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89C51系列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四种方式极其特点
80C51串行通信共有4种工作方式,由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中SM0SM1决定.
方式0是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帧格式8位,波特率固定:fosc/12;
方式1是8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0位,波特率可变:T1溢出率/n(n=32或16);
方式2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样11位,波特率固定:fosc/n(n=64或32);
方式3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1位,波特率可变:T1溢出率/n(n=32或16);
方式1,2,3的区别方要表现在帧格式及波特率两个方面.
方式1与方式2帧格式相同波特率不同:方式1波特率可变与T1溢出率有关;方式2波特率固定.
方式1与方式3波特率相同帧格式不同:方式1帧格式10位;方式3帧格式11位.
方式1,2,3通信过程完全相同,均为异步通信方式.
方式0 移位寄存器 作同步传输方式,波特率固定,
方式1、2 异步通信,波特率可变,应用范围广
方式3 应用于多机通信
串行窗口,是看不见敲进去的字符的。
要想看见,须再用一个串行窗口。
方式 0 :这种工作方式比较特殊,与常见的微型计算机的串行口不同,它又叫同步移位寄存器输出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数据从 RXD 端串行输出或输入,同步信号从 TXD 端输出,波特率固定不变,为振荡率的 1/12 。该方式是以 8 位数据为一帧,没有起始位和停止位,先发送或接收最低位。
方式 2 :采用这种方式可接收或发送 11 位数据,以 11 位为一帧,比方式 1 增加了一个数据位,其余相同。第 9 个数据即 D8 位具有特别的用途,可以通过软件搂控制它,再加特殊功能寄存器 SCON 中的 SM2 位的配合,可使 MCS-51 单片机串行口适用于多机通信。方式 2 的波特率固定,只有两种选择,为振荡率的 1/64 或 1/32 ,可由 PCON 的最高位选择。
方式 3 :方式 3 与方式 2 完全类似,唯一的区别是方式 3 的波特率是可变的。而帧格式与方式 2- 样为 11 位一帧。所以方式 3 也适合于多机通信。
ORG 0000H
SJMP START
ORG 0023H
LJMP UART_INT
START:
;*****串口初始化********
;MOV PCON,#80H ;SMOD=1 X2
;MOV SCON,#50H ;串口方式1(10位)
MOV SCON,#0D0H ;串口方式3(11位)
MOV TMOD,#20H ;T1为8位重装
MOV TH1,#0FDH ;9600PTS 11.0592M (12T)
MOV TL1,#0FDH
MOV TH0,#0FFH
MOV TL0,#0FFH
;**********************
SETB ES
SETB TR1
SETB EA
SJMP $
UART_INT:
CLR RI
MOV A,SBUF
RRC A
MOV P1.0,C
RETI
给你个关键字,去搜呗,labview 串口通信 ,只要labview可以串口通信了,那就能跟单片机套上了
其实你完全可以用Vc++的MFC里面的串口控件去写,几句话而已,也可以控制
我来告诉你标准答案!80C51串行通信共有4种工作方式,由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中SM0SM1决定.
方式0是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帧格式8位,波特率固定:fosc/12;
方式1是8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0位,波特率可变:T1溢出率/n(n=32或16);
方式2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样11位,波特率固定:fosc/n(n=64或32);
方式3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1位,波特率可变:T1溢出率/n(n=32或16);
方式1,2,3的区别方要表现在帧格式及波特率两个方面.
方式1与方式2帧格式相同波特率不同:方式1波特率可变与T1溢出率有关;方式2波特率固定.
方式1与方式3波特率相同帧格式不同:方式1帧格式10位;方式3帧格式11位.
方式1,2,3通信过程完全相同,均为异步通信方式.
