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用单片机驱动电机(3V,300mA),求具体驱动电路图,越简单越好
用单片机的管教连接一个三极管的基极,如下图,三极管需要选择最大电流大于300ma即可,这是最简单的驱动电路
⑵ 51单片机最小系统 怎么用小电流驱动大电流电路图
三极管,紫薯布丁
⑶ 单片机驱动12V继电器,如下电路的问题,求大神指点
左边是内部电源,右边是要输出的电源,这样的构成是可以的;
只要电源的容量足够,是不会影响继电器工作的;
⑷ 单片机PWM控制大电流,使其稳定可调驱动电路怎么做
那就要现在MOS管G极门阀电压低的管子PWM来自单片机电压幅度为5V,所以G极门阀电压必需低于5V的NMOS管,不然MOS不能很好导通,是电路效率低,管子发热。使用这种管子就不需要驱动,比如2SK2844(东芝)最大工作电压30V 工作电流35A 完全满足你的 12W 100W的需要 还有一个容易买到的管子是IRF540。
⑸ 如何用单片机5V输出驱动24V的电路
tlp521的三极管做功率驱动很不现实的。
首先,tlp521不是线性光耦,也就是说你给驱动端的5v电平,光耦另一端输出的电流不确定。
其次,tlp521的输出驱动电流很小,你这个电流太大,目前还没有听说用光耦做驱动器件的,并且三极管耐压也不够。
加一个mos管是最好的选择,可以用一个p沟道的mos管,比如ir4435,两块钱搞定,直接用光耦驱动它就可以了。
补充:你要是想用继电器的话也好办,用8050三极管来驱动继电器,你可以直接把三极管接在8255上,也可以把三极管接在光耦的输出上,8050很常用的。
在8050的基极上串连一个1k的电阻,接在8255或是光耦的输出端,记得加下拉电阻,10k够了,8050的集电极接继电器的控制端,射极接地,继电器的另一个控制端接驱动电压,然后用1n4148二极管(随便一个二极管就可以,只要不是稳压二极管,推荐4148)反向并联在继电器的两个控制端上,继电器另一端接灯泡,搞定了,这个电路我敢打包票,肯定没有问题。直接用光耦驱继电器太难为它了。
⑹ 单片机控制MOS管驱动12V电机电路
之所以用MOS驱动是因为单片机I/O驱动能力很弱(一般只有500mA左右的电流)。D14的作用是为Q1和Q4组成的互补输出电路提供开启电压,让Q1、Q4始终在开启状态。电源改成12V你不需要改任何东西。
⑺ 单片机PWM驱动电路
其中DC-IN 为 20V DC-OUT 为根据需要输出电压,可能为5V,可能为12V。VCC为5V。PWM为单片机输出信号。DC-OUT输出电流最大为2A(其中2图中8050仅1.5A,是否有合适的三极管推荐)
⑻ 关于51单片机输入/输出口电压和电流以及加驱动电路的问题
作为输出端口:P0可吸收可输出电流,多大不是很清楚,驱动LED没问题,驱动NPN、PNP三极管都没有问题。
P1P2P3只能吸收电流,不能输出电流(如第一种说法中提的“这个电流比较小”,而第二种说法里的“驱动NPN三极管也没有问题”就需要实验证明一下了,因为这个电流实在太小了),如特别需要,可外接上拉电阻。
输出电流指得是输出1时带负载,吸收电流指得是输出0时带负载。
另外不同厂家的51单片机具体参数可能不同,不同型号的也不同。
我说的指的是ATMEL的AT89S51,至于Intel的MCS51早停产了,估计要找也不到了。
第三种说法:输入指的是端口做输入端口,比如P0.1做输入,你会给它一个电压,它根据你给的电压是大于2.4V还是小于0.4V来判断你给的是1还是0信号。而输出指的是你将P0.1口作为输出口时:输出1,P0.1引脚的电压接近于这个单片机的电源电压,输出0,P0.1电压接近于0V。
⑼ 单片机IO口电流驱动问题
单片机的IO口,有一定的负载能力(灌电流,漏型),但电流很小,一般在10mA以内。所以,10个发光二极管,一个IO是无法同时驱动的,需要驱动一下,比如接入ULN2804等。
⑽ 单片机控制大电流
可以加大功率场效应管驱动,单片机可以直接驱动场效应管
电机绕组两端要加电容滤波,要不然,不仅电机发热严重,还易损坏大功率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