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个地方的哪所三本大学较好(计算机专业的) 我是湖南省的文科学生 ...
推荐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不过现在已经是二本了
呵呵~当然是财大的了~我也是财大天府的08级的哟,不过我是市场营销的,欢迎学弟来我们学校哈,我去年这个时候把全川重点大学旗下的独立学院都走遍了,最后确定天府学院,现在看来,和我在其他独立学院同学反馈情况来看,天府学院,值得,为学生创造了好多好多条件,无论是想学习、创业还是就业,或者出国,都能找到理想的实现方式。反正我觉得,说真话,天府不是完美的,也有那么这的那的,全国都一样三,但是,我们需要对比,对比以后,就晓得自己的优势了,什么做PRESENTATION啊,学生活动啊,企业项目研究等等非常与现代社会接轨的东西这些对社会实践方面的,特别强,老师也很有企业实战经验,而且,最后一年在财大老本部上课和实训,方便我们实习,就业,创业和考研参加各类培训,真的再好不过了,推荐我们学校,顶我们学校-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对了,我们学校拥有全川最大的校园草坪,校园绿化比例绝对纯生态。。。。也是优势哦,翠湖上面还有白鹭。。。。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荣获全国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评选二等奖
下面是获奖名单:
前记:此次获奖名单当中包括了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柜内着名大学。在四川仅有三所大学荣获此殊荣,除了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获奖以外,还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两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获奖表明学院在计算机教材编写领域有比较高水平,在川内大学中处于领先位置,这正是证明了天府学院在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实力。
教材评优结果公示,时间一周,2010年12月28日至2011年1月4日。
如有意见请发至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0年全国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评选揭晓
由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主办的2010年全国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硕士研究生、本科教育教材)评选活动于2010年5月启动,历经半年时间,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选送的教材百余种。经专家组初评筛选后,共有50种教材进入终审环节。
本次评奖的终审会于12月26日在北京召开,参与本次评审的专家均为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参评专家逐一审阅各参评教材,对教材的编写水平、内容质量、编校质量以及版式设计等进行了全面评估。本次教材评奖组委会对各评委的打分情况进行统计后,确定本次优秀教材评选活动一等奖21名,二等奖29名。
一等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ISBN号 教材名称 主编姓名 主编单位
ISBN 978-7-121-05386-3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 解放军理工大学
ISBN 978-7-121-09664-8 移动通讯原理 吴伟陵、牛凯 北京邮电大学
ISBN 978-7-121-0585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徐科军 合肥工业大学
ISBN 978-7-121-04404-5 通信电子线路 顾宝良 东南大学
ISBN 978-7-121-07667-1 电子测量与仪器 陈尚松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SBN 978-7-04-026471-5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裘雪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SBN 978-7-121-09483-5 微处理器系统结构及嵌入式系统设计 李广军 电子科技大学
ISBN 978-7-121-07595-7 光纤通信 王辉 南京工业大学
ISBN 7-302-12108-7 计算机网络教程 黄永峰 清华大学
ISBN 978-7-121-06893-5 自动控制原理 谢克明 太原理工大学
ISBN 978-7-121-06379-4 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设计 蒋立平 南京理工大学
ISBN 978-7-5606-1820-3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蔡皖东 西北工业大学
ISBN 978-7-121-09902-1 信号与系统 王宝祥 哈尔滨工业大学
ISBN 978-7-121-03493-0 数字电路与系统 王兢 大连理工大学
ISBN 978-7-121-09007-3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Proteus和Keil C 林立 中国石油大学
ISBN 978-7-5635-2019-0 现代密码学教程 谷利泽 北京邮电大学
ISBN 978-7-121-09194-0 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及MATLAB实现 丛玉良 吉林大学
ISBN 978-7-121-08698-4 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与设计 陈伟 武汉理工大学
ISBN 978-7-121-09670-9 DSP原理与应用技术 王忠勇 郑州大学
ISBN 978-7-121-08624 光电信息物理基础 沈为民 中国计量学院
ISBN 987-7-121-09326-5 java web应用开发项目教程 聂明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二等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ISBN号 教材名称 主编姓名 主编单位
ISBN 987-7-121-09289-3 移动增值应用开发技术导论 聂明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ISBN 978-7-121-09839-0 c/c++程序设计教程 孙淑霞 成都理工大学
ISBN 978-7-12108167-5 电子与通信专业英语 李霞 深圳大学
ISBN 978-7-121-10625-5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王卫东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SBN 7-5609-3949-0 数字电子技术 佘新平 长江大学
ISBN 978-7-121-07543-8 单片机原理实用教程——基于Proteus虚拟仿真 徐爱钧 长江大学
ISBN 978-7-121-06239-1 信号与系统 徐天成 南京理工大学
