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单片机可行性设计

单片机可行性设计

发布时间:2022-12-12 20:29:33

① 高分求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手边有一些你需要的关于单片机的论文设计资料 需要的话加QQ 晚上7点以后隐身在线,直接加就行,说明要的资料名字就好。嘿嘿 楼主 要是觉的好的话 可别忘了给分哦。

② 单片机用定时器计时500个小时然后使输出换向,请问可行性和稳定性,如果不行还有什么更可行的方案呢,

就算你的单片机高性能,可以在你需要的环境下连续工作20.8333天不出现任何问题,但是你页很难做到精确控制,程序非常难写到干好500小时。建议用ds1302,程序很简单,而且加上个纽扣电池,就算单片机掉电了,开机页能做到500小时,因为有纽扣电池使1302继续走,所以定时不瘦影响的。

③ 关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

单片机的毕业设计,不同的设计要求,难度不一样。
你的课题是温度测量与语音播报系统。这个课题的设计思路:
(1)温度测量与语音播报系统的电路设计———— 主要需要完成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LCD液晶显示电路+温度传感器采集电路+语音播报电路+报警电路
(2)温度测量与语音播报系统的软件程序:———— 主要需要完成LCD液晶显示电路的驱动程序+温度传感器采集电路的驱动程序+语音播报电路的驱动程序+报警电路的驱动程序
(3)温度测量与语音播报系统的实物调试———— 购买有关温度测量与语音播报系统的电路设计所需要的电子器件,结合软件程序来调试有关的功能。
头像账号也是腾讯账号。有问题可以添加@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④ 急求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与论文!!!

不知道楼主解决了问题没,我这有一些这方面的论文,给你参考一下吧..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掉电保护电路的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
本文介绍了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掉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给出了几种掉电保护电路的设计实例。
摘自墨客论文网:
http://www.mowker.com/view/46390.html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脉冲电火花电源设计
中文摘要:
根据电火花沉积工艺的特点,设计了基于16位单片机80C196KC控制的脉冲电火花电源。主电路中,采用了半桥逆变电路实现功率的变送。控制电路中,通过PWM脉宽调制实现电压调节。设计采用了多种抗干扰措施,提高了电源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摘自墨客论文网:
http://www.mowker.com/view/9865.html
基于单片机的液晶触摸屏控制系统
中文摘要:
以触摸屏控制芯片ADS7843和液晶显示控制器SED1335为例,介绍了触摸屏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以实例说明单片机控制触摸屏的典型应用电路和软件。
摘自墨客论文网:
http://www.mowker.com/view/41173.html
单片机技术在智能交流接触器实时调控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通过对智能交流接触器零电流分断控制原理的分析,发现其零电流分断失败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单片机实时控制系统嵌入传统接触器中,实现零电流分断的智能“无弧”接触器。
摘自墨客论文网:
http://www.mowker.com/view/18613.html
于PIC单片机的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设计
中文摘要:
介绍以单片机PIC16F72为核心的电动自行车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
统采用电流与速度双闭环控制的结构,其中电流调节器用传统的PI调节器,速度调节器为改进的PI调节器。实验验证了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即控制电
路简洁,器件少,成本低,保护措施可靠,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该设计对无刷直流电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该系统速
度环采用改进型的PI调节器控制,且通过软件运用算法测速,实现转速反馈,既简化电路又节省成本。
摘自墨客论文网:
http://www.mowker.com/view/40597.html

⑤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也都是一些书面的设计,找些资料拼凑起来的东西,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即使有创意,也是书面上的陈述,画个原理图,凑些公式图表之类的东西。基本上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也是做滥的题目。要想通过毕业设计有所收获,只有动手做实物,做出电路板,真正开发程序。比如,智能家电控制,物联网远程控制,NRF芯片应用,


等等,有新意有创意的题目很多,但都有一定难度。

⑥ 利用单片机能做什么毕业设计

利用单片机能做出什么看自己的想法,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是具有独特性的。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

