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单片机中独立键盘和矩阵键盘如何一起使用 请用C语言写个程序说明,谢谢。
这个很好处理呀,比如以下举例,独立+矩阵,实现独立按键相当于类似SHIFT作用的效果。
#include<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tab[]={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 //0到f
uchar keyval,num;
sbit skey=P1^0; //独立键P1.0
void delay(uchar a)
{
uchar i,j;
for(i=0;i<a;i++)
for(j=0;j<125;j++);
}
uchar kbscan(void) //矩阵键扫描程序
{
unsigned char sccode,recode;
P3=0x0f; //发0扫描,列线输入
if ((P3 & 0x0f) != 0x0f) //有键按下
{
delay(20); //延时去抖动
if ((P3&0x0f)!= 0x0f)
{
sccode = 0xef; //逐行扫描初值
while((sccode&0x01)!=0)
{
P3=sccode;
if((P3&0x0f)!=0x0f)
{
recode=(P3&0x0f)|0xf0;
while((P3&0x0f)!=0x0f);//等待键抬起
return((~sccode)+(~recode));
}
else
sccode=(sccode<<1)|0x01;
}
}
}
return 0; //无键按下,返回0
}
void getkey(void)
{
unsigned char key;
key=kbscan();
if(key==0)
{
return;
}
switch(key)
{
case 0x11:keyval=7;break;
case 0x12:keyval=4;break;
case 0x14:keyval=1;break;
case 0x18:keyval=10;break;
case 0x21:keyval=8;break;
case 0x22:keyval=5;break;
case 0x24:keyval=2;break;
case 0x28:keyval=0;break;
case 0x41:keyval=9;break;
case 0x42:keyval=6;break;
case 0x44:keyval=3;break;
case 0x48:keyval=11;break;
case 0x81:keyval=12;break;
case 0x82:keyval=13;break;
case 0x84:keyval=14;break;
case 0x88:keyval=15;break;
default:keyval=0xff;break;
}
//以下处理独立按键
if(skey==0)
{
if(keyval!=0xff)keyval+=16; //如果独立键按下,键值加16
while(skey==0); //等待独立键释放
}
}
void t0isr() interrupt 1
{
TH0=(65536-10000)/256;
TL0=(65536-10000)%256;
switch(num)
{
case 0:P2=0x01;break;
case 1:P2=0x02;break;
case 2:P2=0x04;break;
case 3:P2=0x08;break;
default:break;
}
if(keyval<16) P0=~tab[keyval]; //独立键未按正常显示
else P0=~(tab[keyval]|0x80); //独立键按下显示+DP
num++;
num&=0x03;
}
main()
{
TMOD=0x01;
TH0=(65536-10000)/256;
TL0=(65536-10000)%256;
TR0=1;
ET0=1;
EA=1;
while(1)
{
getkey();
}
}
❷ 单片机按键有几种方式_单片机按键连接方法
单片机按键连接方法总结(五种按键扩展方案详细介绍)
单片机在各种领域运用相当广泛,而作为人机交流的按键设计也有很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法,有着不同的优缺点。而又由于单片机I/O资源有限,如何用最少的I/O口扩展更多的按键是我所研究的问题。接下来我给大家展示几种自己觉得比较好的按键扩展方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单片机电路设计中灵活运用。
1)、第一种是最为常见的,也就是一个I/O口对应一个按钮开关。
这种方案是一对一的,一个I/O口对应一个按键。这里P00到P04,都外接了一个上拉电阻,在没有开关按下的时候,是高电平,一旦有按键按下,就被拉成低电平。这种方案优点是电路简单可靠,程序设计也很简单。缺点是占用I/O资源多。如果单片机资源够多,不紧缺,推荐使用这种方案携启。
2)、第二种方案也比较常见,但是比第一种的资源利用率要高,硬件电路也不复杂。
这是一种矩阵式键盘,用8个I/O控制了16个按钮开关,优点显而易见。当然这种电路的程序设计相对也还是很简单的。由P00到P03循环输出低电平,然后检测P04到P07的状态。比方说这里P00到P03口输出1000,然后检测P04到P07,如果P04为1则说明按下的键为s1,如果P05为1则说明按下的是s2等等。为了电路的可靠,也可以和第一种方案一样加上上拉电阻。
3)、第三种是我自己搞的一种方案,可以使用4个I/O控制8个按键,电路多了一些二极管,稍微复杂了一点。
这个电路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也是和上面的方案一样,程序需要采用轮训的方法。比方说,先置P00到P03都为低电平,然后把P00置为高电平,接着查询P02和P03的状态,如果P02为高则说明按下的是s5,若P03为高则说明按下的是s6,然后再让P00为低,P01为高,同样检测P02和P03的状态。接下来分别让P02和P03为高,其他为低,分别检测P00和P01的状态,然后再做判断。这种方案的程序其实也不难。
4)这是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感觉设计的非常巧妙,同样它也用到了二极管,不过比我的上一种方案的I/O利用率更高,他用4个I/O口控制了12个按盯正键。我相信你了解了之后也会惊奇的。
首先好好品味一下这个方案吧,想想怎么来识别按键呢!
