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片机电路图怎么画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含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单片机诞生于1971年,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早期的SCM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51,此后在805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MCU系统。单片机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4位、8位单片机,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运行速度可以媲美电脑CPU的高速单片机。
单片机作为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根据发展情况,从不同角度,单片机大致可以分为通用型/专用型、总线型/非总线型及工控型/家电型。通用型:80C51式通用型单片机,它不是为某种专门用途设计的;专用型单片机是针对一类产品甚至某一个产品设计生产的,例如为了满足电子体温计的要求,在片内集成ADC接口等功能的温度测量控制电路。总线型:总线型单片机普遍设置有并行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控制总线,这些引脚用以扩展并行外围器件都可通过串行口与单片机连接,另外,许多单片机已把所需要的外围器件及外设接口集成一片内,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不要并行扩展总线,大大减省封装成本和芯片体积,这类单片机称为非总线型单片机。控制型:一般工控型寻址范围大,运算能力强;用于家电的单片机多为专用型,通常是小封装、低价格,外围器件和外设接口集成度高。 显然,上述分类并不是惟一的和严格的。例如,80C51类单片机既是通用型又是总线型,还可以作工控用。
2.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是由组成单片机系统必需的一些元件构成的,除了单片机之外,还需要包括电源供电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单片机电源和地没有标出)如图2-7所示。
图2-7 单片机最小系统
下面着重介绍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1)时钟电路
单片机工作时,从取指令到译码再进行微操作,必须在时钟信号控制下才能有序地进行,时钟电路就是为单片机工作提供基本时钟的。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有两种产生方式: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
内部时钟方式的原理电路如图2-8所示。在单片机XTAL1和XTAL2引脚上跨接上一个晶振和两个稳频电容,可以与单片机片内的电路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晶振的取值范围一般为0~24MHz,常用的晶振频率有6MHz、12 MHz、11.0592 MHz、24 MHz等。一些新型的单片机还可以选择更高的频率。外接电容的作用是对振荡器进行频率微调,使振荡信号频率与晶振频率一致,同时起到稳定频率的作用,一般选用20~30pF的瓷片电容。
外部时钟方式则是在单片机XTAL1引脚上外接一个稳定的时钟信号源,它一般适用于多片单片机同时工作的情况,使用同一时钟信号可以保证单片机的工作同步。
时序是单片机在执行指令时CPU发出的控制信号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AT89C51单片机的时序概念有4个,可用定时单位来说明,包括振荡周期、时钟周期、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
振荡周期:是片内振荡电路或片外为单片机提供的脉冲信号的周期。时序中1个振荡周期定义为1个节拍,用P表示。
时钟周期:振荡脉冲送入内部时钟电路,由时钟电路对其二分频后输出的时钟脉冲周期称为时钟周期。时钟周期为振荡周期的2倍。时序中1个时钟周期定义为1个状态,用S表示。每个状态包括2个节拍,用P1、P2表示。
机器周期:机器周期是单片机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一条指令的执行需要一个或几个机器周期。一个机器周期固定的由6个状态S1~S6组成。
指令周期: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一般用指令执行所需机器周期数表示。AT89C51单片机多数指令的执行需要1个或2个机器周期,只有乘除两条指令的执行需要4个机器周期。
