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linuxcpost

linuxcpost

发布时间:2024-06-14 07:06:54

⑴ 给linux配置双网卡,该如何用netconfig来设置

一.安装和配置网络设备

在安装linux时,如果你有网卡,安装程序将会提示你给出tcp/ip网络的配置参数,如本机的 ip地址,缺省网关的ip地址,DNS的ip地址等等.根据这些配置参数,安装程序将会自动把网卡(linux系统首先要支持)驱动程序编译到内核中去.但是我们一定要了解加载网卡驱动程序的过程,那么在以后改变网卡,使用多个网卡的时候我们就会很容易的操作.网卡的驱动程序是作为模块加载到内核中去的,所有linux支持的网卡驱动程序都是存放在目录/lib/moles/(linux版本号)/net/ ,例如inter的82559系列10/100M自适应的引导网卡的驱动程序是eepro100.o,3COM的3C509 ISA网卡的驱动程序是3C509.o,DLINK的pci 10网卡的驱动程序是via-rhine.o,NE2000兼容性网卡的驱动程序是ne2k-pci.o和ne.o.在了解了这些基本的驱动程序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修改模块配置文件来更换网卡或者增加网卡.

1. 修改/etc/conf.moles 文件

这个配置文件是加载模块的重要参数文件,大家先看一个范例文件

#/etc/conf.moles

alias eth0 eepro100

alias eth1 eepro100

这个文件是一个装有两块inter 82559系列网卡的linux系统中的conf.moles中的内容.alias命令表明以太口(如eth0)所具有的驱动程序的名称,alias eth0 eepro100说明在零号以太网口所要加载的驱动程序是eepro100.o.那么在使用命令 modprobe eth0的时候,系统将自动将eepro100.o加载到内核中.对于pci的网卡来说,由于系统会自动找到网卡的io地址和中断号,所以没有必要在conf.moles中使用选项options来指定网卡的io地址和中断号.但是对应于ISA网卡,则必须要在conf.moles中指定硬件的io地址或中断号, 如下所示,表明了一块NE的ISA网卡的conf.moles文件.

alias eth0 ne

options ne io=0x300 irq=5

在修改完conf.moles文件之后,就可以使用命令来加载模块,例如要插入inter的第二块网卡:

#insmod /lib/moles/2.2.14/net/eepro100.o

这样就可以在以太口加载模块eepro100.o.同时,还可以使用命令来查看当前加载的模块信息:

[root@ice /etc]# lsmod

Mole Size Used by

eepro100 15652 2 (autoclean)

返回结果的含义是当前加载的模块是eepro100,大小是15652个字节,使用者两个,方式是自动清除.

2. 修改/etc/lilo.conf文件

在一些比较新的linux版本中,由于操作系统自动检测所有相关的硬件,所以此时不必修改/etc/lilo.conf文件.但是对于ISA网卡和老的版本,为了在系统初始化中对新加的网卡进行初始化,可以修改lilo.conf文件.在/etc/lilo.conf文件中增加如下命令:

append="ether=5,0x240,eth0 ether=7,0x300,eth1"

这条命令的含义是eth0的io地址是0x240,中断是5,eth1的io地址是0x300,中断是7.

实际上,这条语句来自在系统引导影像文件时传递的参数,

LILO: linux ether=5,0x240,eth0 ether=7,0x300,eth1

这种方法也同样能够使linux系统配置好两个网卡.类似的,在使用三个以上网卡的时候,也可以依照同样的方法.

在配置好网卡之后,就应该配置TCP/IP的参数,在一般情况下,在安装linux系统的同时就会提示你配置网络参数.但是之后如果我们想要修改网络设置,可以使用如下的命令:

#ifconfig eth0 A.B.C.D netmask E.F.G.H

A.B.C.D 是eth0的IP地址,E.F.G.H是网络掩码.

其实,在linux系统中我们可以给一块网卡设置多个ip地址,例如下面的命令:

#ifconfig eth0:1 202.112.11.218 netmask 255.255.255.192

然后,使用命令#ifconfig -a 就可以看到所有的网络接口的界面: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90:27:58:AF:1A
inet addr:202.112.13.204 Bcast:202.112.13.255 Mask:255.255.255.192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43551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2
TX packets:538988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318683 txqueuelen:100
Interrupt:10 Base address:0xc000

eth0:1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90:27:58:AF:1A
inet addr:202.112.11.218 Bcast:202.112.11.255 Mask:255.255.255.192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Interrupt:10 Base address:0xc000

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inet addr:127.0.0.1 Mask:255.0.0.0
UP LOOPBACK RUNNING MTU:3924 Metric:1
RX packets:2055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2055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0

我们看到网络接口有三个,eth0 , eth0:1,lo,eth0是真实的以太网络接口,eth0:1和eth0是同一块网卡,只不过绑定了另外的一个地址,lo是会送地址。eth0和eth0:1可以使用不同网段的ip地址,这在同一个物理网段却使用不同的网络地址的时候十分有用。

