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单片机stc12c5a-48引脚封装的,比40引脚的多8个空引脚还是8个IO
STC12C5A-LQFP48,确定多了P4,P5口,可不是空脚,你说成是空脚,可是冤枉人家STC啦!人家辛辛苦苦设计的增加两个并行口啊,可比传统51单片机功能强大许多呀。至于P4,P5的用法与原P0,P1,P2,P3是完全一样一样滴,尽管放心用好了。对了,要用STC12C5A单片机,要用STC-lSP软件导出STC12的头文件,代替原来的reg51.h 才行,不然编译会出错。
‘贰’ 芯片和单片机的区别
不一样
芯片就是集成电路,有运放,逻辑等多种,cpu其实也是特殊的芯片。
单片机可以认为是简单的cpu或者他构成的电路
‘叁’ 关于三极管s8050接单片机引脚的电流放大
1.8050放大倍:用万用表的HFE档位,把三极管对应插进去就看到放大倍数了
2.P0~P2需要加上拉电阻吗?
一般是要加的10K就可以。
3.查看你使用的单片机的引脚电流驱动能力如:5mA.那么与三极管接时需要串连得基极电阻的阻值大小必须小于5mA,也就是说电阻最小1K
,建议取5.6K
‘肆’ stm32单片机 stc单片机 以及51单片机 是什么关系 有什么区别呀
51单片机是8位单片机,根据程序存储器大小及内部资源多少,包括很多型号如8051/8052/8058等,都 称为51单片机, stc单片机是宏晶公司生产的51兼容型单片机。
stm32单片机是意法半导体生产的一系列32位单片机,属于ARM构架。
如果只是简单控制48个灯光亮灭,可以用51单片机,同样是51单片机 可以选用引脚比较多的,如64脚的 ,每一个IO引脚控制一个灯还有富余,也可以用IO引脚不足48个的型号进行输出扩展。
‘伍’ 单片机和芯片的区别吗
芯片范围小,单片机范围大,打个比方,单片机好比是台计算机,那芯片就是里面的部件,;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单片机与芯片的区别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芯片就是有一些功能(如逻辑功能、转换功能)的集成电路。一般并不是带有全部的ROM、IO、运算器和RAM。 但组合在一起的芯片要完成单片机的全部功能(如ROM RAM 等等).而不止是一些逻辑器件的一般组合.
1.区别:芯片是一些电子元件集成IC封装使实现某一电气功能的元件占用空间更少,使用更方便。单片机通俗来讲就是一个小的计算机系统,通过程序来控制各引脚的功能。
2.应用领域二者都很广,通俗讲我们用的家电电器控制中都能用到芯片和单片机
3.不能绝对的说那个便宜。你想功能强大的芯片和功能少一点的单片机比,可想而知
芯片 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一部分。 芯片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按照在主板上的排列位置的不同,通常分为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北桥芯片提供对CPU的类型和主频、内存的类型和最大容量、ISA/PCI/AGP插槽、ECC纠错等支持。南桥芯片则提供对KBC(键盘控制器)、RTC(实时时钟控制器)、USB(通用串行总线)、Ultra DMA/33(66)EIDE数据传输方式和ACPI(高级能源管理)等的支持。其中北桥芯片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也称为主桥(Host Bridge)。 芯片组的识别也非常容易,以Intel 440BX芯片组为例,它的北桥芯片是Intel 82443BX芯片,通常在主板上靠近CPU插槽的位置,由于芯片的发热量较高,在这块芯片上装有散热片。
DSP器件与单片机的比较
1.单片机的特点
所谓单片机就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CPU、RAM、ROM(EPROM或EEPROM)、时钟、定时/计数器、多种功能的串行和并行I/O口。如Intel公司的8031系列等。除了以上基本功能外,有的还集成有A/D、D/A,如Intel公司的8098系列。概括起来说,单片机具有如下特点:
具有位处理能力,强调控制和事务处理功能。
价格低廉。如低档单片机价格只有人民币几元钱。
开发环境完备,开发工具齐全,应用资料众多。
后备人才充足。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单片机课程和单片机实验。
2.DSP器件的特点
与单片机相比,DSP器件具有较高的集成度。DSP具有更快的CPU,更大容量的存储器,内置有波特率发生器和FIFO缓冲器。提供高速、同步串口和标准异步串口。有的片内集成了A/D和采样/保持电路,可提供PWM输出。DSP器件采用改进的哈佛结构,具有独立的程序和数据空间,允许同时存取程序和数据。内置高速的硬件乘法器,增强的多级流水线,使DSP器件具有高速的数据运算能力。DSP器件比16位单片机单指令执行时间快8~10倍,完成一次乘加运算快16~30倍。DSP器件还提供了高度专业化的指令集,提高了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和滤波器的运算速度。此外,DSP器件提供JTAG接口,具有更先进的开发手段,批量生产测试更方便,开发工具可实现全空间透明仿真,不占用用户任何资源。软件配有汇编/链接C编译器、C源码调试器。
