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安卓自带相机有什么用

安卓自带相机有什么用

发布时间:2022-12-11 22:10:51

① 手机第三方相机和原生影像的差异有多大

手机上的第三方相机软件和原相机拍摄出来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应该说现在第3方软件它重点就是增加滤镜,这个是原相机所没有的。虽然有些原相机也自带一定的美颜功能,但是和第三方相机上面有的花里胡哨的功能相比还是不一样。

一般来说没有特别大的应用需求的第三方的相机软件都没有太大必要,因为现在存在很多这种后台偷偷窃取用户信息,甚至说把用户手机软件里面的图片传到应用的后台的这种行为发生过不少一次了,原相机一般都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原相机所属的这个手机品牌他丢不起这个人,这个品牌想长远做下去不能干这种事情。但第三方的相机软件他们只是个做软件的,可不考虑这些问题。

② 如何在安卓应用中调用相机

相机使用基础之 调用系统中的相机应用

通过Intent直接调用系统相机
直接调用系统的相机应用,只需要在Intent对象中传入相应的参数即可,总体来说需要以下三步:
1. Compose a Camera Intent
MediaStore.ACTION_IMAGE_CAPTURE 拍照;
MediaStore.ACTION_VIDEO_CAPTURE录像。

2. Start the Camera Intent
使用startActivityForResult()方法,并传入上面的intent对象。
之后,系统自带的相机应用就会启动,用户就可以用它来拍照或者录像。

3. Receive the Intent Result
用onActivityResult()接收传回的图像,当用户拍完照片或者录像,或者取消后,系统都会调用这个函数。

关于接收图像
如果不设置接收图像的部分,拍照完毕后将会返回到原来的activity,相片会自动存储在拍照应用的默认存储位置。

为了接收图像,需要做以下几个工作:
1.指定图像的存储位置,一般图像都是存储在外部存储设备,即SD卡上。
你可以考虑的标准的位置有以下两个:
Environment.(Environment.DIRECTORY_PICTURES)
这个方法返回图像和视频的标准共享位置,别的应用也可以访问,如果你的应用被卸载了,这个路径下的文件是会保留的。
为了区分,你可以在这个路径下为你的应用创建一个子文件夹
Context.getExternalFilesDir(Environment.DIRECTORY_PICTURES)
这个方法返回的路径是和你的应用相关的一个存储图像和视频的方法。
如果应用被卸载,这个路径下的东西全都会被删除。
这个路径没有什么安全性限制,别的应用也可以自由访问里面的文件。

2.为了接收intent的结果,需要覆写activity中的 onActivityResult() 方法。
前面说过,可以不设置相机返回的图像结果的操作,此时在startActivityForResult()中不需要给intent传入额外的数据,这样在onActivityResult()回调时,返回的Intent data不为null,照片存在系统默认的图片存储路径下。
但是如果想得到这个图像,你必须制定要存储的目标File,并且把它作为URI传给启动的intent,使用MediaStore.EXTRA_OUTPUT作为关键字。
这样的话,拍摄出来的照片将会存在这个特殊指定的地方,此时没有thumbnail会被返回给activity的回调函数,所以接收到的Intent data为null。

③ 手机上水印相机与自带的相机有什么区别,它的作用是什么

手机上的水印相机与自带的相机的区别就是手机上的水印相机,它的水印可以有多种多样,而且样式也可以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吧。

④ 小米的ai相机有什么用

以MIUI12系统的小米10为例,AI相机可以智能识别广角场景,识别后可以提示用户进入到超广角场景下,同时也支持AI防畸变、AI智能瘦身、AI动态光斑、AI美颜、AI影棚光效以及后置AI场景相机等功能,小米10使用技巧:首先打开手机自带的相机,进入到拍摄页面后只需点击页面上方的AI选项就可以使用AI功能了,若想使用手机的超广角镜头拍照,只需在拍照模式下点击页面左下角的图标,然后就可以超广角拍摄了,若是手机拍照有水印的话,可以点击页面右上角的图标,在弹出的选项里点击设置选项,然后找到水印功能后将选项后面的开关关闭就可以了,同时在相机设置页面,用户可以选择设置拍照声音、参考线等功能,资料拓展:超广角镜头有着宽广的视野,又不像鱼眼镜头有强烈的畸变,是很好消除了畸变的镜头,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摄能增加摄影画面的空间纵深感。

