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androidfeatures

androidfeatures

发布时间:2023-02-28 03:06:20

⑴ 如何查看android设备的CPU架构信息

只需要用到adb工具即可查看,操作过程如下:

  1. 首先需要下载一个adb工具包,网络搜一下就有,一般需要解压,解压开来里面adb.exe,fastboot.exe等文件,放到C盘--用户(users)---administrator,然后粘贴即可,该目录下默认是被系统环境变量识别,无需另加载。

⑵ Android启动过程深入解析

当按下Android设备电源键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Android的启动过程是怎么样的?

什么是linux内核?

桌面系统linux内核与Android系统linux内核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引导装载程序?

什么是Zygote?

什么是X86以及ARM linux?

什么是init.rc?

什么是系统服务?

当我们想到Android启动过程时,脑海中总是冒出很多疑问。本文将介绍Android的启动过程,希望能帮助你找到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

Android是一个基于Linux的开源操作系统。x86(x86是一系列的基于intel 8086 CPU的计算机微处理器指令集架构)是linux内核部署最常见的系统。然而,所有的Android设备都是运行在ARM处理器(ARM 源自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源自ARM架构)上,除了英特尔的Xolo设备(http://xolo.in/xolo-x900-features)。Xolo来源自凌动1.6GHz x86处理器。Android设备或者嵌入设备或者基于linux的ARM设备的启动过程与桌面版本相比稍微有些差别。这篇文章中,我将解释Android设备的启动过程。深入linux启动过程是一篇讲桌面linux启动过程的好文。

当你按下电源开关后Android设备执行了以下步骤。

此处图片中step2中的一个单词拼写错了,Boot Loaeder应该为Boot Loader(多谢@jameslast 提醒)

第一步:启动电源以及系统启动

当电源按下,引导芯片代码开始从预定义的地方(固化在ROM)开始执行。加载引导程序到RAM,然后执行。

第二步:引导程序

引导程序是在Android操作系统开始运行前的一个小程序。引导程序是运行的第一个程序,因此它是针对特定的主板与芯片的。设备制造商要么使用很受欢迎的引导程序比如redboot、uboot、qi bootloader或者开发自己的引导程序,它不是Android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引导程序是OEM厂商或者运营商加锁和限制的地方。

引导程序分两个阶段执行。第一个阶段,检测外部的RAM以及加载对第二阶段有用的程序;第二阶段,引导程序设置网络、内存等等。这些对于运行内核是必要的,为了达到特殊的目标,引导程序可以根据配置参数或者输入数据设置内核。

Android引导程序可以在找到。

传统的加载器包含的个文件,需要在这里说明:

init.s初始化堆栈,清零BBS段,调用main.c的_main()函数;

main.c初始化硬件(闹钟、主板、键盘、控制台),创建linux标签。

更多关于Android引导程序的可以在这里了解。

第三步:内核

Android内核与桌面linux内核启动的方式差不多。内核启动时,设置缓存、被保护存储器、计划列表,加载驱动。当内核完成系统设置,它首先在系统文件中寻找”init”文件,然后启动root进程或者系统的第一个进程。

第四步:init进程

init是第一个进程,我们可以说它是root进程或者说有进程的父进程。init进程有两个责任,一是挂载目录,比如/sys、/dev、/proc,二是运行init.rc脚本。

init进程可以在/system/core/init找到。

init.rc文件可以在/system/core/rootdir/init.rc找到。

readme.txt可以在/system/core/init/readme.txt找到。

对于init.rc文件,Android中有特定的格式以及规则。在Android中,我们叫做Android初始化语言。

Action(动作):动作是以命令流程命名的,有一个触发器决定动作是否发生。

语法

1

2

3

4

5

; html-script: false ]

on <trigger>

<command>

<command>

<command>

Service(服务):服务是init进程启动的程序、当服务退出时init进程会视情况重启服务。

语法

1

2

3

4

5

; html-script: false ]

service <name> <pathname> [<argument>]*

<option>

<option>

...

Options(选项)

选项是对服务的描述。它们影响init进程如何以及何时启动服务。

咱们来看看默认的init.rc文件。这里我只列出了主要的事件以及服务。

Table

Action/Service

描述

on early-init

设置init进程以及它创建的子进程的优先级,设置init进程的安全环境

on init

设置全局环境,为cpu accounting创建cgroup(资源控制)挂载点

on fs

挂载mtd分区

on post-fs

改变系统目录的访问权限

on post-fs-data

改变/data目录以及它的子目录的访问权限

on boot

基本网络的初始化,内存管理等等

service servicemanager

启动系统管理器管理所有的本地服务,比如位置、音频、Shared preference等等…

service zygote

启动zygote作为应用进程

在这个阶段你可以在设备的屏幕上看到“Android”logo了。

第五步

java中,我们知道不同的虚拟机实例会为不同的应用分配不同的内存。假如Android应用应该尽可能快地启动,但如果Android系统为每一个应用启动不同的Dalvik虚拟机实例,就会消耗大量的内存以及时间。因此,为了克服这个问题,Android系统创造了”Zygote”。Zygote让Dalvik虚拟机共享代码、低内存占用以及最小的启动时间成为可能。Zygote是一个虚拟器进程,正如我们在前一个步骤所说的在系统引导的时候启动。Zygote预加载以及初始化核心库类。通常,这些核心类一般是只读的,也是Android SDK或者核心框架的一部分。在Java虚拟机中,每一个实例都有它自己的核心库类文件和堆对象的拷贝。

Zygote加载进程

加载ZygoteInit类,源代码:/frameworks/base/core/java/com/android/internal/os/ZygoteInit.java

registerZygoteSocket()为zygote命令连接注册一个服务器套接字。

preloadClassed “preloaded-classes”是一个简单的包含一系列需要预加载类的文本文件,你可以在/frameworks/base找到“preloaded-classes”文件。

preloadResources() preloadResources也意味着本地主题、布局以及android.R文件中包含的所有东西都会用这个方法加载。

在这个阶段,你可以看到启动动画。

第六步:系统服务或服务

完成了上面几步之后,运行环境请求Zygote运行系统服务。系统服务同时使用native以及java编写,系统服务可以认为是一个进程。同一个系统服务在Android SDK可以以System Services形式获得。系统服务包含了所有的System Services。