目前国内推广应用最为广泛的DSP器件是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生产的TMS320系列。DSP开发系统的国产化工作已经完成,国产开发系统的价格至少比进口价格低一半,有的如TMS320C2XX开发系统只有进口开发系统价格的1/5,这大大刺激了DSP器件的应用。目前,已有不少高校计划建立DSP实验室,TI公司和北京闻亭公司都已制订了高校支持计划,将带动国内DSP器件的应用和推广。
3.DSP器件大规模推广指日可待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得出结论:DSP器件是一种具有高速运算能力的单片机
从应用角度看:DSP器件是运算密集型的,而单片机是事务密集型的,DSP器件可以取
代单片机,单片机却不能取代DSP。DSP器件价格大幅度下滑,直逼单片机。DSP器件广泛使用了JTAG硬件仿真,比单片机更易于硬件调试。国产化的DSP开发系统为更多用户采用DSP器件提供了可能性。DSP取代单片机的技术和价格的市场条件已经成熟,大规模推广指日可待。
DSP器件的典型应用
随着DSP性能不断改善,用DSP器件来作实时处理已成为当今和未来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TI公司最新推出的TMS320C2XX系列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基本可以取代16位单片机。其中TMS320C203单片价格不到人民币100元,芯片内置544字的高速SRAM。外部可寻址64K字程序/数据及I/O,指令周期在25ns~50ns之间,实时性处理比16位单片机快2倍以上,可取代一般的单片机。TMS320F206除了具有TMS320C203的功能外,内置32K字零等待快闪存储器,可满足单片设计的要求,能最大限度减少用户板的体积。TMS320F240的指令、DSP核与TMS320C203、F206完全兼容,内置8K/16K字快闪存储器,增加了两路10位A/D,每路采样频率可达166kHz,提供9路独立的PWM输出,内置SCI和SPI接口,内置CAN总线接口。这些大大增强了TMS320X240的处理能力,在电机控制领域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一个典型的TMS320F240的用户系统,它实现如下功能:
3相PWM输出/3相电流测量/按键控制、液晶显示/RS232通信,A/D、D/A接口,62K字零等待SRAM,扩展的输入、输出及双向I/O口/JTAG接口。
猜你喜欢
1. cpu,mcu,dsp的区别是什么
2. 单片机技术论文
3. 单片机的发声原理
4. 单片机学术论文
5.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简介
6. 电子设计入门基础知识
‘陆’ 52单片机和51单片机引脚一样吗
51和52的差别并不大,主要表现在程序存储空间和定时器系统上,外部引脚只要是同系列的肯定是一样的,52可以直接替换51。
‘柒’ pic18f452 单片机原理及引脚功能是什么
PIC18F452外设功能:
高灌/拉电流:25mA/25mA;
3个外部中断引脚,定时器0模块:具有8位可编程预分频器的8/16位定时器/计数器;
定时器1模块:16位定时器/计数器;
定时器2模块:具有8位周期寄存器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时基为脉宽调制);
定时器3模块:16位定时器/计数器;
辅助振荡器时钟选项:定时器1/定时器3;
2个捕捉/比较/PWM模块。
CCP引脚,可以配置为:捕捉输入:16位捕捉模块,最大分辨率是6.25ns(TCY/16);
16位比较模块,最大分辨率为100ns(TCY);
PWM输出:最大PWM是1~10位。最大PWM频率:当8位分辨率为156kHz,10位分辨率为39kHz;
主同步串口(MSSP)模块;2种运作模式:3线SPITM(支持所有4线SPI模式);I2CTM主从模式;
模拟功能:兼容的10位模数转换模块带有:快速采样率;可用转换睡眠;线形≤1LSB;可编程低电压检测(PLVD);支持中断低电压检测;可编程欠压复位(BOR);
微控制器的特殊功能:可进行100000次擦写操作的闪存程序存储器(标准值);闪存/数据EEPROM的保存时间:>40年,在软件控制下自行编程;
上电复位(POR),上电延时定时器(PWRT)和振荡器起振定时器(OST);
采用自身片上RC振荡器可靠工作的看门狗定时器(WDT),可编程代码保护;省电的休眠模式;可选振荡器选项包括:碴倍锁相回路(初级振荡器);辅助振荡器(32kHz)时钟输入;
通过2个引脚进行5V单电源供电在线串行编程(ICSPTM);通过2个引脚进行在线调试。
‘捌’ 单片机非得是那么大的吗
过去的单片机芯片都比较大,虽然管脚有多有少,有窄体和宽体之分,但总的采用直插式封装体积比较大,引脚间距2.54mm,如果一排有10个引脚,总长度也会超过25mm.