ISBN 978-7-5606-2217-0 接入网技术与应用 柯赓 解放军理工大学
ISBN 978-7-121-07755-5 EDA技术与VHDL设计 徐志军 解放军理工大学
ISBN 978-7-121-06586-6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 李群芳 华中科技大学
ISBN 978-7-118-06116-1 光缆网工程设计与管理 张宝富 解放军理工大学
ISBN 978-7-121-07922-1 过程控制与集散系统 方康玲 武汉科技大学
ISBN 978-7-121-06728-0 数字系统设计与Verilog HDL 王金明 解放军理工大学
ISBN 978-7-5635-1608-7 通信软件设计基础(第2版) 宋茂强 北京邮电大学
ISBN 978-7-121-08826-1 MATLAB在电子信息类课程中的应用 唐向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SBN 978-7-03-022663-1 c语言程序设计 王曙燕 西安邮电学院
ISBN 978-7-301-15669-8 visual c++程序设计技能教程与实训--oop、cui与web开发 聂明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ISBN 978-7-121-04880-7 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杨全胜 东南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
ISBN 978-7-121-08836-0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系统设计 欧伟明 湖南工业大学
ISBN 978-7-121-09152-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程 夏路易 太原理工大学
ISBN-978-7-121-08158-0 计算机导论 李云峰 湖南电大
ISBN 978-7-121-07712-8 电工电子实训(第2版) 肖俊武 湖北工业大学
ISBN 978-7-121-08702-8 FPGA应用技术基础教程 刘岚 武汉理工大学
ISBN 978-7-121-06777-8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应用 吕峻闽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ISBN 978-7-121-07768-5 maya动画制作案例教程 王威、潘明歌、李和畅 郑州轻工业学院
ISBN 978-7-01-007192-3 大学计算机基础 阳小华等 南华大学
ISBN 987-7-121-06783-9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唐光海 中南民族大学
ISBN 978-7-121-09270-1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 唐光海 中南民族大学
ISBN 978-7-121-10338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 李云峰 湖南电大
‘贰’ 单片机原理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单片机原理参考文献:
1、 李广弟等 单片机基础 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2001.7
2、 楼然苗等 51 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 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2003.3
3、 唐俊翟等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3.9
4、刘瑞新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7
5、 吴国经等 单片机应用技术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1
6、 李全利,迟荣强编着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7、 侯媛彬等,凌阳单片机原理及其毕业设计精选 2006年,科学出版社
8、 罗亚非,凌阳十六位单片机应用基础2003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9、 北京北阳电子有限公司,061A凌阳单片机及其附带光盘2003年
10、 张毅刚等, 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哈工大出版社,2004年第2版
11、 霍孟友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12、 霍孟友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学习概要及题解,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
13、 许泳龙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14、 马忠梅等,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修订版
15、薛均义 张彦斌 虞鹤松 樊波,凌阳十六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0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欧伟明扩展阅读:
单片机原理是指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的原理方式。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
单片机就是一个微型电脑,它是靠程序工作的,并且可以修改。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
‘叁’ 单片机原理、应用与PROTEUS仿真的章节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嵌入式系统、单片机、AT89C51单片机
1.1.1 嵌入式系统、单片机
1.1.2 单片机发展概况
1.1.3 应用广泛的AT89系列单片机
1.2 单片机应用系统及其应用领域
1.2.1 单片机应用系统
1.2.2 单片机应用领域
1.3 单片机应用研发工具和教学实验装置
1.3.1 单片机软件调试仿真器
1.3.2 单片机仿真器
1.3.3 编程器和ISP在系统编程
1.3.4 单片机系统的PROTEUS设计与仿真平台
1.3.5 单片机课程教学实验装置
1.4 实训1:单片机研发工具、应用产品
1.4.1 单片机产品、常用安装工具
1.4.2 单片机应用产品
1.4.3 AT89C51单片机研发工具操作演示
练习与思考1
第2章 AT89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基础
2.1 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
2.1.1 内部结构框图和主要部件
2.1.2 引脚功能
2.2 时钟电路与复位电路
2.2.1 时钟电路
2.2.2 复位电路
2.3 存储器结构
2.3.1 存储器组成
2.3.2 程序存储器ROM
2.3.3 数据存储器RAM
2.4 实训2:单片机复位、晶振、ALE信号的观测
2.4.1 电路安装
2.4.2 信号观测
练习与思考2
第3章 AT89C51指令系统
3.1 基本概念
3.1.1 指令、指令系统、机器代码