另外,网卡有一种模式是混杂模式(prosimc),在这个模式下,网卡将会接收网络中所有的数据包,一些linux下的网络监听工具例如tcpmp,snort等等都是把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

ifconfig命令可以在本次运行的时间内改变网卡的ip地址,但是如果系统重新启动,linux仍然按照原来的默认的设置启动网络接口。这时候,可以使用netconfig或netconf命令来重新设置默认网络参数。netconfig 命令是重新配置基本的tcp/ip参数,参数包括是否配置为动态获得ip地址(dhcpd和bootp),网卡的ip地址,网络掩码,缺省网关和首选的域名服务器地址。netconf命令可以详细的配置所有网络的参数,分为客户端任务,服务器端任务和其他的配置三个部分,在客户端的配置中,主要包括基本主机的配置(主机名,有效域名,网络别名,对应相应网卡的ip地址,网络掩码,网络设备名,网络设备的内核驱动程序),DNS地址配置,缺省网关的地址配置,NIS地址配置,ipx接口配置,ppp/slip的配置等等。在服务器端配置中,主要包括NFS的配置,DNS的配置,ApacheWebServer配置,Samba的配置和Wu-ftpd的配置。在其他的配置选项中,一个是关于/etc/hosts文件中的主机配置,一个是关于/etc/networks文件中的网络配置信息,最后是关于使用linuxconf配置的信息。

在linuxconf命令下,同样也可以配置网络信息,但是大家可以发现,linuxconf程序是调用netconf来进行网络配置的。

另外,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下存放着系统关于网络的配置文件,范例如下:

:<br><br>
ifcfg-eth0* ifdown-post* ifup-aliases* ifup-ppp*
ifcfg-eth1* ifdown-ppp* ifup-ipx* ifup-routes*
ifcfg-lo* ifdown-sl* ifup-plip* ifup-sl*
ifdown@ ifup@ ifup-post* network-functions

ifcfg-eth0是以太口eth0的配置信息,它的内容如下:

DEVICE="eth0" /*指明网络设备名称*/
IPADDR="202.112.13.204" /*指明网络设备的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192" /*指明网络掩码*/
NETWORK=202.112.13.192 /*指明网络地址*/
BROADCAST=202.112.13.255 /*指明广播地址*/
ONBOOT="yes" /*指明在系统启动时是否激活网卡*/
BOOTPROTO="none" /*指明是否使用bootp协议*/

所以,我们也可以修改这个文件来进行linux下网络参数的改变。[/SIZE]

--------------------------------------------------------------------------------

二 网络服务的配置

在这一部分,我们并不是详细的介绍具体的网络服务器(DNS,FTP,WWW,SENDMAIL)的配置(那将是巨大的篇幅),而是介绍一下与linux网络服务的配置相关的文件.

1. LILO的配置文件

在linux系统中,有一个系统引导程序,那就是lilo(linux loadin),利用lilo可以实现多操作系统的选择启动.它的配置文件是/etc/lilo.conf.在这个配置文件中,lilo的配置参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全局配置参数,包括设置启动设备等等.另一个是局部配置参数,包括每个引导影像文件的配置参数.在这里我就不详细介绍每个参数,特别的仅仅说明两个重要的参数:password和restricted选项,password选项为每个引导的影像文件加入口令保护.

我们都知道,在linux系统中有一个运行模式是单用户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用户是以超级用户的身份登录到linux系统中.人们可以通过在lilo引导的时候加入参数(linux single 或linux init 0)就可以不需要口令直接进入单用户模式的超级用户环境中,这将是十分危险的.所以在lilo.conf中增加了password的配置选项来为每个影像文件增加口令保护.

你可以在全局模式中使用password选项(对所有影像文件都加入相同的口令),或者为每个单独的影像文件加入口令.这样一来,在每次系统启动时,都会要求用户输入口令.也许你觉得每次都要输入口令很麻烦,可以使用restricted选项,它可以使lilo仅仅在linux启动时输入了参数(例如 linux single)的时候才会检验密码.这两个选项可以极大的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建议在lilo.conf文件中设置它们.

由于password在/etc/lilo.conf文件是以明文存放的,所以必须要将/etc/lilo.conf文件的属性改为仅仅root可读(0400).

另外,在lilo的早期版本中,存在着引导扇区必须存放到前1024柱面的限制,在lilo的2.51版本中已经突破了这个限制,同时引导界面也变成了图形界面更加直观.将最新版本下载解压后,使用命令make" 后,使用命令make install即可完成安装.注意: 物理安全才是最基本的安全,即使在lilo.conf中增加了口令保护,如果没有物理安全,恶意闯入者可以使用启动软盘启动linux系统.