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单片机的体积比较小, 内部芯片作为计算机系统,其结构简单,但是功能完善,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可以模块化应用。

单片机有着较高的集成度,可靠性比较强,即使单片机处于长时间的工作也不会存在故障问题。

单片机在应用时低电压、低能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首要选择, 为生产与研发提供便利。

单片机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和运算能力较强,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应用,且有着较强的控制能力。

⑦ 如何理解单片机单片机开发是一个什么概念

单片机指的是一块芯片为一个单片机,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是single chip(单一的ic),多个芯片组成的便是单片机系统,其实这个系统才是我们通常说的单片机;
单片机开发包括:程序设计(PC端软件编程),程序送往执行(将编程好的软件下载到单片机,需要编程器或者下载线),单片机系统的设计(硬件上设计你需要的任务的执行机构,如控制开关,温度检测,红外传输等等,都是根据你的所需,然后在选择对应的硬件器件)。
学习板就是模拟你程序设计的可行性的执行机构,其实这个就是单片机系统的设计,集成块都是一些为了执行更多的模拟任务(控制开关,温度检测,红外传输)而增加的硬件必须器件;
这些集成块不叫单片机,你要理解单片机的概念:能按程序指令完成一定功能的系统,注意,是系统。这些集成块都是一些组成单片机特定系统的必备外围辅助器件,如总线锁存器74L373,就是用于单片机总线分时共享的一个器件,当总线有多个外围设备共享时需要它来做开关;其他的当然还有存储器,当程序量很大时,必须增加更多的空间,自然需要增加个集成块等等。

⑧ 用51单片机使小车沿预定路线前进的可行性

用51单片机够呛,用stm32单片机应该没问题

这里面有一项十分重要的计算,就是己知当前坐标(GPS获得),并且设定了另一目标点的坐标(地图上抓取或实地测量),单片机要计算目标点与当前点的距离和方位角,这个计算虽不十分复杂(可以网上搜一下,有人会推算公式),但都是三角函数,并且要求经纬角等都是双精度浮点数,用51 单片机来算不是速度慢的问题,关键是内存不够用
我也有这个想法,目前己经在stm32F103单片机上实现了这种运算,下一步是用电子罗盘获得当前小车的指向角,从而决定小车向哪个方向转弯,最终到达目标点
只是因为各种条件限制,目前只是在实验用51单片机控制舵机,及获取电子罗盘数据,不过存在一些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后,移植到STM32平台上,就可以真正开始小车的制作了
计算两点间的方位和距离的一种方法如下:
Bj=113.285825;//B点经度,看小数点后面多少位,毕竟地球这么大差1角度秒,距离是很远的
Aj=113.29791667;//A点经度
Bw=33.73010833;/B点/纬度
Aw=33.72178333;//A点纬度
a=cos(rad(90-Aw))*cos(rad(90-Bw))+sin(rad(90-Aw))*sin(rad(90-Bw))*cos(rad(Bj-Aj));//COS(C)
b=sqrt(1-a*a); //sin( c )
A=sin(sin(rad(90-Bw))*sin(rad(Bj-Aj))/b); //sin(A)
AA=asin(A)*180/3.14159265; //方位角,不是最终结果,还需象限调整
C=acos(a); //弧度角
Lab=R*C ; //两点间距离

