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单片机温度报警器论文怎么去写

单片机温度报警器论文怎么去写

发布时间:2022-12-20 00:09:08

Ⅰ 跪求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开题报告以及论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PID控制理论的单片机温度的控制。控制器件使用单片机,单片机的应用有利于增加控制的灵活性,提高控制精度,减小控制部分的体积,是现代控制的主要硬件部分。
温度是工业控制对象的主要被控参数之一,如冶金,机械,食品,化工各类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等。在过去多是采用常规的模拟调节器对温度进行控制,本文采用了单片微型机对温度实现自动控制。对不同的升温速率升温,再对某种仪器在不同升温状况下的特性进行检测,达到了较高的精度。
应用继电器自整定方法,可以快速整定PID参数,减少工人的工作量,计算出错的几率降低很多。所使用的时间也减少了很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并应用经验公式快速计算出相应的数值。

关键词: PID 单片机 继电器整定 温度控制

ABSTRACT

This text mainly introced the controller of PID in instry proce the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The controller piece uses a machine, the application of a machine is advantageous to the vivid of the increment control, exaltation control accuracy, let up the control the physical volume of the part, is main hardware part of the modern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is a mainly instry controled object, such as metallurgy, machine, food, each kind of instry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n various heating stove of the extensive usage, the hot processing stove, reactor etc..At pass by mostly the emulation molator adopt of the normal regulations carries on the control to the temperature, this literary grace uses a miniature machine to carry out the automatic control to the temperature.Carry on the examination towards heating the velocity to heat differently, again to a certain instrument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dissimilarity heat of characteristic, come to a the higher accuracy.
Using relay setting method, It can settle the parameter of PID quickly and rece the worker's workload, several rates that compute to come amiss lower many. The time also reced a lot of, Work efficiency raises consumedly.Apply the empirical formula also to compute a number for correspond quickly

Keyword: PID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Relay setting temperature control

绪论
温度是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普遍而且重要的物理 参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高效地进行生产,必须对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其中温度的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准确测量和有效控制温度是优质,高产,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在工业的研制和生产中,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并提高控制精度,采用微电子技术是重要的途径。它的作用主要是改善劳动条件,节约能源,防止生产和设备事故,以获得好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本课题是结合生产实际和科研工作,运用PID算法对温度进行控制,以求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目前先进国家各种炉窑自动化水平较高,装备有完善的检测仪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其计算机控制系统已采用集散系统和分布式系统的形式,大部分配有先进的控制算法,能够获得较好的工艺性能指标。单片微型计算机是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由于它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性价比高等优点,所以广泛应用于电子仪表,家用电器,节能装置,军事装置,机器人,工业控制等诸多领域,使产品小型化,智能化,既提高了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又降低了成本,简化了设计。本文主要涉及MCS-51单片机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应用单片机实现PID控制算法和PID参数的整定。
PID 控制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控制策略之一, 由于其算法简单、鲁棒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当用计算机实现后, 数字 PID 控制器更显示出参数调整灵活、算法变化多样、简单方便的优点。随着生产的发展, 对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之发展出许多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型控制算法, 如自适应 PID 控制、模糊 PID 控制、智能 PID 控制等等。

1.PID 控制原理
模拟 PID 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图 1- 1所示, 系统由模拟 PID 控制器和受控对象组成。

PID 控制器根据给定值 r(t) 与实际输出值c(t) 构成的控制偏差:
(1-1 )
将偏差的比例(P)、积分( I) 和微分 (D ) 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 对受控对象进行控制。其控制规律为:
(1- 2)
或写成传递函数形式:
(1- 3)
式中, 为比例系数, 为积分时间常数, 为微分时间常数。
简单说来, PID 控制器各校正环节的作用是这样的:
●比例环节: 即时成比例地反应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 , 偏差一旦产生, 控制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小误差。
●积分环节: 主要用于消除静差, 提高系统的无差度, 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
数 , 越大积分作用越弱, 反之则越强。
● 微分环节: 能反应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 , 并能在偏差信号值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 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 减小调节时间。
2. PID控制规律及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控制器输出与偏差信号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控制规律。控制规律决定了控制器的特性。在控制器输出稳定之前,偏差 与输出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控制器的动态特性。在控制器上施加恒定的偏差,经过一段时间,控制器的输出达到稳定,偏差 与输出 的相互关系称为控制器的静特性。控制器的输入与输出信号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为偏差信号,通常用测量值与给定值只差在全量程范围中所占的百分数来表示:

Ⅱ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器的毕业论文

温度相关的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基于MCS-51数字温度表的设计
·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
·基于数字温度计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设施环境中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DS18B20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多点温度采集系统与控制器设计
·基于PLC和组态王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
·用单片机进行温度的控制及LCD显示系统的设计
·单片机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全氢罩式退火炉温度控制系统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语音温度计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显示温度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毕业设计论文
·西门子S7-300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燃气锅炉温度的PLC控制系统
·焦炉立火道温度软测量模型设计
·温度检测控制仪器
·智能温度巡检仪的研制
·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
·数字温度测控仪的设计
·温度测控仪设计
·多路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多点数字温度巡测仪设计
·LCD数字式温度湿度测量计
·64点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
·温度报警器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电路设计
·全氢煤气罩式炉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改造
·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
·红外快速检测人体温度装置的设计与研制
·具有红外保护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数字温度计设计
·DS18B20温度检测控制
·PN结(二极管)温度传感器性能的实验研究
·多功能智能化温度测量仪设计
·软胶囊的单片机温度控制(硬件设计)
·空调温度控制单元的设计
·大容量电机的温度保护——软件设计
·大容量电机的温度保护 ——硬件电路的设计
·基于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热轧带钢卷取温度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多点温度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式温度计设计
·18B20多路温度采集接口模块
·基于单片机的户式中央空调器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单片机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ARM的嵌入式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DS18B20的多点温度巡回检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MSC1211的温度智能温度传感器
·用集成温度传感器组成测温控制系统
·室内温度控制报警器
·自动温度控制系统
·烤箱温度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室温控制系统设计——温度控制器软件设计
·温度箱模拟控制系统
·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室温控制系统设计——温度控制器硬件设计
·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
·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
·基于plc的温度湿度检测和显示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3KW电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腔型肿瘤热疗仪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吹塑薄膜挤出机温度控制与检测系统设计
·电加热炉PLC温度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研究
·高压母线温度自动监测装置的设计
·高压母线温度自动检测装置
·小型热水锅炉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
·消毒柜单片机温度控制
·嵌入式系统在多点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
·上下限温度报警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饮水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Ⅲ 基于STC82C52RC单片机做的语音温度报警器 设计论文