⑤ 什么是安卓相机他比较普通相机好在哪儿

安卓相机 原来是相机带安卓系统,,,这个,,,,看你个人喜好吧 应该比手机画质好,当然比手机的便携性差
2000块钱的话选择余地还是蛮大的。推荐微单尼康J1(机身+镜头 2Q以内)
或者 卡片 佳能S100V (1Q出头)

一般家用,像素不用太高 1000W左右足以。相对来说说消费级的相机像素高反而画质差
网络搜索中关村在线报价看看吧 你看看样子什么的,然后补充问题写看中的型号 给你看参数

⑥ 安卓手机自带相机是什么名字

据我的经验,android4.2.2的原生相机名字叫Gallery2.apk。因为当我移除这个apk时,相机和图库就会同时消失。开始的安卓原生的相机是和图库绑定在一起的,即图库就是是相机。后来就分开了,具体不清楚是哪个版本分开的。

⑦ 大多数安卓手机自带相机哪怕不开美颜效果其实也有美颜效果的 是不是这样

现在手机都有自带Al美颜效果的,就算你不开美颜相机,相机在工作时,当你在拍照片时,它就经过Al美颜了。

⑧ 手机上水印相机与自带的相机有什么区别,它的作用是什么

水印相机是在自带相机默认模式下的基础上增加水印功能。
自带相机是和手机匹配最好的相机应用。
水印相机是在拍出来的照片上打上水印,标签,小图案等等

⑨ 怎样使用华为相机

今天和大家来详细讲解华为手机自带相机的操作,华为手机的自带相机功能和模式很多,有些功能是很常用的,有些不常用,我们都来详细说一说,尤其是还没有完全搞明白华为手机自带相机的各项拍摄模式和功能的摄友,这篇文章值得好好收藏阅读。

华为手机的自带相机功能非常全面,基本上能够应对大部分生活中的拍摄,下面我们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讲解华为的拍摄功能。

注:本篇文章的讲解是以华为P20 pro为例,其他华为手机的界面和功能基本上差不多。最新出的P30只是多了0.6x广角模式、50倍变焦等功能,其他的完全一模一样,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就好。

上周,我们写了苹果手机的拍摄操作,苹果和安卓手机的大部分操作、模式、功能基本是相同的,其他安卓手机可以借鉴苹果的操作。

01

拍摄模式

打开华为手机的自带相机,可以看到7项拍摄模式,从左到右分别是:大光圈、夜景、人像、拍照、录像、专业、更多。

华为手机的7个拍摄模式

大光圈:能够拍出虚化效果的一个功能,拍任何景物都能虚化。

夜景:专门用来拍夜景的功能,能够让夜景的曝光和色彩都更好,有些老款华为(如P10\P9等)也叫做超级夜景,在拍摄模式当中。

人像:拍摄人像的模式,能够美肤、虚化以及添加不同的光效效果。

拍照:拍摄照片的模式,也是日常拍摄用得最多的拍摄模式。

录像:录视频用的,拍出来是视频。

专业:专业模式,里面能够调整拍摄的参数,快门速度、感光度、白平衡等。

更多:这里面有其他的拍摄功能和模式,在后面会重点讲解。

拍摄界面上方的功能

在拍摄界面的上方,是一些拍摄功能设置,由左到右分别是:智慧视觉(没啥用,不用管它)、闪光灯(通常关闭)、动态照片(不常用的功能)、颜色模式、设置。

这里需要重点提醒的是,颜色模式通常设置为标准,华为手机的颜色本身就有点偏艳丽,如果选择后两种模式(鲜艳或柔和),拍出来的照片色彩会很艳丽,这也是很多人用华为手机拍照总觉得色彩“失真”的原因。