首先,我们让P00到P03全输出高电平。如果这个时候从P00到P03的任意一个端口检测到低电平,很容易知道是按下了那个键,肯定是s13到s16的其中一个。如果没有检测到信号,就进行下一次的检测,让P01到P03为高电平,P00为低电平,然后检测P01到P03的状态。如凯隐悔果P01为低,则按下的是s1,;P02为低,则按下的是s2;P03为低,则按下的是s3。
然后再让P00,P02,P03为高电平,P01为低电平。同理用上面的方法可以检测出按下的那个按键。(部分程序源代码会在后面贴出来,阅读代码可以更好理解电路)
5)、接下来这种方案则更为强大。不过需要用到一个A/D转换器(有的单片机集成有A/D转换器,则更为方便)。如果A/D转化器的分辨率为n位,理论上是可以扩展2^n(2的n次方)个按键。
这是一种接AD转化器的方案,有两种:第一种是并联式;第二种是串联式。在功能上也有些不同。第一种的话各个电阻值各不相同,当按下不同按键时,进入AD的模拟量是不一样的,通过AD转换,就可以得到按下的是哪个按键。方式一还可以同时识别多个按键,即可以设置组合键,只要电阻取得合适。
方式二各个电阻可以取一样的,方便计算,但是不能有组合按键。因为当按下上面的按键后,下面所有按键都会被短路。(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接地,这里没有画出) 。前面说理论上可以扩展2^n个按键,这只是理论,因为这里电阻的精度有限,所以实际是不可能的,两个模拟量之间要有足够大的差值,程序才可能准确的分辨。
上面就是我介绍的五种按键扩展方案,后面几种比较另类,不过也有他们的优点。以上电路我都仿真过,可以实现。
附方案4键盘扫描源代码:
sbit line_1=P0.1;
sbit line_2=P0.2;
sbit line_3=P0.3;
sbit line_4=P0.4
char key=0;
void key_scan()
{
line_1=line_2=line_3=line_4=1;
if(~(line_1&&line_2&&line_3&&line_4)) {
if(line_1==0) {key=13;return;} if(line_2==0) {key=14; return;} if(line_3==0) {key=15;return;} if(line_4==0) {key=16; return;} }
line_2=line_3=line_4=1;
line_1=0;
if(~(line_2&&line_3&&line_4)) {
delay();
if(line_2==0) {key=1;return;} if(line_3==0) {key=2;return;} if(line_4==0) {key=3;return;} }
line_1=line_3=line_4=1;
line_2=0;
if(~(line_1&&line_3&&line_4)) {
delay();
if(line_3==0) {key=5;return;} if(line_4==0) {key=6;return;} }
line_1=line_2=line_4=1;
line_3=0;
if(~(line_2&&line_1&&line_4)) {
delay();
if(line_4==0) {key=9;return;} }
line_4=0;
line_1=line_2=line_3=1;
if(~(line_2&&line_3&&line_1)) {
delay();
if(line_1==0) {key=10;return;} if(line_2==0) {key=11;return;} if(line_3==0) {key=12;return;} }
line_3=0;
line_1=line_2=line_4=1;
if(~(line_2&&line_3&&line_4)) {
delay();
if(line_1==0) {key=7;return; } if(line_2==0) {key=8;return; } }
line_2=0;
line_1=line_3=line_4=1;
if(~(line_2&&line_3&&line_4)) {
delay();
if(line_1==0) {key=4;return; } }
return;
}
❸ 如何用单片机模拟键盘控制电脑
接口协议原理
PS/2键盘接口采用一种双向同步串行协议。即每在时钟线上发一个脉冲,就在数据线上发送一位数据。在相互传输中,主机拥有总线控制权,即它可以在任何时候抑制键盘的发送。方法是把时钟线一直拉低,键盘就不能产生时钟信号和发送数据。在两个方向的传输中,时钟信号都是由键盘产生,即主机不产生通信时钟信号。
