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小企业如何DIY自己的光纤存储区域网
随着企业数据量的海量增长,一些使用直联存储的企业开始考虑用存储网络来解决问题。而为了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用户的需求,一些FC SAN(光纤存储区域网)方案供应商推出了简化的FC SAN解决方案,主要是想通过降低价格的手段推动FC SAN的普及。
目前市场上的入门级FC SAN方案中,银兴科技的Easy SAN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该方案包含一台2U的TN-6012S-FFD磁盘阵列,一台Brocade SilkWorm 3252 光纤交换机、两块LSI 7102XP HBA卡、6组光纤模块(SFP Transceiver)、4条光纤跳线以及软件光盘。组建小型FC SAN环境所需的软硬件已经包含其中,用户基本不需要另外购买其它组件。更重要的是,Easy SAN 是一套真正“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用户购买回套件后可以“DIY”安装配置,而且过程相当简单,就算之前完全没有过光纤通道的新手,也能很快完成配置工作。
DIY搭建SAN存储网络
我们向银兴科技借测一组Easy SAN套件,测试环境中包含1台运行Exchange Server 2003的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以及1台安装MySQL的Gentoolinux服务器,这2台服务器的资料库原本都存放在本机硬盘内,也就是采用DAS存储架构,我们打算运用Easy SAN 方案提供的软硬件,将两台服务器内的资料集中存放到1台磁盘阵列中,测试整个安装完成后能否顺利运作。
第1步:选择存储网络类型
首先我们打开Easy SAN产品包装箱,并逐一清点所有的主件和附件,由于组成元件的数量实在不少,一时间难免会有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之感,所幸在随货附的光盘内解说详尽的快速安装指南。按照上面的指示,第一个动作是要选择所要配置的存储网络类型,一种类型是将HBA卡装在2台服务器内,透过光纤交换机和磁盘阵列相连,这是最普遍的做法;另一种则是在1台服务器上安装2块HBA卡,透过LSI Logic 的“Smart Path”软件达成高可用度与负载平衡。
第2步:安装HBA卡
我们分别在2台服务器上安装LSI 7102XP HBA卡,Gentoo Linux服务器开机后正确辨认出这张卡的型号。并可以正常工作,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则必须安装驱动程序。重新开机之后才可以运行。LSI 7102XP HBA卡支援的作业系统相当完整,除了Windows之外,还包括各种版本的Unix、Linux、Netware等。相容性问题不大。
第3步:连接光纤跳线
接着我们取出光纤交换机和光纤磁盘阵列,在光纤接头上安装好SFP,将光纤跳线的两端分别接上服务器、磁盘阵列与光纤交换机,构成一个小型的存储区域网络,完成硬件安装工作。
第4步:启动快速安装精灵
接下来进行软件的安装设定,我们先在一台Windows主机上安装EZ Setup Wizard快速安装精灵,透过这个小软件,只需简单的5个步骤就能完成设定。第一步是将Brocade SilkWorm 3252交换机上的RS-232端口透过传输线连至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另一个RJ-45端口则连至区网络,程式会自动检测到这两个通讯端口并连线。需注意的是,RS-232传输线一定要用光纤交换机包装箱内附的那条,一般传输线是连接不上的。
第5步:完成盘阵的连线