Zygote创建新的进程去启动系统服务。你可以在ZygoteInit类的”startSystemServer”方法中找到源代码。

核心服务:

启动电源管理器;

创建Activity管理器;

启动电话注册;

启动包管理器;

设置Activity管理服务为系统进程;

启动上下文管理器;

启动系统Context Providers;

启动电池服务;

启动定时管理器;

启动传感服务;

启动窗口管理器;

启动蓝牙服务;

启动挂载服务。

其他服务:

启动状态栏服务;

启动硬件服务;

启动网络状态服务;

启动网络连接服务;

启动通知管理器;

启动设备存储监视服务;

启动定位管理器;

启动搜索服务;

启动剪切板服务;

启动登记服务;

启动壁纸服务;

启动音频服务;

启动耳机监听;

启动AdbSettingsObserver(处理adb命令)。

第七步:引导完成

一旦系统服务在内存中跑起来了,Android就完成了引导过程。在这个时候“ACTION_BOOT_COMPLETED”开机启动广播就会发出去。

⑶ 针对android 有哪些关于访问访问方面的权限

Android是一个多进程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应用程序(或者系统的部分)会在自己的进程中运行。系统和应用之间的安全性是通过Linux的facilities(工具,功能)在进程级别来强制实现的,比如会给应用程序分配user ID和Group ID。更细化的安全特性是通过"Permission"机制对特定的进程的特定的操作进行限制,而"per-URI permissions"可以对获取特定数据的access专门权限进行限制。

安全架构
Android安全架构中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应用程序在默认的情况下不可以执行任何对其他应用程序,系统或者用户带来负面影响的操作。这包括读或写用户的私有数据(如联系人数据或email数据),读或写另一个应用程序的文件,网络连接,保持设备处于非睡眠状态。

一个应用程序的进程就是一个安全的沙盒。它不能干扰其它应用程序,除非显式地声明了"permissions",以便它能够获取基本沙盒所不具备的额外的能力。它请求的这些权限"permissions"可以被各种各样的操作处理,如自动允许该权限或者通过用户提示或者证书来禁止该权限。应用程序需要的那些"permissions"是静态的在程序中声明,所以他们会在程序安装时就被知晓,并不会再改变。

应用程序签名
所有的Android应用程序(.apk文件)必须用证书进行签名认证,而这个证书的私钥是由开发者保有的。该证书可以用以识别应用程序的作者。该证书也不需要CA签名认证(注:CA就是一个第三方的证书认证机构,如verisign等)。Android应用程序允许而且一般也都是使用self-signed证书(即自签名证书)。证书是用于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而不是用于控制程序是否可以安装。签名影响安全性的最重要的方式是通过决定谁可以进入基于签名的permisssions,以及谁可以share 用户IDs。

用户IDs和文件存取
每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apk文件)都会在安装时就分配一个独有的Linux用户ID,这就为它建立了一个沙盒,使其不能与其他应用程序进行接触(也不会让其它应用程序接触它)。这个用户ID会在安装时分配给它,并在该设备上一直保持同一个数值。

由于安全性限制措施是发生进程级,所以两个package中的代码不会运行在同一个进程当中,他们要作为不同的Linux用户出现。我们可以通过使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的manifest标签中的sharedUserId属性,来使不同的package共用同一个用户ID。通过这种方式,这两个package就会被认为是同一个应用程序,拥有同一个用户ID(实际不一定),并且拥有同样的文件存取权限。注意:为了保持安全,只有当两个应用程序被同一个签名签署的时候(并且请求了同一个sharedUserId)才会被分配同样的用户ID.

所有存储在应用程序中的数据都会赋予一个属性-该应用程序的用户ID,这使得其他package无法访问这些数据。当通过这些方法getSharedPreferences(String, int), openFileOutput(String, int), or openOrCreateDatabase(String, int, SQLiteDatabase.CursorFactory)来创建一个新文件时,你可以通过使用MODE_WORLD_READABLE and/or MODE_WORLD_WRITEABLE标志位来设置是否允许其他package来访问读写这个文件。当设置这些标志位时,该文件仍然属于该应用程序,但是它的global read and/or write权限已经被设置,使得它对于其他任何应用程序都是可见的。

Using Permissions 使用权限
一个基本的Android程序通常是没有任何permissions与之关联的,这就是说它不能做任何扰乱用户或破坏数据的勾当。那么为了使用设备被保护的features,我们就必须在AndroidManifest.xml添加一个或多个<uses-permission> 标签,用以声明你的应用程序需要的permissions.
下面是个例子

For example, an application that needs to monitor incoming SMS messages would specify:
Xml代码

<manife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package="com.android.app.myapp" >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RECEIVE_SMS" /> ... </manifest>

应用程序安装的时候,应用程序请求的permissions是通过package installer来批准获取的。package installer是通过检查该应用程序的签名和/或用户的交换结果来确定是否给予该程序request的权限。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不会去检查权限,也就是说要么在安装的时候就批准该权限,使其按照设计可以使用该权限;要么就不批准,这样用户也就根本无法使用该feature,也不会有任何提示告知用户尝试失败。

很多时候, 一个permission failure会导致一个SecurityException被抛回该应用程序. 但是Android并不保证这种情况会处处发生。例如,当数据被deliver到每一个receiver的时候,sendBroadcast(Intent) 方法会去检查permissions,在这个方法调用返回之后,你也不会收到任何exception。几乎绝大多数情况,一个permission failure都会打印到log当中。