02

对焦与曝光的操作

在华为的相机拍摄界面,点击屏幕,画面中会出现黄色的对焦框,在拍摄照片之前一定要对准主体景物对焦,确保主体的清晰。

对焦框对准主体景物

在对焦框的右边,有个黄色的小太阳按钮,这个“小太阳”叫做曝光补偿功能,我们可以用一个手指按住它,上拉和下划,上拉能够提升画面曝光,下划能降低画面曝光。这个“小太阳”仅仅在拍照片时能够进行调整。

按住“小太阳”滑动调整画面曝光

还能实现对焦与测光分离的操作,长按屏幕对焦框2秒钟,能够屏幕上会显示2个圆框,一个黄色、以及一个小的白色圆框。

测光与对焦分离

外面大的黄框代表对焦框,里面小的白框代表的是测光框,都可以分别按住拖动它们。黄色的对焦框在哪个区域,哪个区域的清晰度就最高;白色的测光框在哪个区域,画面的曝光就以哪个区域的为准。

例如下面两个画面中,把白色的测光框分别拖动到不同的位置,画面的曝光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画面的曝光以白色的测光框所在的区域为准:

拖动测光框针对不同区域测光

这个功能适合用于拍摄近景的一些场景,当画面的曝光和对焦不能一致时,就可以通过对焦与测光分离功能来实现想要的画面效果。

03

大光圈与人像模式

大光圈模式,在华为手机中是一个能够拍摄背景虚化的功能,大光圈并不是镜头的物理光圈,手机镜头的光圈值都是固定的不能调整。华为手机的“大光圈”只不过是对“能够拍出背景虚化这个效果”的一个功能上的命名,就像苹果手机上拍虚化的功能叫做“人像”模式一样。

大光圈拍虚化最好在2米内的距离拍摄效果最佳

大光圈级别调整

点击画面中右下角的一个“光圈”形状的按钮,可以调整背景的虚化程度,也就是大光圈级别,数字越小,背景越虚,最小可以调整到0.95,通常,调整到2-3左右数值虚化效果比较自然。

大光圈拍摄背景虚化效果

人像模式,专门拍人像的一个模式,人像模式下能够拍背景虚化、调整美肤级别和光效效果,拍人像比较好用。

使用人像模式的效果对比

人像模式上方有3个调整选项

分别是虚化、光效和美肤

最左边是背景虚化形状的调整

中间是人像光效的调整

最右边是美肤级别的调整

通常调整4-5比较自然

04

夜景模式

夜景模式,是华为手机最优势的一个功能,夜景拍摄效果比其他手机的成像质量、色彩都更佳,在老款的华为机中也叫做“超级夜景”。

夜景模式

夜景模式能够调整2个参数,分别是快门速度(画面左下角)和感光度(画面右下角),通常,我们只需调整感光度这一项参数,把感光度调为100,快门速度不必调整,对焦之后就按下快门拍摄夜景。

⑩ 我为什么还会用手机自带相机拍照

在各种美颜类相机充斥在app store的年代,我竟然还会在照相的时候,下意识的思考用自带相机还是用具有美颜功能的相机app,而且最后还选择了自带相机的时候,我就陷入了沉思,是什么让我选择了照出来“并不美”的自带相机呢?

先说一些大家都知道的~~~

什么时候选择前置功能:自拍---记录自己这一刻的美、发状态、给朋友看---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什么时候选择后置功能:拍美景、拍美食、给别人拍照、记录生活---回忆保存、发状态---回忆牵动情感、发状态满足虚荣

现有市场上的美颜类相机app,默认进去是前置摄像头,就是为了满足你虚荣心让你活在镜头里的,而手机自带的相机通常进去后默认是后置摄像头,从相机进入后,摄像头的默认设置就能看出市场上相机的用意,就是让你拍自己的,活在我的相机里!

但是,

网上哪个美景、美食没有加滤镜呢?而这些美景美食是拿美颜相机照的还是拿自带相机抑或是单反呢?

