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宋晖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宋晖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2-10-21 01:35:15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06试卷试题下载-样卷的答案

单片机期末试卷 样卷

1. P0、P1、P2、P3四个均是___8__位的__并行____口(填"串行"还是"并行"),其中P0的功能是____地址/数据分时复口___;P2口的功能是____高8位地址口_______;而__P3__是双功能口;___P1___是专门的用户口。
2. 程序一般是由三种基本结构构成:顺序、__循环结构____和分支结构。
3. MCS-51指令共有七种寻址方式,分别是立即数寻址、直接寻址、__寄存器寻址_、寄存器间接寻址、变址寻址、相对寻址、___位寻址____。
4. MOV DPTR,#Tab的作用是用来设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MOV DPTR,#data16的作用是用来设定___地址指针____________。
6. 片内RAM可进行位寻址的空间位地址范围是_____00H-FFH_________________。
7. MCS-51的存储器空间配置从功能上可分为四种类型:__片内程序存储器__、 内部数据存储器、_外部数据存储器__、外部程序存储器。
8. MCS-51的指令按其功能可分为五大类:__数据传送指令_______、_算术运算指令____、逻辑运算类指令、位操作指令、控制转移指令。
8. 十进制数:-54的8位补码表示为 11001010 。
9.12根地址线可选2^12= 4K 个存储单元,32KB存储单元需要 15 根地址线。
8. 十进制数-89的16进制数表示为 59H 。
10.MCS-51内部的定时器/计数器共有_ 2___个,分别是___T0、T1_____________。
11.DJNZ <源操作数>,rel属于五大类指令中的___控制转移指令______类指令,其操作码助记符含义是___减1不为0循环转移_____。
9. MCS-51指令系统中 direct表示的含义是:___片内存储器地址____。
10. 输入输出设备与主机的连接部分称为输入输出接口,接口有三大作用:__隔离与寻址__作用、___所存与缓冲_作用和信号电平与形式的变换作用。
11. MCS-51单片机有____5___个中断源,它们的中断向量地址分别是:__外中断0 / INT0_;_ _外中断1 / INT1_;__T0__;__T1__;__串行端口(RI、TI)_。__2__级中断优先级别
12. 子程序的调用是___绝对调用___和___长调用____;中断服务子程序的结尾一定是用指令__RET1____。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
13. 存储器的地址范围是0000H~03FFH,它的容量为( A )。
(A)1KB (B) 2KB (C) 3KB (D) 4KB
14. MOVX A , @R0 指令是采用( D )寻址方式,指令作用在( )区间。
(A)寄存器,外部数据存储器 (B)直接,程序存储器
(C)寄存器间接 ,内部数据存储器(D)寄存器间接,外部数据存储器
15. A7H和5BH两个立即数相加后,和为( C ),(CY)是( )。
(A)1CH,0 (B) C1H,0
(C) 02H,1 (D) C1H,1
16. 若(A)=86H,(PSW)=80H,则执行RRC A指令后(A)=( A )
(A)C3H (B) B3H (C) 0DH (D) 56H
17.如果(P0)=65H ,则当
CPL P0.2
SETB C
MOV P0.4 ,C
执行后(P0)=( C )
(A)61H (B) 75H (C) 71H (D) 17H
18. MCS-51指令系统中执行时间最长且长达4 个机器周期的是( D )指令。
(A)比较转移(B)循环转移 (C)增减量 (D)乘除法
19. 8031单片机中,将累加器A中的数送入外RAM的40H单元,可执行的指令( D )。
(A) MOV R1 ,40H (B) MOV R1 ,#40H
MOVX @R1 , A MOVX R1 , A
(C) MOVX 40H , A (D) MOV R1, #40H
MOVX @R1 , A
19.不属于单片机与输入输出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方式是( D )。
(A) 无条件传送方式 (B) 查询方式
(C) 中断方式 (D) 存储器直接存取方式
20.已知累加器A的数值为98H,它与0FAH相加,相加后会影响标志位CY、AC和OV位。各个位的值是( D )。
(A) 0、0、0 (B) 1、0、1 (C) 1、1、1 (D) 1、1、0
21 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至少应有一条( D )
(A)传送指令(B)转移指令(C)加法指令(D)中断返回指令
22.要用传送指令访问MCS-51片外RAM,它的指令操作码助记符应是( B )
(A)MOV(B)MOVX (C)MOVC (D)以上都行
23.A/D转换方法有以下四种,ADC0809是一种采用( C )进行A/D转换的8位接口芯片。
(A) 计数式 (B) 双积分式 (C) 逐次逼近式 (D) 并行式
24.8051单片机内有( B )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 ,每个定时/计数器都有( )种工作方式。
(A) 4, 5 (B) 2, 4 (C) 5, 2 (D) 2, 3
25. 要使MCS-51能够响应定时器T1中断,串行接口中断,它的中断允许寄存器IE的内部应是( A )
(A)98H (B)84H (C)42H (D)22H
26.(每小题1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MOV 20H , R1 (√) (2). ADDC A , 2030H (× )
(3). CLR A (√) (4). MOVX 40H , #30H(×)
(5). ORG 3000H (√) (6). MOVC @A+PC , A(×)
(7). MOVX A ,2000H (×) (8). DJNZ #data , rel (×)
(9). INC @R5 (×) (10). DEC DPTR (×)
(11). MOV R1 ,@ R2 (×) (12). SWAP R1 (×)
(13). SETB 2000H (×) (14). JZ A , LOOP (×)
(15) DA R2 (×)
二、分析程序并写出结果:(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已知(R0)=20H, (20H ) =10H, (P0) =30H, (R2) =20H, 执行如下程序段后