串口可以一对多,主从方式,串口有一位用作识别码,主机先要发送接受数据的从机地址,只有地址相符,从机才能使能接受,然后主机发送
把:if(a==1)
改为:if(a==0x31)
试试。
B. MCS-51单片机串口四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确定
1、串口屏和软件成功联机之后,左上角会显示当前波特率。
2、打开指令助手,点击“设备配置”,此时进入设备配置界面,如图所示。
3、修改之前需解除默认配置,点击“解除系统配置”,指令助手会发送对应指令。NANO型串口屏出厂波特率为115200,其它型号串口屏出厂波特率为19200。
4、修改波特率,波特率可修改范围为1200-2000000,点击“_”,选择对应的波特率,点击“设置”。例如选择波特率为19200,点击“设置”,指令助手发送对应的指令。
5、如果需要重新锁定,点击“锁定系统配置”。
6、重新联机,此时的波特率为19200。
7、工程编译无误之后,直接点击“LOAD”,此时串口屏通过USB线下载工程。
C. 51单片机串口是什么工作方式
51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全双工串行接口。什么叫全双工串口呢?一般来说,只能接受或只能发送的称为单工串行;既可接收又可发送,但不能同时进行的称为半双工;能同时接收和发送的串行口称为全双工串行口。串行通信是指数据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其突出优点是只需一根传输线,可大大降低硬件成本,适合远距离通信。其缺点是传输速度较低。
串口可以有底下四种工作方式
1、方式0
串行接口的工作方式0为移位寄存器I/O方式。在串行口外接移位寄存器以扩展I/O接口,也可以外接串行同步I/O的设备。
(1)方式0输出
串行口以方式0发送时,数据以RXD端串行输出,TXD端输出同步信号。当一个数据写入串行口发送缓冲器以后,就启动串行口发送器以振荡频率的十二分之一的波特率,将数据从RXD端串行输出。
(2)方式0输入
当串行口定义为方式0并置位REN后,便启动串行口以方式0接收数据,此时RXD端为数据输入端,TXD端为同步脉冲信号输出端。接收器以振荡率的十二分之一的波特率接收RXD端输入的数据信息。但接收器接收到8位数据时,置1中断标志RI。
2、方式1
串行接口定义为工作方式1时,则被控制为8位的异步通讯接口,传送一帧信息为10位,其中1位为起始位,8位数据位(先低位后高位),1位停止位。
(1)方式1输出
串行接口以方式1发送时,数据由TXD端输出。CPU执行一条数据写入发送缓冲
器SBUF的指令(例如,MOVSBUF,A),数据字节写入SBUF后,便启动串行口发送器发送,发送完一帧信息,置1放送中断标志TI。
(2)方式1输入
串行口以方式1接收时,数据从RXD端输入。在REN置1以后,就允许接收器接收。接收器以所建立的波特率的16倍分频计数器,以便实现时间同步。计数器的16个状态把一位的时间等分成16份,在每位时间的第7、8和9个计数状态,位检测器采样RXD的值,接收的值是3次采样中取至少二次相同的值,以排除噪声的干扰。如果在起始接收的值不是0,则起始位无效,复位接收电路。在检测到另一个1到0的跳变时,再重新启动接收器。如果接收到值为0,起始位有效,则开始接收本帧的其余信息。当RI=0并且接收到的停止位为1(或SM2=0)时,停止位进入RB8,接收到的8位数据进入接收缓冲器SBUF,置位RI中断标志。接着接收便搜索另一帧信息的起始位。
3、方式2和方式3
串行接口工作方式2和方式3时,则被定义为9位的异步通信接口。传送一帧信息为11位,其中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从低位至高位),1位是附加的可程控为1或0的第9位数据,1位停止位。
方式2和方式3的差别仅仅在于波特率不一样,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波特率为2SMOD/64(振荡频率);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波特率=2SMOD/32(T1的溢出率)。
方式2和方式3在发送和接收时唯一的区别就是波特率不同。
(1)方式2和方式3发送
方式2或方式3发送时,数据由TXD端输出,发出一帧信息为11位,附加的第9位数据是SCON中的TB8,CPU执行一条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器SBUF的指令,就启动发送器发送,发送完一帧信息,置“1”TI中断标志。
(2)方式2和方式3接收
串行口被定义为方式2或方式3接收时,数据从RXD端输入,置REN=1以后,开始接收过程。当检测到RXD端从高到低的负跳变时,确认起始位有效,开始接收本帧的其余信息。在接收完一帧信息后,在RI=0、SM2=0时,或接收到第9位数据为“1”时,8位数据装入接收缓冲器,第9位数据装入SCON中RB8,并置RI=1。若不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接收到的信息将会丢失,也不置位RI