3.1.2 程序、程序设计、机器语言
3.1.3 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指令格式、常用符号
3.1.4 汇编(编译)和编程(固化)
3.2 指令寻址方式
3.2.1 寻址、寻址方式、寻址存储器范围
3.2.2 直接寻址
3.2.3 立即寻址
3.2.4 寄存器寻址
3.2.5 寄存器间接寻址
3.2.6 变址寻址
3.2.7 相对寻址
3.2.8 位寻址“bit”
3.3 汇编语言的指令系统
3.3.1 数据传送指令
3.3.2 算术运算类指令
3.3.3 逻辑运算指令
3.3.4 控制转移指令
3.3.5 位操作指令
3.4 实训3:软件调试仿真器Keil ?Vision及其应用(1)
3.4.1 Keil ?Vision快速入门
3.4.2 Keil的初步应用
习题与思考3
第4章 AT89C5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 伪指令、程序设计
4.1.1 伪指令
4.1.2 程序设计
4.1.3 程序结构
4.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举例
4.2.1 延时程序
4.2.2 查表程序
4.2.3 码制转换程序
4.2.4 数据排序程序
4.2.5 算术计算程序
4.3 实训4:软件调试仿真器Keil?Vision应用(2)
4.3.1 用Keil设计延时子程序并进行仿真调试和延时测量
4.3.2 用Keil设计分支结构程序并仿真调试
4.3.3 用Keil设计查表程序并仿真调试
习题与思考4
第5章 AT89C51输入/输出口及其简单应用
5.1 I/O口结构与工作原理
5.1.1 P1口
5.1.2 P3口
5.1.3 P2口
5.1.4 P0口
5.2 I/O口的负载能力
5.3 I/O口的简单应用
5.3.1 单片机控制的跑马灯
5.3.2 单片机控制数码管静态显示实验
5.3.3 单片机用开关控制LED显示实验
5.3.4 单片机用开关控制数码管显示实验
5.4 PROTEUS仿真
5.5 实训5:编程器使用和I/O口的简单应用
5.5.1 编程器使用初步
5.5.2 单片机I/O口简单应用实训
习题与思考5
第6章 AT89C51中断系统与定时器/计数器
6.1 中断系统
6.1.1 中断基本概念
6.1.2 中断系统结构
6.1.3 与中断控制有关的寄存器
6.1.4 中断过程
6.2 中断应用
6.2.1 中断初始化和中断服务程序
6.2.2 中断应用举例
6.3 定时器/计数器
6.3.1 定时器/计数器概述
6.3.2 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
6.3.3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6.3.4 定时器/计数器的计数容量及初值
6.4 定时器/计数器应用
6.4.1 定时器/计数器应用的基本步骤
6.4.2 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举例
6.5 PROTEUS仿真
6.6 实训6:中断系统和定时器/计数器的综合应用
6.6.1 基于AT89C51的60s倒计时装置
*6.6.2 基于AT89C51的按键发声装置
习题与思考6
应 用 篇
第7章 AT89C51单片机的存储器扩展技术
7.1 用EPROM扩展单片机程序存储器
7.1.1 基础知识
7.1.2 扩展ROM电路设计
7.1.3 扩展ROM程序设计
7.1.4 运行与思考
7.1.5 片外ROM的操作时序
7.2 用SRAM扩展单片机数据存储器
7.2.1 基础知识
7.2.2 扩展RAM电路设计
7.2.3 扩展RAM程序设计
7.2.4 运行与思考
*7.2.5 片外RAM的操作时序
7.3 用E2PROM扩展单片机ROM、RAM
7.3.1 基础知识
7.3.2 E2PROM扩展ROM、RAM电路设计
7.3.3 E2PROM扩展ROM、RAM程序设计
7.3.4 运行与思考
*7.4 用串行E2PROM扩展单片机存储器
7.4.1 基础知识
7.4.2 串行E2PROM扩展存储器电路设计
7.4.3 串行E2PROM扩展存储器程序设计
7.4.4 运行与思考
7.4.5 串行E2PROM扩展存储器操作时序
7.5 PROTEUS 仿真
7.6 实训7:用SRAM 6264扩展单片机RAM实验
7.6.1 实训目的
7.6.2 实训内容
第8章 AT89C51人机交互通道的接口技术
8.1 单片机与LED数码管动态显示的接口技术
8.1.1 基础知识
8.1.2 接口电路设计
8.1.3 接口程序设计
8.1.4 运行与思考
*8.2 单片机与字符型LCD显示器的接口技术
8.2.1 基础知识
8.2.2 接口电路设计
8.2.3 接口程序设计
8.2.4 运行与思考
8.3 单片机与矩阵式键盘的接口技术
8.3.1 基础知识
8.3.2 接口电路设计
8.3.3 接口程序设计
8.3.4 运行与思考
8.4 单片机与BCD拨码盘的接口技术
8.4.1 基础知识
8.4.2 接口电路设计
8.4.3 接口程序设计
8.4.4 运行与思考
8.5 PROTEUS 仿真
8.6 实训8:单片机与矩阵式键盘的接口技术实验
8.6.1 实训目的
8.6.2 实训内容
第9章 AT89C51单片机前向通道接口技术
9.1 单片机与ADC0809(0808)的接口技术
9.1.1 基础知识
9.1.2 接口电路设计
9.1.3 接口程序设计
9.1.4 运行与思考
*9.2 单片机控制的水位检测的接口技术
9.2.1 基础知识
9.2.2 接口电路设计
9.2.3 接口程序设计
9.2.4 运行与思考
9.3 PROTEUS 仿真
9.4 实训9:单片机与ADC0809(0808)接口技术实验
9.4.1 实训目的
9.4.2 实训内容
第10章 AT89C51后向通道接口技术
10.1 单片机与DAC0832的接口技术
10.1.1 基础知识
10.1.2 接口电路设计
10.1.3 接口程序设计
10.1.4 运行与思考
10.2 单片机控制步进电动机的接口技术
10.2.1 基础知识
10.2.2 接口电路设计
10.2.3 接口程序设计
10.2.4 运行与思考
*10.3 单片机控制直流电动机的接口技术
10.3.1 基础知识
10.3.2 接口电路设计
10.3.3 接口程序设计
10.3.4 运行与思考
10.4 PROTEUS 仿真
10.5 实训10:单片机与DAC0832的接口技术实验
10.5.1 实训目的
10.5.2 实训内容
第11章 AT89C51串行通信通道接口技术
11.1 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接口技术
11.1.1 基础知识
11.1.2 接口电路设计
11.1.3 接口程序设计
11.1.4 运行与思考
*11.2 单片机与PC间的通信接口技术
11.2.1 基础知识
11.2.2 接口电路设计
11.2.3 接口程序设计
11.2.4 运行与思考
11.3 PROTEUS 仿真
11.4 实训11:单片机之间通信的接口技术实验
11.4.1 实训目的
11.4.2 实训内容
第12章 单片机的实际应用
12.1 基于单片机和DS1302的电子时钟
12.1.1 功能与操作
12.1.2 应用电路设计
12.1.3 应用程序设计
12.1.4 技术要点
12.2 基于单片机的带存储播放功能的简易电子琴
12.2.1 功能与操作
12.2.2 应用电路设计
12.2.3 应用程序设计
12.2.4 技术要点
*12.3 基于单片机和DS18B20的数字温度计
12.3.1 功能与操作
12.3.2 电路设计
12.3.3 应用程序设计
12.3.4 技术要点
12.4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LED点阵显示屏
12.4.1 功能与操作
12.4.2 应用电路设计
12.4.3 应用程序设计
12.4.4 技术要点
*12.5 基于单片机的纯水机控制电路板设计
12.5.1 功能与操作
12.5.2 应用电路设计
12.5.3 应用程序设计
12.5.4 技术要点
12.6 PROTEUS 仿真
12.7 实训12: 制作基于单片机和DS1302的电子时钟