⑨ 基于msp430电力监测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能帮我分析一下吗

MSP430系列单片机是美国德州仪器(TI)1996年开始推向市场的一种16位超低功耗的混合信号处理器(Mixed Signal Processor)。称之为混合信号处理器,主要是由于其针对实际应用需求,把许多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微处理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以提供“单片”解决方案。
1、MSP430 单片机的发展
MSP430 系列是一个 16 位的、具有精简指令集的、超低功耗的混合型单片机,在 1996 年问世,由于它具有极低的功耗、丰富的片内外设和方便灵活的开发手段,已成为众多单片机系列中一颗耀眼的新星。回忆 MSP430 系列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有这样三个阶段:
开始阶段 从 1996 年推出 MSP430 系列开始到 2000 年初,这个阶段首先推出有 33X 、 32X 、 31X 等几个系列,而后于 2000 年初又推出了 11X 、 11X1 系列。
MSP430 的 33X 、 32X 、 31X 等系列具有 LCD 驱动模块,对提高系统的集成度较有利。每一系列有 ROM 型( C )、 OTP 型( P )、和 EPROM 型( E )等芯片。 EPROM 型的价格昂贵,运行环境温度范围窄,主要用于样机开发。这也表明了这几个系列的开发模式,即:用户可以用 EPROM 型开发样机;用 OTP 型进行小批量生产;而 ROM 型适应大批量生产的产品。
2000 年推出了 11X/11X1 系列。这个系列采用 20 脚封装,内存容量、片上功能和 I/O 引脚数比较少,但是价格比较低廉。
这个时期的 MSP430 已经显露出了它的特低功耗等的一系列技术特点,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它的许多重要特性,如:片内串行通信接口、硬件乘法器、足够的 I/O 引脚等,只有 33X 系列才具备。 33X 系列价格较高,比较适合于较为复杂的应用系统。当用户设计需要更多考虑成本时, 33X 并不一定是最适合的。而片内高精度A/D 转换器又只有 32X 系列才有。
寻找突破,引入Flash技术 随着 Flash 技术的迅速发展, TI 公司也将这一技术引入 MSP430 系列中。在 2000 年 7 月推出 F13X/F14X 系列,在 2001 年 7 月到 2002 年又相继推出 F41X 、 F43X 、 F44X 这些全部是 Flash 型单片机。
F41X 单片机是目前应用比较广的单片机,它有 48 个 I/O 口, 96 段 LCD 驱动。 F43X 、 F44X 系列是在 13X 、 14X 的基础上,增加了液晶驱动器,将驱动 LCD 的段数由 3XX 系列的最多 120 段增加到 160 段。并且相应地调整了显示存储器在存储区内的地址,为以后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MSP430 系列由于具有 Flash 存储器,在系统设计、开发调试及实际应用上都表现出较明显的优点。这是 TI 公司推出具有 Flash 型存储器及 JTAG 边界扫描技术的廉价开发工具 MSP-FET430X110 ,将国际上先进的 JTAG 技术和 Flash 在线编程技术引入 MSP430 。
这种以 Flash 技术与 FET 开发工具组合的开发方式,具有方便、廉价、实用等优点,给用户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样机开发方式。
另外, 2001 年 TI 公司又公布了 BOOTSTRAP 技术,利用它可在烧断熔丝以后只要几根线就可更改并运行内部的程序。这为系统软件的升级提供了又一方便的手段。 BOOTSTRAP 具有很高的保密性,口令可达到 32 个字节的长度。
蓬勃发展阶段 在前一阶段,引进新技术和内部进行调整之后,为 MSP430 的功能扩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于是 TI 公司在 2002 年底和 2003 年期间又陆续推出了 F15X 和 F16X 系列的产品。