依序完成管理者密码设定、指定交换机的IP地址、服务器与存储装置连接光纤交换机的数量等动作,完成后界面上会出现光纤通道连接的状况,依照指示将光纤跳线连接到指定的光纤交换机端口,就完成了FC SAN管理中最基本的分区(Zoning)动作,开启服务器上的逻辑磁盘管理员程序,重新扫描后即会产生新的磁盘区,这个磁盘区是由磁盘阵列共享出来的空间,用户可定义磁盘代号,系统即会视为本地硬盘。最后我们将Exchange Server 2003和MySQL的数据库移转至FC SAN上,系统测试确定可以正常运行。
按照上述的步骤虽然可以很快完成配置,由于厂商已在一些程序复杂的地方预先完成设定,省略磁盘阵列的虚拟磁区(LUN)分割,光纤交换机的路径指向动作,预先做好的配置通常是无法符合用户的应用,必须视需求进行调整,这就必须对光纤交换机和磁盘阵列进行管理。
交换机与磁盘阵列的管理程序较复杂
光纤交换机方面有三种管理模式,一种是安装Brocade Fabric Manager,按照软机指示的步骤操作,就可熟悉整个设定流程;另一种是直接透过浏览器连接进入Brocade Web Tools,运用图形界面的管理工具进行设定;最后一种是通过RS-232连线终端机,以命令列进行设定管理,较适合进阶管理员采用。
磁盘阵列部分同样也有三种管理模式,最简单的方法是透过面板上的LCD显示屏和功能键,就可以完成所有设定管理,包括RAID等级选择与管理、磁盘区分配等,缺点是显示屏太小,选项又相当多,操作起来略显吃力;第二种是传统的RS-232连线终端机模式的管理方式,只要安装过SCSI界面磁盘阵列的使用者,相信对管理流程不陌生;第三种是在PC或服务器上安装的RAIDWatch图形界面管理工具,透过磁盘阵列内建的网络端和区域网络连线,就可以从远端执行所有的设定管理工作。
完成Easy SAN 的部署设定之后,我们在Windows服务器上安装IOmeter进行测试,在效能最佳化的情况下,资料读取与写入速率分别为164.5MB/s与151.9MB/s,这样的效能以磁盘阵列预设的配置而言(3台250GB、7200rpm的Serial ATA硬盘,RAID 5磁盘阵列),算得上十分优异。我们在3天的测试期间不断的以IOmeter进行高速传输测试,系统没有出现资料错误讯息,显示出这套自行配置的小型FC SAN仍有不错的稳定性与可靠度。
⑵ 块存储、文件存储、对象存储这三者的本质差别是什么
块存储主要是将裸磁盘空间整个映射给主机使用的,就是说例如磁盘阵列里面有5块硬盘(为方便说明,假设每个硬盘1G),然后可以通过划逻辑盘、做Raid、或者LVM(逻辑卷)等种种方式逻辑划分出N个逻辑的硬盘。(假设划分完的逻辑盘也是5个,每个也是1G,但是这5个1G的逻辑盘已经于原来的5个物理硬盘意义完全不同了。例如第一个逻辑硬盘A里面,可能第一个200M是来自物理硬盘1,第二个200M是来自物理硬盘2,所以逻辑硬盘A是由多个物理硬盘逻辑虚构出来的硬盘。)接着块存储会采旦派用映射的方式将这几个逻辑盘映射给主机,主机上面的操作系统会识别到有5块硬盘,但是操作系统是区分不出到底是逻辑还是物理的,它一概就认为只是5块裸的物理硬盘陆迟迅而已,跟直接拿一块物理硬盘挂载到操作系统没有区别的,至少操作系统感知上没有区别。此种方式下,操作系统还需要对挂载的裸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后,才能使用,与平常主机内置硬盘的方式完全无异。优点早此:这种方式的好处当然是因为通过了Raid与LVM等手段,对数据提供了保护。另外也可以将多块廉价的硬盘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大容量的逻辑盘对外提供服务,提高了容量。写入数据的时候,由于是多块磁盘组合出来的逻辑盘,所以几块磁盘可以并行写入的,提升了读写效率。很多时候块存储采用SAN架构组网,传输速率以及封装协议的原因,使得传输速度与读写速率得到提升。
⑶ 爱数备份的爱数产品
爱数备份软件 3.0 提供完善的企业级网络备份解决方案,集中可靠地保护企业服务器和桌面环境。支持 Windows /Linux 平台下文件服务器、Web 服务器、各类应用服务器的保护,包含对 MySQL、SQL Server、Oracle、Lotus Domino、Sybase、Exchange Server、Active Directory 等数据库环境的保护,而且爱数备份软件 3.0 也是员工桌面 PC、移动电脑保护的最佳选择,是产业界唯一一款高度集成的、适用于数据中心和桌面环境保护的专业数据备份软件。具有全面、安全、易用的特色。