2. 域名服务的配置文件

(1)/etc/HOSTNAME 在这个文件中保存着linux系统的主机名和域名.范例文件

ice.xanet.e.cn

这个文件表明了主机名ice,域名是xanet.e.cn

(2)/etc/hosts和/etc/networks文件 在域名服务系统中,有着主机表机制,/etc/hosts和/etc/networks就是主机表发展而来在/etc/hosts中存放着你不需要DNS系统查询而得的主机ip地址和主机名的对应,下面是一个范例文件:

# ip 地址 主机名 别名

127.0.0.1 localhosts loopback

202.117.1.13 www.xjtu.e.cn www

202.117.1.24 ftp.xjtu.e.cn ftp

在/etc/networks 中,存放着网络ip地址和网络名称的一一对应.它的文件格式和/etc/hosts是类似的

(3)/etc/resolv.conf 这个文件是DNS域名解析器的主要配置文件,它的格式十分简单,每一行由一个主关键字组成./etc/resolv.conf的关键字主要有:

domain 指明缺省的本地域名,
search 指明了一系列查找主机名的时候搜索的域名列表,
nameserver 指明了在进行域名解析时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下面给出一个范例文件:
#/etc/resolv.conf
domain xjtu.e.cn
search xjtu.e.cn e.cn
nameserver 202.117.0.20
nameserver 202.117.1.9

(4)/etc/host.conf 在系统中同时存在着DNS域名解析和/etc/hosts的主机表机制时,由文件/etc/host.conf来说明了解析器的查询顺序.范例文件如下:

#/etc/host.conf

order hosts,bind #解析器查询顺序是文件/etc/hosts,然后是DNS
multi on #允许主机拥有多个ip地址
nospoof on #禁止ip地址欺骗

3. DHCP的配置文件
/etc/dhcpd.conf是DHCPD的配置文件,我们可以通过在/etc/dhcpd.conf文件中的配置来实现在局域网中动态分配ip地址,一台linux主机设置为dhcpd服务器,通过鉴别网卡的MAC地址来动态的分配ip地址.范例文件如下:

option domain-name "chinapub.com";
use-host-decl-names off;
subnet 210.27.48.0 netmask 255.255.255.192
{
filename "/tmp/image";
host dial_server
{
hardware ethernet 00:02:b3:11:f2:30;
fixed-address 210.27.48.8;
filename "/tmp/image";
}
}
在这个文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设置的硬件地址来鉴别局域网中的主机,并分配给它指定的ip地址,hardware ethernet 00:02:b3:11:f2:30指定要动态分配ip的主机得网卡的MAC地址,fixed-address 210.27.48.8指定分配其ip地址。filename "/tmp/image"是通过tftp服务,主机所要得到的影像文件,可以通过得到的影像文件来引导主机启动。

4. 超级守候进程inetd的配置

在linux系统中有一个超级守候进程inetd,inetd监听由文件/etc/services指定的服务的端口,inetd根据网络连接请求,调用相应的服务进程来相应请求.在这里有两个文件十分重要,/etc/inetd.conf和/etc/services,文件/etc/services定义linu系统中所有服务的名称,协议类型,服务的端口等等信息,/etc/inetd.conf是inetd的配置文件,由它来指定那些服务可以由inetd来监听,以及相应的服务进程的调用命令.首先介绍一下/etc/services文件,/etc/services文件是一个服务名和服务端口对应的数据库文件,如下面所示:/etc/services文件

(实际上,以上仅仅是/etc/services的一部分,限于篇幅没有全部写出)

在这个文件中,为了安全考虑,我们可以修改一些常用服务的端口地址,例如我们可以把telnet服务的端口地址改为52323,www的端口改为8080,ftp端口地址改为2121等等,这样仅仅需要在应用程序中修改相应的端口即可.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etc/inetd.conf文件是inetd的配置文件, 首先要了解一下linux服务器到底要提供哪些服务。一个很好的原则是" 禁止所有不需要的服务",这样黑客就少了一些攻击系统的机会./etc/inetd.conf范例文件

大家看到的这个文件已经修改过的文件,除了telnet 和ftp服务,其他所有的服务都被禁止了.在修改了/etc/inetd.conf之后,使用命令kill -HUP (inetd的进程号),使inetd重新读取配置文件并重新启动即可.

5. ip route的配置

利用linux,一台普通的微机也可以实现高性价比的路由器.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linux的查看路由信息的命令:

[root@ice /etc]# route -n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202.112.13.204 0.0.0.0 255.255.255.255 UH 0 0 0 eth0
202.117.48.43 0.0.0.0 255.255.255.255 UH 0 0 0 eth1
202.112.13.192 202.112.13.204 255.255.255.192 UG 0 0 0 eth0
202.112.13.192 0.0.0.0 255.255.255.192 U 0 0 0 eth0
202.117.48.0 202.117.48.43 255.255.255.0 UG 0 0 0 eth1
202.117.48.0 0.0.0.0 255.255.255.0 U 0 0 0 eth1
127.0.0.0 0.0.0.0 255.0.0.0 U 0 0 0 lo
0.0.0.0 202.117.48.1 0.0.0.0 UG 0 0 0 eth1
命令netstat -r n 得到输出结果和route -n是一样的.它们操作的都是linux 内核的路由表.

