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单片机原理难吗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需要学习低级汇编语言和C语言。学习具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有恒心是一定能学好的。
1)编程语言:
a)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是一种用于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其他可编程器件的低级语言,亦称为符号语言。在汇编语言中,用助记符(Mnemonics)代替机器指令的操作码,用地址符号(Symbol)或标号(Label)代替指令或操作数的地址。在不同的设备中,汇编语言对应着不同的机器语言指令集,通过汇编过程转换成机器指令。
b)C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
2)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00M的高速单片机。
3)由于单片机对成本是敏感的,所以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软件还是最低级汇编语言(近几年,C语言也开始广泛被应用),它是除了二进制机器码以外最低级的语言了,既然这么低级为什么还要用呢?很多高级的语言已经达到了可视化编程的水平为什么不用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单片机没有家用计算机那样的CPU,也没有像硬盘那样的海量存储设备。一个可视化高级语言编写的小程序里面即使只有一个按钮,也会达到几十K的尺寸!对于家用PC的硬盘来讲没什么,可是对于单片机来讲是不能接受的。 单片机在硬件资源方面的利用率必须很高才行,所以汇编虽然原始却还是在大量使用。一样的道理,如果把巨型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拿到家用PC上来运行,家用PC也是承受不了的。
4)应用分类
a.通用型/专用型,这是按单片机适用范围来区分的。例如,80C51是通用型单片机,它不是为某种专用途设计的;专用型单片机是针对一类产品甚至某一个产品设计生产的,例如为了满足电子体温计的要求,在片内集成ADC接口等功能的温度测量控制电路。
b.总线型/非总线型,这是按单片机是否提供并行总线来区分的。总线型单片机单片机普遍设置有并行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控制总线,这些引脚用以扩展并行外围器件都可通过串行口与单片机连接,另外,许多单片机已把所需要的外围器件及外设接口集成一片内,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不要并行扩展总线,大大减省封装成本和芯片体积,这类单片机称为非总线型单片机。
c.控制型/家电型,这是按照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大致应用的领域进行区分的。一般而言,工控型寻址范围大,运算能力强;用于家电的单片机多为专用型,通常是小封装、低价格,外围器件和外设接口集成度高。 显然,上述分类并不是惟一的和严格的。例如,80C51类单片机既是通用型又是总线型,还可以作工控用。
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张岩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诸如手机、汽车电子、工业上的步进马达、机器手臂的控制等,都可见到单片机的身影。单片机的特点是编程、维护相对复杂,编程方式常用C语言或者汇编语言,成本较低,I/O接口相对有限。
PLC与单片机的区别
PLC是应用单片机构成的比较成熟的控制系统,是已经调试成熟稳定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产品,有较强的通用性。
单片机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应用系统,使用范围更广,但单就“单片机”而言,它只是一种集成电路,还必须与其它元器件及软件构成系统才能应用。
从工程的使用来看,对单项工程或重复数极少的项目,采用PLC快捷方便,成功率高,可靠性好,但成本较高。
对于量大的配套项目,采用单片机系统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优点,但这要有相当的研发力量和行业经验才能使系统稳定。
从本质上说,PLC其实就是一套已经做好的单片机(单片机范围很广泛)系统。
PLC的特点
PLC广泛使用梯形图代替计算机语言,对编程有一定的优势。你可以把梯形图理解成是与汇编等计算器语言一样,是一种编程语言,只是使用范围不同。而且通常做法是由PLC软件把你的梯形图转换成C或汇编语言(由PLC所使用的CPU决定),然后利用汇编或C编译系统编译成机器码。PLC运行的只是机器码而已,梯形图只是让使用者更加容易使用而已。
如所说,MCS-51单片机也可以用于PLC制作,只是8位CPU在一些高级应用如:大量运算(包括浮点运算)、嵌入式系统(现在UCOS也能移植到MCS-51)等,有些力不从心而已。不过加上DSP就已经能满足一般要求了,而且同样使用梯形图编程,我们可把梯形图转化为C51再利用KEIL的C51进行编译。不难发现不同型号的PLC会选用不同的CPU,其实也说明PLC就是一套已经做好的单片机系统。
这样一看PLC其实并不神秘,不少PLC是很简单的,其内部的CPU除了速度快之外,其他功能还不如普通的单片机。通常PLC采用16位或32位的CPU,带1或2个的串行通道与外界通讯,内部有一个定时器即可,若要提高可靠性再加一个看家狗定时器问题就解决了。
另外,PLC的关键技术在于其内部固化了一个能解释梯形图语言的程序及辅助通讯程序,梯形图语言的解释程序的效率决定了PLC的性能,通讯程序决定了PLC与外界交换信息的难易。对于简单的应用,通常以独立控制器的方式运作,不需与外界交换信息,只需内部固化有能解释梯形图语言的程序即可。
实际上,设计PLC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发解释梯形图语言的程序。现在的单片机完全可以取代PLC。以前的单片机由于稳定性和抗电磁干扰能力比较的弱和PLC是没有办法相比的,现在的单片机已经做到了高稳定性和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在某些领域已经实现了替换。
单片机可以取代PLC吗?