操作系统保护
1、支持 Windows 和 Linux 操作系统的在线完全及增量备份,包括 Windows 2008 及 Windows 7 。
2、基于 AnyRestore 系统恢复技术,即使硬盘损坏或其它部件损坏,也可将原系统备份集恢复到新硬件环境中。
3、支持 IBM、HP、Dell 、浪潮等各种服丛凯务器环境的灾难恢复,支持各种 RAID 环境下的系统灾难恢复,包括 RAID0、RAID1、RAID5 等。
应用系统保护
1、支持 SQL Server 数据库系统的在线备份,包括全备份、差异备份和事务日志备份等。
2、基于准 CDP 技术,实现 AD 实时备份和快速恢复 。
3、支持 Oracle 数据库、表空间、归档日志的全备份和增量备份。
4、支持 Oracle 数据库的时间点回溯恢复,可在已备份时间点的基础上,更精确回溯到某一时间点。 5、支持 Lotus Domino 数据库、事务日志的全备份和增量备份。
6、支持 Exchange Server 整个数据库或数据库的单个存储组的全备份和增量备份。
7、支持 Sybase 系统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的完全备份,增量备份。
8、支持运行在 SQL Server、Oracle、Domino 数据库系统的 OA 系统、财务系统、CRM、ERP、 CAD、Web系统等各类应用系统。
9、支持双机与集群连续性接管备份。
10、与操作系统备份以及文件数据备份模块结合,可对应用系统实施系统备份、数据库文件冷备份、数据库热备份,当灾难发生时,可以完全重建应用系统环境。
文件数据保护
1、支持包括办公文档、视频、设计图纸、图片等各种文档的增量备份、循环备份和合成备份。
2、支持文件实时备份(CDP),支持基于文件版本数的循环策略、过滤、加密、压缩等功能,支持块级增量备份每一个变化的数据块,不间断保护客户端数据,随时恢复到最新状态和历史状态。
3、支持 Outlook、Foxmail 等邮件客户端的块级增量备份,增量备份时仅备份变化的邮件内容。 作为领先的一体化设备,爱数备份存储柜 3.5 旨在为用户提供集备份、容灾、存储于一体的创新型解决方案,它可满足从 PC 环境到 Windows、Linux 和 Unix 服务器环境的集中备份;通过容灾及虚拟化技术来满足各种容灾及虚拟化应用需求,支持自动/手动方式进行应用容灾接管、支持数据自动同步及异地容灾;设备采用 NAS、IP SAN 和 FC SAN 多种存储架构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满足用户数据共享和集中存储的需求。
LX系列(Lite Series,入门系列)
可满足小规模的数据集中备份以及数据存罩慎储一体化需求。
PX系列(Professional Series,专业系列)
可满足大规模数据集中备份及存储需求;
其扩展性、性能、容量和处理能力等都优于LX系列。
VX系列(Virtualization Series,虚拟化系列)
高端系列产品;
通过虚拟化及容灾技术保证业务连续性,支持PX系列的所有功能,万兆及 FC SAN 环境的支持为可选配置;
可用于实现 FC SAN 环境的渗闷唤 LAN-Free 备份和万兆 IP SAN 环境的备份。
GX系列(Gateway Series,备份容灾网关系列)
一款备份容灾网关产品;
可提供所有的备份功能、NAS 及 IP SAN 功能;
支持异构存储架构、万兆网络环境、虚拟化及容灾技术。
EXP 1600 扩展柜
专用的 EXP 1600 扩展柜可直接连接在爱数备份存储柜后端;
作为扩展的存储空间;
实现简易直观的级联扩展。 爱数备份卫士专业版