了解了以上几个时序的概念后,我们就可以很快的计算出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例如:若单片机使用12MHz的晶振频率,则振荡周期=1/(12MHz)=1/12us,时钟周期=1/6us,机器周期=1us,执行一条单周期指令只需要1us,执行一条双周期指令则需要2us。
2)复位电路
无论是在单片机刚开始接上电源时,还是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都需要复位。复位电路用于将单片机内部各电路的状态恢复到一个确定的初始值,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单片机的复位条件:必须使其RST引脚上持续出现两个(或以上)机器周期的高电平。
单片机的复位形式:上电复位、按键复位。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电路如下。
图2-9 单片机复位电路
上电复位电路中,利用电容充电来实现复位。在电源接通瞬间,RST引脚上的电位是高电平(Vcc),电源接通后对电容进行快速充电,随着充电的进行,RST引脚上的电位也会逐渐下降为低电平。只要保证RST引脚上高电平出现的时间大于两个机器周期,便可以实现正常复位。
按键复位电路中,当按键没有按下时,电路同上电复位电路。如在单片机运行过程中,按下RESET键,已经充好电的电容会快速通过200Ω电阻的回路放电,从而使得RST引脚上的电位快速变为高电平,此高电平会维持到按键释放,从而满足单片机复位的条件实现按键复位。
单片机复位后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复位值见表2-11。
表2-11 单片机特殊功能寄存器复位值
寄存器 复位值 寄存器 复位值 寄存器 复位值
PC 0000H SBUF 不确定 TMOD 00H
B 00H SCON 00H TCON 00H
ACC 00H TH1 00H PCON 0***0000B
PSW 00H TH0 00H DPTR 0000H
IP ***00000B TL1 00H SP 07H
IE 0**00000B TL0 00H P0~P3 FFH
注:*表示无关位。
3.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
1.电源电路:
注意,我们焊得这个电路只是单片机的最小系统而已,没有任何外部设备。所以在检查这个电路时要连一个简单的外设。
4. 帮忙看一下这个简单的单片机电路图
这个很简单,是单片机运行程序所在的存储区选择的作用。
EA接高电平时,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一般是FLASH,针对51就是),但当程序计数器(PC)值超过0FFFFH时,单片机自动转向外部程序存储器;当EA接低电平时,不管单片机有无内部存储器,只访问外部存储器。80C31没有内部存储器,所以EA必须接地,这样单片机只能选择并运行外部程序存储器的程序。
5. 请画出最小单片机系统的复位电路图和振荡电路图
(不好意思哦!没有具体的图楼上的回答了,我在发些怎么使用的给的咯!!)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是由组成单片机系统必需的一些元件构成的,除了单片机之外,还需要包括电源供电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单片机电源和地没有标出)如图2-7所示。
图2-7 单片机最小系统
下面着重介绍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1)时钟电路
单片机工作时,从取指令到译码再进行微操作,必须在时钟信号控制下才能有序地进行,时钟电路就是为单片机工作提供基本时钟的。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有两种产生方式: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
内部时钟方式的原理电路如图2-8所示。在单片机XTAL1和XTAL2引脚上跨接上一个晶振和两个稳频电容,可以与单片机片内的电路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晶振的取值范围一般为0~24MHz,常用的晶振频率有6MHz、12 MHz、11.0592 MHz、24 MHz等。一些新型的单片机还可以选择更高的频率。外接电容的作用是对振荡器进行频率微调,使振荡信号频率与晶振频率一致,同时起到稳定频率的作用,一般选用20~30pF的瓷片电容。
外部时钟方式则是在单片机XTAL1引脚上外接一个稳定的时钟信号源,它一般适用于多片单片机同时工作的情况,使用同一时钟信号可以保证单片机的工作同步。
时序是单片机在执行指令时CPU发出的控制信号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AT89C51单片机的时序概念有4个,可用定时单位来说明,包括振荡周期、时钟周期、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
振荡周期:是片内振荡电路或片外为单片机提供的脉冲信号的周期。时序中1个振荡周期定义为1个节拍,用P表示。