有人说这是个伪问题,单片机是元器件,PLC是由元器件以及庞大的软件构成的系统,两者在这一方面没有可比性 —— 大多PLC的控制芯片实际上就是单片机,也就是说可以将PLC看成是单片机的二次开发。单论工业防护等级,单片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根本比不了PLC这种IP67类的产品( IP为标记字母,第一标记数字表示接触保护和外来物保护等级,第二标记数字表示防水保护等级)。而且就PLC这种能应对工业恶劣环境的产品还开发出一套冗余系统。
③ C语言与单片机C语言的区别 急求
单片机c语言比起普通C语言增加了一些基本的指令,变量的赋值是16进制,当然单片机c语言只牵涉到普通c语言的基础部分。具体体现在:
1、单片机中C的语法一般都对 ANSI C有些扩展,及一些特殊写法 如C51扩展的 data xdata bit sbit 一类的,还有一些中断程序写法 void int() interrput 1 一类的。
2、C是一门语言,由对应平台的编译器编译成对应平台汇编的程序,各平台的汇编不一样,当然编译器也不一样 DOS上的TC2 TC3 WINDOWS上的VC 8051的C51都有自已的编译器 。具体区别是由编译器决的,只能参考对应的编译手册,即使同种平台不同的编译器对C的扩展也有不同。
3、单片机c语言编程是基于C语言的单片机编程。单片机的C语言采用C51编译器(简称C51)。由C51产生的目标代码短,运行速度高,存储空间小,符合C语言的ANSI标准,生成的代码遵循Intel目标文件格式,而且可与A51汇编语言PL/M51语言目标代码混合使用。
C51本质就是C,是为在单片机上使用C而出来的,如果C不牢固,还是多掌握一点C再学C51,不过新增的知识也不少,而且基本上跟C无关。
4、C只是一种高级语言。它除具有一般高级语言的功能特性外,它可以很好的操作底层的硬件接口。在C语言的基础上,如果你把一些单片机的端口或特殊功能寄存器加于定义,使之方便于在 写语句的时候,直接直观的编写。这样就差不多是单片机C语言。
C语言的特性差不多都可以用于单片机C语言,因为它们的编译机理都是一样的。
(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扩展阅读:
C语言:
C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底层开发。C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
尽管C语言提供了许多低级处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着良好跨平台的特性,以一个标准规格写出的C语言程序可在许多电脑平台上进行编译,甚至包含一些嵌入式处理器(单片机或称MCU)以及超级电脑等作业平台。
C语言是一门面向过程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与C++,Java等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有所不同。
其编译器主要有Clang、GCC、WIN-TC、SUBLIME、MSVC、Turbo C等。
单片机的C语言:
单片机软件设计使用C语言作为编程开发软件,采用模块化的程序结构,设计了按键模块程序、RFID模块程序、日历时钟模块程序、GPRS模块程序、显示存储模块程序等,并编写系统主程序,将五个程序模块组合在一起,实现单片机控制系统的整体功能。
51单片机支持三种高级语言,即PL/M,C和BASIC。C语言是一种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其代码率高,数据类型及运算符丰富,并具有良好的程序结构,适用于各种应用的程序设计,是目前使用较广的单片机编程语言。
单片机的C语言采用C51编译器(简称C51)。有C51产生的目标代码短,运行速度高,所需存储空间小,符合C语言的ANSI标准,生成的代码遵循Intel目标文件格式,而且可与A51汇编语言或PL/M51语言目标代码混合使用
C语言-网络
单片机C语言-网络
④ C语言控制单片机的详细原理是怎样的
C语言源程序----->C编译器----->汇编代码----->汇编器----->机器代码
所谓的单片机C语言的意思是拿C语言来编写单片机程序,没有什么C语言控制单片机这回说法。具体过程是:C语言源程序通过特定的C编译器编译为针对某种单片机的汇编代码,再由汇编器将汇编代码汇编为单片机可执行的机器代码,然后下载到单片机的存储器运行。当前一般的集成开发环境(如Keil C)可以一次搞定生成机器代码。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单片机也是一种计算机,不要以为只有在PC机上才可以用C语言编程,C语言可以用作为任何计算机的编程语言,当然包括单片机,但有一个条件就是,你必需要有针对某种架构的计算机的C编译器。目前来讲,C语言的编译器种类非常多,有用于各种单片机以及微处理器架构的编译器版本,所以可以用C来做为单片机的编程语言。不同的是,你用TC或者VC编译得到的是X86(如Intel,AMD)的目标代码,只能在PC机上运行,而如果用单片机C编译器(比如Keil C)编译的代码是单片机代码,只能在特定的单片机上运行。目前C/C++是最流行的单片机/微处理器编程语言。
⑤ 单片机c语言编程
单片机的外部结构:
DIP40双列直插;
P0,P1,P2,P3四个8位准双向I/O引脚;(作为I/O输入时,要先输出高电平)
电源VCC(PIN40)和地线GND(PIN20);
高电平复位RESET(PIN9);(10uF电容接VCC与RESET,即可实现上电复位)
内置振荡电路,外部只要接晶体至X1(PIN18)和X0(PIN19);(频率为主频的12倍)
程序配置EA(PIN31)接高电平VCC;(运行单片机内部ROM中的程序)
P3支持第二功能:RXD、TXD、INT0、INT1、T0、T1
单片机内部I/O部件:(所为学习单片机,实际上就是编程控制以下I/O部件,完成指定任务)