命令cat /proc/net/route的输出结果是以十六进制表示的路由表.

[root@ice /etc]# cat /proc/net/route
Iface Destination Gateway Flags RefCnt Use Metric Mask
eth0 CC0D70CA 00000000 0005 0 0 0 FFFFFFF
eth1 2B3075CA 00000000 0005 0 0 0 FFFFFFF
eth0 C00D70CA CC0D70CA 0003 0 0 0 C0FFFFF
eth0 C00D70CA 00000000 0001 0 0 0 C0FFFFF
eth1 003075CA 2B3075CA 0003 0 0 0 00FFFFF
eth1 003075CA 00000000 0001 0 0 0 00FFFFF
lo 0000007F 00000000 0001 0 0 0 000000F
eth1 00000000 013075CA 0003 0 0 0 0000000
通过计算可以知道,下面的这个路由表(十六进制)和前面的路由表(十进制)是一致的.

我们还可以通过命令route add (del )来操作路由表,增加和删除路由信息.

除了上面的静态路由,linux还可以通过routed来实现rip协议的动态路由.我们只需要打开linux的路由转发功能,在/proc/sys/net/ipv4/ip_forward文件中增加一个字符1.

三.网络的安全设置
在这一部分,再次强调一定要修改/etc/inetd.conf,安全的策略是禁止所有不需要的服务.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文件和网络安全相关.

(1)./etc/ftpusers ftp服务是一个不太安全的服务,所以/etc/ftpusers限定了不允许通过ftp访问linux主机的用户列表.当一个ftp请求传送到ftpd,ftpd首先检查用户名,如果用户名在/etc/ftpusers中,则ftpd将不会允许该用户继续连接.范例文件如下:

# /etc/ftpusers - users not allowed to login via ftp
root
bin
daemon
adm
lp
sync
shutdown
halt
mail
news
uucp
operator
games
nobody
nadmin

(2)/etc/securetty 在linux系统中,总共有六个终端控制台,我们可以在/etc/securetty中设置哪个终端允许root登录,所有其他没有写入文件中的终端都不允许root登录.范例文件如下:

# /etc/securetty - tty's on which root is allowed to login
tty1
tty2
tty3
tty4
(3)tcpd的控制登录文件/etc/hosts.allow和/etc/hosts.deny

在tcpd服务进程中,通过在/etc/hosts.allow和/etc/hosts.deny中的访问控制规则来控制外部对linux主机的访问.它们的格式都是

service-list : hosts-list [ : command]

服务进程的名称 : 主机列表 可选,当规则满足时的操作

在主机表中可以使用域名或ip地址,ALL表示匹配所有项,EXCEPT表示除了某些项, PARANOID表示当ip地址和域名不匹配时(域名伪装)匹配该项.

范例文件如下:

#
# hosts.allow This file describes the names of the hosts which are
# allowed to use the local INET services, as decided
# by the '/usr/sbin/tcpd' server.
#
ALL : 202.112.13.0/255.255.255.0
ftpd: 202.117.13.196
in.telnetd: 202.117.48.33
ALL : 127.0.0.1
在这个文件中,网段202.112.13.0/24可以访问linux系统中所有的网络服务,主机202.117.13.196只能访问ftpd服务,主机202.117.48.33只能访问telnetd服务.本机自身可以访问所有网络服务.

在/etc/hosts.deny文件中禁止所有其他情况:

#/etc/hosts.deny

ALL : DENY : spawn (/usr/bin/finger -lp @%h | /bin/mail -s "Port Denial noted in %d-%h" root)

在/etc/hosts.allow中,定义了在所有其他情况下,linux所应该执行的操作.spawn选项允许linux系统在匹配规则中执行指定的shell命令,在我们的例子中,linux系统在发现无授权的访问时,将会发送给超级用户一封主题是"Port Denial noted in %d-%h"的邮件,在这里,我们先要介绍一下allow和deny文件中的变量扩展.

(4)/etc/issue和/etc/issue.net

在我们登录linux系统中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我们linux系统的版本号等敏感信息.在如今的网络攻击行为中,许多黑客首先要收集目标系统的信息,版本号等就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所以在linux系统中一般要把这些信息隐藏起来./etc/issue和/etc/issue.net就是存放这些信息的文件.我们可以修改这些文件来隐藏版本信息.