是STC89C52RC单片机,没有STC82C52RC单片机的。
这种题目,在网络文库里搜索呀,可以搜索到无数个答案的。
搜索时,去到STC89C52RC,这样,搜索到的会更多,下载后再改成STC89C52RC单片机就行了。

Ⅳ 我要写一篇关于单片机测温的论文谁给点资料,重谢!

二.系统软件设计

图4 系统程序流程图

2.1 系统程序流程图
系统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2.2 温度部分软件设计

DS18B20的一线工作协议流程是:初始化→ROM操作指令→存储器操作指令→数据传输。其工作时序包括初始化时序、写时序和读时序。故主机控制DS18B20完成温度转换必须经过三个步骤:每一次读写之前都要对DS18B20进行复位,复位成功后发送一条ROM指令,最后发送RAM指令,这样才能对DS18B20进行预定的操作。复位要求主CPU将数据线下拉500微秒,然后释放,DS18B20收到信号后等待16~60微秒左右,后发出60~240微秒的存在低脉冲,主CPU收到此信号表示复位成功。程序主要函数部分如下:

(1)初始化函数
//读一个字节函数
ReadOneChar(void)
{unsigned char i=0;
unsigned char dat = 0;
for (i=8;i>0;i--)
{ DQ = 0; // 给脉冲信号
dat>>=1;
DQ = 1; // 给脉冲信号
if(DQ)
dat|=0x80;
delay(4);}
return(dat);}
//写一个字节函数
WriteOneChar(unsigned char dat)
{unsigned char i=0;
for (i=8; i>0; i--)
{DQ = 0;
DQ = dat&0x01;
delay(5);
DQ = 1;
dat>>=1;}}
(2)读取温度并计算函数
ReadTemperature(void)
{unsigned char a=0;
unsigned char b=0;
unsigned int t=0;
float tt=0;
Init_DS18B20();
WriteOneChar(0xCC); // 跳过读序号列号的操作
WriteOneChar(0x44); // 启动温度转换
Init_DS18B20();
WriteOneChar(0xCC); //跳过读序号列号的操作
WriteOneChar(0xBE); //读取温度寄存器等(共可读9个寄存器) 前两个就是温度
a=ReadOneChar();
b=ReadOneChar();
t=b;
t<<=8;
t=t|a;
tt=t*0.0625;
t= tt*10+0.5; //放大10倍输出并四舍五入---此行没用
(3)主程序部分见前
return(t);}

三. 结束语
AT89C2051单片机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对环境要求不高、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即使是非电子计算机专业人员,通过学习一些专业基础知识以后也能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来开发所希望的单片机应用系统。本文的温度控制系统只是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的一例,相信读者会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单片机的应用更加广泛化。另外对本例子可以作一些扩展,单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单片机的运算功能较差,往往需要借助计算机系统,因此单片机和PC机进行远程通信更具有实际意义。目前此设计已成功应用于钻井模拟器实验室室温控制。

本文作者创新观点:采用的单片机AT89C2051性价比高,而且温度传感器DS18B20转化温度的方法非常简洁且精度高、测试范围较广。

参考文献
[1]林伸茂.8051单片机彻底研究基础篇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2]范风强等.单片机语言C51应用实战集锦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3]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4]夏路易等.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教程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2
[5]赵晶.Protel99高级应用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0
[6]聂毅.单片机定时器中断时间误差的分析及补偿[J] 微计算机信息 2002,18(4):37~38