MOV @R0 , #11H
MOV A , R2
ADD A , 20H
MOV PSW , #80H
SUBB A , P0
MOV 40H , A
结果是:( 40H ) =
(20H)←11H
(A)←20H
(A)←(A)+(20)
(CY)=1
(A)-(P0)-(CY)→(A)即(A)←00H
(A)+45H→(A)即(A)←45H
(40H)←45H

2. 已知 ( R0 )=20H, (20H )=36H, (21H) =17H, (36H) =34H, 执行过程如下:
MOV A , @R0
MOV R0 , A
MOV A , @R0
ADD A , 21H
ANL A , #21H
RL A
MOV R2 , A
则执行结束(R0)= 36H (R2)= D6H
3. 执行下面一段程序;
MOV SP, #60H
MOV A, #10H
MOV B, #01H
PUSH A
PUSH B
POP A
POP B
A , B的内容是:(A)= 01H (B)= 10H
4. 设在31H单元存有#23H,执行下面程序:
MOV A, 31H
ANL A, #0FH
MOV 41H, A
MOV A, 31H
ORL A, #0F0H
SWAP A
MOV 42H, A
则(41H)= 03H (42H)= 02H
三、简答及识图题:(共13分)
1.写出五个特殊寄存器的名称及其主要用途。
1) 累加器ACC
2) B寄存器 主要用于乘法和除法操作。
3) TCON 定时/计数器 控制寄存器
4) TM0D 定时/计数器方式控制寄存
5) SCON 串行通信控制寄存器
6) PSW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7) IE 中断允许寄存器
2. 如图所示,请写出27128的地址范围。
4000H---7FFFH
1.(8分)为下列程序段的每一行注释;并说明整个程序段的功能。

MOV R2,#08h ;
LOOP: MOV A,@R0 ;
ADD A,@R1 ;
MOV @R0,A ;
INC R0 ;
INC R1 ;
DJNZ R2, LOOP ;
功能说明:

1.(10分)为下列程序段的每一行注释;并说明整个程序段的功能、给出结果。
MOV R2,#03h ;
MOV A,R2 ;
MOV DPTR,#Tab1 ;
MOV R0,#30H ;
LOOP: MOV A,@A+DPTR ;
MOV @R0,A ;
ANL A,#0FH ;
INC R0 ;
DJNZ R2, LOOP ;
Tab1: DB 3FH,09H,0A4H,0FEH,66H,58H,22H,30H,54H,0AH
DB 11H,28H,0FCH,26H,88H,99H
功能说明:

程序段运行结果:

3. (5分)如图所示,请写出IC1、IC2、IC3、IC4的地址范围。

IC1:_0000H---1FFFH_____ IC2:_2000H---3FFFH________
IC3:__4000H---5FFFH_____IC4:__6000H---7FFFH________
4. (3分)如图所示,请写出ROM(1)、ROM(2)的地址范围(其中P2.4、P2.5为低电平)。