时钟周期:振荡脉冲送入内部时钟电路,由时钟电路对其二分频后输出的时钟脉冲周期称为时钟周期。时钟周期为振荡周期的2倍。时序中1个时钟周期定义为1个状态,用S表示。每个状态包括2个节拍,用P1、P2表示。
机器周期:机器周期是单片机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一条指令的执行需要一个或几个机器周期。一个机器周期固定的由6个状态S1~S6组成。
指令周期: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一般用指令执行所需机器周期数表示。AT89C51单片机多数指令的执行需要1个或2个机器周期,只有乘除两条指令的执行需要4个机器周期。
了解了以上几个时序的概念后,我们就可以很快的计算出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例如:若单片机使用12MHz的晶振频率,则振荡周期=1/(12MHz)=1/12us,时钟周期=1/6us,机器周期=1us,执行一条单周期指令只需要1us,执行一条双周期指令则需要2us。
2)复位电路
无论是在单片机刚开始接上电源时,还是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都需要复位。复位电路用于将单片机内部各电路的状态恢复到一个确定的初始值,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单片机的复位条件:必须使其RST引脚上持续出现两个(或以上)机器周期的高电平。
单片机的复位形式:上电复位、按键复位。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电路如下。
图2-9 单片机复位电路
6. 单片机电路图怎么画
问题一:MCS51单片机最小系统典型电路图怎么画? 上图就是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电路,由单片机、复位电路、晶振组成
问题二:请问这个单片机电路图是用什么软件画的? 看样子,是用protel画的,然后复制到WORD中的,或者也是截图到WORD中的。
问题三:如何用AltiumDesigner绘制STC89C51单片机原理图 原理图没多大要求。怎么方便怎么来,你可以先在原理图库里,画好大致的STC89c51的 引脚图,,然后根据你的原理图,里面的元器件,把其他的引脚图 也弄好,连线的时候,直接添加进去,然后对应的链接上就可以了, 有时候引脚位置连线不方便的, 可以在原理图库里把引脚位置改改, 这个是没有影响的
问题四: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电路图怎么画 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就是 有晶振电路, 复位电路,电源电路, 还有普通51 要在P0口上加上 上拉电阻,,,,这些就是可以做成最小系统了, 你可以到网上搜下,,晶振电路, 复位电路什么的,都有很多,固定的,电源 就是在VCC 和 GND 那里加上5V电源 或者3.3V电源, 具体看单片机的工作电压是多少。
问题五:单片机MSC1210怎么画出来 毕业论文 要画电路图 如果只是画画原理图这个可以满足你 不需要装软件 画好你截个图放论文上就好
easyeda/editor
问题六:怎样设计才能通过u *** 口把程序输入到单片机中,电路图该怎么画?? USB加载程序要和单片机结合,要参考具体单片机对加载的要求,我是用STM32F103,可以参考一下。
期中PL2303RTS是接ARM的复位脚,PL2303DTR接ARM的boot0,设置为外部加载模式。
问题七:有没有中文版的绘制单片机电路图的软件 10分 建议你使用Protel吧,使用很广的软件,简单易用。
问题八:如何用AltiumDesigner绘制STC89C51单片机原理图 Altium Designer绘制电路图需要安装元件库,元件库就是一系列常用元件的原理图模型库,是别人绘制封装好的。如果已有的元件库里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元件模型,就需要其他方法了。
法一:上网上找资源,查找别人建好的库拿来用。这个方法省事,但一般没那么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
法二:自己新建元件原理图库,参考新建元件原理图库的教程(网络搜一下,有相关教程),下载STC89C51的数据手册(STC的官方网站有下载),对照芯片的封装,自己就可以绘制想要的任意元件原理图了。这个方法是今后使用AD必须会的。
法三:修改已有元件库中具有与STC89C51相同封装结构的元件原理图,做成自己想要的图形。这也需要法二的基础。
问题九:单片机外接存储器的电路怎么画 51单片机的4个并行在复位后都是高电平的,也就是没有任何程序下都是高电平。但对于AT89系列的P0口要加上拉电阻才行。而STC系列的单片机的P0口就不用加上拉电阻了。
但对于你这图而言,P2口接光耦的那4个脚初始状态是什么电平,取决于那4个电阻的大小,按要求应该是在光电管不接通时为低电平,即初始状态为低电平,被电阻下拉到低电平了。所以,那4个电阻应该取小于1K的电阻才行。否则取大了,不管导通还是不导通都是高电平,那光耦就没有用了。最好的方法是,把4个电阻放在光耦三极管集电极上比较合理,而且取值为4.7K~10K都行。