Ⅳ 单片机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一、毕业设计题目及要求 (2个) 1、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动机Y-△启动的设计 要求:1)控制器为单片机,电动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2)启动时间为3秒;3)由按键设置电动机Y-△运行、停止。 2、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要求:1)控制器为单片机,电压输出范围为0-10V,电压精度为0.1V;2)通过数码管显示电压值;3)由按键设置电压值。 二、毕业设计用到的主要软件(及功能) 毕业设计用到的主要软件(及功能):Keil 51(源程序编译),Proteus(电路仿真),AutoCAD(绘图), Visio(绘流程图), Protel 99SE(原理图电路设计,PCB板制作) 三、单片机方面毕业设计要求 1、学会编写程序(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用Keil 51软件对源程序进行编译。 2、学会用Proteus电路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硬件电路进行仿真。 3、在写毕业论文时,学会用Word、AutoCAD, Visio,Protel 99SE等软件对程序流程图、电路原理图等进行绘制。 相关答案 ↓位朋友,以51单片机为例。51现在很多都是用仿真器来进行在线调试的,而每个公司的仿真器都会有自带的编程软件,当然,跟keil是差不了多少的。 步骤大体如下: 1.新建,进行程序的编写 2.连上仿真器或烧写器,这一步有可能要对仿真器或烧写器进行设置,具体可看它们的使用说明 3.对程序进行编译,这一步会自动检测你的程序有没错,如果有错,是不能进入下一步的.如果你用的是仿真器,这一步编译成功后就可以直接运行进行在线调试了。 4.如果用的是烧写器,那就进行烧写 各个软件和调试方法会有些不同,但大体就是这样,一些调试工具的说明书也有很详细的说明。 学参数测量技术涉及范围广,特别是微电压、微电流、高电压以及待测信号强弱相差极大的情况下,既要保证弱信号的测量精度又要兼顾强信号的测量范围,在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低成本仪表在测量电压、电阻时都采用手动选择档位的方法来转换量程。在使用中,当忘记转换档位时,会造成仪表测量精度下降或损坏。 现代电子测量对系统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且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全量程无档自动量程转换电压表和电阻表是在保证测量精度不下降的前提条件下省去手动转换量程的工作,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S52 单片机 的智能多用表。该表能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完成直流电压、电阻和直流电流的测量。测量电流部分采用了简单的I/V转换电路完成测试;测量电压部分结合模拟开关CD4051和运算放大器OP07构成程控放大器,实现了自动量程转换;测量电阻部分也由模拟开关CD4051和运算放大器OP07相结合,在单片机控制下完成了自动量程转换。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最终测量信号都在单片机的控制下由12位A/D转换器TLC2543进行采集,采集的信号经单片机数据处理后通过LCD(12864)显示出来,测量结果还可以由带有串行EEPROM的CPU存储器和监控器的X25045进行多个数据保存。 关键词:TLC2543 自动量程转换 程控增益放大器 电压 电阻 电流 目录 摘要1 Abstract 2 第一章 绪论 5 1. 1 概述 5 1. 2 智能仪器/仪表国内外发展概况 5 1. 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6 第二章 系统结构及功能介绍 8 2. 1 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 8 2. 1. 1 仪表功能 8 2. 1. 2 性能指标 8 2. 1. 3 本机特色 8 2. 1. 4 系统使用说明 9 2. 2 系统工作原理概述 9 第三章 方案设计与论证 11 3. 1 量程选择的设计与论证 11

Ⅵ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第一章 绪论 1. 1 选题背景 防潮、防霉、防腐、防爆是仓库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仓库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储备物资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为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首要问题是加强仓库内温度与湿度的监测工作。但传统的方法是用与湿度表、毛发湿度表、双金属式测量计和湿度试纸等测试器材,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对不符合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库房进行通风、去湿和降温等工作。这种人工测试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且测试的温度及湿度误差大,随机性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且测量准确的温湿度测量仪。1.2 设计过程及工艺要求 一、基本功能~ 检测温度、湿度~ 显示温度、湿度~ 过限报警 二、主要技术参数 ~ 温度检测范围 : -30℃-+50℃~ 测量精度 : 0.5℃~ 湿度检测范围 : 10%-100%RH~ 检测精度 : 1%RH~ 显示方式 : 温度:四位显示 湿度:四位显示~ 报警方式 : 三极管驱动的蜂鸣音报警 第二章 方案的比较和论证 当将单片机用作测控系统时,系统总要有被测信号懂得输入通道,由计算机拾取必要的输入信息。对于测量系统而言,如何准确获得被测信号是其核心任务;而对测控系统来讲,对被控对象状态的测试和对控制条件的监察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传感器是实现测量与控制的首要环节,是测控系统的关键部件,如果没有传感器对原始被测信号进行准确可靠的捕捉和转换,一切准确的测量和控制都将无法实现。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测量和控制,几乎主要依靠各种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量,使设备和系统正常运行在最佳状态,从而保证生产的高效率和高质量。2. 1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是利用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制成的测温元件。现应用较多的有铂、铜、镍等热电阻。其主要的特点为精度高、测量范围大、便于远距离测量。铂的物理、化学性能极稳定,耐氧化能力强,易提纯,复制性好,工业性好,电阻率较高,因此,铂电阻用于工业检测中高精密测温和温度标准。缺点是价格贵,温度系数小,受到磁场影响大,在还原介质中易被玷污变脆。按IEC标准测温范围-200~650℃,网络电阻比W(100)=1.3850时,R0为100Ω和10Ω,其允许的测量误差A级为±(0.15℃+0.002 |t|),B级为±(0.3℃+0.005 |t|)。铜电阻的温度系数比铂电阻大,价格低,也易于提纯和加工;但其电阻率小,在腐蚀性介质中使用稳定性差。在工业中用于-50~180℃测温。 方案二:采用AD590,它的测温范围在-55℃~+150℃之间,而且精度高。M档在测温范围内非线形误差为±0.3℃。AD590可以承受44V正向电压和20V反向电压,因而器件反接也不会损坏。使用可靠。它只需直流电源就能工作,而且,无需进行线性校正,所以使用也非常方便,借口也很简单。作为电流输出型传感器的一个特点是,和电压输出型相比,它有很强的抗外界干扰能力。AD590的测量信号可远传百余米。综合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方案二更为适合于本设计系统对于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2. 2 湿度传感器的选择 测量空气湿度的方式很多,其原理是根据某种物质从其周围的空气吸收水分后引起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间接地获得该物质的吸水量及周围空气的湿度。电容式、电阻式和湿涨式湿敏原件分别是根据其高分子材料吸湿后的介电常数、电阻率和体积随之发生变化而进行湿度测量的。方案一:采用HOS-201湿敏传感器。HOS-201湿敏传感器为高湿度开关传感器,它的工作电压为交流1V以下,频率为50HZ~1KHZ,测量湿度范围为0~100%RH,工作温度范围为0~50℃,阻抗在75%RH(25℃)时为1MΩ。这种传感器原是用于开关的传感器,不能在宽频带范围内检测湿度,因此,主要用于判断规定值以上或以下的湿度电平。然而,这种传感器只限于一定范围内使用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可有效地利用其线性特性。方案二:采用HS1100/HS1101湿度传感器。HS1100/HS1101电容传感器,在电路构成中等效于一个电容器件,其电容量随着所测空气湿度的增大而增大。不需校准的完全互换性,高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快速响应时间,专利设计的固态聚合物结构,由顶端接触(HS1100)和侧面接触(HS1101)两种封装产品,适用于线性电压输出和频率输出两种电路,适宜于制造流水线上的自动插件和自动装配过程等。相对湿度在1%---100%RH范围内;电容量由16pF变到200pF,其误差不大于±2%RH;响应时间小于5S;温度系数为0.04 pF/℃。可见精度是较高的。综合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方案一虽然满足精度及测量湿度范围的要求,但其只限于一定范围内使用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可有效地利用其线性特性。而且还不具备在本设计系统中对温度-30~50℃的要求,因此,我们选择方案二来作为本设计的湿度传感器。2. 3 信号采集通道的选择 在本设计系统中,温度输入信号为8路的模拟信号,这就需要多通道结构。方案一、采用多路并行模拟量输入通道。这种结构的模拟量通道特点为:(1) 可以根据各输入量测量的饿要求选择不同性能档次的器件。总体成本可以作得较低。(2) 硬件复杂,故障率高。(3) 软件简单,各通道可以独立编程。方案二、采用多路分时的模拟量输入通道。 这种结构的模拟量通道特点为:(1) 对ADC、S/H要求高。(2) 处理速度慢。(3) 硬件简单,成本低。(4) 软件比较复杂。综合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方案二更为适合于本设计系统对于模拟量输入的要求,比较其框图,方案二更具备硬件简单的突出优点,所以选择方案二作为信号的输入通道。本文来源于: http://www.waibaowang.net/dianzi/