如果主机要发送数据,它必须控制键盘产生时钟信号。方法如下:主机首先下拉时钟线至少100μs抑制通信,然后再下拉数据线,最后释放时钟线。通过这一时序控制键盘产生时钟信号。当键盘检测到这个时序状态,会在10ms内产生时钟信号。如图3中 A 时序段。主机和键盘之间,传输数据帧的时序如图2、图3所示。2.2 数据包结构在主机程序中,利用每个数据位的时钟脉冲触发中断,在中断例程中实现数据位的判断和接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合适的编程,能够正确控制并接收键盘数据。但该方案有一点不足,由于每个CLOCK都要产生一次中断,中断频繁,需要耗用大量的主机资源。
/*-----------------------------------------------
ps2鼠标的基本原理应用
说明:此程序使用标准PS2键盘输入。此样例仅作测试使用
晶振使用12M或者11.0592M,本键盘使用部分字母和数字测试,其他按键不能使用,用
户可以自行扩展。由于开发板和程序的各种参数,程序中没有使用奇偶校验,不保证没有
误码,校验程序请自行添加。
-------------------------------------------------*/
#include<reg52.h> //包含头文件,一般情况不需要改动,头文件包含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定义
sbit Key_Data = P3^3 ; //定义Keyboard引脚
sbit Key_CLK = P3^2; //使用中断
bit BF=0;
bit Shift; //定义上档键标志
bit Key_UP; //定义通码断码标志
unsigned char KeyV;
unsigned char IntNum;
unsigned char DisNum;
/*-----------------------------------------------
外部中断读入信息
-----------------------------------------------*/
void Keyboard_out(void) interrupt 0
{
if ((IntNum > 0) && (IntNum < 9))
{
KeyV = KeyV >> 1; //因键盘数据是低>>高,结合上一句所以右移一位
if (Key_Data)
KeyV = KeyV | 0x80; //当键盘数据线为1时到最高位
}
IntNum++;
while (!Key_CLK); //等待PS/2CLK拉高
if (IntNum > 10)
{
IntNum = 0; //当中断11次后表示一帧数据收完,清变量准备下一次接收
BF = 1; //标识有字符输入完了
EA = 0; //关中断等显示完后再开中断
}
}
/*-----------------------------------------------
解码信息
注意:如SHIFT+G为12H 34H F0H 34H F0H 12H
也就是说shift的通码+G的通码+shift的断码+G的断码
-----------------------------------------------*/
void Decode(unsigned char ScanCode) //
{
unsigned char TempCyc,Val;
if (!Key_UP) //当键盘按下时
{
switch (ScanCode)
{
case 0xF0 : // 当收到0xF0,Key_UP置1表示断码开始
Key_UP = 1;
break;
case 0x12 : // 左 SHIFT
Shift = 1;
break;
case 0x59 : // 右 SHIFT
Shift = 1;
break;
default:
if(!Shift) //如果SHIFT没按下
{
for (TempCyc = 0;(UnShifted[TempCyc][0]!=ScanCode)&&(TempCyc<59); TempCyc++); //查表显示
if (UnShifted[TempCyc][0] == ScanCode)
{
Val= UnShifted[TempCyc][1];
LCD_Write_Char(DisNum%16,DisNum/16,Val);
DisNum++;
if(DisNum==33)
{
LCD_Clear(); //清屏
DisNum=0; //重头写数据
}
}
}
else //按下SHIFT
{
for(TempCyc = 0; (Shifted[TempCyc][0]!=ScanCode)&&(TempCyc<59); TempCyc++); //查表显示
if (Shifted[TempCyc][0] == ScanCode)
{
Val= Shifted[TempCyc][1];
LCD_Write_Char(DisNum%16,DisNum/16,Val);
DisNum++;
if(DisNum==33)
{
LCD_Clear(); //清屏
DisNum=0; //重头写数据
}
}
}
break;
}
}
else
{
Key_UP = 0;
switch (ScanCode) //当键松开时不处理判码,如G 34H F0H 34H 那么第二个34H不会被处理