ROM(1):_B000H---BFFFH____ROM(2):__7000H-7FFFH___
四、编程题:(共12分)
1. (6分)编一程序段,将字节地址30H~3FH单元的内容逐一取出减1,然后再放回原处,如果取出的内容为00H,则不要减1,仍将0放回原处。

MOV R7,#10H
MOV R1,#30H
LOOP:CJNE @R1,#00H,NEXT
MOV @R1,#00H
SJMP NEXT1
NEXT:DEC @R1
NEXT1:INC R1
DJNZ R7,LOOP
SJMP $
END
2. (6分)按以下要求编写单片机定时器的初始化程序段,晶振频率6MHZ。
(1) T0作为定时,定时时间为10ms.
(2) T1作为计数,记满1000溢出。

解: (1) ① T0的工作方式0时: tmax=213× =213×2us=16.384ms
定时10ms可达要求,则X=213- =213- =3192=C78H=6318H
②T0工作在方式1时: tmax=216× =216×2us=131.072ms
定时10ms也可达要求,则X=216- =EC78H
③T0工作在方式2或3时: tmax=28× =28×2us=512us
定时500us,循环20次,X=28- =06H
(2) 方式0:213-100=8092=1F9CH=FC1CH
X=M-计数值 方式1:216-100=FF9CH
方式2或3:28-100=9CH
① DELAY: MOV TMOD #00H(#01H / #10H / #11H)
(MOV R3 ,#14H)
MOV TH0 , #63H
MOV TL0, #18H
SETB TR0
LP1: JBC TF0 ,CLOSE
SJMP LP1
CLOSE: SJMP $
RET
你在网络里面搜索 很多的

Ⅱ 学习单片机需要看那些书籍

想学习单片机,推荐3本书给你吧。

1.《新型单片开关电源设计与应用技术》

Ⅲ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单片机原理和应用》是2010年9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80C5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并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外部电路的扩展,以及与键盘、LED显示、LCD显示、打印机等多种硬件接口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串行、并行接口的A/D、D/A转换器功能特点和典型应用,增加了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Proteus仿真、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内容。

二,本书特色

本书为江西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

本书从现实教学和工程实际应用出发,对传统单片机教材内容进行了改良,力求做到与市场接轨,与现实同步。在并行总线扩展问题上,着重介绍了扩展方法和典型应用,对并行器件、并行总线扩展及8255、8155、8279等已基本淘汰的器件进行了精简或摒弃,补充了串行总线技术、串行总线器件接口应用和STC系列单片机内部新增功能部件的使用,以及C51编程规范等内容。

书中有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Proteus仿真、实验和课程设计等章节,主教材与实验教材整合为一本书,知识量大。

Ⅳ 51单片机教材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单片机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这本《单片机原理》根据21世纪高等院校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对单片机技术开发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编写的。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全国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本书前两版持续畅销,累计印数3万余册。优秀作者,历经10年,打造单片机系列(3本)教材,覆盖单片机领域课程绝大部分需求。提供配套电子课件、习题参考答案和程序代码。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共分11章,第1章介绍单片机的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外部引脚;第3~4章介绍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51单片机使用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堆栈不能放在片外,所以要在51系列单片机上开发操作系统的话就要少用它的片内RAM。

但是不用片内RAM是办不到的,因为操作系统也要传递参数,也要使用堆栈。C51单片机的C函数传递参数是通过寄存器和存储器的,不能通过堆栈。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使得操作系统代码少用片内RAM。

Ⅳ 单片机原理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单片机原理参考文献:

1、 李广弟等 单片机基础 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2001.7

2、 楼然苗等 51 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 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2003.3

3、 唐俊翟等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3.9

4、刘瑞新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7

5、 吴国经等 单片机应用技术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1

6、 李全利,迟荣强编着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7、 侯媛彬等,凌阳单片机原理及其毕业设计精选 2006年,科学出版社

8、 罗亚非,凌阳十六位单片机应用基础2003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9、 北京北阳电子有限公司,061A凌阳单片机及其附带光盘2003年

10、 张毅刚等, 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哈工大出版社,2004年第2版

11、 霍孟友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12、 霍孟友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学习概要及题解,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

13、 许泳龙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14、 马忠梅等,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修订版

15、薛均义 张彦斌 虞鹤松 樊波,凌阳十六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0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5)宋晖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扩展阅读:

单片机原理是指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的原理方式。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

单片机就是一个微型电脑,它是靠程序工作的,并且可以修改。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