现今的单片机芯片主流封装体积小很多,以致于无法手工焊,完全可以小得像U盘。只不过还要看功能和管脚多少,功能强大或需管脚较多者,只能像大U盘那么宽,管脚少者完全可以像小型U盘那么小。
‘玖’ 哪个芯片引脚比51多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简单来说就是集CPU(运算、控制)、RAM(数据存储-内存)、ROM(程序存储)、输入输出设备(串口、并口等)和中断系统处于同一芯片的器件,在我们自己的个人电脑中,CPU、RAM、ROM、I/O这些都是单独的芯片,然后这些芯片被安装在一个主板上,这样就构成了我们的PC主板,进而组装成电脑,而单片机只是将这所有的集中在了一个芯片上而已。
51单片机
应用最广泛的8位单片机当然也是初学者们最容易上手学习的单片机,最早由Intel推出,由于其典型的结构和完善的总线专用寄存器的集中管理,众多的逻辑位操作功能及面向控制的丰富的指令系统,堪称为一代“经典”,为以后的其它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1单片机特性
51单片机之所以成为经典,成为易上手的单片机主要有以下特点:
从内部的硬件到软件有一套完整的按位操作系统,称作位处理器,处理对象不是字或字节而是位。不但能对片内某些特殊功能寄存器的某位进行处理,如传送、置位、清零、测试等,还能进行位的逻辑运算,其功能十分完备,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同时在片内RAM区间还特别开辟了一个双重功能的地址区间,使用极为灵活,这一功能无疑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乘法和除法指令,这给编程也带来了便利。很多的八位单片机都不具备乘法功能,作乘法时还得编上一段子程序调用,十分不便。
51单片机缺点
AD、EEPROM等功能需要靠扩展,增加了硬件和软件负担
虽然I/O脚使用简单,但高电平时无输出能力,这也是51系列单片机的最大软肋
运行速度过慢,特别是双数据指针,如能改进能给编程带来很大的便利
51保护能力很差,很容易烧坏芯片
51单片机应用范围
目前在教学场合和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大量被采用,使用最多的器件是8051、80C51。
STM32单片
由ST厂商推出的STM32系列单片机,行业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款性价比超高的系列单片机,应该没有之一,功能及其强大。其基于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M内核,同时具有一流的外设:1μs的双12位ADC,4兆位/秒的UART,18兆位/秒的SPI等等,在功耗和集成度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当然和MSP430的功耗比起来是稍微逊色的一些,但这并不影响工程师们对它的热捧程度。
STM32单片机特性
由STM32简单的结构和易用的工具再配合其强大的功能在行业中赫赫有名,其强大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内核:ARM32位Cortex-M3CPU,最高工作频率72MHz,1.25DMIPS/MHz,单周期乘法和硬件除法
存储器:片上集成32-512KB的Flash存储器。6-64KB的SRAM存储器
时钟、复位和电源管理:2.0-3.6V的电源供电和I/O接口的驱动电压。POR、PDR和可编程的电压探测器(PVD)。4-16MHz的晶振。内嵌出厂前调校的8MHz RC振荡电路。内部40 kHz的RC振荡电路。用于CPU时钟的PLL。带校准用于RTC的32kHz的晶振
调试模式:串行调试(SWD)和JTAG接口。最多高达112个的快速I/O端口、最多多达11个定时器、最多多达13个通信接口。
STM32使用最多的器件:
STM32F103系列
STM32 L1系列
STM32W系列
51单片机和STM32单片机的区别
51单片机是对所有兼容Intel803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的统称,这一系列的单片机的始祖是Intel的8031单片机,后来随着flash ROM技术的发展,8031单片机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8bit单片机之一,他的代表型号就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
STM32单片机则是ST(意法半导体)公司使用arm公司的cortex-M3为核心生产的32bit系列的单片机,他的内部资源(寄存器和外设功能)较8051、AVR和PIC都要多的多,基本上接近于计算机的CPU了,适用于手机、路由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