{
case 0x12 : // 左 SHIFT
Shift = 0;
break;
case 0x59 : // 右 SHIFT
Shift = 0;
break;
}
}
BF = 0; //标识字符处理完了
}
/*-----------------------------------------------
ps2初始化(实际初始化外部中断)
-----------------------------------------------*/
void PS2_Init(void)
{
IT1 = 0; //设外部中断1为低电平触发
EA = 1; //外部中断开
EX0 = 1; //开中断
}
/*-----------------------------------------------
读取键盘值
-----------------------------------------------*/
void Read_KeyBoard(void)
{
if (BF)
Decode(KeyV);
else
EA = 1; //开中断
}
❹ 单片机应用中,独立式按键操作的流程是什么
一种是普通io口,一种是中弹的形式,普通io口是按下按键触发按键子程序案件,指程序经过一段时间的,比如20~50毫秒的延时再次毒案件,如果按键值还是会按下,那么就延时等待按键抬起按键,抬起后执行按键程序,然后返回中弹也是一样的,按下按键之后进入中段读按键状态,是否还是为按一下是按一下等待延时再读等待,然后等待案件采取后执行相应的代码,然后退出总代。
❺ 单片机怎么控制电脑键盘输入
进入软件,最基础的创建工程我就不说了,直接到按键程序,写程序,首先要了解按键,对于按键,分为独立式和矩阵式按键。
先说说独立式按键,这个十分简单,特点是每个按键占用一条I/O线,当按键数量较多时,I/O口利用率不高,但程序编制简单。所以,如果按键就那么两三个的话用起来还是占优势的哦。这样的开关程序就是一个检测过程,看I/O端口是否低电平,如果是则有按键按下,否则就没有。如下是独立式按键的接法。
步骤阅读
3
复杂的是矩阵式按键,但是他也有很大的优势,电路连接复杂,但提高了I/O口利用率,软件编程较复杂。要是你的东西有很多的按键要操作,那么采用这种方式的优势就十分明显了。如下图就是矩阵式按键,矩阵式按键的程序较独立式按键复杂的多,方法也很多,基本的有线翻转法,扫描法,计算法,因为程序很复杂的原因,在这里就不一一讲解了,有兴趣的自己可以查查资料。
❻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键盘处理程序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输出,输入,复位。
1、单片系统的键盘程序包括输出,由键盘进行敲击字母输出。
2、输入是通过打完的字通过显示器进行输入。
3、复位是将错误的地方进行删除复位。
❼ 单片机的按键功能是什么
你们知道单片机的每个按键的具体功能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关于单片机的每个按键的具体功能的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大家喜欢。·
键盘的分类:
键盘分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
键盘上闭合键的识别由专用的硬件编码器实现,并产生键编码号或键值的称为编码键盘,如计算机键盘;
而靠软件编程来识别的称为非编码键盘。
在单片机组成的各种系统中,用的最多的是非编码键盘。也有用到编码键盘的。
非编码键盘有分为:独立键盘和行列式(又称为矩阵式)键盘。
本文主要讨论矩阵键盘(独立键盘比较简单可以与此类比),下面是矩阵键盘的电路连接图。
如果单片机检测到的是抖动部分,则无法按键判断是否有效,所以我们需要加入防抖程序。
注:也可以通过硬件防抖,如上图(b)。
功能:矩阵键盘
(按相应的按键,数码管从0~F的显示)
单片机:AT89S52
#include <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DAT=P0^3;
sbit CLK=P0^2;
uchar temp,h;
void delay(uint); //延迟程序
void sendbyte(uchar); //数码管显示
void keyscan(); //按键扫描
uchar code tab[]={
0xed,0x09,0xbc,0x9d,0x59,0xd5,
0xf5,0x0d,0xfd,0xdd,0x7d,0xf1,
0xe4,0xb9,0xf4,0x74,0x00} ; //0-F, 全灭
void main (void)
{
sendbyte(16); //初始时数码管无显示
while(1)
{
keyscan(); //按键扫描
}
}
void delay(uint z)
{
uint x,y;