Ⅵ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人民邮电最新出版

书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51编程)
丛 书 名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名家系列
标准书号ISBN 978-7-115-25665-2
编目分类TP368.1
作者张毅刚 主编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责任编辑武恩玉
开本16 开
印张18
字数474 千字
页数280 页
装帧平装
版次第1版第1次
初版时间2011年8月
本 印 次2011年8月
定价34.00 元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51编程)》详细介绍了美国ATMEL公司的AT89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片内外围部件的工作原理,Keil C51编程基础知识,并从应用设计的角度介绍AT89S51单片机的各种常用的硬件接口设计,以及相应的Keil C51接口驱动程序设计。本书最后介绍了AT89S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以及一些典型应用举例。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51编程)》可作为各类工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计算机、工业自动化、自动控制、智能仪器仪表、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单片机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单片机应用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1章单片机概述1
1.1什么是单片机1
1.2单片机的发展历史2
1.3单片机的特点2
1.4单片机的应用3
1.5单片机的发展趋势4
1.6MCS-51系列与AT89S5x系列单片机5
1.6.1MCS-51系列单片机5
1.6.2AT89系列单片机6
1.6.3AT89系列单片机的型号说明7
1.7各种衍生品种的51单片机8
1.7.1STC系列单片机9
1.7.2C8051F×××单片机10
1.7.3ADμC812单片机10
1.7.4华邦W77系列、W78系列单片机10
1.8PIC系列单片机与AVR系列单片机10
1.8.1PIC系列单片机11
1.8.2AVR系列单片机12
1.9其他的嵌入式处理器简介12
1.9.1嵌入式DSP处理器13
1.9.2嵌入式微处理器13
思考题及习题14
第2章AT89S51单片机硬件结构15
2.1AT89S51单片机的硬件组成15
2.2AT89S51的引脚功能17
2.2.1电源及时钟引脚17
2.2.2控制引脚18
2.2.3并行I/O口引脚18
2.3AT89S51的CPU19
2.3.1运算器19
2.3.2控制器21
2.4AT89S51单片机存储器的结构21
2.4.1程序存储器空间22
2.4.2数据存储器空间23
2.4.3特殊功能寄存器23
2.4.4位地址空间26
2.5AT89S51单片机的并行I/O端口27
2.6时钟电路与时序29
2.6.1时钟电路设计29
2.6.2机器周期、指令周期与指令时序30
2.7复位操作和复位电路31
2.7.1复位操作31
2.7.2复位电路设计31
2.8低功耗节电模式33
2.8.1空闲模式33
2.8.2掉电运行模式34
2.8.3掉电和空闲模式下的WDT34
思考题及习题35
第3章C51语言编程基础37
3.1编程语言Keil C51简介37
3.1.1Keil C51简介37
3.1.2C51与标准C的比较38
3.2Keil C51的开发工具39
3.2.1集成开发环境Keil μVision3简介39
3.2.2Keil μVision3软件的安装、启动和运行40
3.3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40
3.3.1C51语言中的数据类型与存储类型41
3.3.2C51语言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及位变量定义45
3.3.3C51语言的绝对地址访问47
3.3.4C51的基本运算48
3.3.5C51的分支与循环程序结构50
3.3.6C51的数组57
3.3.7C51的指针58
3.4C51语言的函数60
3.4.1函数的分类60
3.4.2函数的参数与返回值61
3.4.3函数的调用62
3.4.4中断服务函数63
3.4.5变量及存储方式63
3.4.6宏定义与文件包含64
3.4.7库函数65
3.5软件仿真开发工具Proteus与Keil μVision3的联调65
3.5.1软件仿真开发工具Proteus简介65
3.5.2Proteus与Keil μVision3的联调66
思考题及习题67
第4章AT89S51片内并行端口的原理及编程68
4.1AT89S51的并行I/O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68
4.1.1P0口68
4.1.2P1口70
4.1.3P2口70
4.1.4P3口71
4.1.5P1~P3口驱动LED发光二极管的问题72
4.2并行I/O端口的C51编程举例73
4.2.1从左到右的流水灯的制作73
4.2.2左右来回循环的流水灯的制作73
4.2.3开关量检测指示器176
4.2.4开关量检测指示器276
思考题及习题77
第5章AT89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79
5.1AT89S51中断技术概述79
5.2AT89S51中断系统结构79
5.2.1中断请求源80
5.2.2中断请求标志寄存器80
5.3中断允许与中断优先级的控制81
5.3.1中断允许寄存器IE82
5.3.2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82
5.4响应中断请求的条件84
5.5外部中断的响应时间85
5.6外部中断的触发方式选择86
5.6.1电平触发方式86
5.6.2跳沿触发方式86
5.7中断请求的撤销86
5.8中断函数87
5.9C51编程举例88
5.9.1单一外中断的应用88
5.9.2两个外中断的应用89
5.9.3中断嵌套91
5.9.4多外部中断源系统设计92
思考题及习题93
第6章AT89S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95
6.1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95
6.1.1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96
6.1.2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寄存器TCON96
6.2定时器/计数器的4种工作方式97
6.2.1方式097
6.2.2方式198
6.2.3方式298
6.2.4方式399
6.3对外部输入的计数信号的要求100
6.4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和应用101