Android系统定义的权限可以在Manifest.permission中找到。任何一个程序都可以定义并强制执行自己独有的permissions,因此Manifest.permission中定义的permissions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列表(即有肯能有自定义的permissions)。

一个特定的permission可能会在程序操作的很多地方都被强制实施:
当系统有来电的时候,用以阻止程序执行其它功能;
启动一个activity的时候,会控制谁可以启动你的Acitivity;
在发送和接收广播的时候,去控制谁可以接收你的广播或谁可以发送广播给你;
当进入并操作一个content provider的时候;
当绑定或开始一个service的时候。

声明和使用Permissions
为了实现你自己的permissions,你必须首先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声明该permissions.通常我们通过使用一到多个<permission> tag来进行声明。
下面例子说明了一个应用程序它想控制谁才可以启动它的Activity:
<manife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package="com.me.app.myapp" > <permissionandroid:name="com.me.app.myapp.permission.DEADLY_ACTIVITY" android:label="@string/permlab_deadlyActivity"android:description="@string/permdesc_deadlyActivity" android:permissionGroup="android.permission-group.COST_MONEY" android:protectionLevel="dangerous" /> ... </manifest>
这里<protectionLevel>属性是需要声明的(通常系统自有的permission都会有它对应的protection level,而我们自己定义的permission一般都需要定义protecdtion level, 若不去定义,则默认为normal)。通过声明该属性,我们就可以告知系统如何去通告用户以及通告哪些内容,或者告知系统谁才可以拥有该permission。具体请参看链接的文档。
这我多说两句啊,这个protectionLevel分四个等级,分别是Normal, Dangerous, Signature, SignatureOrSystem,越往后安全等级越高。
这个<permissionGroup>属性是可选项, 只是用于帮助系统显示permissions给用户(实际是告知系统该permission是属于哪个permission group的)。你通常会选择使用标准的system group来设定该属性,或者用你自己定义的group(更为罕见)。通常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group会更合适,因为这样UI显示的时候会更简单。
需要注意的是label和description都是需要为permission提供的。这些都是字符串资源,当用户去看permission列表(android:label)或者某个permission的详细信息(android:description)时,这些字符串资源就可以显示给用户。label应当尽量简短,之需要告知用户该permission是在保护什么功能就行。而description可以用于具体描述获取该permission的程序可以做哪些事情,实际上让用户可以知道如果他们同意程序获取该权限的话,该程序可以做什么。我们通常用两句话来描述permission,第一句描述该permission,第二句警告用户如果批准该权限会可能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下面是一个描述CALL_PHONE permission的label和description的例子:
<string name="permlab_callPhone">directly call phone numbers</string> <string name="permdesc_callPhone">Allows the application to call phone numbers without your intervention. Malicious applications may cause unexpected calls on your phone bill. Note that this does not allow the application to call emergency numbers.</string>
你可以通过shell指令 adb shell pm list permissions 来查看目前系统已有的permissions. 特别的,"-s"选项会以一种用户会看到的格式一样的格式来显示这些permissions.

在AndroidManifest.xml中强制使用Permissions
通过AP的AndroidManifest.xml文件可以设置该AP中各个组件的访问权限,包括Activity,
Service,BroadcastReceiver,ContentProvider。这些组件中都包含android:permission属性,设置这个属性就可以控制访问该组件的权限。

Activity permissions权限限制了谁才可以启动相应的activity。Permission会在Context.startActivity()和Activity.startActivityForResult()的时候进行检查,如果caller没有所需的权限,则会抛出一个SecurityException。

Service permissions用于限制谁才可以start或bind该service。在Context.startService() , Context.stopService() 和 Context.bindService() 调用的时候会进行权限检查。如果caller没有所需的权限,则会抛出一个SecurityException。

BroadcastReceiver permissions用于限制谁才可以向该receiver发送广播。权限检查会在Context.sendBroadcast() 返回时进行,由系统去发送已经提交的广播给相应的Receiver。最终,一个permission failure不会再返回给Caller一个exception;它只是不会去deliver该Intent而已。同样地,Context.registerReceiver() 也可以有自己permission用于限制谁才可以向一个在程序中注册的receiver发送广播。另一种方式是,一个permission也可以提供给Context.sendBroadcast() 用以限制哪一个BroadcastReceiver才可以接收该广播。

ContentProvider permission用于限制谁才可以访问ContentProvider提供的数据。(Content providers有一套另外的安全机制叫做URI permissions,这些在稍后讨论)不同于其它的Components,这里有两种不同的permission属性可以设置: android:readPermission 用于限制谁可以读取provider中的数据,而 android:writePermission 用于限制谁才可以向provider中写入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provider既被read permission保护,也被write permission保护的话,如果这时只有write permission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读取provider中的数据了。当你第一次获取provider的时候就要进行权限检查(如果你没有任何permission,则会抛出SecurityException)。当使用ContentResolver.query() 时需要读权限,而当使用 ContentResolver.insert() , ContentResolver.update() , ContentResolver.delete() 时需要写权限。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没有所需的permission将会导致SecurityException被抛出。

在Sending Broadcasts时强制使用Permissions
除了之前说过的Permission(用于限制谁才可以发送广播给相应的broadcastReceiver),你还可以在发送广播的时候指定一个permission。在调用Context.sendBroadcast() 的时候使用一个permission string,你就可以要求receiver的宿主程序必须有相应的permission。值得注意的是Receiver和broadcaster都可以要求permission。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这两种permission检查都需要通过后才会将相应的intent发送给相关的目的地。

其它强制使用Permissions的方式
在调用service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任意的fine-grained permissions(这里我理解的是更为细化的权限)。这是通过Context.checkCallingPermission(String) 方法来完成的。呼叫的时候使用一个想得到的permission string,并且当该权限获批的时候可以返回给呼叫方一个Integer(没有获批也会返回一个Integer)。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只能发生在来自另一个进程的呼叫,通常是一个service发布的IDL接口或者是其他方式提供给其他的进程。

