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nux和linux之间用什么远程桌面来连接
可以通过ssh命令连接。
命令使用语法:
1,指定用户:
ssh-lroot192.168.0.11或则
2,如果修改过ssh登录端口的可以:
ssh-p12333192.168.0.11
ssh-lroot-p12333192.168.0.11
连接步骤:
1,打开终端。
2,一般情况下使用ssh +目标地址即可,测试连接本机:
ssh127.0.0.1
3,首次登陆会提示你是否确认连接
输入yes,连接成功。
4,连接其他账户或者计算机需要输入密码才能连接。
2. 如何在Linux中使用rz/sz工具进行文件传输
一般来说,linux服务器大多是通过ssh客户端来进行远程的登陆和管理的,使用ssh登陆linux主机以后,如何能够快速的和本地机器进行文件的交互呢,也就是上传和下载文件到服务器和本地;
与ssh有关的两个命令可以提供很方便的操作:
sz:将选定的文件发送(send)到本地机器
rz:运行该命令会弹出一个文件选择窗口,从本地选择文件上传到服务器(receive)
rz,sz是便是Linux/Unix同Windows进行ZModem文件传输的命令行工具
windows端需要支持ZModem的telnet/ssh客户端(比如SecureCRT)
运行命令rz,即是接收文件,SecureCRT就会弹出文件选择对话框,选好文件之后关闭对话框,文件就会上传到当前目录
注意:单独用rz会有两个问题:上传中断、上传文件变化(md5不同),解决办法是上传是用rz -be,并且去掉弹出的对话框中“Upload files as ASCII”前的勾选。
-b binary 用binary的方式上传下载,不解释字符为ascii
-e 强制escape 所有控制字符,比如Ctrl+x,DEL等
运行命令sz file1 file2就是发文件到windows上(保存的目录是可以配置)比ftp命令方便多了,而且服务器不用再开FTP服务了
PS:Linux上rz/sz这两个小工具安装lrzsz-x.x.xx.rpm即可。
当然,还可以设置一下目录了:
在SecureCRT设置一下上传和下载的默认目录
options–》session options–》file transfer 下可以设置上传和下载的目录
剩下的你只要在用SecureCRT登陆linux终端的时候:
发送文件到客户端:sz filename
zmodem接收可以自行启动。
从客户端上传文件到linux服务端:
只要服务端执行 : rz
然后在 SecureCRT 里选文件发送,协议 zmodem
Linux下和Windows之间的文件传输工具rz/sz(lrz/lsz) 介绍
【什么是rz/sz (lsz/lrz)】
简单说就是,可以很方便地用这两个sz/rz工具,实现Linux下和Windows之间的文件传输(发送和接收),速度大概为10KB/s,适合中小文件。rz/sz 通过Zmodem协议传输数据。
【为什么要用rz/sz】
普通Linux和Windows之间的文件共享方法,主要有建立nfs实现文件共享,和tftp之类的方法,但是都很麻烦,而如果只是小文件(几十 K,几百K),那么直接用rz/sz,就显得极其地方便了。大文件的话,还是要考虑上面说得,其他的共享方法了,毕竟,rz/sz速度只有10K左右,传 大文件会累死人的
3. redis client 可以链接linux 吗
1.redisClient是一款非常方便的GUI,没什么可说的,直接上图:
2.redis安装
<1>在linux服务器安装rzsz----->yum -y install lrzsz
<2>rz上传 && tar zxvf filename
<3>make && cd src && mkdir -p /usr/local/redis && cp redis-cli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 && cd .. && cp redis-conf /usr/local/redis
<4>start service:
配置redis-conf,将daemonize设置为yes
./redis-server redis-conf 携带配置启动
ps -A | grep redis查看daemonize
3.redis连接与配置
<1>使用redis-cli连接,其中p代表接口,a代表密码,h代表远程主机地址,quit/exit退出redis客户端:
<2>使用redis-conf文件进行配置,可以配置端口,ip限制,密码,主从,数据库个数等参数
3.redis的使用
<1>keys * ,get,set等不作赘述;
<2>flushdb删除当前db中所有key,flushall删除所有db中所有key,del key1 key2...,exists key;
