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MSP430单片机硬件IIC问题
应该不是的,好歹也是大公司的产品。我用的是STM32+IIC+AT24C256,用的是IIC总线,操作很正常,因此,应该是IIC总线的配置问题,包括IIC复用管脚的模式(推挽还是上拉)等,还有一种可能就是:IIC接口损坏,可能是不小心手碰到了,或者焊接时引起的。。
Ⅱ 如何实现双单片机模拟iic通信
对于疑问1:for循环已经把数据从主器件发送到从器件,没错,后面加那几句是为了释放数据总线,这是芯片协议已经规定了的,为什么是scl=0;而sda=1呢,应该总线SCL与SDA都是线与关系,任意一个器件输出低电平,都使该总线的信号变低,你可能会这么想:为什么不是scl=1;delay();sda=1;delay();呢?那是因为当scl=1;sda=1;这是终止信号。对吧,这样写的话IIC将会停止工作。
对于疑问2:加这几句也一样,是芯片现已规定:无论是写数据还是读数据,写完读完之后需释放总线,for循环语句的意思是:
for(i=0;i<8;i++)
{
scl=1; //拉高时钟总线,开始读数据
delay();
k=(k<<1)|sda; // 将读取到的sda数据存放到k中,这里你可能有点无法理解,我举个例子:刚开始k=0x00(系统默认),当读取到的sda数据为1时,k=0x01;对吧,反之当读取到的sda数据为0时,k=0x00;
scl=0;// 读取完一个数据,拉低时钟总线
delay();
}
就这样循环8次,这样一个字节的数据就从主器件读到了从器件了。对吧。
如果那个释放总线你理解不了,你就记住,这是芯片协议规定,读完或写完都必须释放总线。iic协议都是如此。
希望能帮助到你。
Ⅲ 单片机iic总线问题
I2C总线理解上的难点就是在于
ACK和NACK的使用上,估计你就没看明白I2C协议。简要的给你说下:ACK的时候,SCL=1,表示时钟拉高,增加Delay是为了等待SDA的数据回传(这时master的SDA是输入态,slave的SDA是输出态,SDA==0
即表示Slave响应正确)。ACK主要出现在Command、Address、Data数据传输时。
而NACK主要是在读数据后,结束位前出现,这时Master的SDA为输出,Slave的SDA为输入,SDA需要输出‘1’,告知Slave即将读操作结束。
反观你的代码,ACK中强加Delay不是不行,但很难做的通用兼容。建议考虑判断Sda状态,同时需要有错误退出机制。
最后,你还是再看下I2C
Specification
吧,另外,I2C总线是OC门,注意这个特点,应用很灵活。
Ⅳ 单片机iic是做什么的
与使用IIC协议的芯片连接通信。单片机的IIC一般是指的单片机能够通过编程实现硬件IIC。你说的是STM32单片机吧?
