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和定时器的介绍
导语:单片机,其实就是一种用于集成电路中的芯片,而单片机的定时器是一个电子元件,它是一个稳定的计数器,是由单片机本身提供的。它也是单片机上的一个连接部件,可以用来编程。定时器还有一个功能显而易见就是可以用来定时,同时,它也可以用来统计一些脉冲信号。下面就来介绍下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的相关内容。
定时器的结构
定时器是由两个寄存器组成的,其中一个寄存器是用来确定计数器的工作形式和功能的,另外一个计时器是用来控制单片机的启动和停止的,同时它也是设置溢出的一个标志。
计数过程
每来一个脉冲计数器加1,当加到计数器为全1(即FFFFH)时,再输入一个脉冲就使计数器回零,且计数器的溢出使TCON中TF0或TF1置1,向CPU发出中断请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允许时)。如果定时器/计数器工作于定时模式,则表示定时时间已到;如果工作于计数模式,则表示计数值已满。
定时应用
用作定时器:此时设置为定时器模式,加1计数器是对内部机器周期计数(1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振荡周期,即计数频率为晶振频率的1/12)。计数值N乘以机器周期Tcy就是定时时间t。
计数运用
用作计数器:此时设置为计数器模式,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T0或T1引脚输入到计数器。每来一个外部脉冲,计数器加1。但单片机对外部脉冲有基本要求:脉冲的高低电平持续时间都必须大于1个机器周期。
定时器的使用
定时器的使用主要分为五个步骤,首先是要打开中断的可以允许的位置,主要是对IE寄存器的控制,然后选择定时器的工作的形式,定时器的一个格式是TMOD的形式,主要有四种方式。第一种计数的方式是十三位加一的形式,第二种是十六位加一的计数器,第三种的定数器被分解成两部分,一个是八位的寄存器,另外一个是八位的计数器。第三步就是要为定时器进行赋值,首先定时器的初值是等于计数器模值减去计数器记满的招满值,而定时器的初值是等于模值减去预定时的时间与单片机时钟周期的十二倍。接下来就是启动计时器,当TRO为0的时候,停止TO开始计数,而TRO值为1的时候,就启动TO进行计数。当TFO为0的时候,没有TO的中断,这时是没有硬件复位,而当值为1的时候有TO溢出中断的情况。当TR1为0的时候,停止TI进行计数,而值为1的时候开启T1进行计数。
当TF1为0的时候,没有T1的中断,为1的时候会出现T1的溢出中断情况。当IE1的值为0的时候时,出现硬件的复位而当其值为1的时候出现中断。当IT1的值为0的时候INT1出现电平触发的情况,也就是软件复位,而当值为1的时候,INT1的负边沿会出现触发的情况。当IE0的值为0时会出现硬件复位,而当IEO的值为1的时候,INT0上会有中断的情况。当IT0的值为0时,INT0会发生电平触发,也就是软件复位,同时INT0的负边沿触发。最后一步就是计数器中断入口程序。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方式0为13位计数,由TL0的低5位(高3位未用)和TH0的8位组成TL0的低5位溢出时向TH0进位,TH0溢出时,置位TCON中的TF0标志,向CPU发出中断请求。
方式1的计数位数是16位,由TL0(TL1)作为低8位、TH0(TH1)作为高8位,组成了16位加1计数器。
方式2为自动重装初值的8位计数方式。
在方式2下,当计数器计满255(FFH)溢出时,CPU自动把TH的值装入TL中,不需用户干预。因此特别适合于用作较精确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方式3只适用于定时器/计数器T0,定时器T1方式3时相当于TR1=0,停止计数。
工作方式3将T0分成为两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TL0和TH0。
总而言之,定时器的使用可以为单片机的功能增加一些性能上的增强。所以,合理的运用定时器将会帮助我们使用单片机。以上就是有关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 单片机 定时器
你应该是做的计数器使用的,读出在一定时间内计数次数,其所得值为16位2进制数,th1为高八位,tl1为低八位,th1*256+tl1即是读取次数的最终结果
3. 单片机 定时器使用
你是刚学习单片机吗?
对于Ljmp和Ajmp
只是寻址范围稍有区别
前者为长转移指令
后者是绝对转移指令,后者范围转移范围在同一个2K字节空间以内,一般没有太大的区别。程序写的较短较密的用后一个就可以。
还有哦
你的程序中有几个错误
T0的入口地址可是000Bh
堆栈指针是C51中已经定义好的专用指针,用于暂存一些有用变量中的内容
20次循环为14h
还有中断返回返回到等待区就好,表示继续执行同样的程序,这样才能循环1S的方波
建议你可以看看你的教材
上面应该都有介绍的。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
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这本书是我学过的教材,我觉得挺实用的,你可以参考一下上面107页的程序。
下面是我给你改过的程序
可以参考一下哦!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00BH
AJMP
PART1
ORG
0030H
MAIN:
MOV
TMOD,#01H
MOV
TH0,#3CH
MOV
TL0,#0B0H
MOV
R7,#0AH
MOV
IE,#82H;这个和你的按位启动是一样效果
SETB
TR0
SJMP
$
PART1:
MOV
TH0,#3CH
MOV
TL0,#0B0H
DJNZ
R7,FANHUI
CPL
P1.0
MOV
R7,#0AH
FANHUI:
RETI
end
其实堆栈指针在51系列中已经定义好了一段区域,最多用于子程序中,例如你在主程序中用了寄存器R1,而且其值在你主程序的其他位置还有用,而且你需要用到一个跳转指令在子程序中进行操作,怕在子程序中也要用到R1,那么先用堆栈将R1的值暂存起来,等完成子程序得时候再退栈,这样原来的R1中的值将不会被破坏。这里还要注意哦,堆栈是顺序操作的,它是后进先出原则哦,这个你可以参考一下C语言。
4. 单片机定时器
一般都是相同的。
但不同影响也不大。
初始化的值仅执行一次,到T0中断后,就装入中断函数中的赋值,下一次中断仍是装入中断函数中的赋值。
从初始化到第一次T0中断值,一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后面每次的T0中断时间一致。
就像喊口令一样,从喊预备到开始,这个时间不重要,但开始后,每次喊口号间隔要相同。
5. 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方法
T=(2的N次方-X)12/单片机晶振频率
2 N为定时器的工作方式:
方式0时,N=13
方式1时,N=16
方式2时,N=8
注意晶振频率,晶振频率的十二分之一是机器频率,再取倒数是机器周期,把定时时间换算成多少个机器周期,当作T代入上式求出X,然后把X化为二进制数,(以方式1定时器0为例)高八位存入TH1,低八位存入TL1
6. 单片机定时器怎么定时的
1. 单片机定时器实际是一个加法计算器。
2. 每个机器周期(通常为Fosc/12),计算器的值都自动加1,直到计算器溢出(FFFF加1后变为0),单片机使能计算器溢出标志。
3. 所以,设定不同的计算器初始值,可以实现不同的定时
电子设计网dzsj
7. 单片机定时器设置步骤
搜狐网
晴 / -25°
新手入门!如何设置单片机定时器?