<3>List(链表,消息队列):lpush,rpush + key + value;lpop,rpop+key;lrange key start end 返回list区间内的元素,下标从0开始,用于获取链表内容;
<4>Set(集合,String数组,其内元素不能重复):sadd/srem key member添加/移除成员;smove p1 p2 member将p1中member移动到p2;sinter/sunion/sdiff key1 key2...返回key交集/并集/差集;
<5>Sort Set(排序):是List和Set的集合,以权值对的形式保存,zadd+ name+ 权+值,通常用于保存前几个最高回复量,特点是:元素有排序功能,不存在多个相同元素
<6>持久化:redis会把数据以文件形式存储在硬盘上一份,在服务器重启时会自动把硬盘数据恢复到内存里面,数据保存到硬盘的过程就称为"持久化"
4. redhat 怎么安装配置rz sz
需要安装rzsz,安装命令如下:
yum install -y lrzsz
安装完成后即可使用,以下为命令说明:
sz命令
用途说明:sz命令是利用ZModem协议来从Linux服务器传送文件到本地,一次可以传送一个或多个文件。相对应的从本地上传文件到Linux服务器,可以使用rz命令。
常用参数
-a 以文本方式传输(ascii)。
-b 以二进制方式传输(binary)。
-e 对控制字符转义(escape),这可以保证文件传输正确。
如果能够确定所传输的文件是文本格式的,使用 sz -a files
如果是二进制文件,使用 sz -be files
rz命令
-b 以二进制方式,默认为文本方式。(Binary (tell it like it is) file transfer override.)
-e 对所有控制字符转义。(Force sender to escape all control characters; normally XON, XOFF, DLE, CR-@-CR, and Ctrl-X are escaped.)
如果要保证上传的文件内容在服务器端保存之后与原始文件一致,最好同时设置这两个标志,如下所示方式使用:
rz -be
此命令执行时,会弹出文件选择对话框,选择好需要上传的文件之后,点确定,就可以开始上传的过程了。上传的速度取决于当时网络的状况。
如果执行完毕显示“0错误”,文件上传就成功了,其他显示则表示文件上传出现问题了。
5. Linux下rz命令怎么使用
linux的rz/ sz 指令是上传、下载文件指令。一般需要服务器先安装好响应的包才能用。 1、安装lrzsz的包:yum install lrzsz ;如果没有yum,可以到安装盘的pakage里找到lrzsz的包,放到服务器里进行安装。 2、安装好后,运行 rz 进行上传文件测试...
6. linux rz sz命令没反应
Linux中rz和sz命令允许开发板与主机通过串口进行传递文件,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怎么实现的。
sz : 将选定的文件发送(send)到本地机器。
rz : 运行该命令后会弹出一个文件选择窗口,从本地选择文件上传到Linux服务器,即从本地接受文件到服务器。
如果Linux上没有这两命令,得先安装,安装命令如下:
yum install lrzsz1
当然在安装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下错误:(一般是网络出问题)
Could not retrieve mirrorlist1
此时解决方法是:
如果配置的DHCP动态网络,则在/etc/resolv.conf文件中添加nameserver 8.8.8.8。
7. xshell远程linux服务器怎么挂载安装包
挂载安装包,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样的,xshell是一款好用的Linux的远程工具,使用的是22号端口来 进行远程的。Linux的安装包大概有2种吧,一个就是yum类的系统自带的安装包,这种安装包在光盘镜像或者网络中的,可以进行光盘的挂载或者网络安装,当然这个和xshell并没有什么关系。
第二种包就是源码包,tar.gz的,这种可从网络上面下载,或者本地 上传过去的,挂载安装包感觉应该是上传安装包吧。Linux中上传文件 可以用 ftp ,nfs,Samba,sftp等等,用xshell呢可以用xmanager试试,或者直接用sftp可以直接打开文件传输界面,非常 方便文件传输。当然也可以安装rzsz工具进行 上传下载,命令 yum -y install lrzsz 。rz上传就可以了。这个是最简单的两种方式了。
Linux中实现一个功能的方式太 多了,所需要学习的东西也是非常多的。建议参考下《Linux就该这样学》,多多练习,多多思考,多敲命令,学好Linux其实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