一款面向企业员工 PC、个人笔记本等的专业备份产品,它是您数据安全的贴身保镖。全面的备份,集文件、系统、邮件、聊天记录于一体的备份软件,让您的数据保护周密完全;安全的备份,提供多级别的安全加密模式,特别是高级加密标准 (AES),让您的数据安全无懈可击。
1、激动人心的 windows 7 系统备份
全面支持 Windows 7 的系统备份与恢复,为您的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2、全面支持 64 位
全面支持 Windows XP 64 位,支持 windows Vista 64 位, 支持 Windows 7 64 位。
3、物超所值的保护方案
整合爱数刻录软件,实现备份、加密、刻录一站式服务的超值保护。
4、自动备份
灵活而强大的备份计划模式,支持备份任务的多计划性,结合简单计划、详细计划,提供每月、每周、每日、一次性等多种计划类型。
5、备份目的地多样化,让安全更加到位
提供的备份目的地可以是本地磁盘、网上邻居、移动磁盘( U盘、移动硬盘)、远程 FTP、系统隐藏专区、甚至可以直接备份到 CD/DVD 光盘。
爱数备份卫士服务器版
内置强大的备份引擎源自于爱数多年的不懈努力,专为企业 Windows 服务器环境设计,可支持服务器系统灾备与恢复、SQL Server 数据库备份、Exchange Server 数据库备份、文件备份、异地容灾,因其具有全面保护、安全可靠、功能强大、简单易用四大特点而广泛用于服务器的备份。
采用 AnyLink 执行引擎,支持备份、恢复、同步、数据库备份等。 独创的“簇照”技术,在不停机状态下可增量备份 Windows 服务器系统,在服务器系统崩溃之后可快速恢复。 改进的系统恢复程序,支持 IBM、HP、Dell 等各种服务器环境的灾难恢复,包括 RAID0、RAID1、RAID5 等等各种 RAID 环境。 新增的裸机恢复功能可用于恢复原服务器系统到新的硬件环境。 增量备份各种文档资料和邮件,包括打开且锁定的文件。 支持备份 SQL Server、MySQL数据库。 支持 FTP 远程备份,实现异地容灾。强大的备份引擎,支持大数据量、百万数量级的文件备份。
爱数 Tx3 云平台
爱数 Tx3 是集数据备份、复制容灾和存储管理于一体的云平台。基于爱数Tx3 云平台,企业和组织可以构建私有云备份、云容灾和云存储平台,也可以构建一体化的多服务平台,或者基于 Tx3 定制个性化私有云平台。
1、云备份平台
所有的企业和组织都需要满足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弹性备份平台!爱数 Tx3 支持面向企业、行业和公共组织的云备份平台建设,无论组织的规模多大,组织的管理模式如何,也无论 IT 系统如何异构和复杂,提供足够弹性的备份平台建设,真正将备份的目的归为数据安全。
1) 为企业和组织提供基于磁盘的弹性高级备份解决方案;
2)为大企业提供总部分支机构的整体远程私有云备份解决方案;
3)为行业提供行业云备份解决方案;
4)为地方运营商搭建公共云备份服务平台,为区域内企业提供云备份服务。
爱数 Tx3 跨越 Windows 、Linux、Unix 三大平台,满足从服务器到桌面电脑,从企业机房到大型数据中心,从真实环境到虚拟环境,从各类企业级数据库系统到文件数据,各种变化的异构需求的安全数据保护。它适应近线备份与远程数据容灾,小型机构的集中备份容灾,大型机构的总部分支统一安全备份,公共的云备份平台。
2、云存储平台
企业需要弹性的存储管理,需要自由灵活的信息服务。随时可以自动获取存储,随时自由交换信息数据,随时管理企业信息数据。爱数 Tx3 云存储平台正是一个这样的弹性的数据存储与信息管理平台!
为企业和组织提供的核心服务能力包括:
1)弹性分配的数据存储:动态规划,按需分配,随时随地,自由扩展;
2)安全灵活的信息交换:安全共享、灵活的数据交换,随时随地自由地获得需要的信息数据;
3)充分弹性的连接:无论是本地还是远程,可以安全的访问组织各地的存储数据。
4)弹性匹配的云存储平台:完全满足企业和组织动态成长的云存储平台,每个时期的存储和信息都是最适合的,从小到大(信息中心发展到数据中心),从简单到复杂(小企业发展到大型分支机构),与企业和组织的发展完全匹配!
