控制功能,形象一点说,51和arm的等级差别就像手机和个人电脑的等级差别。
⑷ 51,PIC,AVR单片机它们的优点缺点都有哪些
51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起源。历史悠远,种类繁多。
优点:
①上手易(各种51教程、例程一捞一大把);
②价格低(10块钱以内各种选择);
缺点:
①标准51内置功能少,很多功能需外部支持,所以有很多外围芯片存在(现在国产STC已经弥补了内置功能少的问题,不过工业稳定性不好);
②工业性能不高,应用场景范围窄(主要应用在教育、消费类产品)
③兼容性低(厂家N多,各行其道,无法统一。除了STC号称有AT的所有型号兼容品,但同一品牌自身的产品兼容替换就不好)
PIC单片机,不知道怎么点评。
优点:
①工业稳定性非常好;
②内置功能强大;
③兼容性高(所有一样封装的IC都是Pin对Pin);
④应用场景宽(汽车、工业、医疗、安防……而且microchip一直在推陈出新)。
缺点:
①操作繁琐(即便是老手,也没法完全摸透PIC的使用套路,新手更难,写个流水灯都够你琢磨一段时间了);
②端口特性很讲究(同意的程序,这口能实现的,那口不一定能实现);
③硬件堆栈也讲究(低级单片机(便宜货)堆栈只有2~3级,就是主函数调一个子函数,子函数再调一个子函数就到头了;不过目前常用的都已经是8级、16级堆栈了,够用了);
④价格贵(动不动就是10块20块的)。
⑤对除法的运算能力低下(一条除法要上千个周期);
⑥无越级移位能力(个人总结,所谓越级,是8位单片机竟然不能操作1<<16操作(结果为long型))。
AVR单片机,没使用过!!
⑸ 灵动微MM32 MCU与51单片机的优势与区别
与51单片机相比,有以下优势和区别: 1,主频高,运算速度快。M0内核常用速度可达48MHZ~96MHz,远远超过51 2,工具链通用,生态好。51的开发工具都价格昂贵且不通用。M0的开发工具功能强大,价格便宜。M0的各种SDK开发包也很丰富。 MM32有各种配置的系列芯片供选择。
⑹ 51单片机与ARM单片机的区别
说多了也没什么用,简单来说,arm是单片机的一种,51也是,但arm的ROM和RAM远大于51,而且IO口功能和处理速度也是两个级别的,arm能上很多操作系统,51只能勉强上极其简单的实时操作系统,所以arm常用来开发手机等多媒体产品,51只能完成有限的实时控制功能,形象一点说,51和arm的等级差别就像手机和个人电脑的等级差别。
⑺ 51单片机的作用
作为最古老的单片机之一,51单片机在各行各业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2位机的ARM未出之前,嵌入式的应用诸如航空航天,51单片机是最重要的控制器,其他各个领域特别是民用产品,51单片机渗入到了方方面面。工业控制上,可以说51单片机占据了大半边天。就是现在,51单片机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小型控制系统,51单片机因为有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关系,8位单片机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⑻ 51单片机与其他单片机的区别和长出
说多了也没什么用,简单来说,arm是单片机的一种,51也是,但arm的ROM和RAM远大于51,而且IO口功能和处理速度也是两个级别的,arm能上很多操作系统,51只能勉强上极其简单的实时操作系统,所以arm常用来开发手机等多媒体产品,51只能完成有限的实时控制功能,形象一点说,51和arm的等级差别就像手机和个人电脑的等级差别。
51单片机是对所有兼容Intel 803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的统称。该系列单片机的始祖是Intel的8004单片机,后来随着Flash rom技术的发展,8004单片机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应用最广泛的8位单片机之一,其代表型号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控系统之中。很多公司都有51系列的兼容机型推出,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占有大量市场。51单片机是基础入门的一个单片机,还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需要注意的是51系列的单片机一般不具备自编程能力。