Android提供了很多其他的方式用于检查permissions。如果你有另一个进程的pid,你就可以通过context method Context.checkPermission(String, int, int) 去针对那个pid去检查permission。如果你有另一个应用程序的package name,你可以直接用PackageManager method PackageManager.checkPermission(String, String) 来确定该package是否已经拥有了相应的权限。

URI Permissions
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的标准的permission系统对于content provider来说是不够的。一个content provider可能想保护它的读写权限,而同时与它对应的直属客户端也需要将特定的URI传递给其它应用程序,以便其它应用程序对该URI进行操作。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邮件程序处理带有附件的邮件。进入邮件需要使用permission来保护,因为这些是敏感的用户数据。然而,如果有一个指向图片附件的URI需要传递给图片浏览器,那个图片浏览器是不会有访问附件的权利的,因为他不可能拥有所有的邮件的访问权限。

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per-URI permission: 当启动一个activity或者给一个activity返回结果的时候,呼叫方可以设置Intent.FLAG_GRANT_READ_URI_PERMISSION 和/或 Intent.FLAG_GRANT_WRITE_URI_PERMISSION . 这会使接收该intent的activity获取到进入该Intent指定的URI的权限,而不论它是否有权限进入该intent对应的content provider。

这种机制允许一个通常的capability-style模型, 这种模型是以用户交互(如打开一个附件, 从列表中选择一个联系人)为驱动,特别获取更细粒化的权限。这是一种减少不必要权限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针对的就是那些和程序的行为直接相关的权限。
这些URI permission的获取需要content provider(包含那些URI)的配合。强烈推荐在content provider中提供这种能力,并通过android:grantUriPermissions 或者<grant-uri-permissions> 标签来声明支持。
更多的信息可以参考Context.grantUriPermission() , Context.revokeUriPermission() , and Context.checkUriPermission() methods.
转载

⑷ android supportsrtl怎么理解

主要是方便开发者去支持阿拉伯语/波斯语等阅读习惯是从右往左的。 可以在manifest的application标签添加:Android:supportsRtl 取值:true/false
这样就可以打开layoutRtl这个功能。如果当前系统语言是阿拉伯语/波斯语,打开了这个功能的应用的布局就会自动变成从右往左的,当然前提是布局没有写死控件间的位置

⑸ 【android开发】如何判断是否支持闪光灯

public class HandLight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implements OnClickListener{
private ToggleButton toggleButton;
private Camera m_Camera;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handlight);
toggleButton = (ToggleButton)this.findViewById(R.id.toggleButton1);
toggleButton.setOnClickListener(this);
getWindow().addFlags(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FLAG_KEEP_SCREEN_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ToggleButton tb = (ToggleButton)v;
if(!tb.isChecked()){
PackageManager pm= this.getPackageManager();
FeatureInfo[] features=pm.getSystemAvailableFeatures();
for(FeatureInfo f : features)
{
if(PackageManager.FEATURE_CAMERA_FLASH.equals(f.name)) //判断设备是否支持闪光灯
{
if ( null == m_Camera )
{
m_Camera = Camera.open();
}

Camera.Parameters parameters = m_Camera.getParameters();
parameters.setFlashMode(Camera.Parameters.FLASH_MODE_TORCH);
m_Camera.setParameters( parameters );
m_Camera.startPreview();
toggleButton.setBackgroundColor(0x30ffffff);
}
}
}else{
if ( m_Camera != null )
{
m_Camera.stopPreview();
m_Camera.release();
m_Camera = null;
}
toggleButton.setBackgroundColor(0xffffffff);
}
}
}

需要加上权限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FLASHLIGHT"/>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WAKE_LOCK"/>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CAMERA"/>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hardware.camera"/>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FLASHLIGHT" />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HARDWARE_TEST" />

⑹ 问答:Android P都更新了哪些功能

Android P的新功能特性集中在了UI、通知体验、室内定位、图像存储几个方面,解决了之前一直存在的痛点。例如WiFi RTT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蜂窝网络在室内环境下的定位问题,HEIC图像格式则重点解决了存储容量问题。同时,Android P也在通知丰富度及操作便捷性等功能方面有所增强和提升。

一、WiFi RTT功能——复杂地形精确导航

WiFi RTT功能是Android P新引入的一个功能,从原理上来说与蜂窝网络的定位原理一致,但这个功能极大的弥补了蜂窝网络在室内定位的短板,WiFi RTT将能够在室内提供高精度的定位,这是蜂窝网络很难做到的。

WiFi RTT是全新的功能,在android.net.wifi包下增加了rtt包,用于存放WiFi RTT相关类和接口。

WiFi RTT的API以WifiRttManager为核心,借助AP热点或WiFi,利用RTT原理完成测距,通过三个以上的测距点就能够准确地定位到设备所在位置。

WiFiRTTManager提供了测距接口,是一个异步测距操作,根据官方文档(https://developer.android.com/reference/android/net/wifi/rtt/WifiRttManager.html)说明,其测距接口如下:

void startRanging(RangingRequest request, RangingResultCallback callback, Handler handler);

注:SDK Platforms Android P Preview Revision 1的相关接口定义与此不同,但实际的官方镜像中接口与此一致,开发者需要更新最新的Android P Preview Revision 2,此版本中Google已经修正该接口。

接口中,RangingRequest通过RangingRequest.Builder构建,RangingRequest.Builder构建出RangingRequest所需要的参数可以通过WiFiManager等系统服务获取到相关的内容,如List<ScanResult> scanResults = wifiManager.getScanResults();

以下提供一个简单的测试Demo,以供参考:

private WifiRttManager wifiRttManager;
private WifiManager wifiManager;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 ... ...

if(getPackageManager().hasSystemFeature(PackageManager.FEATURE_WIFI_RTT)) {
Object service = this.getApplicationContext().getSystemService(Context.WIFI_RTT_RANGING_SERVICE);
if(service instanceof WifiRttManager) {
wifiRttManager= (WifiRttManager) service;
Log.i(TAG, "Get WifiRttManager Succ.");
}

wifiManager = (WifiManager) this.getApplicationContext().getSystemService(Context.WIFI_SERVICE);

