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单片机求初值

单片机求初值

发布时间:2025-02-06 12:26:17

⑴ 51单片机串口通信定时器初值怎么计算公式和计算原理是什么

串口通信方式1和方式3,要用T1来控制波特率。

T1,使用定时方式2,其初始值,和晶振频率、波特率、SMOD的关系式如下:
T1初值 = 256 - fosc * (SMOD + 1) / (384 * 波特率)

--我不明白波特率跟这个定时器的关系。麻烦你详细一点!

这个关系,是由硬件决定的,只有搞微电子的,才能弄明白。
软件人员,编程的时候,会用这个公式即可,也没有必要弄明白这个。

基本上,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弄明白集成电路内部,究竟是怎么处理的。
其它的很多人,好像是很明白,其实都是在瞎编理由,包括写书的那些人。

⑵ 单片机中,定时器如何初值计算

对于定时器T0,工作在方式2下,计算定时器初值需要以下步骤:
1、计算定时器计数频率:定时器T0在方式2下,每个计数周期为12个晶振周期,因此计数频率为6MHz / 12 = 500 kHz。
2、计算定时器初值:要实现0.5ms定时,需要定时器T0计数500次,因此初值为 65536 - 500 = 65036 (0xFC1C)。
对于定时器T1,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需要实现的定时时间,无法直接计算出初值,但是可以选择合适的工作方式和预分频器来满足定时要求。一般而言,定时器T1可选择方式1、方式2、方式3和方式12来工作。其中,方式1和方式2适合生成固定的定时时间,方式3适合生成PWM信号,而方式12是一种混合模式,可以同时使用方式1和方式3的功能。
在选择定时器T1的工作方式时,需要考虑定时器计数频率、预分频器的设置以及所需的定时时间等因素,综合进行权衡和选择。

⑶ 单片机中 定时器/计数器 的计数初值是怎么计算得出的(计数和定时计算方式是否不同)--初学单片机

计数初值的计算:

定时或计数方式下计数初值如何确定:定时器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不同的操作模式其计数值均不相同。若设最大计数值为M,各操作模式下的M值为:

模式0:M=2^13=8192

模式1:M=2^16=65536

模式2:M=2^8=256

模式3:M=256,定时器T0分成2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所以THO、TLO的M均为256。

因为MCS-51的两个定时器均为加1计数器,当初值到最大值(00H或0000H)时产生溢出,将TF位置1,可发出溢出中断,因此计数器初值X的计算式为:X=M-计数值。

式中的M由操作模式确定,不同的操作模式计数器的长不相同,故M值也不相同。而式中的计数值与定时器的工作方式有关。

1、计数工作方式时

计数工作方式时,计数脉冲由外部引入,是对外部冲进行计数,因此计数值根据要求确定。其计数初值:X=M-计数值。

2、定时工作方式时

定时工作方式时,计数脉冲由内部供给,对机器周期进行计数,计数脉冲频率fcont=fosc*1/12、计数周期T=1/fcont=12/fosc定时工作方式的计数初值X等于:

X=M-计数值=M-t/T=M-(fosc*t)/12

式中:fosc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t为要求定_的时间。

(3)单片机求初值扩展阅读:

定时器工作方式的设定:

定时器有两种工作方式:定时和计数。由TMOD的D6位和D2位决定,其中D6位决定T1的工作方式,D2位决定T0的工作方式。值为0时工作在定时方式,值为1时工作在计数方式。并且有四种操作模式:

1、模式0:13位计数器,TLi只用低5位。

2、模式1:16位计数器。

3、模式2:8位自动重装计数器,THi的值在计数中不变, TLi 溢出时,THi中的值自动装入TLi中。

4、模式3:T0分成2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T1停止计数。

⑷ 单片机如何计算初值

一般最直接的想法就是,指定一个计时值x,然后从0开始累加计数,计数到x表示时间到,可以处理事务了。这种处理方法,需要一个数值比较器,每计一次数,就比较一下。这对单片机或者说硬件电路来讲,一个8位计数器就需要包含一个8位数值比较器,实在不够简便。

第二种想法,是指定一个计时值x,然后进行减计数,减计数到0表示时间到。这也要一个比较器,只不过是个0值比较器,硬件电路上比上一种要简单一些,但减计数器还是不常用。我们知道累加器才是最简便的硬件电路之一。

上面两种方法,都是软件实现的定时器的合理想法。那么硬件电路实现定时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呢?

那就是用累加器来实现。比如一个8位的累加器,可以从0累加计数,计数到256时溢出,产生溢出信号,就可以触发事务处理了。

要是我们只需要计数10次就够了,则可以将计数初值定义为246。那样,计数10次后就可以达到256,产生溢出信号了。

所以就有了(2^n-x)。n是计数器的位数;2^n就是最大计数值;x是计数初值。整个这段,表示我们需要的计时次数。

计数器每次计数的时间间隔是t,及计数周期。那么总的计时时长m=计数周期×计数次数=t×(2^n-x),也就是m=(2^n-x)×t。

计数位数n由选用的单片机确定,通常等于8,12,16或32等等,即8位、12位等计数器。计数周期t由定时器基础时钟确定,可通过设置定时器时钟源和选择时钟分频数确定。这两项灵活性不大,一般在程序初始化时就应设定。

初值x可以在应用时,根据定时需求进行修改确定。

协调好n,t和x三者的设定,就可以完美实现定时功能了。

⑸ 51单片机各种位数定时器初值计算方法

对12MHz ,1个机器周期 1us ,12/fosc = 1us


方式0是13位定时器,最大时间间隔 = 2^13 = 8.192ms

方式1是16位定时器,最大时间间隔 = 2^16 = 65.536ms

方式2是8位定时器,最大时间间隔 = 2^8 = 0.256ms =256 us

方式3 仅适用于T0,此时T0分成两个8位计数器,T1停止计数

当选用定时器的方式1时,设机器周期为Tcy,定时器产生一次中断的时间为t,那么需要计数的个数N=t/Tcy,装入THX和TLX中的数分别为:

THX = (2^16 - N)/256 TLX = (2^16 -N )%256(此处的X为定时器0或定时器1)

公式为:(2^y - X)*Tcy = t

Tosc= 1/ fosc

一个机器周期 = 12个时钟周期 = 12/fosc

溢出速率 = 1 / 溢出时间
故:初值X = 2^y – t/Tcy

THX = 高八位
TLX = 低八位

注:

X:定时器初值

N:计数值

y:定时器工作方式

fosc:晶振频率

Tcy:机器周期,Tosc:时钟周期
Tcy = 1/Tosc

阅读全文

与单片机求初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hp怎么跳转到电脑 浏览:413
如何在电脑上创建新网络连接服务器 浏览:61
c语言编译之后如何运行 浏览:566
mfc多线程编程视频 浏览:410
c编译的中文怎么写 浏览:91
单片机连接蜂鸣器电路 浏览:844
程序员买房前后对比照 浏览:988
cmdjava中文乱码 浏览:947
窗口app哪个好 浏览:731
xzforandroid 浏览:577
程序员那么可爱歌曲完整版 浏览:906
为什么购买pdf 浏览:45
操作系统代码编译 浏览:483
程序员东北大学 浏览:426
编译忽略空字符 浏览:118
多店铺阿里云服务器教程 浏览:379
单片机求初值 浏览:421
安卓机如何在电脑备份图片 浏览:927
ca证书加密机价格 浏览:798
天干地支年份算法 浏览: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