12.7.1 实训目的
12.7.2 实训内容
PROTEUS仿真篇
第13章 单片机系统PROTEUS 设计与仿真基础
13.1 PROTEUS ISIS窗口与基本操作
13.1.1 ISIS窗口
13.1.2 PROTEUS基本操作
13.2 单片机系统PROTEUS设计与仿真初步
13.2.1 PROTEUS电路设计
13.2.2 源程序设计和生成目标代码文件
13.2.3 仿真
13.2.4 调试窗口、带调试窗口的仿真调试
13.2.5 断点设置、带断点的仿真调试
13.2.6 用PROTEUS虚拟示波器观测信号
13.2.7 用PROTEUS高级图表仿真(ASF)观测信号
第14章 原理篇实例的PROTEUS 设计与仿真
14.1 单片机控制数码管静态显示的设计与仿真
14.2 单片机用开关控制LED显示实验的设计与仿真
14.3 单片机用开关控制数码管显示实验的设计与仿真
14.4 单片机外中断实验的设计与仿真
14.5 单片机中断优先级实验的设计与仿真
14.6 单片机中断优先权实验的设计与仿真
14.7 基于AT89C51的60秒倒计时装置的设计与仿真
*14.8 基于AT89C51的按键发声装置的设计与仿真
第15章 应用篇实例的PROTEUS 设计与仿真
*15.1 EPROM 27C64扩展单片机ROM的设计与仿真
15.2 SRAM 6264扩展单片机RAM的设计与仿真
*15.3 串行E2PROM 24LC16B扩展单片机存储器的 设计与仿真
15.4 单片机与LED数码管动态显示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15.5 单片机与字符型LCD显示器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15.6 单片机与矩阵式键盘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15.7 单片机与BCD拨码盘的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15.8 单片机与ADC0809(0808)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15.9 单片机与DAC0832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15.10 单片机与直流电动机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15.11 单片机控制步进电动机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15.12 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接口设计与仿真
*15.13 单片机与PC间的通信接口设计与仿真
15.14 基于单片机、DS1302的电子时钟的设计与仿真
15.15 带存储播放功能的简易电子琴的设计与仿真
*15.16 基于单片机、DS18B20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仿真
15.17 基于单片机的LED点阵显示屏的设计与仿真
*15.18 基于单片机的纯水机控制板的设计与仿真 附录A AT89S51相对AT89C51 增加的功能
附录A.1 AT89S51单片机内部结构、引脚图和特殊功能寄存器
附录A.2 增加功能的应用
附录B BCD码和ASCII码
附录B.1 8421 BCD码
附录B.2 BCD码运算
附录B.3 ASCII码
附录C AT89C系列单片机指令表 ……
‘肆’ 《单片机》课程学习总结
《单片机》课程学习总结
篇一:《单片机》课程学习总结
《单片机》这门课程我已经学了一个学期了,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一开始不怎么懂得编程,但慢慢的我现在已经不仅会读程序还会写程序了。真为自己一个学期来努力学到的单片机知识只是而感到高兴。
怎么学单片机?也常看到有人说学了好几个月可就是没有什么进展。当然,受限于每个人受到的教育水平不同和个人理解能力的差异,学习起来会有快慢之分,但我感觉最重的就是学习方法。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能让你事半功倍,这里说说我学习单片机的经历和方法。
我觉得学习单片机首先要懂得C语言,因为单片机大多说都是靠程序来实现的,如果看不懂程序或则不懂的编程是很难学会单片机的。学习单片机首先要明白一个程序是怎么走的,要完全懂得程序每一个步骤的意思。其次要懂得每一条指令的意思,不能盲目地去靠背指令,这是记得不牢靠的,最主要的还是靠了解。学习单片机最主要的对89C51芯片内部结构有全方面的,只要了解了89C51才能知道单片机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对单片机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通过一个学期《单片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也从中有了不少心
得和体会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万事开头难、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开始的时候,不要老是给自己找借口,不要说单片机的程序全是英文,自己看不懂。遇到困难要一件件攻克,不懂指令就要勤奋看书,不懂程序就先学它,这方面网上教程很多,随便找找看一下,做几次就懂了。然后可以参考别的人程序,抄过来也无所谓,写一个最简单的,让它运行起来,先培养一下自己的感觉,知道写程序是怎么一回事,无论写大程序还是小程序,要做的工序不会差多少。然后建个程序,加入项目中,再写代码、编译、运行。必须熟悉这一套工序。个人认为,一块学习板还是必要的,写好程序在上面运行一下看结果,学习效果会好很多,仿真器就看个人需要了。单片机是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光看书不动手,是学不会的。
知识点用到才学,不用的暂时丢一边。厚厚的一本书,看着人头都晕了,学了后面的,前面的估计也快忘光了,所以,最好结合实际程序,用到的时候才去看,不必说非要把书从第一页看起,看完它才来写程序。比如你写流水灯,完全就没必要看中断的知识,专心把流水灯学好就是了,这是把整本书化整为零,一小点一小点的啃。 程序不要光看不写,一定要自己写一次。最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可以抄人家的程序过来,看看每一句是干什么用的,达到什么目的,运行后有什么后果。看明白了之后,就要自己写一次,你会发现,原来看明白别人的程序很容易,但到自己写的时候却一句也写不出来,这就是差距。当你自己能写出来的时候,说明你就真的懂了。
必须学会掌握调试程序的方法。不少人写程序,把代码写好了,
然后一运行,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就晕了,然后跑到论坛上发个帖子,把程序一贴,问:为什么我的程序不能正常运行?然后就等别人来给自己分析。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应该自己学会发现问题和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习调试程序的方法,比如KEIL里,可以下断点啦,查看寄存器内容等等,这些都是调试程序的手段,当你发现你写的程序运行结果和你想象中不一样的时候,你可以单步,也可以下断点,然后跟踪,查看各相关寄存器内容,看看程序运行过中是不是有什么偏差,找出影响结果的地方,改正过来。这一个过程非常重要,通过程序的排错,你可以学到的知识是书上得不到的。