IntentFilter wifiFileter = new IntentFilter();
wifiFileter.addAction(WifiManager.NETWORK_STATE_CHANGED_ACTION);
wifiFileter.addAction(WifiManager.WIFI_STATE_CHANGED_ACTION);
wifiFileter.addAction(WifiManager.SCAN_RESULTS_AVAILABLE_ACTION);
registerReceiver(new WifiChangeReceiver(), wifiFileter);
}

// ... ...


private void startScanAPs() {
wifiManager.setWifiEnabled(true);
wifiManager.startScan();
}

class WifiChangeReceiver extends BroadcastReceiver {
@RequiresApi(api = 28)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Context context, Intent intent) {
if (intent.getAction().equals(WifiManager.SCAN_RESULTS_AVAILABLE_ACTION)) {
List<ScanResult> scanResults = wifiManager.getScanResults();
Log.i(TAG, "Wifi Scan size:" + scanResults.size());
for(ScanResult scanResult: scanResults) {
Log.i(TAG, scanResult.toString());
RangingRequest.Builder builder = new RangingRequest.Builder();
builder.addAccessPoint(scanResult);
wifiRttManager.startRanging(builder.build(), new RangingResultCallback() {
@SuppressLint("Overrid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angingFailure(int i) {
// TODO
}
@SuppressLint("Overrid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angingResults(List<RangingResult> list) {
// TODO get result from list

for(RangingResult result : list) {
Log.i(TAG, result.toString());
}
}
}, new Handler());
}
}
}
}

使用WiFi RTT时,需要在AndroidManifest.xml中增加如下声明:

<uses-feature android:name="android.hardware.wifi.rtt" />

通过上面的简单代码,就能够实现WiFi RTT的功能。

WiFi RTT功能适用于复杂地形的大型室内外场所,如商场、娱乐场所、大型休闲、游乐场等等,提供场所内的局部区域精确化导航等功能。相信在很快的时间内,就能够在各大地图应用内体验到这项便利功能,对于路痴、地图盲的伙伴们将是极大的福音。

二、显示剪切——支持刘海屏

随着iPhone X的推出,“刘海屏”达到了空前的高潮。Android P里提供了对异形屏幕的UI适配兼容方案,通过DisplayCutout类提供的相关接口,能够获取到屏幕中Cutout区域的信息。

借助DisplayCutout,可以获取到如下信息:

DisplayCutout displayCutout = view.getRootWindowInsets().getDisplayCutout();
if(displayCutout != null) {
Region bounds = displayCutout.getBounds();
Log.d(TAG, String.format("Bounds:%s", bounds.toString()));
int top = displayCutout.getSafeInsetTop();
int bottom = displayCutout.getSafeInsetBottom();
int left = displayCutout.getSafeInsetLeft();
int right = displayCutout.getSafeInsetRight();
Log.d(TAG, String.format("Cutout edge:[left:%d, top:%d,right:%d, bottom:%d]", left, top, right, bottom));
}

public Region getBounds()能够获取到Cutout区域的所有信息,Region就是Cutout区域。

public int getSafeInsetTop()
public int getSafeInsetBottom()
public int getSafeInsetLeft()
public int getSafeInsetRight()

以上四个接口,可以获取到去除Cutout区域后的安全区域边界值。

通过上述数据,开发者能够精准的控制UI的绘制,避免将UI内容绘制到Cutout区域造成UI显示异常。

Android机器里,刘海屏目前还是极为罕见的Google为了方便开发者调试,在Android P Preview镜像中,特别提供了Cutout的支持,具体打开方式可以参考Google提供的特性说明文档cutout小节内容。

cutout小节:https://developer.android.com/preview/features.html#cutout

如图所示,笔者使用手头的Pixel 2 XL体验了Android P的Cutout设置。

三、通知优化——操作更多样,内容更丰富

Android P在通知内容的丰富度和操作上做了优化。

最近的版本中,Android系统的通知管理方面一直优化升级,Android O提供了更细粒度的Channel功能,通知栏推送时需要指定NotificationChannel,用户可以对通知的Channel选择,只允许感兴趣的Channel推送的通知显示。通过通道设置、免打扰优化等方式,极大增强了消息体验。

增强消息体验

Android P继续改进和增强消息通知[v1]。早在Android 7.0时,就提供了在通知中直接应答和输入,Android P对这一功能做了更多的增强。

Android P的通知中支持图像内容,可以通过setData()方法,给出消息的图像内容,在通知上展示给用户。

Android P同样简化了通知的配置形式。Android P中增加了Notification.Person类,用于区分同一个对话的参与者信息,如参与者的头像、URI等。根据官方说明,Android P中,通知消息的其他一些API,也使用Person替代之前的CharSequence。

简单的体验下新的API的开发:

NotificationChannel channel = new NotificationChannel("WtTestChannel",
"WtTestChannel", NotificationManager.IMPORTANCE_DEFAULT);
channel.enableLights(true); // luncher icon right corner's point
channel.setLightColor(Color.RED); // read point
channel.setShowBadge(true); // whether show this channel notification on long press icon

Notification.Builder builder =
new Notification.Builder(MainActivity.this,
"WtTestChannel");
Notification.Person p = new Notification.Person();
p.setName("WeTest");
p.setUri("http://cdn.wetest.qq.com/" +
"ui/1.2.0/pc/static/image/newLogo-16042.png");
Notification.MessagingStyle messageStyle = new Notification.MessagingStyle(p);
Notification.MessagingStyle.Message message =
new Notification.MessagingStyle.Message("WeTestMessage", 2000, p);