Ⅶ 论文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程序清单)!!!!急!!!!

本设计的温度测量及加热控制系统以 AT89S52 单片机为核心部件,外加温度采集电
路、键盘及显示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和越限报警等电路。采用单总线型数字式的温度传
感器 DS18B20,及行列式键盘和动态显示的方式,以容易控制的固态继电器作加热控制
的开关器件。本作品既可以对当前温度进行实时显示又可以对温度进行控制,以使达到
用户需要的温度,并使其恒定在这一温度。人性化的行列式键盘设计使设置温度简单快
速,两位整数一位小数的显示方式具有更高的显示精度。建立在模糊控制理论上的控制
算法,使控制精度完全能满足一般社会生产的要求。通过对系统软件和硬件设计的合理
规划,发挥单片机自身集成众多系统级功能单元的优势,在不减少功能的前提下有效降
低了硬件成本,系统操控简便。
实验证明该温控系统能达到 0.2℃的静态误差,0.45℃的控制精度,以及只有 0.83%
的超调量,因而本设计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关键 词: 单片机 恒温控制 模糊控制

1

引 言
温度是工业生产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与之相关的各种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
冶金、化工、机械、食品等领域。温度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过程控制,有
些工艺过程对其温度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因而设计一种较为理想的温度
控制系统是非常有价值的。

硬件 系统的设计
1、电路总体原理框图
温度测量及加热系统控制的总体结构如图 1 所示。系统主要包括现场温度采集、实
时温度显示、加热控制参数设置、加热电路控制输出、与报警装置和系统核心 AT89S52
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

图 1:系统总体原理框图
温度采集电路以数字量形式将现场温度传至单片机。单片机结合现场温度与用户设
定的目标温度,按照已经编程固化的模糊控制算法计算出实时控制量。以此控制量控制
固态继电器开通和关断,决定加热电路的工作状态,使水温逐步稳定于用户设定的目标
值。在水温到达设定的目标温度后,由于自然冷却而使其温度下降时,单片机通过采样
回的温度与设置的目标温度比较,作出相应的控制,开启加热器。当用户需要比实时温
度低的温度时,此电路可以利用风扇降温。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参量均可由数码
管实时显示。
2、温度采集电路的设计
温度采集电路模块如图 2 示。DS18B20 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64 位光刻 ROM、
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 TH 和 TL、配置寄存器。其中 DQ 为数字信号输
入/输出端;GND 为电源地;VDD 为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

2

图 2:温度采集电路
DS18B20 中的温度传感器可完成对温度的测量,以 12 位转化为例:用 16 位符号扩展
的二进制补码读数形式提供,以 0.0625℃/LSB 形式表达,其中 S 为符号位。

这是 12 位转化后得到的 12 位数据,存储在 18B20 的两个 8 比特的 RAM 中,二进
制中的前面 5 位是符号位,如果测得的温度大于 0,这 5 位为 0,只要将测到的数值乘
于 0.0625 即可得到实际温度;如果温度小于 0,这 5 位为 1,测到的数值需要取反加 1
再乘于 0.0625 即可得到实际温度。
3、键盘和显示的设计
键盘采用行列式和外部中断相结合的方法,图 3 中各按键的功能定义如下表 1。其
中设置键与单片机的 INT 0 脚相连,S 0 −−S 9 、YES、NO 用四行三列接单片机 P0 口,REST
键为硬件复位键,与 R、C 构成复位电路。模块电路如下图 3:
表 1:按键功能

按键 键名 功能
REST 复位键 使系统复位
RET 设置键 使系统产生中断,进入设置状态
S 0 −−S 9 数字键 设置用户需要的温度
YES 确认键 用户设定目标温度后进行确认
NO 清除键 用户设定温度错误或误按了 YES 键后使用

3

图 3 键盘接口电路
显示采用 3 位共阳 LED 动态显示方式,显示内容有温度值的十位、个位及小数点后
一位。用 P2 口作为段控码输出,并用 74HC244 作驱动。P1.0—P1.2 作为位控码输出,
用 PNP 型三极管做驱动。模块电路如下图 4:

4、加热控制电路的设计

图 4 显示接口电路

用于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对被控对象实施控制,被控对象为电热杯,采用对加在电热
杯两端的电压进行通断的方法进行控制,以实现对水加热功率的调整,从而达到对水温
控制的目的。对电炉丝通断的控制采用 SSR-40DA 固态继电器。它的使用非常简单,只
要在控制端 TTL 电平,即可实现对继电器的开关,使用时完全可以用 NPN 型三极管接
成电压跟随器的形式驱动。当单片机的 P1.3 为高点平时,三极管驱动固态继电器工作
接通加热器工作,当单片机的 P1.3 为低电平时固态继电器关断,加热器不工作。控制
电路图如下图 5:

4

图 5 加热控制电路
5、报警及指示灯电路的设计
当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达到时需用声音的形式提醒用户,此时蜂鸣器为三声断续的
滴答滴答的叫声。在本系统中我们为用户设计了越限报警,当温度低于用户设置的目标
温度 10 度或高于 10 度时蜂鸣器为连续不断的滴答滴答叫声。当单片机 P1.7 输出高电
平时,三极管导通,蜂鸣器工作发出报警声。P1.7 为低电平时三极管关断,蜂鸣器不
工作。
D1 为电热杯加热指示灯,P1.5 低电平有效;D0 为检测到 DS18B20 的指示,高电平
有效;D10 为降温指示灯,低电平有效。报警及指示灯电路如下图 6 示:

图 6 报警及指示灯电路

5

软 件系统的设计
系统的软件由三大模块组成:主程序模块、功能实现模块和运算控制模块。
1、主程序模块
主程序主要完成加热控制系统各部件的初始化和实现各功能子程序的调用,以及实
际测量中各个功能模块的协调在无外部中断申请时,单片机通过循环对外部温度进行实
时显示。把设置键作为外部中断 0,以便能对数字按键进行相应处理。主程序流程图如
下图 7:

6

图 7 主程序流程图

7

2、功能实现模块
以用来执行对固态继电器及电热杯的控制。功能实现模块主要由中断处理子程序、
温度比较处理子程序、键盘处理子程序、显示子程序、报警子程序等部分组成。键盘显
示及中断程序流程图如下图 8:

3、运算控制模块

图 8 键盘、显示、中断 子程序流程图

该模块由标度转换、模糊控制算法,及其中用到的乘法子程序。
3.1 标度转换
16
式中 A 为二进制的温度值, A0 为 DS18B20 的数字信号线送回来的温度数据。

8

单片机在处理标度转换时是通过把 DS18B20 的信号线送回的 16 位数据右移 4 位得
到二进制的温度值。其小数部分通过查小数表的形式获取。程序流程图如下图 9:

开始

将28H低4位与29H高4位组合成
一个字节

将合成的字节(整数部分)送29H
单元
将29H单元低4位送A

给DPTR赋常数表格2首地址

将查到的数值(即小数部分)送
30H单元

结束

3.2 模糊控制算法子程序

图 9 标度转换子程序流程图

该系统为一温度控制系统,由于无法确切确定电炉的物理模型,因而无法建立其数
学模型和传递函数。加热器为一惯性系统,我们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通过多次温度测
量模糊计算当用户设定目标温度时需提前关断加热器的温度,利用加热器自身的热惯性
使温度上升到其设定温度。每隔 5 摄氏度我们进行一次温度测量,并当达到其温度时关
断加热器记录下因加热器的热惯性而上升的温度值。从而可以建立热惯性的温度差值
表,在程序中利用查表法,查出相应设定温度对应的关断温度。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
看出,当水温从 0℃加热到 50℃这段温度区域,其温度惯性曲线可近似成线性的直线,
水温从 50℃加热到 100℃这段温度惯性曲线可近似成另一条线性的直线段。通过对设置
的目标温度与温控系统监测温度进行差值处理就可近似的求出单片机的提前关断温度。
程序流程图如图 10:

9

4.源程序见附录[2]

图 10 模糊控制算法子程序流程图

设计 总结
我们的温度控制系统是基于 AT89S52 单片机的设计方案,她能实时显示当前温度,
并能根据用户的要求作出相应的控制。此系统为闭环系统,工作稳定稳定性高,控制精
度高,利用模糊控制算法使超调量大大降低。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了通用性。本设
计的目的不仅仅是温度控制本身,主要提供了单片机外围电路及软件包括控制算法设计
的思想,应该说,这种思想比控制系统本身更为重要。
1、设计所达到的性能指标
1.1 温控系统的标度误差
我们将标准温度计和温控系统探头放人同一容器中,选定若干不同的温度点,记
录下标准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和温控系统显示的温度进行比较。测量数据如下表 2 所示:
表 2 标准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和温控系统显示的温度

标准温度计和温控系统显示的温度(℃)
标准温度计 16.9 47.7 57.8 63.0 72.8 85.1 90.9
温控系统 16.5 48.0 58.3 62.9 73.0 85.5 90.5
差值比较 -0.4 0.3 0.5 0.1 0.2 0.4 -0.4
标度误差 1.5%

10

1.2 温控系统的静态误差
通过测量在不同的温度点同标准温度的温度差来确定温控系统的静态误差。其测量
数据如下表 3:
表 3 标准温度和温控系统显示的温度

标准温度和温控系统显示的温度(℃)
标准温度 26.0 37.0 46.0 60.0 70.0 83.0
系统显示值 25.7 36.4 46.1 59.6 70.0 83.3
差值 -0.3 -0.6 -0.1 -0.4 0 0.3
静态误差 0.18℃

1.3 温控系统的控制精度
通过设定不同的温度值,使加热器加热,待温度稳定时记录各温度点的温度计数据
和温控系统的显示值。其记录数据如下表 4:

温度计读数和温控系统显示的温度(℃)
设定温度
值 20.0 28.0 35.0 45.0 55.0 75.0 87.0 91.0
系统显示
值 20.5 27.7 34.4 45.1 54.1 74.9 86.1 91.2
差值 0.5 -0.3 -0.6 0.1 -0.9 -0.1 -0.9 0.2
控制精度 0.45℃
超调量 0.83%