另外,在每次linux重新启动的时候,都会在脚本/etc/rc.d/rc.local中再次覆盖上面那两个文件./etc/rc.d/rc.local文件的范例如下:

# This script will be executed *after* all the other init scripts.
# You can put your own initialization stuff in here if you don't
# want to do the full Sys V style init stuff.
if [ -f /etc/redhat-release ]; then
R=$(cat /etc/redhat-release)
arch=$(uname -m)
a="a"
case "_$arch" in
_a*) a="an";;
_i*) a="an";;
esac
NUMPROC=`egrep -c "^cpu[0-9]+" /proc/stat`
if [ "$NUMPROC" -gt "1" ]; then
SMP="$NUMPROC-processor "
if [ "$NUMPROC" = "8" -o "$NUMPROC" = "11" ]; then
a="an"
else
a="a"
fi
fi
# This will overwrite /etc/issue at every boot. So, make any changes you
# want to make to /etc/issue here or you will lose them when you reboot.
#echo "" > /etc/issue
#echo "$R" >> /etc/issue
# echo "Kernel $(uname -r) on $a $SMP$(uname -m)" >> /etc/issue
cp -f /etc/issue /etc/issue.net
echo >> /etc/issue
在文件中黑体的部分就是得到系统版本信息的地方.一定要将他们注释掉.

(5)其他配置

在普通微机中,都可以通过ctl+alt+del三键的组合来重新启动linux.这样是十分不安全的,所以要在/etc/inittab文件中注释该功能:

# Trap CTRL-ALT-DELETE

#ca::ctrlaltdel:/sbin/shutdown -t3 -r now

php是什么意思

php通常指超文本预处理器,用于面向对象、命令式编程,是一种通用开源脚本语言。

主要特点:

为开源性和免费性、快捷性、数据库连接的广泛性、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并用。优点是利于学习,使用广泛。此外,php还可以指菲律宾比索的标准货币代码符号,MPLS网络中的倒数第二跳弹出功能。是英文超级文本预处理语言Hypertext Preprocessor的缩写。PHP 是一种HTML 内嵌式的语言,是一种在服务器端执行嵌入HTML文档的脚本语言,语言风格有些类似于C语言,被广泛的运用。

简介:

PHP(外文名:PHP: Hypertext Preprocessor,中文名:“超文本预处理器”)是一种通用开源脚本语言。语法吸收了C语言、Java和Perl的特点,利于学习,使用广泛,主要适用于Web开发领域。PHP 独特的语法混合了C、Java、Perl以及PHP自创的语法它可以比CGI或者Perl更快速地执行动态网页。用PHP做出的动态页面与其他的编程语言相比,PHP是将程序嵌入到HT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文档中去执行,执行效率比完全生成HTML标记的CGI要高许多;PHP还可以执行编译后代码,编译可以达到加密和优化代码运行,使代码运行更快。

特性包括:

1、PHP 独特的语法混合了 C、Java、Perl 以及 PHP 自创新的语法

2、PHP可以比CGI或者Perl更快速的执行动态网页——动态页面方面,与其他的编程语言相比,PHP是将程序嵌入到HTML文档中去执行,执行效率比完全生成htmL标记的CGI要高许多;PHP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所有的CGI的功能PHP都能实现

3、 PHP支持几乎所有流行的数据库以及操作系统。

4、最重要的是PHP可以用C、C++进行程序的扩展!

语言特点:

开源免费

PHP是一个受众大并且拥有众多开发者的开源软件项目,Linux + Nginx + Mysql + PHP是它的经典安装部署方式,相关的软件全部都是开源免费的,所以使用PHP可以节约大量的正版授权费用。不过PHP作为一个开源软件,它缺乏大型科技公司的支持背景,网络上对它的唱衰也是经久不衰,不过它的持续迭代和性能持续增强的现实却是鼓舞人心的,PHP社区用实际行动给予各种质疑强有力的回击。

快捷高效

PHP的内核是C语言编写的基础好效率高,可以用C语言开发高性能的扩展组件;PHP的核心包含了数量超过1000的内置函数,功能应有尽有很全面,开箱即用程序代码简洁; PHP数组支持动态扩容,支持以数字、字符串或者混合键名的关联数组,能大幅提高开发效率; PHP是一门弱类型语言,程序编译通过率高,相对其他强类型语言开发效率快;PHP天然热部署,在php-fpm运行模式下代码文件覆盖即完成热部署;PHP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互联网上可以搜到海量的参考资料供参考学习。

性能提升

PHP版本越高它的整体性能越高,根据官方介绍,PHP7.0.0 对比PHP5.6性能就提升了2倍,PHP7.4已经比PHP7.0快了约30%,PHP8.0在性能上又相对PHP7.4大约改进了10%。PHP 8.0 引入了 JIT编译器特性,同时加入多种新的语言功能,例如命名参数、联合类型、注解、Constructor Property Promotion、match 表达式、nullsafe 运算符以及对类型系统、错误处理和一致性的改进。PHP拥有自己的核心开发团队,保持5年发布一个大版本、1个月发布2个小版本的频率,最新的版本是PHP8.08 。

跨平台

每个平台都有对应的php解释器版本,指针对不同平台均编译出目标平台的二进制码(PHP解释器),php开发的程序可以不经修改运行在windows、linux、unix等多个操作系统上。