⑼ mps430和51单片机的区别及优点
1、MSP430系列单片机是美国德州仪器(TI)1996年开始推向市场的一种16
位超低功耗的混合信号处理器(Mixed
Signal
Processor)。称之为混合信号处理器,主要是由于其针对实际应用需求,把许多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微处理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以提供“单片”解决方案。
2、MSP430是16位单片机,51是8位单片机
3、MSP430采用RISC精简指令集,单个时钟周期就可以执行一条指令,相同晶振,速度较51快12倍。
4、其它片上资源也是MSP较丰富。
总体而言,MSP430功能强大,速度快,相比51而言,这些是明显的优势。
但是,MSP430作为混合信号处理器,针对许多具体应用,许多功能未必有用,如果速度要求也不是很高,51同样可以胜任的话,就可以体现出51成本低,开发资源丰富,位寻址便捷等优点。
⑽ 51单片机系列的区别与特点介绍
1、8031的特点
8031片内不带程序存储器ROM,使用时用户需外接程序存储器和一片逻辑电路373,外接的程序存储器多为EPROM的2764系列。用户若想对写入到EPROM中的程序进行修改,必须先用一种特殊的紫外线灯将其照射擦除,之后再可写入。写入到外接程序存储器的程序代码没有什么保密性可言。
2、8051的特点
8051片内有4k ROM,无须外接外存储器和373,更能体现“单片”的简练。但是你编的程序你无法烧写到其ROM中,只有将程序交芯片厂代你烧写,并是一次性的,今后你和芯片厂都不能改写其内容。
3、8751的特点
8751与8051基本一样,但8751片内有4k的EPROM,用户可以将自己编写的程序写入单片机的EPROM中进行现场实验与应用,EPROM的改写同样需要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定时间擦除后再烧写。
由于上述类型的单片机应用的早,影响很大,已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后来很多芯片厂商以各种方式与Intel公司合作,也推出了同类型的单片机,如同一种单片机的多个版本一样,虽都在不断的改变制造工艺,但内核却一样,也就是说这类单片机指令系统完全兼容,绝大多数管脚也兼容;在使用上基本可以直接互换。人们统称这些与8051内核相同的单片机为“51系列单片机”,学了其中一种,便会所有的51系列。
4、AT89C51、AT89S51的特点
在众多的51系列单片机中,要算 ATMEL 公司的AT89C51、AT89S51更实用,因他不但和8051指令、管脚完全兼容,而且其片内的4K程序存储器是FLASH工艺的,这种工艺的存储器用户可以用电的方式瞬间擦除、改写,一般专为 ATMEL AT89xx 做的编程器均带有这些功能。显而易见,这种单片机对开发设备的要求很低,开发时间也大大缩短。写入单片机内的程序还可以进行加密,这又很好地保护了你的劳动成果。再着,AT89C51、AT89S51目前的售价比8031还低,市场供应也很充足。
AT89S51、52是2003年ATMEL推出的新型品种,除了完全兼容8051外,还多了ISP编程和看门狗功能。我们也专门为这种新片设计了一款 编程、学习、实验板。
5、AT89C2051、AT89C1051等的特点
ATMEL公司的51系列还有AT89C2051、AT89C1051等品种,这些芯片是在AT89C51的基础上将一些功能精简掉后形成的精简版。AT89C2051取掉了P0口和P2口,内部的程序FLASH存储器也小到2K,封装形式也由51的P40脚改为20脚,相应的价格也低一些,特别适合在一些智能玩具,手持仪器等程序不大的电路环境下应用;AT89C1051在2051的基础上,再次精简掉了串口功能等,程序存储器再次减小到1k,当然价格也更低。
对2051和1051来说,虽然减掉了一些资源,但他们片内都集成了一个精密比较器,别小看这小小的比较器,他为我们测量一些模拟信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外加几个电阻和电容的情况下,就可以测量电压、温度等我们日常需要的量。这对很多日用电器的设计是很宝贵的资源。