6.4.1P1口外接的8只LED每0.5s闪亮一次101
6.4.2计数器的应用102
6.4.3扩展一个外部中断源103
6.4.4P1.0上产生周期为2ms的方波104
6.4.5P1.1上产生周期为1s的方波104
6.4.6T1控制发出1kHz的音频信号105
6.4.7测量脉冲宽度——门控位GATEx的应用106
6.4.8实时时钟的设计107
思考题及习题108
第7章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110
7.1串行口的结构110
7.1.1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110
7.1.2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112
7.2串行口的4种工作方式112
7.2.1方式0112
7.2.2方式1116
7.2.3方式2117
7.2.4方式3118
7.3多机通信119
7.4波特率的制定方法120
7.4.1波特率的定义120
7.4.2定时器T1产生波特率的计算120
7.5串行通信的应用设计122
7.5.1各种串行通信接口标准122
7.5.2方式1的应用124
7.5.3方式2和方式3的应用127
7.5.4主从式多机通信的应用129
7.5.5单片机与PC的串行通信133
7.5.6PC与单片机或与多个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接口设计135
思考题及习题136
第8章AT89S51单片机外部存储器的扩展138
8.1系统扩展结构138
8.2地址空间分配和外部地址锁存器139
8.2.1存储器地址空间分配139
8.2.2外部地址锁存器142
8.3程序存储器EPROM的扩展144
8.3.1常用的EPROM芯片144
8.3.2程序存储器的操作时序146
8.3.3AT89S51单片机与EPROM的接口电路设计148
8.4静态数据存储器RAM的扩展149
8.4.1常用的静态RAM(SRAM)芯片149
8.4.2外扩数据存储器的读写操作时序150
8.4.3AT89S51单片机与RAM的接口电路设计151
8.5EPROM和RAM的综合扩展153
8.5.1综合扩展的硬件接口电路153
8.5.2外扩存储器电路的编程155
8.6片内Flash存储器的编程155
8.6.1通用编程器编程157
8.6.2ISP编程157
思考题及习题158
第9章AT89S51单片机的I/O扩展160
9.1I/O接口扩展概述160
9.1.1扩展的I/O接口功能160
9.1.2I/O端口的编址160
9.1.3I/O数据的传送方式161
9.1.4I/O接口电路161
9.2AT89S51扩展I/O接口芯片82C55的设计162
9.2.182C55芯片简介162
9.2.2工作方式选择控制字及端口PC置位/复位控制字163
9.2.382C55的3种工作方式165
9.2.4AT89S51单片机与82C55的接口设计169
9.3利用74LSTTL电路扩展并行I/O口171
9.4用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扩展并行口172
9.4.1用74LS165扩展并行输入口172
9.4.2用74LS164扩展并行输出口173
9.5用I/O口控制的声音报警接口174
9.5.1扬声器报警接口174
9.5.2音乐报警接口176
思考题及习题176
第10章AT89S51单片机与输入/输出外设的接口178
10.1LED数码管显示器的接口设计178
10.1.1LED数码管的工作原理178
10.1.2LED数码管显示器接口设计举例179
10.2键盘的接口设计183
10.2.1键盘接口应解决的问题183
10.2.2键盘接口设计举例184
10.2.3键盘扫描方式的选取188
10.3键盘/显示器接口的设计实例188
10.3.1利用并行I/O芯片82C55实现键盘/显示器接口188
10.3.2利用串行口实现的键盘/显示器接口191
10.3.3专用接口芯片HD7279实现的键盘/显示器控制193
10.4AT89S51单片机与液晶显示器的接口204
10.4.1LCD显示器的分类204
10.4.2点阵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介绍204
10.4.3AT89S51单片机与LCD的接口及软件编程208
10.5AT89S51单片机与微型打印机TP(P-40A/16A的接口211
10.6AT89S51单片机与BCD码拨盘的接口设计215
思考题及习题216
第11章AT89S51单片机与D/A、A/D转换器的接口217
11.1AT89S51单片机与DAC的接口217
11.1.1D/A转换器简介217
11.1.2AT89S51单片机与8位D/A转换器0832的接口设计218
11.2AT89S51单片机与ADC的接口225
11.2.1A/D转换器简介225
11.2.2AT89S51与逐次比较型8位A/D转换器ADC0809的接口226
11.2.3AT89S51与逐次比较型12位A/D转换器AD1674的接口230
11.3AT89S51单片机与V/F转换器的接口234
11.3.1用V/F转换器实现A/D转换的原理235
11.3.2常用V/F转换器LMX31简介235
11.3.3V/F转换器与MCS-51单片机接口236
11.3.4LM331应用举例237
思考题及习题238
第12章单片机的串行扩展技术239
12.1单总线串行扩展239
12.2SPI总线串行扩展240
12.2.1SPI总线的扩展结构241
12.2.2扩展带SPI串口的A/D转换器TLC2543242
12.3I2C总线的串行扩展243
12.3.1I2C串行总线系统的基本结构244
12.3.2I2C总线的数据传送规定244
12.3.3AT89S51的I2C总线扩展系统247
12.3.4I2C总线数据传送的模拟248
12.3.5I2C总线在IC卡中的应用251
思考题及习题255
第13章AT89S51单片机的应用设计与调试256
13.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256
13.2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257
13.2.1硬件设计应考虑的问题257
13.2.2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258
13.2.3系统设计中的地址空间分配与总线驱动259
13.2.4应用设计例1——最小应用系统设计261
13.2.5应用设计例2——数字电压表的设计262
13.2.6应用设计例3——带有报警功能的温度测量仪的设计264
13.3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仿真开发与调试266
13.3.1仿真开发系统的种类与基本功能267
13.3.2仿真开发系统简介267
13.3.3用户样机的仿真调试270
13.4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抗干扰与可靠性设计272
13.4.1AT89S51片内看门狗定时器的使用273
13.4.2软件滤波273
13.4.3开关量输入/输出软件抗干扰设计274
13.4.4过程通道干扰的抑制措施——隔离275
13.4.5印刷电路板抗干扰布线的基本原则276
思考题及习题278
参考文献280

