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单片机短转移指令
条件转移指令是指在满足一定条件时进行相对转移。
判A内容是否为0转移指令
JZ
rel
JNZ
rel
第一指令的功能是:如果(A)=0,则转移,否则顺序执行(执行本指令的下一条指令)。转移到什么地方去呢?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就要算偏移量,很麻烦,好在现在我们可以借助于机器汇编了。因此这第指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JZ
标号。即转移到标号处。下面举一例说明:
MOV
A,R0
JZ
L1
MOV
R1,#00H
AJMP
L2
L1:
MOV
R1,#0FFH
L2:
SJMP
L2
END
在执行上面这段程序前如果R0中的值是0的话,就转移到L1执行,因此最终的执行结果是R1中的值为0FFH。而如果R0中的值不等于0,则顺序执行,也就是执行
MOV
R1,#00H指令。最终的执行结果是R1中的值等于0。
第一条指令的功能清楚了,第二条当然就好理解了,如果A中的值不等于0,就转移。把上面的那个例子中的JZ改成JNZ试试吧,看看程序执行的结果是什么?
比较转移指令
CJNE
A,#data,rel
CJNE
A,direct,rel
CJNE
Rn,#data,rel
CJNE
@Ri,#data,rel
第一条指令的功能是将A中的值和立即数data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就顺序执行(执行本指令的下一条指令),如果不相等,就转移,同样地,我们可以
将rel理解成标号,即:CJNE
A,#data,标号。这样利用这条指令,我们就可以判断两数是否相等,这在很多场合是非常有用的。但有时还想得知两数比较之后哪个大,哪个小,本条指令
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如果两数不相等,则CPU还会反映出哪个数大,哪个数小,这是用CY(进位位)来实现的。如果前面的数(A中的)大,则CY=0,否则
CY=1,因此在程序转移后再次利用CY就可判断出A中的数比data大还是小了。
② 单片机汇编语言指令中,条件转移指令JBC与JC的区别是什么
一、作用不同:
JBC指令判断该位为1则转移,同时将该位置0。
JC指令判断有借位则转移,也就是说两数相减为负转移。
二、含义不同:
JBC指令相当与JB和CLR (位) 二条指命的组合,它可在转移的同时清除被判位;
JC指令只能对CY进位位进行判断为高后转移,并不能清除它,二条指令都当被测位为高进时进行相对转移。
三、位置不同:
JC是判断C进位标志是否为1,为1则跳转到指定位置。
JBC是判断可位寻址区域内指定位是否为1,为1则跳转到指定位置,并同时清除该位(置0)。
(2)单片机程序转移扩展阅读:
直接使用汇编指令编写单片机程序,对硬件的控制更加直接,可以直接操作物理地址,寄存器,端口等;其它更高级的语言(如:C语言)对硬件的控制是依赖于类库来实现的。并且,对于一些对程序大小和运行速度有非常严苛要求的项目而言,都必须使用汇编指令。C语言只是为了方便编写,与机器打交道的其实都是2进制得代码,汇编语言就是这些代码好记忆的名称和规则,只是比C语言难理解些。
③ 单片机跳转出范围
为什么单片机中可实现的转移范围是
单片机跳转指令解析
控制转移类指令
条件转移指令Jcc根据指定的条件确定程序是否发生转移。如果满足条件则程序转移到目标地址去执行程序;不满足条件,则程序将顺序执行下一条指令。
其通用格式为:
Jcc LABEL ;条件满足,发生转移:IP?IP+8位位移量
;否则,顺序执行:IP?IP+2 其中,LABEL表示目标地址(8位位移量)。因为Jcc指令为2个字节,所以顺序执行就是指令偏移指针IP加2。条件转移指令跳转的目标地址只能用前面介绍的段内短距离跳转(短转移),即目标地址只能是在同一段内,且在当前IP地址-128~+127个单元的范围之内。这种寻址方式由于是相对于当前IP 的,所以被称为相对寻址方式。条件转移指令不影响标志,但要利用标志。条件转移指令Jcc中的cc表示利用标志判断的条件,共16种。如下图:
1、判断单个标志位状态
这组指令单独判断5个状态标志之一,根据某一个状态标志是0或1决定是否跳转。
(1)JZ/JE和JNZ/JNE利用零标志ZF,判断结果是否为零(或相等)
JE指令(相等时转移)
JZ指令(等于0时转移)
这是当ZF=1时转移到目标地址的条件转移指令的两种助记符。这条指令既适用于判断无符号数的相等,又适用于判断带符号数的相等。
