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单片机工作需要哪些电路
我用51单片机举例子,具备的条件有:5V电源,复位电路(上电复位是必须,手动复位可选),晶振电路,给单片机编程的接口电路(这个严格来说不算是必须条件,因为具备前面的条件的话,单片机就可以运行程序)。
⑵ 单片机电源电路设计有几种方案啊用7805怎么做呢
电源电路设计最近搞一个项目的电源部分,从电脑串口或是usb口取电供给主系统,然后在由主系统的单片机控制一个电源,要求从1.8v-5v可调输出。0.1v步进。电流为150ma。
有以下几种方案:
1、直接找可直接由单片机控制。可编程的输出电源的芯片。找到的大多是电源管理芯片,有多路输出。太浪费。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芯片?
2、带有da或是pwm功能的单片机产生一个电压,使用功放扩流。如lm386。
3、单片机控制数字电位器,加上输出可调的dcdc芯片。到达到0
.1v需要的数字电位器价格在7元左右了,有点贵
⑶ 单片机如何控制电子元件 电路又该如何接
你这个问题说的也太简单了吧,首先搭建单片机最小系统,使得单片机可以正常工作,最小系统包括:电源、晶振、复位、下载线等。然后开始设计外围电路,比如跑马灯、数码管,控制外围电路的方法,最简单的是,使用I/O口去控制,你可以选择输入控制还是输出控制,例如将8个发光二极管加到单片机的p1口上,注意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阴极区别,将正极接5V,阴极接单片机。那么你将p1口全部置低,那么这些发光二极管就都亮起来了
⑷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需要哪些知识
SPI模块时,外围电路设计要求有哪些
1、减小电源电路纹波,电源电路输入端的消耦设计,常见0.1μF的陶瓷电容
2、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独立电源电路,并匹配合理电容,减小其他元件对射频模块的电源影响
3、模块尽量远离电源、变压器及其他高频电路,避免电磁干扰
4、SPI 上时钟波形不标准,检查 SPI 线上是否有干扰,SPI总线走
线不宜过长。SPI的时序回路应避开晶振区域。
5、高频及电源走线,避开模块及模块背面
6、如果通信电平不一致,例如3.3V-5V,推荐添加电平转换电路
7、PCB天线外露且放到PCB板边缘,尽量不建议放到模块内部,天线下方开槽,切记不能敷铜
8、对于邮票孔引出的天线,注意连接处尽量平滑,少毛刺,且两侧应铺地。不能转折线,如果一定要转弯,应走弧形。
⑸ 单片机如何实现控制电路
建议你仔细看看它的一些IO端口结构图,然后配合看这些端口的控制和数据寄存器,以及端口相关的汇编指令.注意哦,一定要看汇编的指令才有用,C的看不出来.
实际上,最终端口的输入和输出,都是由端口对应的数据寄存器来控制的.
输入的时候,端口上所呈现的外部电路的状态,就呈现在输入寄存器里,用单片机的程序读出来,就是表示该状态的数据.比如说读到了0xF0,就表示该端口的高4条IO处于高电平,低4条IO处于低电平.
同样的,输出的时候,就是单片机的程序将数据写入到端口的输出寄存器里,这样就可以在对应的端口上呈现出对应的状态,用于控制外部的电路.同样的,比如说你输出一个0x0F,就表示将该端口的高4条IO置为低电平,而低4条IO置为高电平.
当然,单片机的结构有很多种,有些单片机不分输入和输出寄存器,有些单片机也没有控制寄存器,但也有很多单片机具有这些寄存器.
控制寄存器的作用,是配置端口的各种功能和模式.
比如说要将某端口的某几条IO引脚设为带弱上拉的输入,那么就应该打开弱上拉寄存器的对应几bit,并且打开输入输出控制寄存器的对应几bit,部分片子还需要关闭输入状态,这样就将该端口的指定几条IO引脚配置为了输入状态.而输出的配置也类似,无非就是几个寄存器的值不同.
配置好了之后,这些端口和这些IO就可以完成实际的输入和输出控制了.
如果是标准的MCS51单片机,例如AT89C51/52之类的,则端口要简单得许多,没有这么多的控制寄存器,也部分输入和输出寄存器.建议你找它们的用户手册仔细看看端口结构那一部分.
一般来说,这些资料要在"用户手册"中才有,普通的"数据手册"里面不一定有.
希望以上回答能让你大致了解单片机是如何实现具体控制的了.
⑹ 单片机电源怎么接
AVcc是模拟电源正极,DVcc1,DVcc2是两个数字电源的正极,它们的地可以连接在一起。
电源和地都可以直接接到单片机管脚,完全没有问题。
习惯做法是在电源与地之间连接一个电容滤波,电容的值与电源有关。
VeREF,VREF是参考电压。在相应功能模块中使用,如DAC和ADC。
⑺ 我想设计一个用单片机控制LED灯的明亮度的控制电路,应该怎么连接电路用三极管吗
要想利用单片机控制外接LED灯的亮度,需要使用PWM驱动,利用PWM的占空比驱动外接的功率调节三极管即可。
⑻ 单片机初学者 怎样才能学会打电路
既然学单片机就有资料,照着图买器件,先用万能板照着电路图焊。会的话可以用protel99se或做pcb板子软件设计!
⑼ 单片机的基本外围电路
单片机的基本外围电路:
复位电路中电阻R1=10k时RST是高电平 ,而当R1=50时RST为低电平,很明显R1=10k时是错误的,单片机一直处在复位状态时根本无法工作。
出现这样的原因是由于RST引脚内含三极管,即便在截止状态时也会有少量截止电流,当R取的非常大时,微弱的截止电流通过就产生了高电平。
滤波电容
滤波电容分为高频滤波电容和低频滤波电容。
1、高频滤波电容一般用104容(0.1uF),目的是短路高频分量,保护器件免受高频干扰。普通的IC(集成)器件的电源与地之间都要加,去除高频干扰(空气静电)。
2、低频滤波电容一般用电解电容(100uF),目的是去除低频纹波,存储一部分能量,稳定电源。大多接在电源接口处,大功率元器件旁边,如:USB借口,步进电机、1602背光显示。耐压值至少高于系统最高电压的2倍。
⑽ 单片机是如何控制外部电路的
单片机当然可以控制外部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只是基本应用,要发挥单片机的潜能,需要扩展外部电路。
1、利用光电隔离,可以控制外围电路,并且也将外部电路的干扰屏蔽在外。
等等,还有诸如利用595等串转并扩展,还可以利用CPLD,FPGA等扩展,总之只要深入理解单片机,那么单片机就可以发挥很大的潜力,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