找到解决问题思路比找到代码更重要。我们用单片机来控制周边器件,达到我们想到的目的,这是一个题目,而如何写出一个程序,来控制器件按你想要的结果去运作,这个就是解题的思路。要写程序,就得先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你学会找出这个解题思路,比你找到代码更为重要。不少人很喜欢找人家的代码,有的人甚至有了代码就直接复制到自己的程序中,可以说,这不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无助于你编程水平的提高。
我几乎不怎么看人家的代码,多数时候是看别人的思路,有方框图最好,没有的话文字说明也可以。要从代码中看出别人处理问题的思路,是相当困难的,特别是大型的程序,看起来是非常的累人。所以现在我也明白了,以前读书时说的程序流程图很重要,现在算是知道了。当你知道一个问题怎么去解决了,那么剩下的只是你安排代码去完成,这就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开动脑筋,运用多种方法,不断优化自己的程序。想想用各种不同方法来实现同一功能。这是一个练习和提高的过程,一个问题,你解决了,那么你再想想,能不能换种写法,也可以实现同一功能,或者说,你写出来的代码,能不能再精简一点,让程序执行效率更高,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很多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并不是直接写在书让你看就可以得到的,需要自己去实践,开动脑筋,经验才能得到积累,编程水平才能有所提高。
看别人的程序,学习人家的思路。这个在学习初期是很有用,通过看别人的程序,特别是老师写出的具有一定水平的程序,可以使自己编程水平得到迅速的提高。同时,也可以结合别人的编程手法,与自己的想法融合在一起,写出更高水平的程序,从中得到进步。但要注意,切忌将学习变成抄袭,更不是抄袭完了就认为自己学会了,这样做只会使你退步。
尝试编写一下综合应用的程序。从流水灯学起,到动态扫描,再到中断,那么,你可以试试写一下时钟这种综合性应用的程序,不要小看时钟,要写好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包括了单片机大部分的知识,比如有按键(IO读取)、动态扫描(IO输出)、中断等,如何协调好各功能模块正常工作,才是编程者需要学习的地方,当你单独写一个功能的时候,比如按键读取,你可能感觉很容易,因为你的程序什么也不做,只是读按键。但把它和其它功能混合在一起,如何在整个程序运行中使每一部分都正常工作,这就不是写一个按键读取这么容易的事情,功能模块之间有可能会互相影响,比如你需要让数码管既能显示,又要去处理按键读取,怎么使这两部分都正常工作,这就是一个协调过程。当你有了这个处理协调能力,你就算是入门了。
着重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具体看自己编写了多少程序或者做过什么。“学单片机重点在于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局限于具体的芯片类型和语言”这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是我学单片机学习单片机之后感悟出来的。真正的能力不是你曾经编写过多少个可以实现的程序,而应该是:“遇到没有解决过的问题,能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才是能力。
面对一个新程序时,多自己开动脑筋,不要急于找别人的程序。
有不少人面对一个新程序时,第一步想到的就是网上找别人写过的程序,然后抄一段,自己再写几句,凑在一起就完成任务,这虽然可能是省时间,但绝对不利你的学习。当你接到一个程序时,应该先自己构思一下整个程序的架构,想想如何来完成。有可能的话,画一个流程图,简单的可以画在脑子里,对程序中用到的数据、变量有一个初步的安排,然后自己动手去写,遇到实在没办法解决的地方,再去请教老师或同学,或看别人是怎么处理的,这样首先起码你自己动过脑想过,自己有自己的思路。如果你一开始就看别人的程序,你的思维就会受限在别人的思维里,自己想再创新就更难了,这样你自己永远也没办法提高,因为你是走在别人的影子里。
学会提问题。一般来说,学习过程中,你遇上的问题,多数人也有遇上的,所以如果有什么不懂,你可以去问老师。我觉得学习单片机最主要的要多提问,对于一个自己不是太懂的程序,自己一定要多提问几遍,这样不但有利于加深自己的印象还能从中学到不少别人的方法。
经过一个学期我对《单片机》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让我懂得了很多程序的编写,还让我学到了很多对自己有用的学习方法。总结这个学期来的我自己的学习情况,我觉得自己对编程进步了不少,懂得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单片机程序,不再去死记硬背指令了。所以我觉得学习要不断总结学习方法,才能让自己学习不断进步。
交通信号灯设计报告
实验目的: P1口的使用方法,延时程序的编写
实验要求:在一个十字路口分为东西南北走向,信号等按以下的状态顺序工作:
(1) 初始状态0,东西、南北红灯全亮。延时一定时间;
(2) 状态1,南北绿灯亮通车,东西红灯,延时一定时间;
(3) 状态2,南北绿灯闪烁几次转黄灯,东西仍然红灯,延时一定
时间;
(4) 状态3,南北红灯,东西绿灯通车,延时一定时间;
(5) 状态4,南北仍然红灯,东西绿灯闪烁几次转黄灯,延时一定
时间;
(6) 循环至状态1,继续
实验电路和流程框架图:
(1) 硬件电路
交通灯实训设备用最小系统板和信号灯组合而成。
2、软件编程
若各路口灯亮灭的时间间隔为2s钟,灯光闪烁时间间隔为0.5s。用软件延时的方法,晶振频率12MHz时,一个机器周期为1us。
编写交通信号灯程序:
编写主程序,由R7做主程序的计数器,确定调用延时时间为0.5s,从而获得交通灯的亮灭时间。
篇二:《单片机》课程学习总结
时光飞逝,一转眼,一个学期又进尾声了,本学期的单片机课程也结束,但通过这次单片机的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单片机理论的理解,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而且我还学会了如何去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创新可以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之功能不断完善,成为真己的东西。
当今社会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现代的科学研究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么可编程控制器的出现则是给现代工业控制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在现代社会中,温度控制不仅应用在工厂生产方面,其作用也体现到了各个方面。本学期我们就学习了单片机这门课程,感觉是有点难呢。也不知道整个学习过程是怎么过来得,可是时间不等人。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对单片机没有什么认识,不知道什么是单片机,更不知道它有什么作用。通过学习才大体知道了单片机的一些知识。单片机是一块在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了一台有一定规模的微型计算机。简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或单片机。单片机的应用到处可见,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应用在智能仪表、实时控制、通信、家电等方面。由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I/O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以及串行通信接口等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了一个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为单片机。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在工业自动化中应用有数据采集、测控技术。
