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面战争和局部战争的区别
全面战争与局部战争的差异:
1. 全面战争:
全面战争是指国家实施总动员,全力以赴进行的战争。这种战争的基本行动样式和特征包括以武装斗争为主,并且需要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各条战线的紧密配合和协调一致,以国家的整体力量保证战争的胜利。
2. 局部战争:
局部战争是在一定地区内,使用一定规模的武装力量进行的有限目的的战争。与世界大战相对,它通常只影响到世界的某一地区,并在一定范围内对国际局势产生影响。
3. 分类依据:
全面战争和局部战争的分类是根据战争规模来的。规模较小、局部性的战争被称为局部战争。而如果是大规模的国与国之间的生死对抗,则可以称为全面战争。例如,抗日战争和二战被视为全面战争,而英国和阿根廷的马岛海战、美国对阿富汗的战争等则属于局部战争。
❷ 请问什么是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
有限战争
有限战争也叫局部战争.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区内,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进行的战争。局部战争,在作战目的、武器和兵力使用等方面都有所限制,只在一定范围内对国际形势产生影响,因而有的国家又称它是有限战争。局部战争,对大国来说,是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制的战争,而对中、小国家来说,也可能是全力以赴的战争。如果处理不当,局部战争也可能发展为大规模的战争。
http://bk..com/view/55485.htm
全面战争
全面战争,是国家实施总动员,全力以赴进行的战争。其基本战争行动样式和特征是,以武装斗争为主,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各条战线的斗争紧密配合,协调一致地发挥国家的整体力量,以保证战争的胜利。
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全面战争”的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欧洲战争的发展趋势中,于1854年首先提出来的。在帝国主义国家里,“全面战争”的理论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帝国主义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了几个月之后,战略储备物资消耗殆尽,战争双方都被迫进行了国家经济动员,从而使战争的总体性大有发展。这一经验,促进了帝国主义“总体战”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最先提出“总体战”理论者,是德国纳粹党军事家K.希尔 1929年在该党的代表大会上提出来的。德国元帅鲁登道夫于1935年出版了《全民族战争论》(又译《总体战》、《全民战争》)一书,该书系统地阐发了“总体战”的理论和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动员“全体国民参加”全民族的“全体性战争”,主张国家的一切领域都要服从战争准备与实施的需要,以保证争夺“生存空间”战争的胜利。这一理论,成为希特勒准备和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理论和战争指导原则的基础。法西斯集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覆军亡国的彻底失败,证明了帝国主义进行的侵略战争,政治目的反动,战争政策和战略战术极端野蛮,激起了国内外人民的反对,不可能充分发挥全民族的“全体性战争”的功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外,对“全面战争”的概念各有不同的解释。美国1962年版《作战纲要》,把“全面战争”与“全面核战争”、“总体核战争”定为同义的战争。美国1968年版《统帅纲要》,给全面战争下的定义是:“全面战争是主要强国之间使用全部人力物力所进行的并危及到一个主要交战国的生存的武装冲突”,“包括使用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日本原田稔所说的总体战争,包括武力战、政治战、外交战、经济战、思想战等。法国博福尔说的“全面战争”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领域的斗争。
ps:《全面战争》系列游戏是我最爱玩的游戏之一
http://bk..com/view/53191.htm
❸ 常规战争 全面战争 局部战争....的区别.
1、常规战争是区别于核战争来说的,只使用常规武器进行的战争。
2、全面战争是从国家动员程度和地域等来说的,意思是交战双方出动各种力量,不分前方后方,自己全面动员,对敌全面打击。
3、局部战争是从地域、动员程度、使用手段等多个角度来说的。指的是在有限的地方,只运用国家的一部分兵力,控制武器使用的程度,不使它扩展到全面对抗。比如越南战争。比如中国打的边境反击战。
局部战争现在是主流,原因是二战以后大国有了核武器,再对抗时往往有顾忌,不敢放手全面对抗,所以大量进行局部战争,或者叫有限战争,有时干脆自己不出面,而支持代表自己国家利益的中小国家作战。
冷战结束以后,局部战争仍然大行其道。
不过这个也是相对说的,比如伊拉克战争,对于美国来说是局部的,对于人家伊拉克人却是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