D. 关于51单片机的串口方式
SCON位符号从高到低(7~0) SM0 SM1 SM2 REN TB8 RB8 TI RI
0x40 对应二进制为: 0100 0000 对应上面的八位,即SM1为高电平,故为串口1工作。
SM0、SM1:串行口工作方式选择位
SM2:多机通信控制位
REN:允许/禁止串行口接收的控制位
TB8:在方式2和方式3中,是被发送的第9位数据,可根据需要由软件置1或清零,也可以作为奇偶校验位,在方式1中是停止位。
RB8:在方式2和方式3中,是被接收的第9位数据(来自第TB8位);在方式1中,RB8收到的是停止位,在方式0中不用。
TI——串行口发送中断请求标志位
当发送完一帧串行数据后,由硬件置1;在转向中断服务程序后,用软件清0。
RI——串行口接收中断请求标志位
当接收完一帧串行数据后,由硬件置1;在转向中断服务程序后,用软件清0。
E. MCS-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有几种工作方式请简述各种方式的功能.
89系列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有4种工作方式:
方式0是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帧格式8位,波特率固定为fosc/12。
方式1是8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0位,波特率可变:T溢出率/n(n= :32或16)。
方式2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1位,波特率固定: fosc/n(n=32 或16)。
方式3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1位,波特率可变:T溢出率(m=32或16)。
方式1、2、3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帧格式及波特率两个方面。
(5)51单片机串口模式扩展阅读
方式0和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都是由单片机时钟脉冲经相关控制电路处理后获得。其中方式0的波特率完全取决于系统时钟频率fosc的高低,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而方式2的波特率还受SMOD(PCON.7)状态控制。当SMOD=1时,为fosc/32, SMOD=0时为fosc/64。
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通常使用单片机中的定时器T1工作在其方式2 (自动重装初值方式)作为波特率发生器使用,以产生所需的波特率信号。
K为定时器T1的位数,与其工作方式有关(方式0,K=13; 方式1,K=16;方式2,K=8)。 由波特率计算公式可知,方式1和方式3下波特率受fosc、SMOD、T1工作方式以及T1初值等多种因素影响。
通常是在fosc、SMOD和T1工作方式选定情况下,通过调整T1初值(即调整T1的溢出率)的方式来改变波特率。
F. 关于51单片机的串口方式0通讯
严格来说,51单片机的串口方式0,并不是用于串口通信的,只用于在RXD,TXD引脚上接有74LS164,串入/并出,或74LS165,并入串出。也就是只能与串行芯片配合使用的。
而真正用串口实现串行通信的是方式1。所以,你的程序要改成方式1。在方式1时,只有开中断允许标志位和接收到数据后,才会申请中断,单片机才会响应中断。
G. 51单片机串口通信是全双工的,但是为什么又说它的发送和接受不可以同时进行呢
51单片机串口通信是全双工的,发送和接受可以同时进行。不可以同时进行的是半双工。
全双工方式分别由两根不同的传输线传送数据时,通信双方都能在同一时刻进行发送和接收操作,通信系统的每一端都设置了发送器和接收器,因此,能控制数据同时在发送和接受两个方向上传送。
半双工使用同一根传输线既作接收又作发送,虽然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送,但通信双方不能同时收发数据。采用半双工方式时,通信系统每一端的发送器和接收器,通过收/发开关转接到通信线上,进行方向的切换,因此,会产生时间延迟。收/发开关实际上是由软件控制的电子开关。
(7)51单片机串口模式扩展阅读:
全双工方式在发送设备的发送方和接收设备的接收方之间采取点到点的连接,这意味着在全双工的传送方式下,可以得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
全双工方式无需进行方向的切换,因此,没有切换操作所产生的时间延迟,这对那些不能有时间延误的交互式应用(例如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十分有利。这种方式要求通讯双方均有发送器和接收器,同时,需要2根数据线传送数据信号。
H. 单片机中串口的4种工作模式怎么设置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接口 。有两个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SBUF(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可同时发送、接收数据。MCS-51单片机内部串行接口有4种工作模式。这4种模式分别是 :模式0、模式1、模式2、模式3。串口方式0是作为同步以为寄存器使用的,你用它可以模拟SPI 作为主机。其他三个是串口,只是每次通讯的数据位数或波特率不同而已。