常驻内存

php-cli模式下可以实现程序常驻内存,各种变量和数据库连接都能长久保存在内存实现资源复用,比较常用的做法是结合swoole 组件编写cli框架。

页面生命周期

在php-fpm模式下,所有的变量都是页面级的,无论是全局变量还是类的静态成员,都会在页面执行完毕后被清空,对程序员水平要求低,占用内存非常少,特别适合中小型系统的开发。

运行机制:

PHP常见的运行模式有2种,分别是php-fpm 和php-cli 。当PHP 选择运行在php-fpm模式下,所有的变量都是页面级的,无论是全局变量还是类的静态成员,都会在页面执行完毕后被清空。运行在php-cli模式下可以实现程序常驻内存,各种变量和数据库连接都能长久保存在内存 实现资源复用,性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php-cli开发比较复杂能但是能够获取更高的性能,对开发者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比较高的开发水平,比较常用的模式是结合swoole 组件编写cli框架,各种变量能保存在跨进程的高性能共享内存 Table ,可以开发出支持热启动的php-cli可靠各类应用系统。

php-fpm在PHP 5.3.3 版本成为了官方正式组件(2010-07-22),它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进程管理服务,进程不足时候可以智能扩充数量,闲置时候可以自动回收销毁多余的进程,同时它对程序的容错能力很强大运行非常稳定,可以应付企业级的开发需求。php-fpm友好的完成了使用HTTP/HTTPS等TCP/IP互联网协议下进行的用户的输入输出,页面级生命周期各种资源用完即释放,不存在内存泄漏的问题。php-fpm也提供有一些常驻内存的技术支持,例如PHP 7.4引入的opcache.preload也能实现局部的PHP类和函数的常驻内存,不过这个方法不够灵活,和服务器配置捆绑的太死了。

php-cli因为能实现各类资源的常驻内存,所以可以资源复用,更高效完成多进程编程和异步编程,可以开发出负载能力更高的应用系统。但是相对php-fpm的简单编程开发,开发者要注意很多的事项和需要做很多附加的控制器开发,否则就无法实现期待中的高性能。

首先开发者需要去实现可靠的进程管理服务,保证系统进程遇到各类错误退出运行后能够自动创建新的进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的服务请求有足够空闲进程可分配。每个业务代码段都要做异常处理,让进程遇到非致命错误时候不会退出,因为进程重启意味程序和各类资源需要再次加载,这个过程性能消耗不小,所以只有进程稳定运行了常驻内存才有意义。

其次因为常驻内存,编写的新的程序必须重启服务才能生效,这一点习惯了fpm模式的开发者会感到比较陌生。另外开发者需要手工释放内存,否则系统长时间运行后会出现内存泄露。同时在cli模式下,我们不能像fpm里直接用 $_SERVER、$_POST、$_GET、$_COOKI和$_FILES 进行编程工作,需要自己去解析各种互联网通讯协议完成用户的输入输出。要实现多进程编程利用多核CPU计算,还有学习使用pcntl和posix编程,这里涉及到了异步编程逻辑,这块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比较常用的模式是结合swoole 组件编写cli框架。

PHP是一个活跃的社区开发语言,有专业的核心开发团队在持续不断的迭代,最近一个版本就是PHP 8.0.8 引入了很多的新特性。

语言参考:

内置函数

PHP 有很多标准的函数和结构。还有一些函数需要和特定的扩展模块一起编译,否则在使用它们的时候就会得到一个致命的“未定义函数”错误。例如,要使用 image 函数中的 imagecreatetrue,需要在编译 PHP 的时候加上 GD 的支持。或者要使用 mysqli_connect函数,就需要在编译 PHP 的时候加上 MySQLi 支持。有很多核心函数已包含在每个版本的 PHP 中如字符串和变量函数。调用 phpinfo或者 get_loaded_extensions可以得知 PHP 加载了那些扩展库。同时还应该注意,很多扩展库默认就是有效的。

静态网站与动态网站的区别

静态网站:web1.0 时代

动态网站:web2.0 时代

静态网站特点:

1、网页内容一经发布到网站服务器,无论是否有用户访问,每个静态页面的内容都是保存在网站服务器上的。也就是说,静态网页是实实在在保存在服务器上的文件,每个网页都是一个独立的文件。

2、静态网页的内容相对稳定,因此容易被搜索引擎检索。

3、 静态网页没有数据库的支持,在网站制作和维护方面工作量较大,因此当网站信息量很大时完全依靠静态网页制作方式比较困难。

4、静态网页的交互性较差,在功能方面有较大的限制。


⑶ 用linux系统是做什么用的

Linux可以运行在服务器和其他大型平台之上,如大兆团型机和超级计算机,是一个领先的操作系统。世界上500个最快的超级计算机90%以上运行Linux发行版或变种,最快的前10名超级计算机运行的都是Linux操作系统。

Linux也广泛应用在嵌入式设备上,如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电视和电子游戏机等。在移动设备上广泛使用的Android操作系统就是创建在Linux内核之上。

