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U盘安装linux提示我U盘需要一个gpt标签
U盘需要GPT标签?我问一下,你说的U盘安装linux是什么意思?你是想把linux安装在U盘里面呢,还是说你把linux的安装文件下载到U盘里面了,想在自己的电脑上装系统。U盘只是一个安装介质,就像光盘一样?要是后者,我就不明白怎么会要一个GPT的标签。要是前者,我建议你重新检查一下你的电脑开机后关于引导那一步的设置。
现在的电脑和过去有一点不同,现在的电脑往往有UEFI支持。那么,有时就会出现两个比较相似的启动项,例如一个是:通过光盘启动,另一个是:通过光盘启动(UEFI)。两者区别就在有没有UEFI字样。当然也可能是其他的显示。
你要是在开机引导里面选择了UEFI,那么不管你是往电脑固定硬盘里面安装还是往U盘里面安装,只要是将来要容纳系统的那个媒体介质一定要是GPT模式的。否则,别装。
如果你不想把将来用于容纳系统的那个磁盘介质格式化成为GPT模式,那么,开机引导那一项中就别选UEFI。
给你看我的启动设置截图
没有UEFI的系统安装界面。这是较为传统的bios启动的安装界面。那就没有什么GPT的问题了。
你的电脑和我可能不同,你的系统和我也不见得一样。所以,我智能给你一个思路。具体解决还要你自己想办法。
还有,装系统格式化磁盘空间是免不了的。所以,如果向一个有信息资源存储的磁盘空间里面安装系统的话,一定切记要先把里面的资料备份出来。否则,辛辛苦苦积累的资料就完了。虽然有一些恢复工具,但是耗费时间不说,恢复出来的东西名称全变了。那抢救恢复出来的文件名称变成0000001.exe0000002.exe000003.exe000001.com0000002.dll0000001.avi0000001.doc。一个一个改,能让你变成半疯。
㈡ 在linux下如何把磁盘分区从mbr变成gpt
在进行gpt转mbr时,硬盘的数据会被清除,需要提前备份。
gpt的硬盘转换成mbr,使用如下命令:
# parted /dev/sde
linux下parted命令对硬盘进行gpt和mbr转换
在进行mbr转gpt时,硬盘的数据会被清除,需要提前备份。
mbr的硬盘转换成gpt,使用如下命令:
# parted /dev/sde
㈢ linux怎么分区硬盘设置为gpt分区格式
可以将 MBR 磁盘转换为 GPT 磁盘,并且只有在磁盘为空的情况下,才可以将 GPT 磁盘转换为 MBR 磁盘。否则数据将发生丢失!
㈣ 硬盘播放器支持gpt硬盘格式吗
盘为低格式时,一般需要选择分区格式,c盘有两种分区方式:MBR格式和GPT格式
MBR(引导)主引导记录
一种相对较旧的分区方法磁盘分区工具,创建于 1982 年,至今仍在使用
MBR又称为主引导磁道,是电脑开机访问c盘时读取的第一条磁道,位于第0个柱面()、第0个磁盘(Side)、第1个追踪 ( )。了解柱面、磁头、扇区。
此磁道占用 512 字节。它由三部分组成:
主引导程序(boot,即主引导记录,现在的linux一般使用grub2作为引导)
硬盘分区表(,存放c盘分区数据的表)
结束标志位 2 个字节(在 16 的补码中固定为 55AA)。
MBR和GPT的区别在于硬盘分区表,这是MBR分区方式的缺陷造成的:
硬盘分区表用于记录硬盘上有多少个分区以及每个分区的大小。一共占用64个字节,即16*4,所以第一个磁道只能提到4个分区信息。因此,这4个分区称为4个主分区(),每个分区占用16个字节。在有限的篇幅中,需要记录下分区表的细节:
可以看出,分区表只有4个字节来存储分区的总磁道数。可以表示 2 的 32 次方的最大磁道数估计为每个磁道 512 字节,每个分区最多不能超过 2TB。
随着时代的发展,硬盘的容量不断扩大,以至于之前定义的每磁道512字节不再那么合理,于是将每磁道512字节改为每磁道4096字节。意味着MBR的有效容量上限提高到16TiB,NTFS成为标准的硬盘文件系统。同时这样的磁道大小也与其文件系统的默认分配单元大小(簇)相匹配,提高了系统检索效率。
但是,传统硬盘的每个磁道固定为 512 字节,4K 磁道硬盘。为了保证与操作系统的兼容性,硬盘厂商还会将磁道模拟为512B磁道,会导致4K对齐。问题,我们不展示它。
有时四个主分区是不够的,因此将其中一个分区用作扩展分区()。扩展分区相当于一个指针(即只记录分区的大小和位置信息),用来指向一个有记录信息的分区,所以不能直接存储数据。由于操作系统的限制,扩展分区最多只有一个。
分区表项指定扩展分区的起始位置和宽度,另一个分区表放置在第一磁道(EBR)和MBR的相同位置(0x1BE),通常称为扩展分区表。扩展分区表的第一项指定了扩展分区的当前逻辑分区信息。如果逻辑分区比较多,则扩展分区表的第二项指定下一个EBR的位置,否则为0。最后两个分区表项始终为0。使用这些方法,对数量没有限制硬盘上的分区。
如果我想要更大的分区怎么办?