I. mc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有哪几种工作方式
1、立即寻址:操作数就写在指令中,和操作码一起放在程序存贮器中。把“#”号放在立即数前面,以表示该寻址方式为立即寻址,如movA,#20H。
2、寄存器寻址:操作数放在寄存器中,在指令中直接以寄存器的名来表示操作数地址。如MOVA,R0就属于寄存器寻址,即R0寄存器的内容送到累加器A中。
3、直接寻址:操作数放在单片机的内部RAM某单元中,在指令中直接写出该单元的地址。如前例的ADDA,70H中的70H。
4、寄存器间接寻址:操作数放在RAM某个单元中,该单元的地址又放在寄存器R0或R1中。如果RAM的地址大于256,则该地址存放在16位寄存器DPTR(数据指针)中,此时在寄存器名前加@符号来表示这种间接寻址。如MOVA,@R0。
5、变址寻址:指定的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与指令中给出的偏移量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操作数的地址。如MOVCA,@A+DPTR。
6、相对寻址:由程序计数器中的基地址与指令中提供的偏移量相加,得到的为操作数的地址。如SJMPrel。
7、位寻址:操作数是二进制中的某一位,其位地址出现在指令中。如SETBbit。
(9)51单片机串口模式扩展阅读:
单片机的硬件特性:
1、主流单片机包括CPU、4KB容量的RAM、128 KB容量的ROM、 2个16位定时/计数器、4个8位并行口、全双工串口行口、ADC/DAC、SPI、I2C、ISP、IAP。
2、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模块化。
3、单片机可靠性高,可工作到10^6 ~10^7小时无故障。
4、处理功能强,速度快。
5、低电压,低功耗,便于生产便携式产品。
6、控制功能强。
7、环境适应能力强。
J. 51单片机的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它们的帧格式是如何规定的
串行口分四种工作方式,由SM0、SM1二位决定,其定义如下:
SM0、SM1 工作方式 功能描述 波特率
0 0 方式0 8位移位寄存器 Fosc/12
0 1 方式1 10位UART 可变
1 0 方式2 11位UART Fosc/64或fosc/32
1 1 方式3 11位UART 可变
(1)方式0:串行口的工作方式0为移位寄存器I/O方式,可外接移位寄存器,一扩展I/O口,也可外接同步I/O设备。
发送操作:当执行一条“MOV SBUF,A”指令时,启动发送操作,由TXD输出移位脉冲,由RXD串行SBUF中的数据。发送完8位数据后自动置TI=1.请求中断。要继续发送时,TI必须有指令清零。
接收操作:REN是串行口接收允许控制位。REN=0时禁止接收;REN=1时允许接收。当软件将REN置“1”时,即开始从RXD端口以fosc/12波特率输入数据,当接收到8位数据时,将中断标志RI置“1”。再次接收数据之前,必须用软件将RI清0。
(2)方式1:串行口位10位通用异步接口。发送或接收一帧数据信息为10位,包括1位起始位“0”、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1”。
发送数据:数据从TXD端口输出,当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器SBUF时,就启动发送器发送。发送完一帧数据后,置中断标志TI=1,申请中断,通知CPU可以发送下一个数据了。
接收数据:首先使REN=1(允许接收数据),串行口从RXD接收数据,当采样到1至0跳变时,确认是起始位“0”,就开始接收一帧数据,当接收完一帧数据时,置中断标志RI=1,申请中断,通知CPU从SBUF取走接收到的数据
(3)方式2:串行口为11位异步通信接口。发送或接收一帧信息包括1位起始位“0”、8位数据位、1位可编程位、1位停止位“1”。
发送数据:发送前,先根据通信协议由软件设置TB8为“奇偶校验位”或“数据标识位”,然后将要发送的数据写入SBUF,即能启动发送器。发送过程是由执行任何一条以SBUF为目的寄存器的指令而启动的,把8位数据装入SBUF,同时还把TB8装到发送移位寄存器的第9位上,然后从TXD(P3.1)端口输出一帧数据。
接收数据:先置REN=1,使串行口为允许接收状态,同时还要将RI清“0”。然后再根据SM2的状态和所接收到的RB8的状态决定此串行口在信息到来后是否置R1=1,并申请中断,通知CPU接收数据。当SM2=0时,不管RB8为“0”还是为“1”,都置RI=1,此串行口将接收发送来的信息。当SM2=1时,且RB8=1,表示在多机通信情况下,接收的信息为“地址帧”, 此时置RI=1, 串行口将接收发来的地址。当SM2=1时,且RB8=0,表示在多机通信情况下,接收的信息为“数据帧”, 但不是发给本从机的,此时RI不置为“1”,因而SBUF中接收的数据帧将丢失。
(4)方式3:为波特率可变的11位异步通信方式,除了波特率有所区别之外,其余方式都与方式2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