//show image
Uri image = Uri.parse(
"http://cdn.wetest.qq.com/ui/1.2.0/pc/static/image/newLogo-16042.png");
message.setData("image/png", image);
messageStyle.addMessage(message);
builder.setStyle(messageStyle);
builder.setSmallIcon(R.mipmap.ic_launcher);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 = builder.build();

NotificationManager notifyManager =
(NotificationManager) getSystemService(
MainActivity.this.getApplicationContext().NOTIFICATION_SERVICE);


notifyManager.createNotificationChannel(channel);
notifyManager.notify("WeTest", 1, notification);

通道设置、广播和免打扰优化

Android P中,重点做了内容丰富上的工作,同时也对Channel的设置方面做了一些简化处理。

Android O版本里,首次推出了NotificationChannel,开发者需要配置相应的Channel,才能够推送通知给用户。用户能够更加细粒度[v1]的针对App的Channel选择,而不是禁止App的所有通知内容。

而在Android P中,对通知的管理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包括可以屏蔽通道组、提供新的广播类型和新的免打扰优先级。

屏蔽通道组:用户可以在通知设置中屏蔽App的整个通道组。开发者可以通过isBlocked()来判断某个通道组是否被屏蔽了,并根据结果,不向已经被屏蔽的通道组发送任何通知。另外,开发者可以在App中使用新接口getNotificationChannelGroup()来查询当前的通道组设置。

新的广播类型:新广播类型是针对通道和通道组的功能增加的“通道(组)屏蔽状态变化”广播。开发者App中可以对所拥有的通道(组)接收广播,并根据具体广播内容作出动作。开发者可以通过NotificationManager,查看广播相关的具体信息。针对广播的动作可以通过Broadcasts查看具体的方法和信息。

免打扰优先级:NotificationManager.Policy增加了两个新的优先级常量,PRIORITY_CATEGORY_ALARMS(警告优先),PRIORITY_CATEGORY_MEDIA_SYSTEM_OTHER(媒体、系统和游戏声音优先)。

四、支持多摄像机和相机共享

近一段时间,双摄、多摄等机型纷纷面世。双摄及多摄提供了单摄像头所无法完成的能力,如无缝缩放、散景和立体视觉。Android P在这方面也提供了系统级的API支持。

Android P提供了系统API,支持从两个或者多个物理摄像头同步获取数据流。此前OEM厂商提供的双摄设备多是厂商自行定制系统实现,此时Android P推出了API,从系统层面上制定了API规范。

新的API提供了在不同相机之间切换逻辑数据流或混合数据流的调用能力。在捕捉延迟方面,提供新的会话参数,降低初始捕捉延迟。同时,提供相机共享能力,以解决在多种使用相机的场景下重复停止、开启相机流。闪光灯方面,Android P增加基于显示的闪光灯支持。光学防抖方面,Android P向开发者提供OIS时间戳,用于图像稳定性优化以及其他特效使用。

此外,Android P还支持外部USB/UVC相机,可以使用更强大的外置摄像头模组。

五、支持图像媒体后期处理

Android P引入了新的ImageDecoder,该类除了支持对各种图片格式的解码、缩放、裁剪之外,其强大之处在于支持对解码后的图像做后期处理(post-process),使用该功能可以添加复杂的自定义特效,比如圆角,或是将图片放在圆形像框中。编写后期处理回调函数,你可以添加任何绘图指令实现需要的效果。

此外,Android P原生支持GIF和WebP格式的动图,新增了AnimatedImageDrawable类,并被新增的解码器类ImageDecoder直接支持,用法跟矢量动画类AnimatedVectorDrawable类似,实现方式也类似,通过新增渲染线程和工作线程,不需要在UI线程处理动图更新,可以说是无痛使用,非常省心。

下面通过编写代码,显示一张gif图,并利用后期处理机制,在图像中间绘制一个绿色的实心圆。

final ImageView image = (ImageView) findViewById(R.id.image);
File gifFile = new File("/data/local/tmp/test.gif");
if (!gifFile.exists()) {
Log.d(TAG, "gifFile is not exsited!");
return;
}

ImageDecoder.Source source = ImageDecoder.createSource(gifFile);
try {
d = ImageDecoder.decodeDrawable(source, new ImageDecoder.OnHeaderDecoded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HeaderDecoded(ImageDecoder imageDecoder, final ImageDecoder.ImageInfo imageInfo, ImageDecoder.Source source) {
imageDecoder.setPostProcessor(new PostProcessor() {
@Override
public int onPostProcess(Canvas canvas) {
int w = imageInfo.getSize().getWidth();
int h = imageInfo.getSize().getHeight();
Paint paint = new Paint();
paint.setAntiAlias(true);
paint.setColor(Color.GREEN);
canvas.drawCircle(w/2, h/2, h/4, new Paint(paint));
return 0;
}
});
}
});
image.setVisibility(View.VISIBLE);
image.setImageDrawable(d);
} catch (IOException e){
Log.d(TAG, e.toString());
}
Button button = (Button) findViewById(R.id.buttonText);
button.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iew) {
if (d != null && d instanceof AnimatedImageDrawable) {
AnimatedImageDrawable ad = (AnimatedImageDrawable) d;
if (ad.isRunning()) {
Log.d(TAG, "stop running");
ad.stop();
} else {
Log.d(TAG, "start running");
ad.start();
}
}
}
});

六、支持HDR VP9和HEIF

Android P内置了对HDR VP9和HEIF(heic)图像编码的支持。HEIF是苹果在iOS11推出的一种高效压缩格式,目前在IphoneX、Iphone 8、IPhone 8P上已经支持。该格式的压缩率更高,但是编码该格式需要硬件的支持,解码并不需要。最新的支持库中的HeifWriter支持从YUV字节缓冲区、Surface或是Bitmap类转换为HEIF格式的静态图像。

Android P新引入了MediaPlayer2,支持DataSourceDesc创建的播放列表。

功能优化提升一览

一、神经网络API 1.1

在前不久发布的Android 8.1 (API level 27)上,Google首次在Android平台上推出了神经网络API,这意味着我们的Android机器智能化水平又提高了一大步。而本次Android P,进一步丰富了神经网络的支持,不仅对之前的相关API进行了优化,并且提供了9个新的操作,为具体的数据操作方面提供了更深入的支持。

