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89 c 51单片机的哪个接口为双功能口
89C51除了P1口,都是双功能口,
P3口为双功能口,IO口和控制口。
P0口为双功能口,IO口和数据/地址总线口。
P2口为双功能口,IO口和地址总线口。
② MCS-51单片机的P0、 P1、 P2、 P3口有哪些功能如何使用这些功能
P0.0~P0.7 P0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39~32号端子)。
P1.0~P1.7 P1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1~8号端子)。
P2.0~P2.7 P2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21~28号端子)。
P3.0~P3.7 P3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10~17号端子)。
P0口有三个功能
1、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做数据总线(如图1中的D0~D7为数据总线接口)
2、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如图1中的A0~A7为地址总线接口)
3、不扩展时,可做一般的I/O使用,但内部无上拉电阻,作为输入或输出时应在外部接上拉电阻。
P1口
只做I/O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P2口有两个功能
1、扩展外部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使用
2、做一般I/O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P3口有两个功能
除了作为I/O使用外(其内部有上拉电阻),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由特殊寄存器来设置,具体功能请参考我们后面的引脚说明。
有内部EPROM的单片机芯片(例如8751),为写入程序需提供专门的编程脉冲和编程电源,这些信号也是由信号引脚的形式提供的,
即:编程脉冲:30脚(ALE/PROG)
编程电压(25V):31脚(EA/Vpp)
接触过工业设备的兄弟可能会看到有些印刷线路板上会有一个电池,这个电池是干什么用的呢?这就是单片机的备用电源,当外接电源下降到下限值时,备用电源就会经第二功能的方式由第9脚(即RST/VPD)引入,以保护内部RAM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③ AT89S51单片机中具有唯一功能的IO端口是
应该是晶振和复位引脚吧。
④ 单片机输出端口
这是最基础的东东呀,你还要多看看书才可以,在知道里一句话说不清楚。
P0,P1,P2,P3都可以控制输出高低电平,只要在指令里指定就可以了,比如:MOVP1,#FFH.这样P1口输出全高电平。MOVP3,#0FH,这是P3口高4位为低电平,低4位为高电平。
40个管脚,除了这32个I/O外,电源2个,时钟电路2个,复位一个,EA(选择片内片外程序存储器),PSEN,ALE(后面这两个现在基本不用了,因为我们都常用扩展外部的三总线)。接线见下面的最小系统图。
⑤ 51单片机的4个IO端口的作用是什么
可以当做普通的IO口用,P3口有复用功能,串行传输,外部中断,定时器等等,P2和P0可以作为地址口用,P1就是普通的IO口
⑥ 51单片机哪些引脚有复用
P3口所有引脚都有复用。还有RES\VPD;EA\VPP;ALE\PROG。
所谓的管脚复用,就是除第一功能外,增加了第二功能,如单片机89C51的P3 I/O口同时还为中断管脚,主要为节约芯片面积。当然在利用程序控制时是不会影响的
⑦ 单片机的p0,p1,p2,p3端口有什么作用
1、P0口:真正的双向口,输出锁存,输入缓冲,输入前要先置1(KEIL包含的头文件已经有动作了,如果用汇编,要人工置1),输出为漏极开路,输出一般都要上拉电阻。输入为高阻态,能驱动8个TTL负载。当有片外存储器时,作数据线使用。
2、P1口:最简单的口,输入也要先置1,无高阻态,只能是输出或者输入。能驱动4个TTL负载。
3、P2口:I/O(输入/输出)与P1口一样,当有片外存储器时,作地址线使用,寻址64K片外数据存储器。能驱动4个TTL负载。
4、P3口:I/O(输入/输出)与P1口一样,但无论输入输出都要先置1。具有很多复用功能。
(7)单片机中什么端口有重复功能扩展阅读
1、如果P1口用作输入端口,即Q=0,/Q=1;则场效应管导通,引脚被直接连到电源的地GND上,即使引脚输入的是高电平,被直接拉低为“0“。
所以,与P0端口一样,在将数据输入P1端口之前,先要通过内部总线向锁存器写”1“,这样/Q=0,场效应管截止,P1端口输入的“1”才可以送到三态缓冲器的输入端,此时再给三态门的读引脚送一个读控制信号,引脚上的“1”就可以通过三态缓冲器送到内部总线。
2、具有这种操作特点的输入/输出端口,一般称之为准双向I/O口,51单片机的P1,P2,P3口都是准双向口。而P0端口由于输出具有三态功能(输出端口的三态是指:高电平,低电平,高阻态这三态),所以在作为输入端口时,无需先写“1”然后再进行读操作。
⑧ 8051单片机具有双功能的端口是
8051单片机具有双功能的端口是:
P0口,IO口及数据/地址总线口。
P2口,IO口及地址总线口。
P3口,IO口及控制总线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