Ⅶ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的介绍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是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单片机技术及应用》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模型,主要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程序设计以及系统扩展与工程应用。《单片机技术及应用》从第8章开始专门介绍了C51编程技术及其应用,在讲解单片机原理的同时也介绍了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特别在讲解部分实例时,给出汇编语言和C语言两种语言的编写方法,目的是通过比较汇编语言与C语言的编写特点,使学生能够有比较性地选择一种语言的学习,并且认识另一种语言。《单片机技术及应用》依据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和办学特点来编写,内容系统、全面、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讲授基本工作原理的同时,编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和项目开发经验,给出了许多实际项目,在项目的设置上力求做到难易程度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相关的技能与知识。

Ⅷ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中的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原码、反码、补码详细解答

首先得说明的一点,原码、反码、补码都是有符号定点数的表示方法。是吧,没有符号而言就不会出现+0与-0了呀,呵呵。
原码就是这个数本身的二进制形式。
例如:0000001 就是+1 1000001 就是-1
首先要说明的是:正数的反码和补码都是和原码相同的;
还是再重申一下吧
〔1〕原码:这个数本身的二进制形式。 例如十进制的8的原玛就是01000,就是用二进制表示〔2〕反码:将二进制数按位取反,所得的新二进制数称为原二进制数的反码。
〔3〕补码:负数的补码是将其原码除符号位之外的各位求反之后在末位再加1。
正数没什么好讲的,就说说负数吧:负数的原码,依旧是一个数本身的二进制形式,也就是说十进制的-8的原码就是11000[注意,第一位1是符号'-'哦];反码呢,将二进制数按位取反,所得的新二进制数称为原二进制数的反码。取反操作指:原为1,变为0;原为0,变为1。(1变0; 0变1),这个简单理解吧。实际上,这样说不够准确,因为我们还要除掉符号位再这样取反。
看好了-8的原码:11000----->-8的反码就是原码除了符号位之后的其他位都按位取反10111