Linux是一款免费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免费获得,并族塌橘可以任意修改其源代码。来自全世界的无数程序员参与了Linux的修改、编写工作,程序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灵感对其进行改变,这让Linux吸收了无数程序员的精华,不断壮大。

(3)linuxcpost扩展阅读:

Linux系统的优势:

1、跨衫宽平台的硬件支持

由于Linux 的内核大部分是用C语言编写的,并采用了可移植的Unix标准应用程序接口,所以它支持如i386、Alpha、AMD和Sparc等系统平台,以及从个人电脑到大型主机,甚至包括嵌入式系统在内的各种硬件设备。

2、丰富的软件支持

与其他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是,安装了Linux系统后,用户常用的一些办公软件、图形处理工具、多媒体播放软件和网络工具等都已无需安装。

而对于程序开发人员来说,Linux更是一个很好的操作平台,在Linux 的软件包中,包含了多种程序语言与开发工具,如gcc、cc、C++、Tcl/Tk、Perl、Fortran77 等。

3、完善的网络功能

Linux 内置了很丰富的免费网络服务器软件、数据库和网页的开发工具,如Apache、Sendmail、VSFtp、SSH、MySQL、PHP和JSP 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Linux 的这些强大的功能,利用Linux 担任全方位的网络服务器。

⑷ Linux串口连接ttyS0、ttyS1是什么意思

这是通信串口名称。
在Linux环境下,串口名从ttyS0开始依次是ttyS1、ttyS2等。在本程序中,使用ttyS0作为通信串口。在打开ttyS0的时候,选项 O_NOCTTY 表示不能把本串口当成控制终端,否则用户的键盘输入信息将影响程序的执行; O_NDELAY表示打开串口的时候,程序并不关心另一端 的串口是否在使用中。在Linux中,打开串口设备和打开普通文件一样,使用的是open()系统调用。比如我么打开串口设备1也就是COM1,只需要:
fd = open("/dev/ttyS0", O_RDWR | O_NOCTTY | O_NDELAY );
打开的串口设备有很多设置选项。本文中使用int setup_com(int fd)设置。在系统头文件中 定义了终端控制结构struct termios,tcgetattr()和tcsetattr()两个系统函数获得和设置这些属性。结构 struct termios中的域描述的主要属性包括:
c_cflag : 控制选项
c_lflag : 线选项
c_iflag : 输入选项
c_oflag :输出选项
c_cc :控制字符
c_ispeed :输入数据波特率
c_ospeed :输出数据波特率
如果要设置某个选项,那么就使用"|=“运算,如果关闭某个选项就使用”&=“和”~"运算。本文使用的各个选项的意义定义如下:
c_cflag:
CLOCAL 本地模式,不改变端口的所有者
CREAD 表示使能数据接收器
PARENB 表示偶校验
PARODD 表示奇校验
CSTOPB 使用两个停止位
CSIZE 对数据的bit使用掩码
CS8 数据宽度是8bit
c_lflag:
ICANON 使能规范输入,否则使用原始数据(本文使用)
ECHO 回送(echo)输入数据
ECHOE 回送擦除字符
ISIG 使能SIGINTR,SIGSUSP, SIGDSUSP和 SIGQUIT 信号
c_iflag:
IXON 使能输出软件控制
IXOFF 使能输入软件控制
IXANY 允许任何字符再次开启数据流
INLCR 把字符NL(0A)映射到CR(0D)
IGNCR 忽略字符CR(0D)
ICRNL 把CR(0D)映射成字符NR(0A)
c_oflag: OPOST 输出后处理,如果不设置表示原始数据(本文使用原始数据)
c_cc[VMIN]: 最少可读数据
c_cc[VTIME]: 等待数据时间(10秒的倍数)

⑸ 如何安装PostgreSQL

PostgreSQL安装:
一、windows下安装过程
安装介质:postgresql-9.1.3-1-windows.exe(46M),安装过程非常简单,过程如下:
1、开始安装:

2、选择程序安装目录:

注:安装 PostgreSQL 的分区最好是 NTFS 格式的。PostgreSQL 首要任务是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而 FAT 和 FAT32 文件系统不能提供这样的可靠性保障,而且 FAT 文件系统缺乏安全性保障,无法保证原始数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更改。此外,PostgreSQL 所使用的"多分点"功能完成表空间的这一特征在FAT文件系统下无法实现。
然而,在某些系统中,只有一种 FAT 分区,这种情况下,可以正常安装 PostgreSQL,但不要进行数据库的初始化工作。安装完成后,在 FAT 分区上手动执行 initdb.exe 程序即可,但不能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建立表空间也会失败。
3、选择数据存放目录:

4、输入数据库超级用户和创建的OS用户的密码

注:数据库超级用户是一个非管理员账户,这是为了减少黑客利用在 PostgreSQL 发现的缺陷对系统造成损害,因此需要对数据库超级用户设置密码,如下图所示,安装程序自动建立的服务用户的用户名默认为 postgres。
5、设置服务监听端口,默认为5432