在智能仪器仪表中应用有数字示波器、数字信号源、自动取款机等。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应用有空调机、电视机、微波炉、手机、IC卡、汽车电子设备等。在通讯方面应用有手机、小灵通等。在武器装备方面应用有飞机、坦克、导弹、航天飞机、智能武器等。刚开始学习时只能抄写别人做成功的程序,一遍一遍的写,从简单的入手,逐步的积累,一步步的能够将小的程序结合到一起,拼接成较为复杂一些的程序。但是程序不要只是看别人得,一定要自己写过才是自己的。只有当你自己能写出来的时候说明你真懂了。刚接触KEIL时确实很让人头疼,使用 KEIL不会建项目、不会使用实验板。然后可以参考已经成功的程序,抄过来,写一个最简单的,让它运行起来,先培养一下自己的感觉,先建个项目,再配置一下项目,然后建个程序,加入项目中,再写代码、编译、生成HEX,刷进单片机中、运行。其实当遇到问题一定要自己尝试着解决,不能遇到问题就去问别人,自己一定要掌握解决问的方法和思路。对一个新项目时,自己一定要多想想,不要急着去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应该先想一下程序的构架,想想如何来完成。然后自己动手去写,理清自己的思路这样更容易提高自己。
熟悉单片机的人都知道,要学好单片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倒不是因为单片机很难学,而是很难找到一本专为单片机入门者而编写的教材。翻一下身边的单片机教材,都好像是为已经懂单片机的人而写的,一般先介绍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再是系统扩展和外围器件,顺便讲一些应用设计(随便说一下,很多书中的电路设计已经过时,并且有些程序还是错误的`)。如果按照此种学习方法,想进行产品开发,就必须先把所有的知识全部掌握了才可以进行实际应用。学习使用单片机只能靠循序渐进的积累,虽然单片机的课程只上了几节就去上班了,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就本人学习单片机的过程和经验做简要介绍。
首先,学习单片机要有一定的基础:电子技术方面要有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数字电路;编程语言要求汇编语言或C语言。要想成为单片机高手,建议初学者首先学习汇编语言,学的差不多的时候,转入C语言学习。尽管汇编语言属于低级语言,编程效率低,但是较C语言具有目标代码简短,占用内存少,执行速度快等优点,更重要的是能使初学者尽快熟悉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并能对其进行精确的控制。汇编语言在单片机教材里面都会涉及,不需要单独购买教材和学习。C语言是一门学问,有很多专业书籍来讲解,并且对我们今后的编程生涯有绝对的好处,因此要深入学习,千万不要自以为看了某某的视频教程就以为掌握了C语言,那只是C语言的一部分。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参考书,马忠梅等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要求C语言基础。如果没学过C语言,建议学习清华大学谭浩强编写的C语言程序设计,这本书写的不错,通俗易懂。
其次,是单片机教材选择。单片机是一门非常重视实践的技术,不能总是看书,但要学习它首先应看书,对单片机引脚、内部结构、寄存器和原理有一定地了解和感官认识,它的是怎样工作的,能干些什么?刚开始时,也许你看不明白,但这并不要紧,因为你还缺乏实践经验。现在单片机应用广泛,因此各个厂家分别推出了自己的单片机,我们没必要每样都学!因为他们的编程方法和调试过程以及内部指令结构有一定的相似,只要学精通一款就OK了!尤其是用C语言编程,就几乎不用分什么派系,但是我们要选择一款有代表性的知识范围广,并且入门容易,书籍多。一般来说,MCS-51系列单片机已经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市场上它的资料也比较多,用的人也很多。给大家推荐一些参考书,学习时只需要一本就足够拉。书名:《新编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作者:张毅刚;书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张毅刚等;书名:《单片机高级教程:应用与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作者:何立民。相关教材还有很多,在这不一一列举。
然后,是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的选择。选择一块合适的学习板,对于初学者来说一般无力接受,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本人又对单片机很感兴趣、有从事相关工作意向的话,鼓励大家购买。随便说一句,学习板功能要求太全,具有流水灯、数码管、独立键盘、矩阵键盘、AD或DA、液晶、蜂鸣器等就差不多啦,毕竟,功能齐全的价格比较高。仿真器对单片机初学者来说既是那么耳熟,同时又有些陌生,这主要是因为市场上传统的仿真器价格都在千元以上,对经济不是非常宽裕的人来说是不小的开支。同时仿真器是用来提高调试程序效率的,也不是非需不可的,如果你没有仿真器,遇到程序出错的时候,只好苦思冥想,反复烧写调试。
随便推荐一下,学林电子的51tracer仿真器,有兴趣的朋友可关注一下。有了单片机教程板以后,先看下指导说明书,熟悉一下学习板,开卷有益。以后就得靠自己多练习了,将学习板与电脑连接好,先学会开发软件的使用,然后从最简单的流水灯实验做起,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控制流水灯,当你完成时,你会发现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太好玩了,你会觉得这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玩,当你发现,单片机能够按照你编写的程序工作时,你会觉得非常兴奋,比做什么事情都开心,这样你会慢慢迷上单片机,真的。不少网站上说搞定某个实验,就恭维的告诉你一声”恭喜你,学会了”自己学会了单片机,这有点可笑,这只能说明你算过关了,对单片机有了一定了解和会使用它了。但是单片机能完成的功能太多了,尤其是对外围器件的控制,综合起来能设计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产品.因此除了入门外,精通可千万别轻易说出口。
最后,在熟练掌握和应用后,那可以说对于单片机方面的硬件你已经入门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练习设计开发各种课题,不断的积累经验。最终,自己完全设计具有个人风格的课题,产品,这样你就是单片机高手拉。只要过了第一关,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万事开头难,这大家可能都听过。
有时候单片机的学习很单调,有些知识学起来很抽象,不容易理解,只能慢慢适应,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编写程序,将程序刷入单片机进行调试,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更快速的学习单片机。要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心,在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我相信自己能进一步加深对单片机的了解,在单片机的学习道路上走得更远!
