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51单片机设计一个上拉输入和下拉输入的按键电路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按键一般是上拉,单片机的IO通过电阻上拉高电平,按键正常高电平当按键按下短路,把IO变成低电平,单片机检测到低电平表示有按键按下,按键下拉一般是把单片机IO通电阻接到GND,按键正常是低电平,当按键按下把IO拉高,单片机检测到高电平表示有按键按下。
Ⅱ 单片机按键电路通与不通的信号分别是什么
按键电路一般都会接地使用,就是按键两端,一端接地,一端接单片机IO口。按键导通的时候是低电平,不通的话是高电平。
Ⅲ 51单片机,电路原理图,看不懂k1是什么,如果是按键,如何使用
K1--WE1==write enable 1,也就是写入启动信号。要向数码管写入显示数据,需要先发出WE1信号,才会显示数据。不是按键
Ⅳ 如何进行单片机键盘电路的设计
其实比较好写的..
行是,P3.0-P3.3,例是,P3.4-P3.7,最后得到的键值存在,KEYS中数为,0-15,
有什么问题可以再问...
START:
MOV P1,#00H
MOV P2,#0FH
CLR KEYCARD
LOOP:
ACALL KEY_CHECK
JNB KEYCARD,LOOP ;为0从重新扫描
ACALL KEY_MARK ;为1有按键,调用KEY_MARK
AJMP LOOP
KEY_CHECK: ;键盘扫描
MOV P3,#0FH
MOV A,P3
ANL A,#0FH
CJNE A,#0FH,KEY_C1
CLR KEYCARD
RET
KEY_C1:
ACALL DELAY ;有键接下,消抖
SETB KEYCARD
RET
KEY_MARK:
MOV A,#0EFH ;第一例,行扫描,
KEY_M1: ;键值扫描
MOV P3,A
MOV KEYS,A
MOV A,P3
ANL A,#0FH ;取与
CJNE A,#0FH,KEY_M2 ;在第一例则跳,KEY_M2
MOV A,KEYS ;并非在第一例刚移位
SETB C
RLC A
JC KEY_M1 ;C=1,重新扫描..
CLR KEYCARD ;扫完一圈后,完成..
RET
KEY_M2: ;键值计算
MOV R0,#KEYS ;将KEYS的地址装入R0
XCH A,@R0 ;交换KEYS,A
XCHD A,@R0 ;交换低4位..
MOV KEYS,A
MOV R0,#0
LCALL KEY_ZHI
KEY_MX: ;等待按键释放
MOV A,P3
ANL A,#0FH
CJNE A,#0FH,KEY_MX
CLR KEYCARD
RET
KEY_ZHI:
MOV A,R0
INC R0
MOV DPTR,#KEY_VALUE
MOVC A,@A+DPTR
CJNE A,KEYS,KEY_ZHI ;查找键值.
DEC R0
MOV KEYS,R0
MOV P1,KEYS ;KEYS中的数为:0-15
RET
DELAY:
MOV R7,#20 ;延时大约2ms
D1: MOV R6,#50
DJNZ R6,$
DJNZ R7,D1
RET
KEY_VALUE: DB 0EEH,0DEH,0BEH,07EH,0EDH,0DDH,0BDH,07DH,0EBH,0DBH,0BBH,07BH,07EH,07DH,077H
END
Ⅳ 51单片机键盘电路的两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
独立按键优点:可以直接读取,检测占用时间较少,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缺点:占用IO口资源较多,每一个按键都独占一个IO口。
矩阵键盘优点:占用IO口资源较少。
缺点:必须扫描检测按键情况,程序复杂,占用时间较多。
Ⅵ 单片机独立按键的电路图
可以,原理图不是PCB布板,不是非得把器件用线连上才算连接的。原理图上只要有同样的网络编号原理上就是连通的。同样的道理,这些电阻你都可以放到一边,只要打上对应管脚一样的网络标号就行
Ⅶ 单片机按键复位电路各元件的作用
R17
C13组成止电复位电路,刚上电时,C13是电压为0,电源通过R17对电容充电,因此,RST引脚呈现高电平,高电平时间大于2个晶振周期,单片机复位
电容充电完毕,RST引脚呈现低电平,复位结束
按钮S22和R16组成手动复位电路
,按下S22,电源接通R16和
R17,由于R17阻值比较大,因此RST是高电平,同时电容通过R16迅速放电,即使按钮触点断开,电源也可对C13充电,使RST高电平稳定一段时间
,保证可靠复位。
C13容量较小时,R16可省掉,小电容短路放电不会损坏按钮触点
Ⅷ 怎样设计四个按键的单片机按键接口电路
直接用P0 P1 P2中的一个口的任意四个引脚接按键就好了。
比如P1口。P1.0~P1.3口为01H 02H 04H(00000100) 08H.然后写各个引脚被按下,执行什么功能就行了,
比如:数字在数码管显示,就查7段码就行了。
Ⅸ 单片机的按键启动和复位电路图
单片机的复位有上电复位和按钮手动复位两种。如图(a)所示为上电复位电路,图(b)所示为上电按键复位电路。
上电复位是利用电容充电来实现的,即上电瞬间RST端的电位与VCC相同,随着充电电流的减少,RST的电位逐渐下降。图(a)中的R是施密特触发器输入端的一个10KΩ下拉电阻,时间常数为10×10-6×10×103=100ms。只要VCC的上升时间不超过1ms,振荡器建立时间不超过10ms,这个时间常数足以保证完成复位操作。上电复位所需的最短时间是振荡周期建立时间加上2个机器周期时间,在这个时间内RST的电平应维持高于施密特触发器的下阈值。
上电按键复位(b)所示。当按下复位按键时,RST端产生高电平,使单片机复位。复位后,其片内各寄存器状态改变,片内RAM内容不变。
由于单片机内部的各个功能部件均受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程序运行直接受程序计数器PC指挥。各寄存器复位时的状态决定了单片机内有关功能部件的初始状态。
另外,在复位有效期间(即高电平),80C51单片机的ALE引脚和引脚均为高电平,且内部RAM不受复位的影响。
图要点一下查看大图才清楚哦O(∩_∩)O
Ⅹ 为51单片机设计一个上拉输入的按键电路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上拉电阻是I/O口平时保持高电平
按键按下后,I/O口转为低电平;
软件扫描到变换后,需要延时除颤抖,就可确定按键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