2、结果分析论述
我们的系统完全满足设计要求,静态误差方面可以达到 0.18℃的误差,在读数正确
方面与标准温度计的读数误差为 1.5%,对一般的工业生产完全可以采用我们的设计。
该系统具有较小的超调值,超调值大约为 0.83%左右。虽然超调为不利结果,但另
一方面却减小了系统的调节时间。从其数据表可以看出该系统为稳定系统。
3、设计方案评价
3.1 优点
在硬件方面:本设计方案采用了单总线型数字式的温度传感器,提高了温度的采集
精度,节约了单片机的口线资源。方案还使用仅一跟口线就可控制的美国生产的固态继
电器 SSR—40DA 作加热控制器件,使设计简单化,且可靠性强。在控制精度方面,本设
计在不能确定执行机构的数学模型的情况下,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利用模糊控制的
算法来提高控制精度。
在软件方面:我们采用模块化编程,思路清晰,使程序简洁、可移植性强。
3.2 缺点
本设计方案虽然采用了当前市场最先进的电子器件,使电路设计简单,但设计方案
造价高。本系统虽然具有较小的超调量,但加大了调节时间。如果需要更高的控制精度,
则我们的模糊控制将不适应,需修改程序。
11

3.3 方案的改进
在不改变加热器容量的情况下,为减小调节时间,可以实行在加热快达到设定温度
时开启风扇来减小热惯性对温度的影响的措施。在控制精度上可采用先进的数字 PID
控制算法,对加热时间进行控制,提高控制精度。
可以改进控制系统使能同 PC 联机通信,以利用 PC 的图形处理功能打印显示温度曲
线。AT89S52 串行口为 TTL 电平,PC 串行口为 RS232 电平,使用一片 MAX232 作为电
平转换驱动。

参考 文献
[1] 李广弟 单片机基础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福瑞 单片微机测控系统设计大全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7
[3] 赵茂泰 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第 2 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 赖寿涛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 沙占友 模拟与数字万用表检测及应用技术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9

12

附 录
附录[1]使用说明书

按 键功能说明
数字键:按 SET 键后,按相应的数字键(0~9)可对温度进行设置,所设置的温
度将实时显示在 LED 显示器上;
SET 键:按 SET 键可对温度的十位、个位以及小数部分进行设置;
YES 键:设置好温度后按 YES 键,系统将据你所设置的温度(须大于当前实际
温度)对水进行加热;
NO 键:若误按了 SET 键,或对输入有误,可按 NO 键进行取消;
RST 键:对系统进行复位。
指示 灯及报警器说明
红 灯:加热状态标志;
绿 灯:温度传感器正常工作标志;
蓝 灯:保温状态标志;
报警器:功能①当水温达到预设值时报警提醒;
功能②当水温达到或超越上、下限时报警提示。

13

附录[2]设计总电路

14

附录[3]程序清单
TEMPER_L EQU 29H ;用于 保存读出温度的低 8 位
TEMPER_H EQU 28H ;用于 保存读出温度的高 8 位
FLAG EQU 38H ;是否 检测到 DS 18B20 标志位
DAYU EQU 44H ;设温 >实温
XIYU EQU 45H ;设温 <实温
DEYU EQU 46H ;设温 =实温
GAOLE EQU 47H ;水温 高于最高温度
DILE EQU 48H ;水温 低于最低温度
A_bit EQU 79h ;数码 管个位数存放内存位置
B_bit EQU 7Ah ;数码 管十位数存放内存位置
C_BIT EQU 78H ;数码 管小数存放内存位置

ORG 0000H
AJMP START
ORG 0003H
AJMP PITO
ORG 0030H
START: CLR P1.7
CLR P1.3
CLR P1.5
SETB P1.6
MOV R4, #00H
MOV SP, #60H ;确立堆栈区
MOV PSW, #00H ;
MOV R0, #20H ;RAM 区首地址
MOV R7, #60H ;RAM 区单元个数
ML: MOV @R0, #00H
INC R0
DJNZ R7, ML
CLR IT0
MAIN:LCALL GET_TEMPER ;调用读温度子程序 进行温度显示,这里我们考
;虑用网站提供的两位数码管来显示温度
;显示范围 00 到 99 度,显示精度为 1 度
;因为 12 位转化时每一位的精度为 0.0625 度,
;我们不要求显示小数所以可以抛弃 29H 的低 4
;位将 28H 中的低 4 位移入 29H 中的高 4 位,这
;样获得一个新字节,这个字节就是实际测量获
;得的温度

LCALL DISPLAY ;调用数码管显示 子程序
JNB 00H, MAIN
CLR 00H

15

MOV A, 38H
CJNE A, #00H, SS
AJMP MAIN
SS: LCALL GET_TEMPER
LCALL DISPLAY;调用 数码管显示子程序
LCALL BIJIAO
LCALL XIAOYU
LCALL JIXIAN
JNB DEYU ,LOOP
CLR P1.3 ;关加热器
SETB P1.6 ;关 蓝灯
SETB P0.7 ;关风扇
CLR DEYU
LCALL GET_TEMPER
LCALL DISPLAY
AJMP TT2
LOOP:JNB DAYU ,TT
CLR DAYU
SETB P1.3
SETB P1.6
SETB P0.7
CLR P1.7
LCALL GET_TEMPER
LCALL DISPLAY
AJMP TT2
TT:JNB XIYU, TT2
CLR XIYU
CLR P0.7
CLR P1.6
CLR P1.3
CLR P1.7
LCALL GET_TEMPER
LCALL DISPLAY
TT2:MOV A, 29H
CLR C
CJNE A, 50H, JX
MOV A , 30H
CLR C
CJNE A, 51H, JIA1
AJMP YS2
JIA1:JC JX
MOV A, 51H
MOV 52H, A
ADD A, #2