6、选择运行时语言环境

注:选择数据库存储区域的运行时语言环境(字符编码格式)。
在选择语言环境时,若选择"default locale"会导致安装不正确;同时,PostgreSQL 不支持 GBK 和 GB18030 作为字符集,如果选择其它四个中文字符集:中文繁体 香港(Chinese[Traditional], Hong Kong S.A.R.)、中文简体 新加坡(Chinese[Simplified], Singapore)、中文繁体 台湾(Chinese[Traditional], Taiwan)和中文繁体 澳门(Chinese[Traditional], Marco S.A.R.),会导致查询结果和排序效果不正确。建议选择"C",即不使用区域。
----我选择了default localt,安装正确;建议选择default localt。
7、安装过程(2分钟)

8、安装完成

安装完成后,从开始文件夹可以看到:

在安装目录可以看到:

其中:data存放数据文件、日志文件、控制文件、配置文件等。
uninstall-postgresql.exe用于卸载已安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pg_env.bat里配置了数据库的几个环境变量,内容如下:

二、pgAdmin(大象)
对于每种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有相当多的设计与管理工具(可视化界面管理工具),有的是数据库厂商自己提供的(一般都至少有一个),有的是第三方公司开发的,你甚至可以自己写一个简单易用的管理工具。例如Oracle的Oracle SQL Developer(自己开发的)、PLSQL Developer(第三方公司开发的)、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自己开发的)、http://www.oschina.net/project(开源中国)网站上提供的个人或组织开发的简易小巧的管理工具。
PostgreSQL就有好几款流行的管理工具,例如:pgAdmin、navicat_pgsql、phppgsql等。
pgAdmin是一个针对PostgreSQL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接口,可以在大多数操作系统上运行。软件用C++编写,具有很优秀的性能。
pgadmin 是与 Postgres 分开发布的,可以从www.pgadmin.org下载。目前装个全功能的PostgreSQL数据库,自带该管理工具。
打开pgAdmin,可以看到在第一部分安装的本地数据库的属性,如下图所示:

图中可以看出,新安装的Postgre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带有一个数据库postgres;已建好两个表空间:pg_default、pg_global。
initdb.exe初始化的两个默认表空间pg_global、pg_default。数据库默认的表空间pg_default 是用来存储系统目录对象、用户表、用户表index、和临时表、临时表index、内部临时表的默认空间,他是模板数据库template0和template1的默认表空间。initdb.exe初始化的两个默认表空间pg_global、pg_default。数据库默认的表空间pg_global是用来存储共享系统目录的默认空间。
pg_default 为 PostgreSQL也可以理解成系统表空间,它对应的物理位置为 $PGDATA/base目录。
在PostgreSQL(pg_catalog)下可以看到postgers数据库的一些数据字典和数据字典视图。

新建一个服务器连接,连接远程linux服务器上的PostgreSQL数据库(假设已有远程linux上已安装好PostgreSQL数据库管理系统):

得到数据库属性如下图所示:

图中可以看出,该远程数据库管理系统上建有两个数据库:postgres、cpost;四个表空间:pg_default、pg_global、pis_data、pis_index。

三、pgsql
对于每种数据库管理系统,都会提供一个命令行管理接口,例如Oracle的sqlplus,SQL Server的isql和osql等。
凡是用图形管理界面可以实现的功能原则上都可以通过命令行界面命令实现。两者各有优缺点,使用场合不同。在windows下当然常用图形管理界面,因为在图像管理界面中往往都嵌有命令行工具,而在unix和linux下,当然就常用命令行工具了,除了我们在类unix下主要使用字符界面的原因外,还因为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telnet或ssh工具远程连接服务器进行操作,此时也只能使用命令行了。
从开始目录打开SQL shell(pgsql),该可执行程序为E:\PostgreSQL\bin\psql.exe。输入密码得到如下图界面:

也可以在修改了系统环境变量Path之后(增加PostgreSQL\bin目录),从命令行直接启动pgsql。

至此,PostgreSQL在Windows下安装完毕。

阅读全文

与linuxcpost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hp获取类变量 浏览:608
如何迭代php数组 浏览:470
androiduitest 浏览:944
阿里云轻量服务器搭建节点 浏览:470
cad直线命令是什么 浏览:529
手机在线观看免费韩国推理电影 浏览:217
免费电影观看完整版 浏览:265
免费看电视网站 浏览:370
java源码看不懂 浏览:941
马克思电影源码 浏览:612
影响云服务器价格的因素 浏览:188
单片机的位运算 浏览:893
征服与命令下载 浏览:626
cad快速修剪命令 浏览:878
itunes怎么找到手机上的app 浏览:163
服务器怎么关机合理 浏览:993
androidmatrix缩放 浏览:762
ug编程方案详解 浏览:699
基于单片机的lcd1602 浏览:944
韩国关于老师的电影推荐 浏览: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