JNE指令(不相等转移)
JNZ指令(不等于0转移)
这是当ZF=0时能转移到目标地址的条件转移指令的两种助记符。这条指令也是既适用于判断无符号数,又适用于判断带符号数。
(2)JS和JNS利用符号标志SF,判断结果是正是负。
JS指令(为负转移)——当满足SF=1时,转移到目标地址
JNS指令(为正转移)——满足SF=0时,转移到目标地址
(3)JO和JNO利用溢出标志,判断结果是否产生溢出
JO指令(溢出转移)——OF=1时,转移到目标地址 JNO指令(未溢出转移)——OF=0时,转移到目标地址
(4)JP/JPE和JNP/JPO利用奇偶标志PF,判断结果中“1”的个数是偶是奇
JP/JPE指令(为偶转移)——满足PF=1时转移 JNP/JPO指令(为奇转移)——满足PF=0时转移 数据通讯为了可靠常要进行校验。常用的校验方法是奇偶校验,即把字符ASCII码的最高位用作校验位,是包括校验位在内的字符中为“1”的个数恒为奇数(奇校验),或恒为偶数(偶校验)。若采用奇校验,在字符ASCII中为“1”的个数已为奇数时,则令其最高位为“0”;否则令最高位为“1”。
(5)JC/JB/JNAE和JNC/JNB/JAE,利用进位标志CF,判断结果是否进位或借位,CF标志是比较常用的一个标志。 JC——满足CF=1时转移 JNC——满足CF=0时转移
JB(低于转移) JNB(不低于转移) JNAE(不高于等于转移) JAE(高于等于转移) 2、用于比较无符号数高低为区别有符号数的大小,无符号数的大小用高(Above)、低(Below)表示,它需要利用CF确定高低、利用ZF标志确定相等(Equal)。两数的高低分成4种关系:低于(不高于等于)、不低于(高于等于)、低于等于(不高于)、不低于等于(高于);也就分别对应4条指令:JB(JNAE)、 JNB(JAE)、JBE(JNA)、JNBE(JA)。 JA/JNBE
JA即高于转移,JNBE即不低于且不等于转移,高于则没有进位产生,即CF=0,不等于则ZF=0,所以这两条指令满足CF=0且ZF=0时转移
JAE/JNB
高于或等于转移/不低于转移是当CF=0(高于就不产生进位)或ZF=1(等于)时转移。
JB/JNAE
即低于/不高于且不等于转移,是当CF=1(产生借位)且ZF=0(不相等)时转移。
JBE/JNA
即低于或等于/不高于转移,是当CF=1(借位产生)或ZF=1(相等)时转移。
3、用于比较有符号数大小
判断有符号数的大(Greater)、小(Less),需要组合OF、SF标志、并利用ZF标志确定相等与否。两数的大小分成4种关系:小于(不大于等于)、不小于(大于或等于)、小于等于(不大于)、不小于等于(大于);也就分别对应4条指令:JL(JNGE)、JNL(JGE)、JLE(JNG)、 JNLE(JG)。
由上可见,条件转移指令之前常有CMP、TEST、加减运算、逻辑运算等影响标志的指令,利用这些指令执行后的标志或其组合状态形成条件。
JG/JNLE
大于/不小于且不等于转移,是当标志SF与OF同号(即SF异或OF=0)且ZF=0时转移
JGE/JNL大于或等于/不小于转移,是当标志SF与OF同号(即SF异或OF=0)或ZF=0时转移
JL/JNGL
小于/不大于也不等于时转移,是当标志SF与OF异号(即SF异或OF=1)且ZF=0时转移
JLE/LNG
小于或等于/不大于转移,是当标志SF与OF异号(即SF异或OF=1)或ZF=1时转移
4、判断计数器CX是否为0
JCXZ LABEL ;CX=0,则转移;否则顺序执行
④ 51单片机为什么在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时要先加入一条转移指令
因为处理器需要接受中断至执行用户设置的程序的此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
此程序属于中断响应阶段,其内容有,1、先完成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并保存下一条指令的地址。2、暂停主程序的执行后,将程序执行的地址接入到中断入口地址。3、一般此时会在找中断入口地址的单元内写一条无条件转移指令(因为该地址仅8字节),使得程序跳转到中断服务程序中执行。
⑤ 单片机关于按键后跳转问题代码(转移指令表问题)
“其中在对比得到偏移量之后为什么要左移再执行跳转jpt,而不是直接用偏移量a”
因为键值表中每个键值是1个字节,然而偏移表jpt中每个跳转指令是2个字节(AJMP是双字节指令的局部跳转)。
“还有就是这个程序是不是只能比对第一个键值,因为第一个键值比对完之后就跳转到PR0,然后返回start又继续重置了偏移量为0,所以是不是程序永远都只比对第一个键值,往复循环呀?”
