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郭天祥的单片机开发板和其它的相比怎么样'
功能模块都是差不多的,基本上也都有,原理都是相通的。只是买他的开发板,正好可以配合他的视频学习,上手要容易些。其实原理弄明白了,买其他人的开发板,也是一样的。如果开发板都不想买的话,可以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效果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要自己画原理图,麻烦点,但是可以多学会一个软件,而且省钱哦(网上也有配套的画好了的开发板Proteus仿真图,可以直接用)。
Proteus里面只要选择单片机的话,它已经是最小系统了(没有显示出来,其实已经包含时钟电路和电源供电的,只要设置晶振频率就行)。这时候你学习哪个模块,只需要在单片机旁边连上这个模块的电路就行了。这样学习有个好处,就是你也学会了这个模块的电路。而外围的模块,包括你要学到的显示模块1602, 时钟芯片DS1302等等,Proteus里面就有,找出了,根据芯片的datasheet画个最小模块电路,连上单片机的引脚,写程序就行了。
㈡ 郭天祥单片机开发板怎么样
我给你分析下
郭天祥单片机开发板是比较早的单片机开发板,价格是比较贵的,目前开发板方面的技术支持不是很好,,资料视频都是比较老的
如果学习单片机的话,,可以使用吴鉴鹰单片机开发板,,技术支持和视频资源要比郭天祥的好
㈢ 郭天祥51单片机开发板怎么样
价格偏高,视频讲解有多处错误,程序风格混乱,最主要的是没有技术答疑,不要用了,很差的。
㈣ 郭天祥单片机学习板怎么样啊客观回答
不怎么样,说句实在话。
很烂,千万不要买,买了你很后悔的。板子做工不好,都是贴片的。淘宝上面吹得很好呢,都是骗人的,程序的风格很混乱,我现在是一个工程师,我负责人的告诉你,你照着他的那个学习,以后工作会被领导骂的很惨,我这里就是亲身经历告诉你。
很多例程他自己都调试不出来,还怎么教好别人。
㈤ 郭天祥的创业
在读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6年中,郭天祥在学校的创新实验室足足待了4年。
后来,从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郭天祥和该校的7名本科生、研究生共同组建了一家公司。虽然公司刚刚起步,但是他们在行业中已小有名气,首年销售额预计会达到一个令人惊喜的数额。
实验室成了家
“2002年刚入校时,我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将来一定要自己去创业。大二下学期,我突然感觉到:如果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创业,必须要先学会动手。所以,我就找到同学商量一起参加学校的电子设计竞赛。”郭天祥说。
在首次尝试中,他失败了。当时学校教电路基础课的付永庆教授被两个年轻人的求知热情感动了,将他们吸纳入创新实验室工作。这之后,实验室便成了郭天祥的另一个家。
“单片机相当于电子产品的大脑,如果这个核心控制器件失灵的话,那么家里的电冰箱、微波炉、电视、空调等电子产品恐怕都要变成废品了。”得悉这个信息之后,郭天祥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了单片机上。
当时苦于没有硬件实验环境,身边又没有会的人可以请教,郭天祥只好上网查找资料自学。看见网上有卖单片机学习板的,他省下生活费狠心买了一块300多元的单片机学习板做练习用。“那时我每天就摆弄单片机,自己一个人摸索非常难懂的汇编语言。快放暑假时,终于做出来第一个单片机作品——一个电子钟。”
为寻找锻炼的机会,郭天祥每天早上起床后就拿着书去实验室,白天在实验室写程序、调电路,做各种硬件练习,晚上回来补充理论知识,模电、数电、高频一遍遍地重复看,几乎每天都要熬到第二天凌晨两点。这一年中,郭天祥陆续参加了国家及省级竞赛,也获得了不少奖项。
放弃15万年薪回校创业
2007年9月,郭天祥以实习生的身份到一家太阳能公司做硕士课题。实习期间,他经常与技术人员热烈讨论并交流,在一次次研发思路碰撞中,他们的产品创新思路也在一步步地改进完善。
此时,随着专业知识进一步升华,创业的想法在郭天祥的头脑中也越来越强烈。直到去年夏天,他毅然决定离开公司回到学校创业。当他提出回学校的想法时,没想到公司老总极力挽留他。当时对方答应,如果郭天祥留下,将给予其年薪15万。
“这么高的年薪,在同行业中并不多见。经过考虑,我最终还是婉拒了他们的盛情。虽然创业会有风险,但是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敢去尝试。”回到哈市,郭天祥开始与同在学校读书的几个朋友一起创业。
第一桶金让他坚定信念
2005年,一家单位慕名找到郭天祥,委托他做一个特殊的计算器。郭天祥和同学于振南很快合作完成了项目,并得到用户认可。当时对方付给他们两人一笔不少的研发费用,这也是郭天祥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淘的第一桶金。这一次成功,让郭天祥更加坚定了自己创业信念,在学习更多电子技术知识的同时,他和同学共同合作开发了几个项目,一点点积累着经验。
由于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突出成绩,郭天祥被学校免试推荐读研究生。大四的寒假,那时他对单片机的掌握已经很熟练了,便开始用所学的知识来开发产品。
想到很多曾经和他一样的单片机初学者可能会购买学习板,郭天祥决定开发单片机学习板。2006年2月,他做出第一个样板,3月做出第2版,4月底,郭天祥建立了个人网站,在经过3个月7次改版后,最终定型产品。这一年,他和同学叶大鹏组成了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创业团队。
资金短缺但前景光明
创业初期,他们遇到的难题一个接着一个,而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为了节省资金,他们除参加研发、焊接、做售后服务、销售等日常工作外,还要负责包装、采购、发货、送货等工序。如果产品要得急,五六个年轻人就经常连续工作到深夜。
当记者来到公司租用的工作室时,郭天祥和同事正在为设计研发的“智能油井远程监控系统”做收尾工作。郭天祥告诉记者,他们的销售额会很不错。
郭天祥说:“搞研发需要大型测试设备,而一台设备就要几十万。因为现在还没有资金用来建立可供调试设备的实验室,所以每测试一次产品都要到工作现场去安装检测,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阻碍了我们发展。不过,虽然大家累一些、苦一些,但是都可以克服,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经历激励更多的大学生为自己的创业理想和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