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1单片机的串行口可以以移位寄存器方式和9位异步方式工作
51单片机的串行口可以以移位寄存器方式,也可以9位异步方式工作
但异步方式工作时这个第9位不是普通的数据,而是奇偶校验位或地址/数据的指示标志
因多机通信时需要区别不同的从机,就需要一个地址,这个第9位为0,表明前8位是数据
这个第9位为1,表明前8位是地址
由于SBUF是8位寄存器,即使你能一次发9位也很麻烦,发送方要把第9位分离出来
接收方也要单独处理这一位
不象STM32发送和接收寄存器都是32位,本来第9位就有效,9位数可以一次装入或读出,所以能够一次发送和接收
B. mc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有哪几种工作方式
1、立即寻址:操作数就写在指令中,和操作码一起放在程序存贮器中。把“#”号放在立即数前面,以表示该寻址方式为立即寻址,如movA,#20H。
2、寄存器寻址:操作数放在寄存器中,在指令中直接以寄存器的名来表示操作数地址。如MOVA,R0就属于寄存器寻址,即R0寄存器的内容送到累加器A中。
3、直接寻址:操作数放在单片机的内部RAM某单元中,在指令中直接写出该单元的地址。如前例的ADDA,70H中的70H。
4、寄存器间接寻址:操作数放在RAM某个单元中,该单元的地址又放在寄存器R0或R1中。如果RAM的地址大于256,则该地址存放在16位寄存器DPTR(数据指针)中,此时在寄存器名前加@符号来表示这种间接寻址。如MOVA,@R0。
5、变址寻址:指定的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与指令中给出的偏移量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操作数的地址。如MOVCA,@A+DPTR。
6、相对寻址:由程序计数器中的基地址与指令中提供的偏移量相加,得到的为操作数的地址。如SJMPrel。
7、位寻址:操作数是二进制中的某一位,其位地址出现在指令中。如SETBbit。
(2)51单片机的串行口可以移位吗扩展阅读:
单片机的硬件特性:
1、主流单片机包括CPU、4KB容量的RAM、128 KB容量的ROM、 2个16位定时/计数器、4个8位并行口、全双工串口行口、ADC/DAC、SPI、I2C、ISP、IAP。
2、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模块化。
3、单片机可靠性高,可工作到10^6 ~10^7小时无故障。
4、处理功能强,速度快。
5、低电压,低功耗,便于生产便携式产品。
6、控制功能强。
7、环境适应能力强。
C. AT89S51单片机串行口的4种工作方式各有什么功能和特点
AT89S51单片机串行口有四种工作方式,分别是模式0、模式1、模式2和模式3,下面是各自的功能和特点:
1. 模式0:同步移位输入/输出方式
- 功能:在这种模式下,串行端口可以进行同步移位输入和输出,即每次只能输入或输出一个数据位。
- 特点扰孙:数据传输速率较慢,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需要外部时钟源,因此成本较低。
2. 模式1:异步移位输入/输出方式
- 功能:在这种模式下,串行端口可以进行异步移位输入和输出,即可以一次性输入或输出多个数据位。
- 特点:数据传输速率较快,但需要外部时钟源,因此成本较高。
3. 模式2:带自动波特率检测的异步移位输入/输出方式
- 功能:在这种模缓盯链式下,串行端口可以进行异步移位输入和输出,并自动检测波特率。
- 特点:数据传输速率较快,且可以自动检测波特率,但需要外部时钟源,因此成本较高。
4. 模式3:多机通讯方式
- 功能:在这种模式下,串行端口可以进行多机通讯,可以同时收发数据。
- 特点:可以实现多机通讯和数据的同时收发则坦,但需要外部时钟源,成本较高。
总的来说,不同的工作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
D. 51单片机的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它们的帧格式是如何规定的
串行口分四种工作方式,由SM0、SM1二位决定,其定义如下:
SM0、SM1 工作方式 功能描述 波特率
0 0 方式0 8位移位寄存器 Fosc/12
0 1 方式1 10位UART 可变
1 0 方式2 11位UART Fosc/64或fosc/32
1 1 方式3 11位UART 可变
(1)方式0:串行口的工作方式0为移位寄存器I/O方式,可外接移位寄存器,一扩展I/O口,也可外接同步I/O设备。
发送操作:当执行一条“MOV SBUF,A”指令时,启动发送操作,由TXD输出移位脉冲,由RXD串行SBUF中的数据。发送完8位数据后自动置TI=1.请求中断。要继续发送时,TI必须有指令清零。