不对,你没看懂这个程序。比对第一个键值,如果相符,就会跳转到PR0,之后返回start……如果不相符,就会继续比对下一个键值直到6个比对完。
⑥ 单片机系统指令的控制转移指令
一、无条件转移指令 AJMP addrll (2字节指令)
2K(地址211)字节范围内的无条件跳转指令。
64K程序存储器空间分为32个区,每区2K字节,转移的目标地址必须与AJMP下一条指令的地址高5位地址码A15-A11相同。
指令执行时,先PC加2,然后把addrll送入PC.10~PC.0,
PC.15~PC.11保持不变,程序转移到目标地址。
注意:转移目标首地址必须在AJMP指令下一条指令地址(PC+2)的2KB范围内。
二、长跳转指令 LJMP addr16 (3字节指令)
64K字节范围内的无条件跳转指令。
指令执行时,把指令的第二和第三字节分别装入PC的高位和低位字节中,无条件地转向addr16指出的目标地址。
目标地址可以在64K程序存储器地址空间的任何位置。
注意:短跳转、长跳转指令中addrll、addr16直接写上要转向的目标地址标号(即符号地址)就可以。
三、相对转移指令 SJMP rel (双字节)
rel为8位带符号二进制补码数(-128~+127),实现程序的双向转移。
在编写程序时,直接写上要转向的目标地址标号就可以。
四、间接跳转(散转)指令JMP @A+DPTR (三字节)
由A中8位无符号数与DPTR的16位数内容之和来确定。以DPTR内容作为基址,A的内容作变址。
五、条件转移指令 (双字节)
JZ rel ; 如果累加器为“0”,则转移
JNZ rel; 如果累加器非“0”,则转移
六、比较不相等转移指令(3字节指令)
CJNE A, direct, rel
CJNE A, #data, rel
CJNE Rn, #data, rel
CJNE @Ri, #data, rel
1、比较前面两个操作数(无符号整数)的大小,如果不相等则
转移,若相等则顺序执行下一条指令。
2、如果第一操作数小于第二操作数, 则Cy标志位置1, 否则清0。
如常把CJNE 第一操作数, 第二操作数, $+3
和JNC rel或JC rel 写在一块来判别2个数的大小。
$:本条指令在程序存储单元的首地址;
$+3:CJNE指令的下一条指令,即JNC rel或JC rel
七、减1不为0转移指令
DJNZ Rn, rel ;n=0~7
DJNZ direct, rel
将源操作数内容减1,结果回送到Rn寄存器或direct中去。如果源操作数内容不为0则转移,为0则顺序执行下一条指令。
主要用于控制程序循环。
1、把寄存器Rn或内部RAM的direct单元用作程序循环计数器
2、以减1后是否为“0”作为转移条件,实现按次数控制循环
八、子程序调用、返回指令
1、短调用指令 ACALL addr11 (双字节)
2K范围内的子程序调用。
2、长调用指令 LCALL addr16 (三字节)
64K范围内的子程序调用。
执行本指令时:
(1)断点地址(调用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PC+2或PC+3)
保护
(SP)+1→SP,然后PCL →(SP)
(SP)+1→SP,然后PCH →(SP)
(2)将子程序首地址送入PC,执行子程序
3、子程序返回指令 RET
断点地址恢复
(SP) →PCH,(SP) - 1→SP
(SP) →PCL ,(SP) - 1→SP
功能:从堆栈中退出PC的高8位和低8位字节,把栈指针减2,从PC值开始继续执行程序。不影响标志位。
4、中断返回指令 RETI
与RET指令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断点地址恢复,清除中断响应时被置“1”的51内部中断优先级寄存器的优先级状态。
子程序是编程时就已确定的固定位置调用,而中断服务子程序是由中断系统控制在特定条件下随机调用的。
九、空操作指令 NOP,消耗1个机器周期的时间
⑦ MCS-51单片机的间接转移指令,实现多分支转移
用散转表 直接用LJMP指令组成转移表.由于LJMP是3字节的指令,在组成指令转移表时,当执行JMP @A+DPTR指令时,可能出现DPTR低8位向高8位的进位,用加法指令对DPTR直接修改来实现. 程序如下: ORG 0000H PJ2: MOV DPTR,#TAB2 CLR C MOV R5,#0 MOV A,R6 RLC A ;R6*2 JNC AD1 INC R5 ;有进位,高8位加1 AD1: ADD A,R6 ;R6*3 JNC AD2 INC R5 ;有进位,高8位加1 AD2: MOV A,R5 ADD A,DPH ;DPTR高8位调整 MOV A,R6 JMP @A+DPTR ;得散转地址 TAB2: LJMB LOP0 LJMP LOP1 …… LJMP LOPn END 用AJMP组成的散转表为二字节一项,而用LJMP组成的散转表则为三字节一项,根据R6中的内容或乘2,或乘3得每一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表指针. 应该不难理解吧,耐心点看
⑧ 单片机编程 高手进 数据转移清零
程序如下:
ORG 0000H
SJMP MAIN
ORG 0030H
MAIN:
MOV 38H, #0
MOV 39H, #0
MOV 3AH, #0
MOV R0, #31H
MOV R2, #4
ADD_LOOP:
MOV A, 3AH
ADD A, @R0 ;先加31H的
MOV 3AH, A
DEC R0
MOV A, 39H
ADDC A, @R0 ;再加30H的
MOV 39H, A
MOV A, 38H
ADDC A, #0
MOV 38H, A
INC R0
INC R0
INC R0 ;转到33H
DJNZ R2, ADD_LOOP ;循环加四次,和就在38H、39H、3AH(低字节)中
;――――下面求平均。右移2位,即除以4
CLR C
MOV A, 38H
RRC A
MOV B, A
MOV A, 39H
RRC A
MOV 3BH, A
MOV A, 3AH
RRC A
MOV 3CH, A
MOV A, B
RRC A
MOV A, 3BH
RRC A
MOV 3BH, A
MOV A, 3CH
RRC A
MOV 3CH, A
SJMP $ ;结束,平均值在3BH 3CH。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