;‘伍’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需要学习低级汇编语言和C语言。学习具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有恒心是一定能学好的。
1)编程语言:
a)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是一种用于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其他可编程器件的低级语言,亦称为符号语言。在汇编语言中,用助记符(Mnemonics)代替机器指令的操作码,用地址符号(Symbol)或标号(Label)代替指令或操作数的地址。在不同的设备中,汇编语言对应着不同的机器语言指令集,通过汇编过程转换成机器指令。
b)C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
2)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00M的高速单片机。
3)由于单片机对成本是敏感的,所以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软件还是最低级汇编语言(近几年,C语言也开始广泛被应用),它是除了二进制机器码以外最低级的语言了,既然这么低级为什么还要用呢?很多高级的语言已经达到了可视化编程的水平为什么不用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单片机没有家用计算机那样的CPU,也没有像硬盘那样的海量存储设备。一个可视化高级语言编写的小程序里面即使只有一个按钮,也会达到几十K的尺寸!对于家用PC的硬盘来讲没什么,可是对于单片机来讲是不能接受的。 单片机在硬件资源方面的利用率必须很高才行,所以汇编虽然原始却还是在大量使用。一样的道理,如果把巨型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拿到家用PC上来运行,家用PC也是承受不了的。
‘陆’ 学习单片机需要看那些书籍
想学习单片机,推荐3本书给你吧。
1.《新型单片开关电源设计与应用技术》
‘柒’ 51单片机教材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单片机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这本《单片机原理》根据21世纪高等院校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对单片机技术开发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编写的。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全国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本书前两版持续畅销,累计印数3万余册。优秀作者,历经10年,打造单片机系列(3本)教材,覆盖单片机领域课程绝大部分需求。提供配套电子课件、习题参考答案和程序代码。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共分11章,第1章介绍单片机的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外部引脚;第3~4章介绍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51单片机使用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堆栈不能放在片外,所以要在51系列单片机上开发操作系统的话就要少用它的片内RAM。
但是不用片内RAM是办不到的,因为操作系统也要传递参数,也要使用堆栈。C51单片机的C函数传递参数是通过寄存器和存储器的,不能通过堆栈。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使得操作系统代码少用片内RAM。
‘捌’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人民邮电最新出版
书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51编程)
丛 书 名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名家系列
标准书号ISBN 978-7-115-25665-2
编目分类TP368.1
作者张毅刚 主编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责任编辑武恩玉
开本16 开
印张18
字数474 千字
页数280 页
装帧平装
版次第1版第1次
初版时间2011年8月
本 印 次2011年8月
定价34.00 元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51编程)》详细介绍了美国ATMEL公司的AT89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片内外围部件的工作原理,Keil C51编程基础知识,并从应用设计的角度介绍AT89S51单片机的各种常用的硬件接口设计,以及相应的Keil C51接口驱动程序设计。本书最后介绍了AT89S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以及一些典型应用举例。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51编程)》可作为各类工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计算机、工业自动化、自动控制、智能仪器仪表、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单片机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单片机应用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1章单片机概述1
1.1什么是单片机1
1.2单片机的发展历史2
1.3单片机的特点2
1.4单片机的应用3
1.5单片机的发展趋势4
1.6MCS-51系列与AT89S5x系列单片机5
1.6.1MCS-51系列单片机5
1.6.2AT89系列单片机6
1.6.3AT89系列单片机的型号说明7
1.7各种衍生品种的51单片机8
1.7.1STC系列单片机9
1.7.2C8051F×××单片机10
1.7.3ADμC812单片机10
1.7.4华邦W77系列、W78系列单片机10
1.8PIC系列单片机与AVR系列单片机10
1.8.1PIC系列单片机11
1.8.2AVR系列单片机12
1.9其他的嵌入式处理器简介12
1.9.1嵌入式DSP处理器13
1.9.2嵌入式微处理器13
思考题及习题14
第2章AT89S51单片机硬件结构15
2.1AT89S51单片机的硬件组成15
2.2AT89S51的引脚功能17
2.2.1电源及时钟引脚17
2.2.2控制引脚18
2.2.3并行I/O口引脚18
2.3AT89S51的CPU19
2.3.1运算器19
2.3.2控制器21
2.4AT89S51单片机存储器的结构21
2.4.1程序存储器空间22
2.4.2数据存储器空间23
2.4.3特殊功能寄存器23
2.4.4位地址空间26
2.5AT89S51单片机的并行I/O端口27
2.6时钟电路与时序29
2.6.1时钟电路设计29
2.6.2机器周期、指令周期与指令时序30
2.7复位操作和复位电路31
2.7.1复位操作31
2.7.2复位电路设计31
2.8低功耗节电模式33
2.8.1空闲模式33
2.8.2掉电运行模式34
2.8.3掉电和空闲模式下的WDT34
思考题及习题35
第3章C51语言编程基础37
3.1编程语言Keil C51简介37
3.1.1Keil C51简介37
3.1.2C51与标准C的比较38
3.2Keil C51的开发工具39
3.2.1集成开发环境Keil μVision3简介39
3.2.2Keil μVision3软件的安装、启动和运行40
3.3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40
3.3.1C51语言中的数据类型与存储类型41
3.3.2C51语言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及位变量定义45
3.3.3C51语言的绝对地址访问47
3.3.4C51的基本运算48
3.3.5C51的分支与循环程序结构50
3.3.6C51的数组57
3.3.7C51的指针58
3.4C51语言的函数60
3.4.1函数的分类60
3.4.2函数的参数与返回值61
3.4.3函数的调用62
3.4.4中断服务函数63
3.4.5变量及存储方式63
3.4.6宏定义与文件包含64
3.4.7库函数65
3.5软件仿真开发工具Proteus与Keil μVision3的联调65
3.5.1软件仿真开发工具Proteus简介65
3.5.2Proteus与Keil μVision3的联调66
思考题及习题67
第4章AT89S51片内并行端口的原理及编程68
4.1AT89S51的并行I/O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68
4.1.1P0口68
4.1.2P1口70
4.1.3P2口70
4.1.4P3口71