ATMEL的51、2051、1051均有多种封装,如AT89C(S)51有PDIP、PLCC和PQFP/TQFP等封装;2051/1051有PDIP和SOIC封装等。下图是部分封装实物。
由于51系列单片机的内核都一样,所以在51单片机教材方面目前仍然沿用Intel MCS 8051单片机的书籍。开发软件和工具也是一样,我们统称为8051开发系统、环境、等等,如我们网站介绍的汇编程序ASM51、Keil C51、MedWin 等均是针对8051内核单片机的开发软件。
单对AT89C51、AT89S51来说,在实际电路中可以直接互换8051//8751,替换8031只是第31脚有区别,8031因内部没有ROM,31脚需接地(GND),单片机在启动后就到外面程序存储器读取指令;而8051/8751/89c51因内部有程序存储器,31脚接高电平(VCC),单片机启动后直接在内部读取指令。也就是51芯片的31脚控制着单片机程序从内部读取还是从外部读取,31脚接电源,程序从内部读取,31脚接地,程序从外部读取。其他无须改动。另外,AT89C51、AT89s51替换8031后因不用外存储器,不必安装原电路的外存储器和373芯片。
6、89S51与89C51的区别
MCS-51单片机是美国INTE公司于1980年推出的产品,典型产品有 8031(内部没有程序存储器,实际使用方面已经被市场淘汰)、8051(芯片采用HMOS,功耗是630mW,是89C51的5倍,实际使用方面已经被市场淘汰)和8751等通用产品,一直到现在, MCS-51内核系列兼容的单片机仍是应用的主流产品(比如目前流行的89S51、89C51等),各高校及专业学校的培训教材仍与MCS-51单片机作为代表进行理论基础学习。有些文献甚至也将8051泛指MCS-51系列单片机,8051是早期的最典型的代表作,MCS-51内核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8位单片机的标准。
其他的公司的51单片机产品都是和MCS-51内核兼容的产品而以。同样的一段程序,在各个单片机厂家的硬件上运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如ATMEL的89C51(已经停产)、89S51, PHILIPS(菲利浦),和WINBOND(华邦)等,我们常说的已经停产的89C51指的是ATMEL公司的 AT89C51单片机,同时是在原基础上增强了许多特性,如时钟,更优秀的是由Flash(程序存储器的内容至少可以改写1000次)存储器取带了原来的ROM(一次性写入),AT89C51的性能相对于8051已经算是非常优越的了。
不过在市场化方面,89C51受到了PIC单片机阵营的挑战,89C51最致命的缺陷在于不支持ISP(在线更新程序)功能,必须加上ISP功能等新功能才能更好延续MCS-51的传奇。89S51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取代89C51的,现在,89S51目前已经成为了实际应用市场上新的宠儿,作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Atmel目前公司已经停产AT89C51,将用AT89S51代替。89S51在工艺上进行了改进,89S51采用0.35新工艺,成本降低,而且将功能提升,增加了竞争力。89SXX可以像下兼容89CXX等51系列芯片。同时,Atmel不再接受89CXX的定单,大家在市场上见到的89C51实际都是Atmel前期生产的巨量库存而以。如果市场需要,Atmel当然也可以再恢复生产AT89C51。
7、89S51相对于89C51增加的新功能包括:
1)性能有了较大提升,价格基本不变,甚至比89C51更低!
2)ISP在线编程功能,这个功能的优势在于改写单片机存储器内的程序不需要把芯片从工作环境中剥离。是一个强大易用的功能。
3)最高工作频率为33MHz,大家都知道89C51的极限工作频率是24M,就是说S51具有更高工作频率,从而具有了更快的计算速度。
4)具有双工UART串行通道。
5)内部集成看门狗计时器,不再需要像89C51那样外接看门狗计时器单元电路。
6)双数据指示器。
7)电源关闭标识。
8)全新的加密算法,这使得对于89S51的**变为不可能,程序的保密性大大加强,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护知识产权不被侵犯。
9) 兼容性方面:向下完全兼容51全部字系列产品。比如8051、89C51等等早期MCS-51兼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