四个8位通用I/O端口,对应引脚P0、P1、P2和P3;
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TMOD,TCON,TL0,TH0,TL1,TH1)
一个串行通信接口;(SCON,SBUF)
一个中断控制器;(IE,IP)
针对AT89C52单片机,头文件AT89x52.h给出了SFR特殊功能寄存器所有端口的定义。教科书的160页给出了针对MCS51系列单片机的C语言扩展变量类型。
C语言编程基础:
十六进制表示字节0x5a:二进制为01011010B;0x6E为01101110。
如果将一个16位二进数赋给一个8位的字节变量,则自动截断为低8位,而丢掉高8位。
++var表示对变量var先增一;var—表示对变量后减一。
x |= 0x0f;表示为 x = x | 0x0f;
TMOD = ( TMOD & 0xf0 ) | 0x05;表示给变量TMOD的低四位赋值0x5,而不改变TMOD的高四位。
While( 1 ); 表示无限执行该语句,即死循环。语句后的分号表示空循环体,也就是{;}
在某引脚输出高电平的编程方法:(比如P1.3(PIN4)引脚)
#include <AT89x52.h> //该头文档中有单片机内部资源的符号化定义,其中包含P1.3
void main( void ) //void 表示没有输入参数,也没有函数返值,这入单片机运行的复位入口
{
P1_3 = 1; //给P1_3赋值1,引脚P1.3就能输出高电平VCC
While( 1 ); //死循环,相当 LOOP: goto LOOP;
}
注意:P0的每个引脚要输出高电平时,必须外接上拉电阻(如4K7)至VCC电源。
在某引脚输出低电平的编程方法:(比如P2.7引脚)
#include <AT89x52.h> //该头文档中有单片机内部资源的符号化定义,其中包含P2.7
void main( void ) //void 表示没有输入参数,也没有函数返值,这入单片机运行的复位入口。
{
P2_7 = 0; //给P2_7赋值0,引脚P2.7就能输出低电平GND
While( 1 ); //死循环,相当 LOOP: goto LOOP;
}
在某引脚输出方波编程方法:(比如P3.1引脚)
#include <AT89x52.h> //该头文档中有单片机内部资源的符号化定义,其中包含P3.1
void main( void ) //void 表示没有输入参数,也没有函数返值,这入单片机运行的复位入口
{
While( 1 ) //非零表示真,如果为真则执行下面循环体的语句
{
P3_1 = 1; //给P3_1赋值1,引脚P3.1就能输出高电平VCC
P3_1 = 0; //给P3_1赋值0,引脚P3.1就能输出低电平GND
} //由于一直为真,所以不断输出高、低、高、低……,从而形成方波
}
将某引脚的输入电平取反后,从另一个引脚输出:( 比如 P0.4 = NOT( P1.1) )
#include <AT89x52.h> //该头文档中有单片机内部资源的符号化定义,其中包含P0.4和P1.1
void main( void ) //void 表示没有输入参数,也没有函数返值,这入单片机运行的复位入口
{
P1_1 = 1; //初始化。P1.1作为输入,必须输出高电平
While( 1 ) //非零表示真,如果为真则执行下面循环体的语句
{
if( P1_1 == 1 ) //读取P1.1,就是认为P1.1为输入,如果P1.1输入高电平VCC
{ P0_4 = 0; } //给P0_4赋值0,引脚P0.4就能输出低电平GND
else //否则P1.1输入为低电平GND
//{ P0_4 = 0; } //给P0_4赋值0,引脚P0.4就能输出低电平GND
{ P0_4 = 1; } //给P0_4赋值1,引脚P0.4就能输出高电平VCC
} //由于一直为真,所以不断根据P1.1的输入情况,改变P0.4的输出电平
}
将某端口8个引脚输入电平,低四位取反后,从另一个端口8个引脚输出:( 比如 P2 = NOT( P3 ) )
#include <AT89x52.h> //该头文档中有单片机内部资源的符号化定义,其中包含P2和P3
void main( void ) //void 表示没有输入参数,也没有函数返值,这入单片机运行的复位入口
{
P3 = 0xff; //初始化。P3作为输入,必须输出高电平,同时给P3口的8个引脚输出高电平
While( 1 ) //非零表示真,如果为真则执行下面循环体的语句
{ //取反的方法是异或1,而不取反的方法则是异或0
P2 = P3^0x0f //读取P3,就是认为P3为输入,低四位异或者1,即取反,然后输出
} //由于一直为真,所以不断将P3取反输出到P2
}
注意:一个字节的8位D7、D6至D0,分别输出到P3.7、P3.6至P3.0,比如P3=0x0f,则P3.7、P3.6、P3.5、P3.4四个引脚都输出低电平,而P3.3、P3.2、P3.1、P3.0四个引脚都输出高电平。同样,输入一个端口P2,即是将P2.7、P2.6至P2.0,读入到一个字节的8位D7、D6至D0。
⑥ 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