4.1.5P1~P3口驱动LED发光二极管的问题72
4.2并行I/O端口的C51编程举例73
4.2.1从左到右的流水灯的制作73
4.2.2左右来回循环的流水灯的制作73
4.2.3开关量检测指示器176
4.2.4开关量检测指示器276
思考题及习题77
第5章AT89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79
5.1AT89S51中断技术概述79
5.2AT89S51中断系统结构79
5.2.1中断请求源80
5.2.2中断请求标志寄存器80
5.3中断允许与中断优先级的控制81
5.3.1中断允许寄存器IE82
5.3.2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82
5.4响应中断请求的条件84
5.5外部中断的响应时间85
5.6外部中断的触发方式选择86
5.6.1电平触发方式86
5.6.2跳沿触发方式86
5.7中断请求的撤销86
5.8中断函数87
5.9C51编程举例88
5.9.1单一外中断的应用88
5.9.2两个外中断的应用89
5.9.3中断嵌套91
5.9.4多外部中断源系统设计92
思考题及习题93
第6章AT89S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95
6.1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95
6.1.1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96
6.1.2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寄存器TCON96
6.2定时器/计数器的4种工作方式97
6.2.1方式097
6.2.2方式198
6.2.3方式298
6.2.4方式399
6.3对外部输入的计数信号的要求100
6.4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和应用101
6.4.1P1口外接的8只LED每0.5s闪亮一次101
6.4.2计数器的应用102
6.4.3扩展一个外部中断源103
6.4.4P1.0上产生周期为2ms的方波104
6.4.5P1.1上产生周期为1s的方波104
6.4.6T1控制发出1kHz的音频信号105
6.4.7测量脉冲宽度——门控位GATEx的应用106
6.4.8实时时钟的设计107
思考题及习题108
第7章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110
7.1串行口的结构110
7.1.1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110
7.1.2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112
7.2串行口的4种工作方式112
7.2.1方式0112
7.2.2方式1116
7.2.3方式2117
7.2.4方式3118
7.3多机通信119
7.4波特率的制定方法120
7.4.1波特率的定义120
7.4.2定时器T1产生波特率的计算120
7.5串行通信的应用设计122
7.5.1各种串行通信接口标准122
7.5.2方式1的应用124
7.5.3方式2和方式3的应用127
7.5.4主从式多机通信的应用129
7.5.5单片机与PC的串行通信133
7.5.6PC与单片机或与多个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接口设计135
思考题及习题136
第8章AT89S51单片机外部存储器的扩展138
8.1系统扩展结构138
8.2地址空间分配和外部地址锁存器139
8.2.1存储器地址空间分配139
8.2.2外部地址锁存器142
8.3程序存储器EPROM的扩展144
8.3.1常用的EPROM芯片144
8.3.2程序存储器的操作时序146
8.3.3AT89S51单片机与EPROM的接口电路设计148
8.4静态数据存储器RAM的扩展149
8.4.1常用的静态RAM(SRAM)芯片149
8.4.2外扩数据存储器的读写操作时序150
8.4.3AT89S51单片机与RAM的接口电路设计151
8.5EPROM和RAM的综合扩展153
8.5.1综合扩展的硬件接口电路153
8.5.2外扩存储器电路的编程155
8.6片内Flash存储器的编程155
8.6.1通用编程器编程157
8.6.2ISP编程157
思考题及习题158
第9章AT89S51单片机的I/O扩展160
9.1I/O接口扩展概述160
9.1.1扩展的I/O接口功能160
9.1.2I/O端口的编址160
9.1.3I/O数据的传送方式161
9.1.4I/O接口电路161
9.2AT89S51扩展I/O接口芯片82C55的设计162
9.2.182C55芯片简介162
9.2.2工作方式选择控制字及端口PC置位/复位控制字163
9.2.382C55的3种工作方式165
9.2.4AT89S51单片机与82C55的接口设计169
9.3利用74LSTTL电路扩展并行I/O口171
9.4用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扩展并行口172
9.4.1用74LS165扩展并行输入口172
9.4.2用74LS164扩展并行输出口173
9.5用I/O口控制的声音报警接口174
9.5.1扬声器报警接口174
9.5.2音乐报警接口176
思考题及习题176
第10章AT89S51单片机与输入/输出外设的接口178
10.1LED数码管显示器的接口设计178
10.1.1LED数码管的工作原理178
10.1.2LED数码管显示器接口设计举例179
10.2键盘的接口设计183
10.2.1键盘接口应解决的问题183
10.2.2键盘接口设计举例184
10.2.3键盘扫描方式的选取188
10.3键盘/显示器接口的设计实例188
10.3.1利用并行I/O芯片82C55实现键盘/显示器接口188
10.3.2利用串行口实现的键盘/显示器接口191
10.3.3专用接口芯片HD7279实现的键盘/显示器控制193
10.4AT89S51单片机与液晶显示器的接口204
10.4.1LCD显示器的分类204
10.4.2点阵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介绍204
10.4.3AT89S51单片机与LCD的接口及软件编程208
10.5AT89S51单片机与微型打印机TP(P-40A/16A的接口211
10.6AT89S51单片机与BCD码拨盘的接口设计215
思考题及习题216
第11章AT89S51单片机与D/A、A/D转换器的接口217
11.1AT89S51单片机与DAC的接口217
11.1.1D/A转换器简介217
11.1.2AT89S51单片机与8位D/A转换器0832的接口设计218
11.2AT89S51单片机与ADC的接口225
11.2.1A/D转换器简介225
11.2.2AT89S51与逐次比较型8位A/D转换器ADC0809的接口226
11.2.3AT89S51与逐次比较型12位A/D转换器AD1674的接口230
11.3AT89S51单片机与V/F转换器的接口234
11.3.1用V/F转换器实现A/D转换的原理235
11.3.2常用V/F转换器LMX31简介235
11.3.3V/F转换器与MCS-51单片机接口236
11.3.4LM331应用举例237
思考题及习题238
第12章单片机的串行扩展技术239
12.1单总线串行扩展239
12.2SPI总线串行扩展240
12.2.1SPI总线的扩展结构241
12.2.2扩展带SPI串口的A/D转换器TLC2543242
12.3I2C总线的串行扩展243
12.3.1I2C串行总线系统的基本结构244
12.3.2I2C总线的数据传送规定244
12.3.3AT89S51的I2C总线扩展系统247
12.3.4I2C总线数据传送的模拟248
12.3.5I2C总线在IC卡中的应用251
思考题及习题255
第13章AT89S51单片机的应用设计与调试256
13.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256
13.2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257
13.2.1硬件设计应考虑的问题257
13.2.2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258
13.2.3系统设计中的地址空间分配与总线驱动259
13.2.4应用设计例1——最小应用系统设计261
13.2.5应用设计例2——数字电压表的设计262
13.2.6应用设计例3——带有报警功能的温度测量仪的设计264
13.3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仿真开发与调试266
13.3.1仿真开发系统的种类与基本功能267
13.3.2仿真开发系统简介267
13.3.3用户样机的仿真调试270
13.4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抗干扰与可靠性设计272
13.4.1AT89S51片内看门狗定时器的使用273
13.4.2软件滤波273
13.4.3开关量输入/输出软件抗干扰设计274
13.4.4过程通道干扰的抑制措施——隔离275
13.4.5印刷电路板抗干扰布线的基本原则276
思考题及习题278
参考文献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