GPT () 全局唯一分区表
GPTc驱动器作为新一代的c盘分区方式,具有分区大小和分区数的优势。
GPT 是物理硬盘分区表结构布局的标准。它是可扩展固件套接字 (UEFI) 标准的一部分,用于替换 BIOS 系统中的主引导记录 (MBR) 分区表,该表使用 4 个字节来存储逻辑块地址和分区大小信息。 GPT 标准使用 8 个字节来记录逻辑块地址。因此,在相同逻辑块大小的情况下,GPT 分区格式比 MBR 分区格式支持更大的硬盘空间。
出于兼容性和安全考虑,GPT分区格式保留了传统的MBR,位于LBA0(第一个逻辑磁道),以避免不支持GPT的硬盘管理软件误识别和损坏硬盘数据。在这个 MBR 中磁盘分区工具,只有一个分区被标记为 0xEE,也就是说这个硬盘使用了 GPT 分区格式。不支持GPT分区格式的软件会识别未知类型的分区;支持GPT分区格式的软件可以正确识别GPT分区c盘。
1.GPT分区表,没有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的概念,所有的分区都是主分区。
2.GPT分区表可以定义128个分区。
3.GPT分区表每个分区最大容量为18EB(1EB==1,048,576TB),这么大,不用考虑硬盘容量过大的问题。
4.GPT 分区表需要在使用 UEFI 的笔记本电脑上工作。
总结一下:
MBR 和 GPT 有什么区别?
GPT 支持小于 2TB 的分区,而传统的 MBRc 磁盘 (512k) 不支持。
2.GPT格式支持c盘定义128个分区,每个分区可以达到18EB容量
MBR 形式 (512k) 支持 4 个主分区(或者也可以是三个主分区加上一个扩展分区和一个无限定义的逻辑卷)。每个分区最高 2TB 容量
3.GPTc 磁盘由于分区表复制和循环冗余校准 (CRC) 保护机制而具有更高的性能。与 MBRc 磁盘分区不同,GPTc 磁盘将重要的系统相关数据存储在分区中,而不是未分区或隐藏的磁道中。
4.GPTc 磁盘具有冗余的主备分区表,以优化分区数据结构的完整性。
一般来说,MBR和BIOS(MBR+BIOS)、GPT和UEFI(GPT+UEFI)是相辅相成的。这对于单个操作系统(如 Linux)是强制性的,对于其他操作系统(如 Linux)是可选的。
参考资料:
////
//p/.html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全局唯一标识分区表分区表扩展分区
㈤ gpt格式硬盘挂载和linux磁盘共享区别
取消
首页
编程
手机
软件
硬件
安卓
苹果
手游
教程
平面
服务器
首页 > 操作系统 > unix linux > Linux MBR和GPT分区
Linux系统MBR和GPT分区的区别介绍
2018-04-11 09:07:47 作者:Lucky__Strike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Linux系统MBR和GPT分区的区别介绍,非常不错,具有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 , MBR)是指一个存储设备的开头 512 字节。它包含操作系统的引导器和存储设备的分区表。
全局唯一标识分区表(GUID Partition Table,缩写:GPT)是一个实体硬盘的分区表的结构布局的标准。它是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标准的一部分,它使用全局唯一标识来标识设备。它是新一代分区表格式,用以替代 MBR 分区表。它用来解决 MBR 分区表的缺点,同时带来了一些优点。
MBR 导致的问题
只能有四个主分区或者三个主分区加一个扩展分区 (以及在扩展分区中的任意数量的逻辑分区). 如果你有三个主分区加一个扩展分区以及除此之外的空闲空间,在空闲空间之上你无法创立分区。
在扩展分区里,逻辑分区的元数据被存储在一个链表结构中。如果一个环节丢失,该元数据之后的逻辑分区全部丢失。
