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51单片机接继电器的原理图如下,能不能帮我解释一下原理
首先,先断开,再上电,然后下载程序,这是stc的单片机,并不是传统的51单片机。
其次,这种开发板上是自带usb转串口的芯片,pl2303,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是用usb转串口就没有这个功能了。
最后,当在电脑上点击下载程序,这也必须是stc-isp软件,点击下载后,电脑就会发出一串的数据流,来查询单片机,准备开始下载程序,也就是联络信号,当pl2303收到这一串的联系信号后,就会在rts_n引脚输出一个低电平的联系信号,加到三极管8550上,使三极管导通,继电器吸合,断开常闭触点,则断开vcc-vin的电源电路,而vcc就是去单片机的电源,单片机被断电。当联系信号结束,三极管恢复截止,继电器再度断开,单片机恢复上电了。
❷ 五爪继电器接线方法
五爪继电器的五个脚分别为A、B、1、2、3。其中A、B两个脚接电源的正负极,1、2、3这三个脚是被控制端,将它们三者互相连接即可。
当A、B未接通电源时,1和2是连通的;当A、B接通电源后1和2断开,1和3连通。继电器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2)51单片机继电器接线图5脚扩展阅读:
五爪继电器的作用:
1、扩大控制范围
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
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
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
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❸ 5脚继电器接法
一般情况,三只脚的那一边中间脚是输出触点的公共端子,另外两个引脚是线圈,即接驱动端,另外2个脚那边分别是常开和常闭触点。
如下图:A、B 脚接驱动电路端
要控制的电路接1脚和2 脚或3脚 (3脚常闭,2脚常开)
❹ 5脚继电器接线方法
5脚继电器接线图如下: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等组成。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有电流流过,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反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
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电咱的导通断开目的。
(4)51单片机继电器接线图5脚扩展阅读
继电器的触点有三种基本形式:
1、动合型(常开)(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闭合。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
2、动断型(常闭)(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
3、转换型(Z型)这是触点组型。这种触点组共有三个触点,即中间是动触点,上下各一个静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闭合,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就移动,使原来断开的成闭合,原来闭合的成断开状态,达到转换的目的。这样的触点组称为转换触点。用“转”字的拼音字头“z”表示。
❺ 五脚继电器接线原理及图
五脚继电器接线图如下:
接线原理: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
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5)51单片机继电器接线图5脚扩展阅读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
1)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因为继电器是由线圈和触点组两部分组成的,所以继电器在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也包括两部分:一个长方框表示线圈;一组触点符号表示触点组合。当触点不多电路比较简单时,往往把触点组直接画在线圈框的一侧,这种画法叫集中表示法。
❻ 五脚继电器如何接线
你好,可以根据继电器外壳上的接线图进行接线。
五只脚有两只脚是线圈,接工作电源。
继电器常开触点接负载。
❼ 51单片机接继电器的原理图如下,能不能帮我解释一下原理
R1、DS1是指示用的,没有控制意义,可以去掉,分析的时候不用管。
Q1受CPU控制,R4是基极限流,CPU输出低电平时Q1导通,继电器线圈有电流,继电器吸合。
CPU输出高电平时,Q1截止,继电器线圈电流消失,继电器释放。
由于继电器线圈本身相当于是一个电感,电流跳变的时候,线圈两端会产生有反电势,为了避免反电势对电路中其他器件造成损坏,在线圈两端加上续流二极管D1,对反电势电压进行续流。
使用这个电路的时候应注意Q1的射极电压不能高于CPU的电源电压,否则Q1不能完全截止,控制会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