在这一新的系列中,有了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是从存储器方面来说,将 RAM 容量大大增加,如 F1611 的 RAM 容量增加到了 10KB 。这样一来,希望将实时操作系统( RTOS )引入 MSP430 的,就不会因 RAM 不够而发愁了。二是从外围模块来说,增加了 I 2 C 、 DMA 、 DAC12 和 SVS 等模块。
在 2003 年中, TI 公司还推出了专门用于电量计量的 MSP430FE42X 和用于水表、气表、热表上的具有无磁传感模块的 MSP430FW42X 单片机。我们相信由于 MSP430 的开放性的基本架构和新技术的应用,新的 MSP430 的产品品种必将会不断出现。
2、 MSP430 单片机的特点
MSP430 系列单片机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主要取决于以下的特点。
强大的处理能力 MSP430 系列单片机是一个 16 位的单片机,采用了精简指令集(RISC)结构,具有丰富的寻址方式( 7 种源操作数寻址、 4 种目的操作数寻址)、简洁的 27 条内核指令以及大量的模拟指令;大量的寄存器以及片内数据存储器都可参加多种运算;还有高效的查表处理指令;有较高的处理速度,在 8MHz 晶体驱动下指令周期为 125 ns 。这些特点保证了可编制出高效率的源程序。
在运算速度方面, MSP430 系列单片机能在 8MHz 晶体的驱动下,实现 125ns 的指令周期。 16 位的数据宽度、 125ns 的指令周期以及多功能的硬件乘法器(能实现乘加)相配合,能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的某些算法(如 FFT 等)。
MSP430 系列单片机的中断源较多,并且可以任意嵌套,使用时灵活方便。当系统处于省电的备用状态时,用中断请求将它唤醒只用 6us 。
超低功耗 MSP430 单片机之所以有超低的功耗,是因为其在降低芯片的电源电压及灵活而可控的运行时钟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
首先, MSP430 系列单片机的电源电压采用的是 1.8~3.6V 电压。因而可使其在 1MHz 的时钟条件下运行时, 芯片的电流会在 200~400uA 左右,时钟关断模式的最低功耗只有 0.1uA 。
其次,独特的时钟系统设计。在 MSP430 系列中有两个不同的系统时钟系统:基本时钟系统和锁频环( FLL 和 FLL+ )时钟系统或 DCO 数字振荡器时钟系统。有的使用一个晶体振荡器( 32768Hz ) , 有的使用两个晶体振荡器)。由系统时钟系统产生 CPU 和各功能所需的时钟。并且这些时钟可以在指令的控制下,打开和关闭,从而实现对总体功耗的控制。
由于系统运行时打开的功能模块不同,即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芯片的功耗有着显着的不同。在系统中共有一种活动模式( AM )和五种低功耗模式( LPM0~LPM4 )。在等待方式下,耗电为 0.7uA ,在节电方式下,最低可达 0.1uA 。
系统工作稳定。上电复位后,首先由 DCOCLK 启动 CPU ,以保证程序从正确的位置开始执行,保证晶体振荡器有足够的起振及稳定时间。然后软件可设置适当的寄存器的控制位来确定最后的系统时钟频率。如果晶体振荡器在用做 CPU 时钟 MCLK 时发生故障, DCO 会自动启动,以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如果程序跑飞,可用看门狗将其复位。
丰富的片上外围模块 MSP430 系列单片机的各成员都集成了较丰富的片内外设。它们分别是看门狗( WDT )、模拟比较器 A 、定时器 A ( Timer_A )、定时器 B ( Timer_B )、串口 0 、1( USART0 、1 )、硬件乘法器、液晶驱动器、 10 位 /12 位 ADC 、IIC总线直接数据存取( DMA )、端口 O ( P0 )、端口 1~6 ( P1~P6 )、基本定时器( Basic Timer )等的一些外围模块的不同组合。其中,看门狗可以使程序失控时迅速复位;模拟比较器进行模拟电压的比较,配合定时器,可设计出 A/D 转换器; 16 位定时器( Timer_A 和 Timer_B )具有捕获 / 比较功能,大量的捕获 / 比较寄存器,可用于事件计数、时序发生、 PWM 等;有的器件更具有可实现异步、同步及多址访问串行通信接口可方便的实现多机通信等应用;具有较多的 I/O 端口,最多达 6*8 条 I/O 口线; P0 、 P1 、 P2 端口能够接收外部上升沿或下降沿的中断输入; 12/14 位硬件 A/D 转换器有较高的转换速率,最高可达 200kbps ,能够满足大多数数据采集应用;能直接驱动液晶多达 160 段;实现两路的 12 位 D/A 转换;硬件IIC串行总线接口实现存储器串行扩展;以及为了增加数据传输速度,而采用直接数据传输( DMA )模块。 