二、改进表单自动填充

Android 8.0(API等级26)中引入了自动填充框架,这使得在应用中填写表单变得更加容易。 Android P引入了自动填充服务并实现了多项改进,得以在填写表单时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

三、安全增强

Android P引入了许多新的安全功能,包括统一的指纹验证对话框和敏感交易的高确信度的用户确认。应用程序内的指纹认证UI也将会更加一致。

统一的指纹验证对话框

如果第三方APP想要使用指纹,Android系统框架为应用提供了指纹认证对话框,该功能可以提供统一的外观和使用体验,用户使用起来更放心。如果您的程序还在使用FingerprintManager,现在改用FingerprintDialog替代吧,系统来提供对话框显示。对了,在使用FingerprintDialog之前,别忘了调用hasSystemFeature()方法检查手机设备是否支持指纹。

敏感交易的高确信度的用户确认

Android P系统提供了受保护的确认API,借助这组全新的API,应用可以使用ConfirmationDialog对话框向用户提示,请求用户批准一条简短的声明, 该声明允许应用提醒用户,即将完成一笔敏感交易,例如支付。

如果用户接受声明,应用将会收到一条key-hash的消息认证码(HMAC),该签名由TEE产生,以保护用于输入和认证对话框的显示。该签名表示用于已经看到了声明并同意了。

硬件安全模块

Android P还提供了StrongBox Keymaster(强力沙盒秘钥大师),一个存储在硬件安全模块的具体实现。在这个硬件安全模块中有自己的CPU、安全存储空间,真随机数生成器,以及额外的机制抵御应用被篡改或是未授权应用的恶意加载。当检查存储在StrongBox Keymaster中的密钥时,系统通过可信执行环境(TEE)确认密钥的完整性。为了降低能耗,StrongBox支持了一组算法和不同长度的秘钥:

●RSA 2048

●AES 128 and 256

●ECDSA P-256

●HMAC-SHA256 (支持8字节到64字节任意秘钥长度)

●Triple DES 168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机制需要硬件支持。

安全秘钥导入KeyStore

使用新的ASN.1编码的秘钥格式添加导入秘钥到Keystore,Android P提供了额外的密码解密安全能力。之后KeyMaster就可以解密KeyStore存储的秘钥,这种工作方式使得秘钥明文永远不会出现在设备内存中。这项特性要求设备支持Keymaster 4。

四、支持客户端侧Android备份加密

Android P支持使用客户端密钥对Android备份进行加密。 这项隐私措施,需要设备的PIN、图案密码或标准密码才能从用户设备备份的数据中恢复数据。

五、Accessibility优化

为了使App使用更便捷,Android在多个方面为开发者提供了易用性的优化。

1、Navigation semantics

Android P在App的场景切换和操作上为开发者提供了很多的优化点。

2、Accessibility pane titles

Android P中对Section提供了新的机制,被称为accessibility pane titles, Accessibility services能够接收这些标题的变化,使得能够对一些变化提供更加细粒度的信息。

指定Section的标题,可以通过android:accessibilityPaneTitle新属性来设置,同样运行时可以通过setAccessibilityPaneTitle()来设置标题。

3、顶部栏导航

Android P提供了新的顶部栏导航机制,通过设置View实例的android:accessibilityHeading属性为true,来显示逻辑标题。通过这些标题,用户就可以从一个标题导航到下一个标题,

4、群组导航和输出

针对屏幕阅读器,Android P对View提供了新的属性android:screenReaderFocusable代替原有的android:focusable来做标记,来解决在一些场景下为了使屏幕阅读器工作而设置View为可获取焦点的操作。这时,屏幕阅读器需要同时关注android:screenReaderFocusable和android:focusable设置为ture的View。

5、便捷操作

tooltips交互

Android P中,可以使用getTooltipText()去读取tooltips的文本内容。使用新的ACTION_SHOW_TOOLTIP和ACTION_HIDE_TOOLTIP控制View显示或者隐藏tooltips。

新全局交互

Android P在AccessibilityService类中提供了两个全新的操作。开发者的Service可以通过GLOBAL_ACTION_LOCK_SCREEN帮助用户锁屏,通过GLOBAL_ACTION_TAKE_SCREENSHOT帮助用户完成屏幕截图。

窗体改变的一些细节

Android P优化了在App多窗体同步发生变化时的更新内容获取。当出现TYPE_WINDOWS_CHANGED时,开发者可以通过getWindowChanges()API获取窗体变化情况。

当多窗体发生改变时,每个窗体都会发出自己的事件,开发者可以通过getSource()获取到事件窗体的根View。

如果你的App为View定义了accessibility pane titles,UI更新时你的Service就能够识别到相应的改动。当出现TYPE_WINDOW_STATE_CHANGED事件时,使用新方法 getContentChangeTypes()返回的类型,就能够获取到当前窗体的变化情况。例如,现在就能够通过上述的机制,检测到一个[v1]窗格是否有了新标题,或者一个窗格的消失。

六、新的Rotation方案

旋转屏幕,是一些游戏、视频等场景必要的操作,但有一些场景,用户旋转屏幕并不是为了让应用显示从竖屏变成横屏或反过来。为了避免这种误操作,Android P提供了新的机制,开发者可以指定屏幕不随重力感应旋转,而是用户通过一个单独的按钮自行控制屏幕显示转向。

⑺ 如何使用eclipse进行android开发

一、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

准备工作:下载Eclipse、JDK、Android SDK、ADT插件

1、安装和配置JAVA开发环境:

①把准备好的Eclipse和JDK安装到本机上(最好安装在全英文路径下),并给JDK配置环境变量,其中JDK的变量值为JDK安装路径的根目录,如我的为:D:\Program Files\Java\jdk1.7.0_02;