7.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
单片机最小系统
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最小系统由这三部分组成:电源、
晶振
电路、
复位电路
8.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的功能详解
单片机最小系统,或者称为最小应用系统,是指用最少的元件组成的单片机可以工作的系统。
对51系列单片机来说,最小系统一般应该包括: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
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介绍:
1.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复位电路的极性电容C1的大小直接影响单片机的复位时间,一般采用10~30uF,51单片机最小系统容值越大需要的复位时间越短。
2.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晶振Y1也可以采用6MHz或者11.0592MHz,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更高频率的晶振,51单片机最小系统晶振的振荡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处理速度,频率越大处理速度越快。
3. 51单片机最小系统起振电容C2、C3一般采用15~33pF,并且电容离晶振越近越好,晶振离单片机越近越好4.P0口为开漏输出,作为输出口时需加上拉电阻,阻值一般为10k。
设置为定时器模式时,加1计数器是对内部机器周期计数(1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振荡周期,即计数频率为晶振频率的1/12)。计数值N乘以机器周期Tcy就是定时时间t。
9.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求通俗易懂的讲解
我是一名电子信息大专毕业的学生,下面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讲解,你参考一下
51单片机共有40只引脚.
下面这个就是最小系统原理图,就是靠这四个部分,这个单片机就可以运行起来了.
一,一讲解:
第一部分:电源组(上图标记为1的部分)
40脚接电源5V,20脚接电源负极,在单片机里面,负极也可以叫GND或者”地”,我们在单片机的应用中,习惯说负极为”地”,上面GND就是英文ground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地"的意思.
第二部分:晶振组(上图标记为2的部分)
11.0592M晶振Y1与单片机的18,19脚并联,因为这两只脚,就是晶振工作的引脚.
22p电容C2一端接18脚,一端接地.
22p电容C3一端接19脚,一端接地.
这两个电容,我们在10~30P之间选择都是可以的,主要作用是,过滤掉晶振部分的高频信号,让晶振工作的时候更加稳定.
第三部分:复位组(上图标记为2的部分)
10u电容C1正极接电源5V,C1负极接单片机的复位脚,第9脚.
1K电阻R17一端接单片机的复位脚,第9脚,一端接地.
就是通过这个10u和1k,就可以让单片机一供电时,单片机自动复位,从零开始执行程序,这个就是复位的概念.
第四部分:其它功能组(上图标记为4的部分)
这个脚是存储器使用选择脚,当这个脚接"地"时,那么告诉单片机选择外部存储器,当这个脚接"5V"时,说明单片机使用内部存储器.
因为选择外部存储器,太浪费单片机仅有的资源,所以这一脚永远接电源5V(如上图所示),使用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如果内部存储器不够容量,最多选择更高级容量的单片机型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详细看下面的帖子,单片机最小系统的通俗易懂讲解:
网页链接
满意请采纳,谢谢!
10. 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求详细讲解
我是一名单片机老玩家.
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比较复杂,需要
STC89C52芯片 1 个,芯片底座 1 个,单排针 2 排
晶振电路:晶振 1 个,30pF电容 2 个
复位电路:10K电阻 1 个,10uF/16V电容 1 个
P0口上拉:10K排阻一个
电源去耦:10uF/16V电容 1 个,104 电容一个
建议使用STC最新的单片机STC15W4K32S4
完全兼容STC89C52,单独一个芯片就是最小系统
内部集成了高精度晶振和复位电路
P0、P1、P2、P3、P4、P5 口都可以配置为
开漏输出(和STC89C52的P0口一样)
或者弱上拉输出(和STC89C52的 P1、P2、P3 口一样)
或者推挽输出(最大驱动电流 20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