MSP430 系列单片机的这些片内外设为系统的单片解决方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方便高效的开发环境 目前 MSP430 系列有 OPT 型、 FLASH 型和 ROM 型三种类型的器件,这些器件的开发手段不同。对于 OPT 型和 ROM 型的器件是使用仿真器开发成功之后在烧写或掩膜芯片;对于 FLASH 型则有十分方便的开发调试环境,因为器件片内有 JTAG 调试接口,还有可电擦写的 FLASH 存储器,因此采用先下载程序到 FLASH 内,再在器件内通过软件控制程序的运行,由 JTAG 接口读取片内信息供设计者调试使用的方法进行开发。这种方式只需要一台 PC 机和一个 JTAG 调试器,而不需要仿真器和编程器。开发语言有汇编语言和 C 语言。
MSP430 单片机目前主要以 FLASH 型为主。
适应工业级运行环境 MSP430 系列器件均为工业级的,运行环境温度为 -40~+ 85 摄氏度 ,所设计的产品适合用于工业环境下。
⒊ MSP430 系列与89C51系列的比较
我国的多数读者对89C51系列的单片机是很熟悉的,为了加深对 MSP430 系列单片机的认识,我们不妨将两者进行一下比较。
首先,89C51单片机是 8 位单片机。其指令是采用的被称为“ CISC ”的复杂指令集,共具有 111 条指令。而 MSP430 单片机是 16 位的单片机,采用了精简指令集( RISC )结构,只有简洁的 27 条指令,大量的指令则是模拟指令,众多的寄存器以及片内数据存储器都可参加多种运算。这些内核指令均为单周期指令,功能强,运行的速度快。
其次,89C51单片机本身的电源电压是 5 伏,有两种低功耗方式:待机方式和掉电方式。正常情况下消耗的电流为 24mA ,在掉电状态下,其耗电电流仍为 3mA ;即使在掉电方式下,电源电压可以下降到 2V ,但是为了保存内部 RAM 中的数据,还需要提供约 50uA 的电流。而 MSP430 系列单片机在低功耗方面的优越之处,则是89C51系列不可比拟的。正因为如此, MSP430 更适合应用于使用电池供电的仪器、仪表类产品中。
再者,89C51系列单片机由于其内部总线是 8 位的,其内部功能模块基本上都是 8 位的虽然经过各种努力其内部功能模块有了显着增加,但是受其结构本身的限制很大,尤其模拟功能部件的增加更显困难。 MSP430 系列其基本架构是16位的,同时在其内部的数据总线经过转换还存在 8 位的总线,在加上本身就是混合型的结构,因而对它这样的开放型的架构来说,无论扩展 8 位的功能模块,还是16位的功能模块,即使扩展模 / 数转换或数 / 模转换这类的功能模块也是很方便的。这也就是为什么 MSP430 系列产品和其中功能部件迅速增加的原因。
最后,就是在开发工具上面。对于89C51来说,由于它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单片机,人们对它在熟悉不过了,再加上我国各方人士的努力,创造了不少适合我们使用的开发工具。但是如何实现在线编程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于 MSP430 系列而言,由于引进了 Flash 型程序存储器和 JTAG 技术,不仅使开发工具变得简便,而且价格也相对低廉,并且还可以实现在线编程。

阅读全文

与单片机可行性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dvd光盘存储汉子算法 浏览:755
苹果邮件无法连接服务器地址 浏览:958
phpffmpeg转码 浏览:669
长沙好玩的解压项目 浏览:140
专属学情分析报告是什么app 浏览:562
php工程部署 浏览:831
android全屏透明 浏览:730
阿里云服务器已开通怎么办 浏览:801
光遇为什么登录时服务器已满 浏览:300
PDF分析 浏览:483
h3c光纤全工半全工设置命令 浏览:141
公司法pdf下载 浏览:381
linuxmarkdown 浏览:350
华为手机怎么多选文件夹 浏览:682
如何取消命令方块指令 浏览:348
风翼app为什么进不去了 浏览:777
im4java压缩图片 浏览:361
数据查询网站源码 浏览:148
伊克塞尔文档怎么进行加密 浏览:889
app转账是什么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