下边说一点我自己的思考~~~

为什么我还会用自带的相机拍照,首先我拍的对象是风景、美食、别人,可能转瞬即逝可能需要抓拍才有趣,试想,有个海鸥从旁边飞过去了,你还会慢悠悠的打开美颜相机、B612、faceu等,等待广告,切换后置摄像头,再按下拍照吗?说不定由于滤镜不合适,还要换个滤镜,等你按拍照的时候,海鸥可能已经被吃了吧。

其实从我描述的这个小场景中,大家就可以看出自带相机的一些优点和目前美颜类滤镜类相机的一些问题,那么我就以这个为引子,说一下自带相机存在的优点和用户使用美颜类相机存在的痛点;

关键词1----快

自带相机打开快,无广告拍照快,可以连续拍摄

美颜类相机打开慢、等待广告拍照慢,点击拍照按钮后,需等待时间、且无法连续拍照

关键词2---真

自带相机: 无任何滤镜修图,照片效果更真实,可支持后期各种修图;

美颜类相机:有滤镜有美颜,图片效果差,尤其在夜间、前置摄像头使用时,图像像素较差;

关键词3---纠结

自带相机: 滤镜可供选择少,即拍即用,拍照当时纠结少

美颜类相机:滤镜太多,上次自拍的滤镜并不一定满足下次拍美食的滤镜,挑挑选选总是觉得有更好的滤镜;

从上边列出的这3个关键词看,似乎自带相机的优势明显很大,但这些优势都是基于一个场景下的:想抓住某个瞬间的景物,比如冒着热气的食物,摆着Pose的妈妈,转瞬即逝的美景等,在这些场景下, 自带相机的几个关键优点及其凸显。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美颜类相机早期的用户群体或者说满足的需求主要是针对自拍的小美少女们,所以他有那么多滤镜、美颜、表情、前置摄像头,可是随着市场上各种美颜类、垂直美颜类相机不停的涌出,如果占据用户更多的拍照场景,可能不仅仅是增加滤镜、增加表情就可以做到的了。更多的表情、滤镜虽然意味着更多的选择,但也意味着用户更多的纠结和负担,那么自带相机的这些优点可不可以转换为美颜类相机的下一个切入点呢?

让拍照来的更快

为了让用户在整个拍照过程中更为顺畅,每步的操作都流畅、快速简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第一种仅仅删除某个环节(例如不加载广告),第二种改变多个环节的体验,那这里我主要从改变多个环节的体验出发达到让拍照更快的效果;

-从打开环节入手: 有些相机打开是会有广告加载,一般为2-5s左右,而用户打开相机一种是自拍,一种是拍摄别人,自拍用户的选择一般多为美颜类相机,故接下来的分析都从拍摄别人、给别人拍摄入手出发。为别人、风景、美食拍摄一般都会选用后置摄像头,而且很多时候是为了抓拍、记录某个瞬间,这2-5s的广告加载对于用户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自拍时加载广告可接受度更高),一种方式是减少广告加载时间,例如降低到1-2s,但是广告的传播效果可能受限,金主爸爸会不高兴,所以这个方式不太推荐;第二种方式是广告时长不变,每天仅在用户第一次打开时出现,其余时间出现在拍照界面以小图标形式出现,停留10s左右再消失,还可以在用户修图完成后的保存页面展示广告,这种方式提高了广告的曝光度,同时在广告出现的时候,用户不会出现明显的厌烦心理,广告的传播效果可能更好,再深一点,可以根据用户拍摄的内容,给用户不同的广告推送;

-从拍摄环节入手: 用户使用相机自拍的时候,对于拍摄出来美不美有很高的要求,往往拍完后还要审视半天再拍摄下一张,但是使用后置摄像头拍摄其他景物时,对于一个好的景物,可能希望多次连拍选取最好的一个,或是等你拍照的人正摆着pose很快就要僵掉,拍完一张,一看不满意,还要按确定才能再拍摄下一张,对于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扎心的操作,毕竟要一次性拍的美美哒是需要技巧的,而被你拍摄的对象很可能没法一直保持被拍的最好状态,所以连拍很重要,但是连拍要怎么应用呢?