3、云容灾平台
容灾为企业和组织希望实施面向对象(或者面向目标)的容灾方式提供了建设思路和模式。爱数 Tx3 云容灾平台支持各种弹性的容灾模式。支持基于持续数据保护技术的实时复制容灾。采用爱数 Tx3 建设云容灾平台:
1)避免数据的丢失:通过持续数据保护,确保服务器的每一个变化都实时地复制到介质服务器端,一旦出现灾难,数据丢失量将在一个未完成的事务级别。
2)消除系统的宕机时间:通过容灾服务器的自动/手动接管,消除业务停顿,并可通过实时时间点对主服务器进行灾难恢复,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还原业务系统。
3)降低业务风险:通过容灾方案,确保业务系统的可持续性运行,极大的降低业务的运营风险。
4)节约成本:简化的容灾方案,减少应用系统可用性的维护时间,并且通过避免数据丢失和消除宕机时间,减少应用系统故障所产生的经济损失。
⑷ DAS, SAN, NAS 和IPSAN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意思不同
NAS按字面简单说就是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装置,因此也称为“网络存储器”。它是一种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
IPSAN是在SAN后产生的,SAN默认指FCSAN,以光纤通道构建存储网络,IPSAN则以IP网络构建存储网络,较FCSAN,具有更经济、自由扩展等特点。
存储区域网络简称SAN,采用网状通道技术,通过FC交换机连接存储阵列和服务器主机,建立专用于数据存储的区域网络。
开放系统的直连式存储简称DAS,已经有近四十年的使用历史,随着用户数据的不断增长,尤其是数百GB以上时,其在备份、恢复、扩展、灾备等方面的问题变得日益困扰系统管理员。
2、优点不同
DAS能实现大容量存储,将多个磁盘合并成一个逻辑磁盘,满足海量存储的需求。可实现应用数据和操作系统的分离,能提高存取性能,无须专业人员操作和维护,节省用户投资。
SAN提供了一种与现有LAN连接的简易方法,并且通过同一物理通道支持广泛使用的SCSI和IP协议。SAN不受现今主流的、基于SCSI存储结构的布局限制。
NAS产品是真正即插即用的产品。NAS设备一般支持多计算机平台,用户通过网络支持协议可进入相同的文档,因而NAS设备无需改造即可用于混合Unix/Windows NT局域网内。
IPSAN价格合理的存储合并功能与更为简化的集中数据管理功能实施过程简单。IP网络技术相当成熟,IP-SAN减少了配置、维护、管理的复杂度。
3、特点不同
DAS可视化eCRF编辑功能,更易于数据收集,数据疑点同步自动核查,减少错误,提高数据质量,不同用户及角色选择性地拥有数据接触权,保证数据安全,保留所有用户数据操作痕迹以备查。
SAN由于其基础是一个专用网络,因此扩展性很强,不管是在一个SAN系统中增加一定的存储空间还是增加几台使用存储空间的服务器都非常方便。通过SAN接口的磁带机,SAN系统可以方便高效的实现数据的集中备份。
IP SAN基于十分成熟的以太网技术,由于设置配置的技术简单、低成本的特色相当明显,而且普通服务器或PC机只需要具备网卡,即可共享和使用大容量的存储空间。
四者的联系:IP-SAN的发展 其实是由 NAS 和SAN 发展过来的。通过NAS 和SAN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在早期由于DAS的发展,FAS 发展趋势,慢慢的形成的两个团队。
网络-DAS
网络-SAN
网络-NAS
网络-IPSAN
⑸ 两个硬件服务器可以挂载到fc san存储同一个lun吗
可以,配置成存储池可以共享空间
⑹ emc存储multipath问题求助
LINUX下多路径(multi-path)介绍及使用
一、什么是多路径
普通的电脑主机都是一个硬盘挂接到一个总线上,这里是一对一的关系。而到了有光纤组成的SAN环境,或者由iSCSI组成的IPSAN环境,由于主机和存储通过了光纤交换机或者多块网卡及IP来连接,这样的话,就构成了多对多的关系。也就是说,主机到存储可以有多条路径可以选择。主机到存储之间的IO由多条路径可以选择。每个主机到所对应的存储可以经过几条不同的路径,如果是同时使用的话,I/O流量如何分配?其中一条路径坏掉了,如何处理?还有在操作系统的角度来看,每条路径,操作系统会认为是一个实际存在的物理盘,但实际上只是通向同一个物理盘的不同路径而已,这样是在使用的时候,就给用户带来了困惑。多路径软件就是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应运而生的。
多路径的主要功能就是和存储设备一起配合实现如下功能:
1.故障的切换和恢复
2.IO流量的负载均衡
3.磁盘的虚拟化
由于多路径软件是需要和存储在一起配合使用的,不同的厂商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都提供了不同的版本。并且有的厂商,软件和硬件也不是一起卖的,如果要使用多路径软件的话,可能还需要向厂商购买license才行。比如EMC公司基于linux下的多路径软件,就需要单独的购买license。好在, RedHat和Suse的2.6的内核中都自带了免费的多路径软件包,并且可以免费使用,同时也是一个比较通用的包,可以支持大多数存储厂商的设备,即使是一些不是出名的厂商,通过对配置文件进行稍作修改,也是可以支持并运行的很好的。
二、Linux下multipath介绍,需要以下工具包:
在CentOS 5中,最小安装系统时multipath已经被安装,查看multipath是否安装如下:
1、device-mapper-multipath:即multipath-tools。主要提供multipathd和multipath等工具和 multipath.conf等配置文件。这些工具通过device mapper的ioctr的接口创建和配置multipath设备(调用device-mapper的用户空间库。创建的多路径设备会在/dev /mapper中)。
2、 device-mapper: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核部分和用户部分。内核部分主要由device mapper核心(dm.ko)和一些target driver(md-multipath.ko)。核心完成设备的映射,而target根据映射关系和自身特点具体处理从mappered device 下来的i/o。同时,在核心部分,提供了一个接口,用户通过ioctr可和内核部分通信,以指导内核驱动的行为,比如如何创建mappered device,这些divece的属性等。linux device mapper的用户空间部分主要包括device-mapper这个包。其中包括dmsetup工具和一些帮助创建和配置mappered device的库。这些库主要抽象,封装了与ioctr通信的接口,以便方便创建和配置mappered device。multipath-tool的程序中就需要调用这些库。
3、dm-multipath.ko和dm.ko:dm.ko是device mapper驱动。它是实现multipath的基础。dm-multipath其实是dm的一个target驱动。
4、scsi_id: 包含在udev程序包中,可以在multipath.conf中配置该程序来获取scsi设备的序号。通过序号,便可以判断多个路径对应了同一设备。这个是多路径实现的关键。scsi_id是通过sg驱动,向设备发送EVPD page80或page83 的inquery命令来查询scsi设备的标识。但一些设备并不支持EVPD 的inquery命令,所以他们无法被用来生成multipath设备。但可以改写scsi_id,为不能提供scsi设备标识的设备虚拟一个标识符,并输出到标准输出。multipath程序在创建multipath设备时,会调用scsi_id,从其标准输出中获得该设备的scsi id。在改写时,需要修改scsi_id程序的返回值为0。因为在multipath程序中,会检查该直来确定scsi id是否已经成功得到。
三、multipath在CentOS 5中的基本配置过程:
1、安装和加载多路径软件包
# yum –y install device-mapper device-mapper-multipath
# chkconfig –level 2345 multipathd on #设置成开机自启动multipathd
# lsmod |grep dm_multipath #来检查安装是否正常
如果模块没有加载成功请使用下列命初始化DM,或重启系统
---Use the following commands to initialize and start DM for the first time:
# modprobe dm-multipath
# modprobe dm-round-robin
# service multipathd start
# multipath –v2
2、配置multipath:
Multipath的配置文件是/etc/multipath.conf , 如需要multipath正常工作只需要如下配置即可:(如果需要更加详细的配置,请看本文后续的介绍)
blacklist {
devnode "^sda"
}
defaults {
user_friendly_names yes
path_grouping_policy multibus
failback immediate
no_path_retry fail
}
# vi /etc/multipath.conf3、multipath基本操作命令
# /etc/init.d/multipathd start #开启mulitipath服务
# multipath -F #删除现有路径
# multipath -v2 #格式化路径
# multipath -ll #查看多路径
如果配置正确的话就会在/dev/mapper/目录下多出mpath0、mpath1等之类设备。
用fdisk -l命令可以看到多路径软件创建的磁盘,如下图中的/dev/dm-[0-3]4、multipath磁盘的基本操作
要对多路径软件生成的磁盘进行操作直接操作/dev/mapper/目录下的磁盘就行.
在对多路径软件生成的磁盘进行分区之前最好运行一下pvcreate命令:
# pvcreate /dev/mapper/mpath0
# fdisk /dev/mapper/mpath0
用fdisk对多路径软件生成的磁盘进行分区保存时会有一个报错,此报错不用理会。
fdisk对多路径软件生成的磁盘进行分区之后,所生成的磁盘分区并没有马上添加到/dev/目录下,此时我们要重启IPSAN或者FCSAN的驱动,如果是用iscsi-initiator来连接IPSAN的重启ISCSI服务就可以发现所生成的磁盘分区了
# service iscsi restart
# ls -l /dev/mapper/
如上图中的mpath0p1和mpath1p1就是我们对multipath磁盘进行的分区
# mkfs.ext3 /dev/mapper/mpath0p1 #对mpath1p1分区格式化成ext3文件系统
# mount /dev/mapper/mpath0p1 /ipsan/ #挂载mpath1p1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