MBR 只支持1个字节的分区类型编码,导致许多冲突。
MBR 使用32位的 LBA 值来存储分区扇区信息。LBA 的大小以及512B的扇区大小共同限制了硬盘可寻址大小最大为2TB. 如果使用 MBR, 2TB以外的空间无法使用。
GPT 的优点
使用 GUID (UUID) 来表明分区类型 - 无冲突。
为每个分区提供了一个唯一硬盘 GUID 和一个唯一分区 GUID - 一个好的不依赖文件系统的引用分区和硬盘的方式。
任意分区数 - 取决于给分区表分配的空间 - 不需要扩展和逻辑分区。GPT ,默认包含了定义128个分区的空间。当用户想要更多分区时,他可以给分区表分配更多空间 (目前只有 gdisk 支持这一特性)。
使用64位 LBA 存储扇区数 - 最大硬盘可寻址大小为 2 ZB.
存储了备份头和分区表可于主要部分损坏时进行急救。
CRC32 校验值用于检测头和分区表的错误与损坏。
GUID Partition Table (GPT)是一种更灵活的分区方式。它正在逐步取代Master Boot Record (MBR)系统。GPT相对于诞生于MS-DOS时代的MBR而言,有许多优点。新版的fdisk(MBR)和gdisk(GPT)使得使用GPT或者MBR在可靠性和性能最大化上都非常容易。
在做出选择前,需要考虑如下内容:
如果使用GRUB legacy作为bootloader,必须使用MBR。
如果使用传统的BIOS,并且双启动中包含 Windows (无论是32位版还是64位版),必须使用MBR。
如果使用 UEFI 而不是BIOS,并且双启动中包含 Windows 64位版,必须使用GPT。
非常老的机器需要使用 MBR,因为 BIOS 可能不支持 GPT.
如果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可以随意选择使用 GPT 还是 MBR。由于 GPT 更先进,建议选择 GPT。
建议在使用 UEFI 的情况下选择 GPT,因为有些 UEFI firmware 不支持从 MBR 启动
总结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Linux系统MBR和GPT分区的区别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脚本之家网站的支持!
㈥ linux 不支持gpt怎么办
把安装的系统使用UEFI引导,安装分区这步中,会出现EFI分区,把的EFI分区挂在你的硬盘上的EFI分区,就可以直接安装了。Linux介绍可查看《Linux就该这么学》。
㈦ 如何使用GPT工具对linux系统进行分区
把分区的前512字节清0,尾部写上55aa标记, 然后在磁盘管理中创建分区。在磁盘为空的情况下,才可以将 GPT 磁盘转换为 MBR 磁盘。
㈧ 如何解决安装linux时遇到GPT分区表的问题
可能你的boot分区使用的是GPT分区表,但是这台机器不支持使用GPT启动”的问题
一、如果之前服务器上安装过Windows、VMware、Mac
OS,那么安装linux时,可能会遇到“您的boot分区使用的是GPT分区表,但是这台机器不支持使用GPT启动”的问题。
二、原因:
为解决MBR只支持2TB以下硬盘的问题,微软和英特尔开发了GPT分区模式,使可管理硬盘大小达到了18EB。GPT的分区信息在分区中,而不像MBR一样在主引导扇区,为保护GPT不受MBR类管理软件的危害,GPT在主引导扇区建立了一个保护分区的MBR分区表。在安装linux的时候,MBR磁盘管理软件把GPT看成一个未知格式的分区,导致不能正常安装的问题。
三、解决办法:
1、重做硬raid。
2、在磁盘中写入数据,覆盖GPT分区表:
dd if=/dev/zero
of=/dev/sda bs=1M count=1
㈨ linux下gpt格式的磁盘最多可以分多少个分区
无论是什么系统,
只要是支持GPT
格式的最多都可以
分128个分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