接收操作:REN是串行口接收允许控制位。REN=0时禁止接收;REN=1时允许接收。当软件将REN置“1”时,即开始从RXD端口以fosc/12波特率输入数据,当接收到8位数据时,将中断标志RI置“1”。再次接收数据之前,必须用软件将RI清0。
(2)方式1:串行口位10位通用异步接口。发送或接收一帧数据信息为10位,包括1位起始位“0”、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1”。
发送数据:数据从TXD端口输出,当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器SBUF时,就启动发送器发送。发送完一帧数据后,置中断标志TI=1,申请中断,通知CPU可以发送下一个数据了。
接收数据:首先使REN=1(允许接收数据),串行口从RXD接收数据,当采样到1至0跳变时,确认是起始位“0”,就开始接收一帧数据,当接收完一帧数据时,置中断标志RI=1,申请中断,通知CPU从SBUF取走接收到的数据
(3)方式2:串行口为11位异步通信接口。发送或接收一帧信息包括1位起始位“0”、8位数据位、1位可编程位、1位停止位“1”。
发送数据:发送前,先根据通信协议由软件设置TB8为“奇偶校验位”或“数据标识位”,然后将要发送的数据写入SBUF,即能启动发送器。发送过程是由执行任何一条以SBUF为目的寄存器的指令而启动的,把8位数据装入SBUF,同时还把TB8装到发送移位寄存器的第9位上,然后从TXD(P3.1)端口输出一帧数据。
接收数据:先置REN=1,使串行口为允许接收状态,同时还要将RI清“0”。然后再根据SM2的状态和所接收到的RB8的状态决定此串行口在信息到来后是否置R1=1,并申请中断,通知CPU接收数据。当SM2=0时,不管RB8为“0”还是为“1”,都置RI=1,此串行口将接收发送来的信息。当SM2=1时,且RB8=1,表示在多机通信情况下,接收的信息为“地址帧”, 此时置RI=1, 串行口将接收发来的地址。当SM2=1时,且RB8=0,表示在多机通信情况下,接收的信息为“数据帧”, 但不是发给本从机的,此时RI不置为“1”,因而SBUF中接收的数据帧将丢失。
(4)方式3:为波特率可变的11位异步通信方式,除了波特率有所区别之外,其余方式都与方式2相同。
E. MCS-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有几种工作方式请简述各种方式的功能.
89系列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有4种工作方式:
方式0是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帧格式8位,波特率固定为fosc/12。
方式1是8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0位,波特率可变:T溢出率/n(n= :32或16)。
方式2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1位,波特率固定: fosc/n(n=32 或16)。
方式3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1位,波特率可变:T溢出率(m=32或16)。
方式1、2、3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帧格式及波特率两个方面。
(5)51单片机的串行口可以移位吗扩展阅读
方式0和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都是由单片机时钟脉冲经相关控制电路处理后获得。其中方式0的波特率完全取决于系统时钟频率fosc的高低,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而方式2的波特率还受SMOD(PCON.7)状态控制。当SMOD=1时,为fosc/32, SMOD=0时为fosc/64。
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通常使用单片机中的定时器T1工作在其方式2 (自动重装初值方式)作为波特率发生器使用,以产生所需的波特率信号。
K为定时器T1的位数,与其工作方式有关(方式0,K=13; 方式1,K=16;方式2,K=8)。 由波特率计算公式可知,方式1和方式3下波特率受fosc、SMOD、T1工作方式以及T1初值等多种因素影响。
通常是在fosc、SMOD和T1工作方式选定情况下,通过调整T1初值(即调整T1的溢出率)的方式来改变波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