单片机到底是什么呢?就是一个电脑,只不过是微型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内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价钱也是低的,一般不超过10元即可......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足矣了。排烟罩VCD等等的家电里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主要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x0dx0a单片机是靠程序工作的,并且可以修改。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尤其是特殊的独特的一些功能,这是别的器件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做到的,有些则是花大力气也很难做到的。一个不是很复杂的功能要是用美国50年代开发的74系列,或者60年代的CD4000系列这些纯硬件来搞定的话,电路一定是一块大PCB板!但是如果要是用美国70年代成功投放市场的系列单片机,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只因为单片机的通过你编写的程序可以实现高智能,高效率,以及高可靠性!x0dx0a由于单片机对成本是敏感的,所以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软件还是最低级汇编语言(近几年,C语言也开始广泛被应用),它是除了二进制机器码以上最低级的语言了,既然这么低级为什么还要用呢?很多高级的语言已经达到了可视化编程的水平为什么不用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单片机没有家用计算机那样的CPU,也没有像硬盘那样的海量存储设备。一个可视化高级语言编写的小程序里面即使只有一个按钮,也会达到几十K的尺寸!对于家用PC的硬盘来讲没什么,可是对于单片机来讲是不能接受的。单片机在硬件资源方面的利用率必须很高才行,所以汇编虽然原始却还是在大量使用。一样的道理,如果把巨型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拿到家用PC上来运行,家用PC也是承受不了的。x0dx0a目前最常用的单片机为MCS-51,是由美国INTEL公司(生产CPU的英特尔)生产的,89C51是这几年在我国非常流行的单片机,它是由美国ATMEL公司开发生产的,其内核兼容MCS-51单片机。x0dx0a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是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Unit),x0dx0a单片机芯片x0dx0a常用英文字母的缩写MCU表示单片机,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单片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构成,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最小系统),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它最早是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x0dx0a由于单片机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x0dx0aINTEL的8080是最早按照这种思想设计出的处理器,当时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此后在803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因为简单可靠而性能不错获得了很大的好评。尽管2000年以后ARM已经发展出了32位的主频超过300M的高端单片机,直到目前基于8031的单片机还在广泛的使用。在很多方面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更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事实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处理器,随着单片机家族的发展壮大,单片机和专用处理器的发展便分道扬镳。x0dx0a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脑配件中都配有1-2部单片机。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部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台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的总和,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x0dx0a单片机是指芯片本身,而单片机系统是为实现某一个控制应用需要由用户设计的,是一个围绕单片机芯片而组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这是单片机应用系统。单片机开发系统是指单片机开发调试的工具。单片机自问世以来,性能不断提高和完善,其资源又能满足很多应用场合的需要,加之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强、速度快、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正在逐步取代现有的多片微机应用系统。单片机自动完成赋予它的任务的过程,也就是单片机执行程序的过程,即一条条执行的指令的过程,所谓指令就是把要求单片机执行的各种操作用的命令的形式写下来,这是在设计人员赋予它的指令系统所决定的,一条指令对应着一种基本操作;单片机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就是该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不同种类的单片机,其指令系统亦不同。