for(x=z;x>0;x--)
for(y=100;y>0;y--);
}
void sendbyte(uchar byte)
{
uchar num,c;
num=tab[byte];
for(c=0;c<8;c++)
{
CLK=0;
DAT=num&0x01;
CLK=1;
num>>=1; //右移位赋值
}
}
void keyscan()
{
/*第一行按键的扫描*/
P2=0xfe; //确定第一行的按键有效
temp=P2; //将其赋给一个变量(处理I/O口时,一般先赋值给一个变量,然后通过处理变量来处理I/O口)
temp=temp&0xf0; //用于检测第一行的哪个按键按下
while(temp!=0xf0) /*这个部分只要是用来消除按下抖动的*/
{
delay(5);
temp=P2;
temp=temp&0xf0;
while(temp!=0xf0) //这个地方,已经消除了按下抖动,P2口的值已经确定
{
temp=P2; //将P2口得值赋给变量
switch(temp) //这个switch语句,用来确定哪一个按键按下时,数码管的显示值
{
case 0x7e:h=0;
break; //这个break很重要,表示如果有匹配的值,就跳出switch语句,防止程序跳不出来。
case 0xbe:h=1;
break;
case 0xde:h=2;
break;
case 0xee:h=3;
break;
default : h=16;
break;
}
while(temp!=0xf0) /*这个部分只要是用来消除释放抖动的*/
{
temp=P2;
temp=temp&0xf0;
}
sendbyte(h); //送给数码管显示
}
}
/*第二行按键的扫描*/
P2=0xfd;
temp=P2;
temp=temp&0xf0;
while(temp!=0xf0)
{
delay(5);
temp=P2;
temp=temp&0xf0;
while(temp!=0xf0)
{
temp=P2;
switch(temp)
{
case 0x7d:h=4;
break;
case 0xbd:h=5;
break;
case 0xdd:h=6;
break;
case 0xed:h=7;
break;
default : h=16;
break;
}
while(temp!=0xf0)
{
temp=P2;
temp=temp&0xf0;
}
sendbyte(h);
}
}
/*第三行按键的扫描*/
P2=0xfb;
temp=P2;
temp=temp&0xf0;
while(temp!=0xf0)
{
delay(5);
temp=P2;
temp=temp&0xf0;
while(temp!=0xf0)
{
temp=P2;
switch(temp)
{
case 0x7b:h=8;
break;
case 0xbb:h=9;
break;
case 0xdb:h=10;
break;
case 0xeb:h=11;
break;
default : h=16;
break;
}
while(temp!=0xf0)
{
temp=P2;
temp=temp&0xf0;
}
sendbyte(h);
}
}
/*第四行按键的扫描*/
P2=0xf7;
temp=P2;
temp=temp&0xf0;
while(temp!=0xf0)
{
delay(5);
temp=P2;
temp=temp&0xf0;
while(temp!=0xf0)
{
temp=P2;
switch(temp)
{
case 0x77:h=12;
break;
case 0xb7:h=13;
break;
case 0xd7:h=14;
break;
case 0xe7:h=15;
break;
default : h=16;
break;
}
while(temp!=0xf0)
{
temp=P2;
temp=temp&0xf0;
}
sendbyte(h);
}
}
❽ 单片机的键盘接口连接分为哪几类说明各自的工作原理。键盘消抖是什么有哪几种方法
一般而言,单片机与键盘接口有3种方式:1、静态接口方式;2、动态矩阵扫描方式;3、采用键盘管理芯片方式;第一种方式最简单,主要用于按键不多的情况,每个按键占用一条口线,第二种方式多用于按键较多的情况,比如用一个8位口就可以实现4x4键盘扫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节省口线,缺点是占用了较多的MCU资源,第三种方式是把管理键盘的任务交给了专用芯片,效率较高适用于按键多MCU处理任务重的应用场合。
键盘消抖顾名思义就是要消除键盘按下或抬起瞬间由于触点抖动引起的不确定状态,主要有软件和硬件消抖两种方法,软件消抖就是监测到有键按下时并不立即响应,而是延时一段时间后再次判键把不确定状态躲过去,硬件消抖是通过RS触发器或施密特触发器将键盘与单片机接口隔离,使得单片机读取的是经过硬件滤波后的确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