1. 区分场景

前置摄像头---当用户使用前置摄像头的时候,我们默认认为用户是要自拍,那这个时候我们还是沿用传统方法,拍摄完后,将用户拍摄的画面停留在屏幕上,让用户可以审视,可以直接下一步编辑,确认后再拍下一张;

后置摄像头---用户切换成后置摄像头后,拍照模式自动切换成连拍模式,每次按下拍摄按钮,屏幕上都不会显示刚才拍摄的照片,用户可以连拍,同时会在左下角的相机入口显示刚才拍摄的照片缩略图,停留5s左右,用户点击缩略图,可以对该图片进行编辑,如果不点击,该缩略图也不会影响用户正常拍摄。

我们通过用户选择的摄像头,来推测用户的拍摄场景,为用户提供更快速的拍摄过程和更流畅的拍摄体验,不止限于自拍,而是帮助相机扩展过多的拍摄可能而让用户感到非常自然;同时缩略图展示,帮助用户可以及时编辑照片,又不会中断拍摄过程。

2. 我比你更懂什么滤镜最配他

-从不智能的方法说起---滤镜排序

用户进行拍照时,不论是拍人像还是拍风景、美食,往往都有自己偏爱的滤镜,而每次使用的滤镜也总是那么几个。虽然只用那么几个滤镜,也不要指望用户会牢牢记住每个滤镜的名称,这就增加了用户每次拍照前挑选滤镜的成本,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画面,唉我上次拍照用的那个滤镜贼好看,咋找不到了呢,一个个试到第十个,对就是这个,来拍照,如果。。。你是自拍,这个时间成本和挑选成本对你来说不会很高,但是如果是为了拍风景、美食、别人,时间及挑选成本都无疑高了一个度,那么我们可以根据用户使用每个滤镜的频率为滤镜进行排序,同时在用户挑选的时候,利用tips告诉用户,你上次用了这个滤镜哦,或这个滤镜下的你最美来帮助用户所短挑选时间,降低挑选成本。

滤镜是会不断上新的,如果始终把用户最爱用的排到前边,会让新滤镜始终没有被接触的机会,可以考虑将新滤镜自动排序在前边,打上new的标签提醒用户,如果一次新增的滤镜过多,也可以考虑将新滤镜进行合并,只有在用户点到新滤镜的时候,才展开所有新增滤镜,要注意的一点是,只有用户成功使用词滤镜进行了一次拍照,才能真正算使用了该滤镜;同时为了给新滤镜更多的曝光机会,新滤镜的排序和使用权重可以高于旧滤镜。

-让排序更智能一点

由于用户使用前置、后置摄像头拍摄的对象往往不同,可以为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设定不同的滤镜排序,做到更加智能的滤镜推荐;

-那再智能一点呢?

图像识别助力滤镜排序,使用后置摄像头拍风景,你的滤镜排序是这样的,使用后置摄像头拍美食,是另外一个滤镜排序,拍人像又是一个,多种场景滤镜排序。

同时可以添加主人识别功能,拍自己的时候使用一种滤镜排序,拍别人又是另外一种,让用户在多种场景下可以进行无脑无挑选的快速拍照;

-抛弃排序,让我们来为你推荐滤镜

要为用户推荐滤镜,需要参考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用户对滤镜的喜好;

二、用户拍摄的对象;

三、用户使用的摄像头;

四、当前拍摄环境;

一、先说第一个用户的喜好,我们为用户推荐滤镜总要有一些参考条件来判断,推荐是否准确,这个最有话语权的参考条件就是用户的喜好。因此,为用户推荐滤镜,一定要结果用户历史的滤镜使用情况,去找准用户喜爱的风格,如果是新用户,可以根据用户的好友喜欢的风格,根据用户的个人资料,例如年龄、性别、地域,或者同一个场景和拍摄对象下,最多人喜爱的滤镜去做推荐,然后再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不断调整推荐。

用户是不是真的用了你推荐的滤镜且成功拍照并保存下来,用户在使用相机拍摄过程中,使用你推荐的滤镜拍摄成功的次数占他总拍摄次数的比例,再划分细一点,自拍的使用比例、拍食物的使用比例等、使用前置的比例、夜晚拍摄的比例,我们将场景分的越细,来看用户的喜好及我们推荐的准确率越能从问题中改进推荐算法