硬件IIC比模拟IIC速度更快,但是接口固定,并不是一个好选择。用来学习还是不错。
Ⅳ 51单片机软件实现iic通信的应答程序
呵呵不知道你是从哪里看的?这个应答是肯定有用的。在进行写操作的时候,一定需要检测应答信号来判断是否写入有效?在进行读的时候,也要发送应答信号继续和非应答信号停止读写。
Ⅵ 哪些单片机具备I2C总线接口
IIC一般用模拟的较多,就是用普通IO口来模拟IIC时序,网上可以很容易找到相应的代码。但是有很多单片机还是有IIC硬件模块的,比如AVR系列的单片机是自带基于状态机的IIC模块。stm32也有IIC硬件模块。TI的msp430系列单片机也具有IIC模块。有IIC的的单片机有很多。你要选型的话建议你根据单片机的处理能力来选择,然后找到技术文档来查看是否有IIC接口。
Ⅶ 单片机iic程序不懂给分析下啊
贴个程序给你看看,,,单片机没有I2C总线接口,只能靠软件模拟
/*程序的I2C从器件地址为1010,片选地址为000*/
#include <reg52.h>
#include <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SDA=P1^7;
sbit SCL=P1^6;
void Delay(uint us)
{
for(us;us>0;us--);
}
void start_iic() // 启动I2C总线
{
SDA=1; // 发送起始条件数据信号,启动时,
SCL=1; // 必需使数据线、时钟信号线处于高电平(空闲态)
Delay(10); // 使用I2C总线必需考虑保持时间和建立时间,故延时
SDA=0; //产生下降沿,发送起始信号
Delay(10);
SCL=0;
}
void stop_iic()
{
SDA=0; //为产生上跳沿做准备
SCL=1; //打开时钟线
Delay(10);
SDA=1; //产生停止信号(上跳沿有效)
Delay(10);
SCL=0; //时钟线恢复无效态//
}
void ack_iic()
{
SDA=0; // 接受器件发送应答信号
SCL=1;
Delay(10);
SCL=0;
SDA=1; //应答信号低电平有效,故需将其重新置高电平
}
void nack_iic()
{
SDA=1; //主器件发非应答信号,通知AT24C08不再发送数据
SCL=1;
Delay(10);
SCL=0;
SDA=0; //非应答信号高电平有效,故需将其重新置低电平
}
Write_byte(uchar c)
{
uchar i;
for(i=0;i<8;i++)
{
if(c&0x80)SDA=1;
else SDA=0;
SCL=1;
Delay(10);
SCL=0; //因为当时钟线有效是,数据线必须保持稳定的电平,
c=c<<1; //要改变SDA电平,应先将SCL拉低
}
SDA=1; //释放I2C总线,准备接受应答信号
SCL=1;
Delay(10);
if(SDA==1)F0=0; //没有接到应答位
else F0=1;
SCL=0;
}
uchar Read_byte()
{
uchar i;
uchar r=0;
SDA=1; //置数据线为输入方式
for(i=0;i<8;i++)
{
r=r<<1;
SCL=1;
Delay(10); //保证一定的电平保持时间
if(SDA==1)r++; //从高位开始,一位一位的读
SCL=0;
}
return r;
}
main()
{
uchar slave=0xa0; //I2C总线从器件地址(注意:硬件电路的接法要是片选地址为0,否则不能工作)
uchar Rslave=slave+1; //主器件发送读控制字字节
uchar addre=0x20; // 指定的写数据地址
uchar wbuf=0x23; //将要写进addre的数据
uchar rbuf; //存放读出的数据的临时变量
start_iic(); //产生起始信号
Write_byte(slave); //发送从器件地址
if(F0==0)return 0; //检查应答位
Write_byte(addre); //发送目的地址
if(F0==0)return 0;
Write_byte(wbuf); //发送8为数据
if(F0==0)return 0;
stop_iic(); //停止信号
/*8位的数据发送完毕*/
Delay(1000);
start_iic();
Write_byte(slave);
if(F0==0)return 0;
Write_byte(addre);
if(F0==0)return 0;
start_iic(); //再次产生起始信号,不能少
Write_byte(Rslave); //送读控制字
if(F0==0)return 0;
rbuf=Read_byte(); //读出指定单元的内容
nack_iic(); //非应答信号
stop_iic();
/*8位的数据读取完毕*/
TMOD=0x20; //串口调试
TL1=0xfd;
TH1=0xfd;
SCON=0x40;
PCON=0x00;
TR1=1;
while(1)
{
SBUF=rbuf; //放入缓冲
while(TI==0);
TI=0;
Delay(10000);
}
}
Ⅷ 为什么单片机模拟IIC驱动SH1106刷新和显示慢呢
能把程序放上来! 这样可以帮你看看原因! 有时候不一定是IIC协议的问题。模拟的IIC虽然慢 但是速度也不至于肉眼可见的闪烁。
Ⅸ BMP085与单片机STC12C5A60S2用IIC电路图怎么连接(新人一枚,求指教)
IIC总线的两根数据线随便接到单片机的普通IO口就行,然后在软件里把那两个IO引脚模拟成IIC操作。驱动力不够的话再上拉两个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