为使单片机能自动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必须把要解决的问题编成一系列指令(这些指令必须是选定单片机能识别和执行的指令),这一系列指令的集合就成为程序,程序需要预先存放在具有存储功能的部件——存储器中。存储器由许多存储单元(最小的存储单位)组成,就像大楼房有许多房间组成一样,指令就存放在这些单元里,单元里的指令取出并执行就像大楼房的每个房间的被分配到了唯一房间号一样,每一个存储单元也必须被分配到唯一的地址号,该地址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这样只要知道了存储单元的地址,就可以找到这个存储单元,其中存储的指令就可以被取出,然后再被执行。x0dx0a2应用分类x0dx0a编辑x0dx0ax0dx0a单片机作为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根据目前发展情况,从不同角度单片机大致可以分为通用型/专用型、总线型/非总线型及工控型/家电型。x0dx0a通用型/专用型x0dx0ax0dx0a这是按单片机适用范围来区分的。例如,80C51是通用型单片机,它不是为某种专用途设计的;专用型单片机是针对一类产品甚至某一个产品设计生产的,例如为了满足电子体温计的要求,在片内集成ADC接口等功能的温度测量控制电路。x0dx0a总线/非总线型x0dx0ax0dx0a这是按单片机是否提供并行总线来区分的。总线型单片机单片机普遍设置有并行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这些引脚用以扩展并行外围器件都可通过串行口与单片机连接,另外,许多单片机已把所需要的外围器件及外设接口集成一片内,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不要并行扩展总线,大大减省封装成本和芯片体积,这类单片机称为非总线型单片机。x0dx0a控制型/家电型x0dx0ax0dx0a这是按照单片机大致应用的领域进行区分的。一般而言,工控型寻址范围大,运算能力强;用于家电的单片机多为专用型,通常是小封装、低价格,外围器件和外设接口集成度高。显然,上述分类并不是惟一的和严格的。例如,80C51类单片机既是通用型又是总线型,还可以作工控用。x0dx0a3发展历史x0dx0a编辑x0dx0ax0dx0a单片机诞生于1971年,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早期的SCM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此后在803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MCU系统。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提高。随着INTEL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x0dx0a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目前,高端的32位Soc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x0dx0a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x0dx0a主要阶段x0dx0ax0dx0a早期阶段x0dx0aSCM即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Microcomputer)阶段,主要是寻求最佳的单片形态嵌入式系统的最佳体系结构。“创新模式”获得成功,奠定了SCM与通用计算机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开创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道路上,Intel公司功不可没。x0dx0a中期发展x0dx0aMCU即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Unit)阶段,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是:不断扩展满足嵌入式应用时,对象系统要求的各种外围电路与接口电路,突显其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它所涉及的领域都与对象系统相关,因此,发展MCU的重任不可避免地落在电气、电子技术厂家。从这一角度来看,Intel逐渐淡出MCU的发展也有其客观因素。在发展MCU方面,最着名的厂家当数Philips公司。x0dx0aPhilips公司以其在嵌入式应用方面的巨大优势,将MCS-51从单片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到微控制器。因此,当我们回顾嵌入式系统发展道路时,不要忘记Intel和Philips的历史功绩。x0dx0a当前趋势x0dx0aSoC嵌入式系统(SystemonChip)式的独立发展之路,向MCU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寻求应用系统在芯片上的最大化解决,因此,专用单片机的发展自然形成了SoC化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IC设计、EDA工具的发展,基于SoC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会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对单片机的理解可以从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控制器延伸到单片应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