②打开命令提示符(cmd),输入java -version命令,显示如下图则说明JAVA环境变量已经配置好了。

2、安装ADT插件:

①打开已安装好的Eclipse,选择菜单栏上的“Help”->在弹出的下拉框中单击选择“Install new software...”;

②在新打开的对话框中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在"Work with"中输入:https://dl-ssl.google.com/android/eclipse/在线安装ADT插件,但由于Google的服务器搭建在国外,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安装起来会比较慢,而且可能会出现人品差死活装不上的情况,所以不推荐在线安装。

③我推荐直接通过下载好的ADT插件压缩包进行安装(此种方式可以在离线环境下进行)。具体步骤是:在新打开的对话框中点击“Add”按钮->在打
开的对话框中点击“Archive”按钮选择之前已经下载好保存在本地硬盘的ADT插件压缩包,至于上面的“Name”可以随便取,这只是一个代号而已,
没什么实际作用。

④在上一步中点击“Ok”按钮后我们会发现中间的空白处出现了两行复选框,单击"Select
All"按钮选中所有的复选框,这步过后一路“Next”,需要“Accept”的就选中“Accept”,直到点击“Finish”结束,这样ADT插
件就安装好了。整个过程需要的时间视机器性能而定。安装好ADT插件后,Eclipse的工具栏会出现一排Android的图标,如下图:

3、安装SDK:

①把下载好的Android
SDK安装到本机上(最好安装在全英文路径下),并为Android SDK配置环境变量。Android
SDK的环境变量值为SDK安装目录下的platform-tools文件夹和tools文件夹子目录路径,如我的分别为:E:\My
Studying\Android\android-sdk\platform-tools、E:\My
Studying\Android\android-sdk\tools,在变量值中,两个路径用逗号隔开。

②打开命令提示符(cmd),分别输入android -h和adb命令,显示如下图则说明Android SDK环境变量已经配置好了。

③打开Android SDK的安装目录,双击 "SDK
Manager"->在打开的窗口中先选择你需要安装的SDK版本,其中“Status”表示该SDK包是否安装,如我选的是
“Android2.2(API 8)”(我的之前已经安装过了,所以“Status”为“Installed”)->再点击“Install
packages...”按钮,在弹出来的窗口中最好选“Accept
All”这样才能安装你刚才选的所有的包->最后点“Install”按钮就开始安装了,整个过程会很慢,这需要你的耐心。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在Eclipse上的工具栏中点击下图指示的图标打开“SDK Manager”然后进行安装,这样和上面的SDK安装方式一样,就不累述了。

④最后再选择Eclipes主菜单上的"Windows"->选择"preferrnces";

⑤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选中左边栏的“Android”->通过右侧的“Browse...”按钮选择SDK的安装路径根目录->点击最下方的“Ok”按钮,这样SDK就在Eclipse上加载成功了。

4、创建Android模拟器(AVD):

①打开Eclipse->在Eclipse的工具栏上单击下图指示的图标打开“Android Virsual Device Manager”窗口;

②在“Android Virsual Device
Manager”窗口单击“New”按钮->在弹出来的窗口中"Name"可以随便取;“Target”指模拟器的系统版本;“SD
Card”的"size"是指手机存储卡的大小,只要你不在模拟器上装太多的应用,一般给个二三十MB就够了;“Skin”是指屏幕的分辨率大小,其中
“Built
in”是一般手机常用标准屏幕分辨率大小,而“Resolution”是自定义屏幕分辨率大小,具体做法,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切设置好后
点击“Create AVD”,这时一个模拟器就创建好了。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创建多个模拟器用于测试时使用。

附:Android模拟器型号以及其对应的分辨率大小:

Standard
Width

Height
DAR
Pixeis

HVGA
480
*
320
3:2
153,600

QVGA
320
*
240
4:3
76,800

WQVGA400
400
*
240
5:3
96,000

WQVGA432
432
*
240
9:5
103,680

WVGA800
800
*
480
5:3
384,000

WVGA852
854
*
480

409,920

至此为止,在Eclipse上就已经成功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了,下面让我们看看如何新建第一个Android项目。

二、新建Android一个项目


打开Eclipse,单击菜单栏的“File”->把鼠标光标移动到“New”->在弹出的列表框中,如果直接能看到“Android
Applicaion
Project”选项项,则直接单击此选项,否则选择最下面的“Other...”,在弹出的窗口中,展开“Android”项,选择“Android
Applicaion Project”,然后“Next”;

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直接点Eclipse工具栏的如下图所指示的图标:

②在新弹出的窗口中按下图提示填写相关信息,一路“Next”,直到点击“Finish”,这样第一个Android程序就创建好了,这是你会发现Eclipse左边多了一个你新创建的Android项目。

三、编译Android项目

按下图所示选中项目->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列表框中选择“Run As”->单击“Android
Application”,这时会发现模拟器自动启动,等到模拟器完全启动好后,就可以看到项目的编译结果了。有没有看到一些东西觉得很眼熟呢?其实那是
你在创建这个项目时做的,开启你的Android之旅吧。

阅读全文

与androidfeatures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hp论坛实训报告 浏览:403
java日期字符串转换成日期 浏览:133
linuxsftp连接 浏览:934
光伏日发电量算法 浏览:125
小肚皮app怎么才有vip 浏览:616
php全角转换半角 浏览:927
java字符序列 浏览:539
杭州编译分布式存储区块链 浏览:575
材料压缩曲线 浏览:247
linux命令排序 浏览:151
手机热点加密为啥连接不上电脑 浏览:979
编译器合并计算 浏览:959
android音频曲线 浏览:343
linuxftp自动登录 浏览:802
运行编译后网页 浏览:70
阅读app怎么使用 浏览:319
centos防火墙命令 浏览:432
命令行变更 浏览:332
linux设备和驱动 浏览:207
加密货币骗局破案 浏览: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