二、再来说说用户拍摄的对象,如果用拍人像的滤镜去拍食物,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让你感到毫无食欲。为了让用户的拍照过程不要被挑选滤镜打断,可以举起相机立马记录美好时光,我们可以根据用户拍摄的对象,自动识别,为用户推荐在这个拍照对象下,用户更喜爱以及更适合他的滤镜,帮助用户做挑选。

三、前、后置摄像头往往拍摄像素有差异,尤其是在夜晚时间,像素差异被拉开,像素可能会影响同一个拍摄对象,同一个用户拍出来的效果;同时前置摄像头往往是用户自拍,距离有限,导致拍摄对象基本单一(人或物),而使用后置摄像头,距离范围较大,一次拍摄的拍摄对象往往包含多个(人+景、人+食物、人+人),判断使用的是前置摄像头时,可以完全根据单一的拍摄对象进行滤镜推荐,如果判断是后置摄像头,推荐的摄像头则要均衡一些,不能完全按照场景中的某一个对象进行滤镜推荐。

四、当前拍摄环境主要是考虑晚上,晚上拍摄,尤其是前置摄像头,像素会被拉低很多,尤其在加了滤镜的情况下,再加上灯光和外界的环境,同样的滤镜在白天可以把你找的美美哒,在晚上可能就是超级模糊的存在,所以当算法检测到外接环境较暗或者灯光很明显的时候,可以适当调整推荐的滤镜,甚至是降低美颜效果达到拍摄的效果。

总的来说,要让用户的拍照更加顺畅,可以在更多拍照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你得相机,就一定要让用户快快的开始拍摄,且每一张都是精品。从多重维度为用户推荐更适合他的滤镜,做到相机的千人千面。

3. 让滤镜更高级一点?

前边提到,用户使用后置摄像头拍照的时候,拍摄的对象往往包含多个,使用统一的一个滤镜可能很难让画面的每一个角度都美上加美,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加上拼接滤镜,针对不同的事物,将滤镜进行拼接,用户后期再调整滤镜的时候,也可以按照不同的区域选择对应的滤镜(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后期美化功能)。

4. 来点简单的改进,帮助你提升体验,例如闭眼检测

给别人拍照的时候往往会遇到闭眼的情况,拍完一看,对象闭眼了,又要让别人重现摆Pose再来拍摄一遍,这个体验实在太差了,如果我们加上闭眼检测功能,相机检测到当用户按下拍照键的时候,拍摄对象处于闭眼状态,则自动延时一会拍摄,或者在用户拍摄后,如果检测到当前图片存在闭眼状态,自动帮助用户再连拍几张。

当前AI技术、AI场景被吵得火热,如果它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我们为何不从这个角度去思考,目前使用的每个app的他未来可能变成什么样呢?从拍照的扩展场景出发,加入AI技术的思考和简单的小改动,也许很难一步达到非常准确的滤镜推荐、拍摄推荐,那不如从简单的滤镜排序出发?每个小步骤使用时间的减少,用户纠结的减少都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从遇到的每个小问题触发,在问题中发现解决的方法。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给我点赞或收藏吧,也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留言评论,顺便求工作勾搭,坐标深圳~~

阅读全文

与安卓自带相机有什么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dvd光盘存储汉子算法 浏览:757
苹果邮件无法连接服务器地址 浏览:962
phpffmpeg转码 浏览:671
长沙好玩的解压项目 浏览:142
专属学情分析报告是什么app 浏览:564
php工程部署 浏览:833
android全屏透明 浏览:732
阿里云服务器已开通怎么办 浏览:803
光遇为什么登录时服务器已满 浏览:301
PDF分析 浏览:484
h3c光纤全工半全工设置命令 浏览:141
公司法pdf下载 浏览:381
linuxmarkdown 浏览:350
华为手机怎么多选文件夹 浏览: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块指令 浏览:349
风翼app为什么进不去了 浏览:778
im4java压缩图片 浏览:362
数据查询网站源码 浏览:150
伊克塞尔文档怎么进行加密 浏览:890
app转账是什么 浏览: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