嵌入式资讯精选
2018-12-05
订阅
在单片机的学习过程中,单片机定时器的合理设置和应用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刚开始接触单片机知识的新人工程师们比较容易出错误的一个环节之一。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为大家总结了单片机定时器应用过程中的两大常见问题进行实时解析,希望能够对各位新人工程师的学习提供一定帮助。
问题一:51单片机的T0、T1定时器四种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在单片机定时器的应用过程中,定时器在进行设置时会有四种不同的工作方式,合理选择相应的工作方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完成及时设置。下面我们就来逐一讲解一下这四种不同的计时方式。方式0是单片机计时器的第一种计时方式,这一方式13位计数模式。方式1则采用16位计数模式,方式2采用8位自动重装入计数模式,这两种技术模式也是目前在单片机应用过程中最常使用的及时方式。最后一种单片机定时器的计时方式是方式3,这一模式下只有T0有的双8位计数模式。
8. 51单片机定时器原理图
51单片机定时器,没有原理图。
只有框图。
9. 51单片机定时器
用2个定时器也可以。
T0和T1的初始化一起放在前面
MOV TMOD,#11H
MOV TH0,#3CH
MOV TL0,#0B0H
MOV TH1,#3CH
MOV TL1,#0B0H
SETB EA
SETB ET0
SETB TR0
SETB ET1
SETB TR1
定时子程序2 个单独分开。
10. 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设置特殊功能寄存器 TMOD,配置好工作模式。
第二步:设置计数寄存器 TH0 和 TL0 的初值。
第三步:设置 TCON,通过 TR0 置 1 来让定时器开始计数。
第四步:判断 TCON 寄存器的 TF0 位,监测定时器溢出情况。
写程序之前,我们要先来学会计算如何用定时器定时时间。我们的晶振是 11.0592M,时钟周期就是 1/11059200,机器周期是 12/11059200,假如要定时 20ms,就是 0.02 秒,要经过x 个机器周期得到 0.02 秒,我们来算一下 x*12/11059200=0.02,得到 x= 18432。16 位定时器的溢出值是 65536(因 65535 再加 1 才是溢出),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操作,先给 TH0 和 TL0一个初始值,让它们经过 18432 个机器周期后刚好达到 65536,也就是溢出,溢出后可以通过检测 TF0 的值得知,就刚好是 0.02 秒。那么初值 y = 65536 - 18432 = 47104,转成 16 进制就是 0xB800,也就是 TH0 = 0xB8,TL0 = 0x00。
这样 0.02 秒的定时我们就做出来了,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如果初值直接给一个 0x0000,一直到 65536 溢出,定时器定时值最大也就是 71ms 左右,那么我们想定时更长时间怎么办呢?用你小学学过的逻辑,倍数关系就可以解决此问题。
好了,我们下面就用程序来实现这个功能。
#include
sbit LED = P0^0;
sbit ADDR0 = P1^0;
sbit ADDR1 = P1^1;
sbit ADDR2 = P1^2;
sbit ADDR3 = P1^3;
sbit ENLED = P1^4;
void main(){
unsigned char cnt = 0; //定义一个计数变量,记录 T0 溢出次数
ENLED = 0; //使能 U3,选择独立 LED
ADDR3 = 1;
ADDR2 = 1;
ADDR1 = 1;
ADDR0 = 0;
TMOD = 0x01; //设置 T0 为模式 1
TH0 = 0xB8; //为 T0 赋初值 0xB800
TL0 = 0x00;
TR0 = 1; //启动 T0
while (1){
if (TF0 == 1){ //判断 T0 是否溢出
TF0 = 0; //T0 溢出后,清零中断标志
TH0 = 0xB8; //并重新赋初值
TL0 = 0x00;
cnt++; //计数值自加 1
if (cnt 》= 50){ //判断 T0 溢出是否达到 50 次
cnt = 0; //达到 50 次后计数值清零
LED = ~LED; //LED 取反:0--》1、1--》0
}
}
}
}
程序中都写了注释,结合前几章学的内容,自己分析一下,不难理解。本程序实现的结果是开发板上最右边的小灯点亮一秒,熄灭一秒,也就是以 0.5Hz 的频率进行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