16

MOV 52H, A
CLR C
MOV A, 30H
CJNE A, 52H, JIA2
JIA2:JNC JX
YS2:SETB P1.7
CLR P1.6
MOV R5, #20H
YS:LCALL GET_TEMPER
LCALL DISPLAY
DJNZ R5, YS
CLR P1.7
SETB P1.6
MOV R5, #20H
YS1:LCALL GET_TEMPER
LCALL DISPLAY
DJNZ R5, YS1
YS3:SETB P1.7
CLR P1.6
MOV R5, #20H
YS0:LCALL GET_TEMPER
LCALL DISPLAY
DJNZ R5, YS0
CLR P1.7
SETB P1.6
MOV R5, #20H
YS01:LCALL GET_TEMPER
LCALL DISPLAY
DJNZ R5, YS01
YS4:SETB P1.7
CLR P1.6
MOV R5, #20H
YS02:LCALL GET_TEMPER
LCALL DISPLAY
DJNZ R5, YS02
CLR P1.7
SETB P1.6
MOV R5, #20H
YS03:LCALL GET_TEMPER
LCALL DISPLAY
DJNZ R5, YS03
JX: MOV A, 29H
CJNE A, 31H, JX00
JX01:SETB P1.7

17

CLR C
AJMP LAST
JX00:JC JX01
CLR P1.7
CJNE A,
JX02:SETB P1.7
CLR C
AJMP LAST
JX03:JNC JX02

32H,

JX03

CLR P1.7
LAST:LCALL GET_TEMPER
LCALL DISPLAY
AJMP SS
;***************************常数表格区**** ******************************************
TAB: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 H,80H ;0-8
DB 90H,88H,83H,0C6H,0A1H,86H,8EH,0FFH ,0CH ;9,A,B,C,D,E,F,灭,p.
TAB1:DB40H,79H,24H,30H,19H,12H,02H,78H,00H ,10H, ;0.--9.
TAB2:DB 0, 0, 1, 2, 3, 3, 4, 4, 5, 5, 6, 7, 8, 8, 9, 9, ;小数点
;*************************1ms 延时程序*************** *********************
;************************* ****中断服务程序* *********************************
; 完成按键识别,键值求取,按键实时显示 等功能;
;************************* **************** **********************************
PITO: PUSH ACC
PUSH PSW
SETB RS0
CLR RS1
SET B 00H
MAIN1: MOV R7 , #03H ;显示位数为 2 位
MOV R0, #7AH
MOV 78H, #00H
MOV 79H, #00H
MOV 7AH, #00H
KK: LCALL DIR
LCALL KEY1
LOOP1:CJNE A, #11, LOOP2
AJMP LAST0
LOOP2:CJNE A, #12, LOOP3
LJMP LAST3
LOOP3: CJNE A, #10, L4
MOV A, #00H
L4: MOV @R0, A
LCALL DIR
DEC R0
DJNZ R7, KK

18

SETB 01H
LAST0:JNB 01H, KK
LOOP4:LCALL KEY1
CJNE A, #12, LOOP5
AJMP LAST3
LOOP5:CJNE A, #11, LOOP4
LAST1:LCALL DIR
LCALL MUN
LCALL JD
LCALL BIJIAO
LAST3:POP PSW
POP ACC
RETI
;******************精度控制 子程序********** ******
JD: PUSH ACC
PUSH PSW
CLR C
MOV A, 38H
MOV 50H, A
MOV A, 39H
MOV 51H, A
CJNE A, 29H, L001
L001:JC LAST02 ;设温<实温,则跳出
MOV A, 29H
MOV 41H, A
MOV A, 38H
CJNE A, #25, L002
L003:CLR C ;0 <T<25
SUBB A, 41H
CJNE A, #3, L004
L005:MOV A, 30H
ADD A, #5 ;0<T<25, 差值小于 3 度
DA A
JNB ACC.4, L0051
ANL A, #0FH
SETB C
L0051:MOV 39H, A
MOV A, 29H
ADDC A, #1
MOV 38H, A
AJMP LAST2
LAST02: AJMP LAST2
L004:JC L005
MOV A, 39H

19

SUBB A, #0
DA A
MOV 39H, A
JNC L0041
DEC 38H
L0041:MOV A, 38H
SUBB A, #2 ;0<T<25, 差值大 于 3 度
MOV 38H, A
AJMP LAST2
L002:JC L003
CJNE A, #50, L006
L007:CLR C ;25<T<5 0
SUBB A, 41H
CJNE A, #3, L008
L009:MOV A, 30H
ADD A, #1
DA A
JNB ACC.4, L0091
ANL A, #0FH
SETB C
L0091:MOV 39H, A
MOV A, 29H
ADDC A, #1
MOV 38H, A
AJMP LAST2
L008:JC L009
MOV A, 39H
SUBB A, #0
MOV 39H, A
MOV A, 38H
SUBB A, #2
MOV 38H, A
AJMP LAST2
L006:JC L007
CJNE A, #65, L010
L011:CLR C
SUBB A, 41H
CJNE A, #3, L012
L013:MOV A, 30H
ADD A, #2
JNB ACC.4, L00131
ANL A, #0FH
SETB C
L00131:MOV 39H, A

20

MOV A, 29H
ADDC A, #1
MOV 38H, A
AJMP LAST2
L012:JC L013
MOV A, 39H
SUBB A, #0
MOV 39H, A
MOV A, 38H
SUBB A, #2
MOV 38H, A
AJMP LAST2
L010:JC L011
CJNE A, #90, L016
L017:CLR C
SUBB A, 41H
CJNE A, #2, L014
L015:MOV A, 30H
ADD A, #0
JNB ACC.4, L00151
ANL A, #0FH
SETB C
L00151:MOV 39H, A
MOV A, 29H
ADDC A, #1
MOV 38H, A
AJMP LAST2
L014:JC L015
CLR C
MOV A, 38H
SUBB A, #1
MOV 38H, A
AJMP LAST2
L016:JC L017
LAST2:POP PSW
POP ACC
RET
;*******************************键扫描** ************************************
KEY1:LCALL KS1 ;键 扫描
JNZ LK1
LCALL DIR
AJMP KEY1
LK1:LCALL DIR
LCALL DIR