符号位
-8原码 1 1 0 0 0
-8反码 1 0 1 1 1

现在懂什么是原码和反码了吧,我已经尽力了,呵呵。好啦,该补码登场啦。
补码,简单地说就是反码末位〔最后一位〕+1
为什么要设立补码呢?
第一是为了能让计算机执行减法:
[a-b]补=a补+(-b)补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统一正0和负0
正零:00000000
负零:10000000
这两个数其实都是0,但他们的原码却有不同的表示。
但是他们的补码是一样的,都是00000000
特别注意,如果+1之后有进位的,要一直往前进位,包括符号位!(这和反码是不同的!)
[10000000]补
=[10000000]反+1
=11111111+1
=(1)00000000
=00000000(最高位溢出了,符号位变成了0)

我不知道朋友您看了上面的是否真的懂了,或许还不知道什么叫做”溢出”吧

所谓的溢出就是当我们要表示的数位不够表示了

我们的二进制的位数一般有个具体的范围:

例如一个字节就是8位,超过8位当然就溢出了

以8位为例子,看好啦

符号位

0 1 1 1 1 1 1 1 1

+ 0 1

------------------------------------

0 [1]0 0 0 0 0 0 0 0

[1]表示就是进位没地方放了,怎么说呢,好象在十进制中,我有99个盒子已经装了99对鞋子,当第 100双鞋子没地方放了一样,超出了盒子个数,这样就产生了所谓的溢出了

好,我们再回到上面反码的例子,(别忘记我们是在介绍反码了)

符号位

[ 1 0 0 0 0 0 0 0]补

=〔 1 0 0 0 0 0 0 0]反+1
= 1 1 1 1 1 1 1 1 ------看到反码的取反操作在其中哦,0都变成1

+ 1

----------------------------------
= 1 (1) 0 0 0 0 0 0 0
= 0 0 0 0 0 0 0 0(最高位溢出了,符号位变成了0)

看到符号位也参与了计算一样1+1就变成了0,至于进位的1就丢失了

从而变成了全0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原码 +0 的补码就是:0000 0000〔原因是补码和原玛是一样的〕

原玛 -0 的补码就是:0000 0000

是不是一样了,这样就消除了二异性了,不要说有-0与+0之分了

不知道朋友您是否还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呢????
也许你会问
10000000这个补码表示的哪个数的补码呢?
其实这是一个规定,这个数表示的是-128
所以n位补码能表示的范围是
-2^(n-1)到2^(n-1)-1
比n位原码能表示的数多一个

原码,反码,补码 都是指二进制的形式,所以十进制的对应码为二进制数,注意负数的符号位,二进制数的码制转换就按照我上面说的啦,看仔细,多想一想,捡几个数做做练习一下,你就会啦,关键是练习。

其实就是这样的,单片机中的也就是计算机中的码制转换,单片机也叫微机嘛,即微型计算机,呵呵

Ⅸ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内容简介

介绍了单片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应用领域,主要讲述了以下内容: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补码、反吗。不同计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二进制数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单片机硬件基础主要介绍了单片机内部的各种硬件资源,如I/O口,中断系统定时器,串行口等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讲述了MCS-51指令系统;对MCS-51单片机的扩展、I/O接口电路设计、A/D和D/A转换器的接口,对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电路设计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读者对象:可用作高等院校本专科教材,也可供科技人员参考或自学。

阅读全文

与宋晖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米sd卡解压 浏览:996
程序员那么可爱陆漓替老袁说情 浏览:28
当女程序员遇见问题 浏览:746
32位编译器什么意思 浏览:355
php多参数函数 浏览:17
通达信板块动作源码 浏览:751
matlab完全自学一本通pdf 浏览:250
php源码本地安装 浏览:961
服务器怎么用不会断电 浏览:301
主从服务器有什么用 浏览:213
jstlpdf 浏览:15
安卓原神在哪个app下载 浏览:808
单片机编程技术什么意思 浏览:104
e点课堂源码 浏览:46
免费打击垫app哪个好 浏览:532
程序员必装的6款软件 浏览:750
基于单片机的遥控器设计 浏览:521
安卓如何取消圆图标 浏览:11
收件服务器怎么样 浏览:48
建筑设计规范pdf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