21

LCALL KS1
JNZ LK2
LCALL DIR
AJMP KEY1
LK2:MOV R2, #0FEH ;确定键值
MOV R4, #01H
MOV A, R2
LK4:MOV P0, A
NOP
MOV A, P0
JB ACC.3, LONE
MOV A, #00H
AJMP LKP
LONE:JB ACC.4 , LTWO
MOV A, #03H
AJMP LKP
LTWO:JB ACC.5, LTHR
MOV A, #06H
AJMP LKP
LTHR:JB ACC.6, NEXT5
MOV A, #09H
AJMP LKP
NEXT5:INC R4
MOV A, R2
JNB ACC.2 ,KND
RL A
MOV R2, A
AJMP LK4
KND:AJMP KEY1
LKP: ADD A, R4
PUSH ACC
LK3:LCALL DIR
LCALL KS1
JNZ LK3
POP ACC
RET

KS1: PUSH PSW
MOV P0, #78H
NOP
MOV A, P0 ;判断有无键按下
CPL A
ANL A, #78H
POP PSW

22

RET
;*************求设置温度的二 进制代码,值保存在 38H 单元**************
MUN: PUSH PSW
MOV R0, #7AH ;求键值
MOV A, @R0
SWAP A
DEC R0
ADD A, @R0
MOV R1, A
ANL A, #0F0 H
SWAP A
MOV B, #10
MUL AB
MOV R2, A
MOV A, R1
ANL A, #0FH
ADD A, R2
MOV 38H, A
MOV R0, #78H
MOV 39H, @R0
POP PSW
RET
;*************比较实际温度和设置温度的大小 并设置相应的标志位***********
BIJIAO:MOV A, 29 H ;实际温度
MOV 40H, A

Ⅷ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论文)

必须要有实物啊,理论的东西都是要靠实物来验证的啊。温度控制系统不难吧,学过电子、单片机的都很轻松的,同学看来你大学过得还挺滋润的啊。去文库看看,基本都会有资料参考的。知识要点:
1,AD采样,
也就是温度的数据采集。2,中断,
采集数据后比较,做相应的处理。

Ⅸ 急!!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火灾报警器的设计论文应该怎么写

多传感器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论文+程序+答辩ppt)
http://ww2.tabobo.cn/soft/20/124/2007/20321568137.html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火灾报警系统的发展情况;然后,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软件的设计;并且对硬件进行了简单的调试,最后,文章对整个设计做了概括性总结。硬件设计是本文一个重点,包括系统总体结构以及火灾探测器结构及功能设计,其中详细论述了火灾探测器主控板的设计。主控板主要完成采集传感器数据、实现火灾探测器的数据交换等功能。硬件设计的最后部分,还论述了如何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提高系统可靠性。软件设计包括数据采集程序,火灾报警程序等的设计,完成了火灾传感器软件的功能设计并给出了程序流程图。最后的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有效解决灵敏度与误报率之间的矛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系统具有智能化和高可靠性等特点,但是还是有一些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多传感器,火灾报警,高可靠性。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火灾报警技术的发展概况 1
1.2 现代消防管理对火灾报警系统的需求 2
1.3 国内外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研究概况 3
1.4 课题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4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 5
第2章 方案设计 6
2.1 传感器方案的选择 6
2.2 系统主要功能 7
2.3 系统结构及工作流程 7
2.4 小结 8
第3章 火灾报警系统控制模块设计 9
3.1 单片机的选择 9
3.2 传感器选型 11
3.3 传感器信息采集电路设计 15
3.4 声光报警电路设计 18
3.5 电源模块/稳压电源 20
3.6 时钟电路 22
3.7 看门狗的使用 23
3.8 通信的设计 25
3.9 小结 26
第4章 报警系统的软件设计 27
4.1 火灾报警系统软件的要求 27
4.2 火灾探测系统软件设计 27
4.2.1 传感器信息采集模块的软件设计 29
4.2.2 声光报警的软件设计 30
4.2.3 时钟电路的软件设计 31
4.2.4 通信系统软件设计 33
4.3 小结 34
第5章 系统调试 35
5.1 处理器测试 35
5.2 声光报警电路调试 35
5.3 通信串口调试 36
5.4 A/D转换电路调试 37
5.5小结 37
结 论 38
参 考 文 献 40
附 录 41
附录1 系统硬件接线图 41
附录2 系统的PCB图 42
附录3 硬件实物图 43
附录4 部分程序一览 44

阅读全文

与单片机温度报警器论文怎么去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扣扣加密技巧 浏览:720
苹果如何创建服务器错误 浏览:495
软考初级程序员大题分值 浏览:473
js压缩视频文件 浏览:578
linux如何通过命令创建文件 浏览:989
应用加密app还能访问应用嘛 浏览:433
安卓怎么用支付宝交违章罚款 浏览:665
php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浏览:504
数据挖掘算法书籍推荐 浏览:894
投诉联通用什么app 浏览:150
web服务器变更ip地址 浏览:954
java正则表达式验证邮箱 浏览:360
成熟商务男装下载什么软件app 浏览:609
加密2h代表长度是多少厘米 浏览:23
拍卖程序员 浏览:102
电脑的图片放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276
unsignedintjava 浏览:217
编译器下载地址 浏览:43
什么是面对对象编程 浏览:709
b站服务器什么时候恢复 浏览: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