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单片机p3口第二功能是什么(简答题)
单片机P3口第二功能,各位定义如下:
P3.0 RXD(串行口输入);
P3.1RXD(串行口输出);
P3.2 /INT0(外部中断0输入);
P3.3 /INT1(外部中断1输入);
P3.4 T0(定时器/计数器0的外部输入);
P3.5 T1(定时器/计数器1的外部输入);
P3.6 /WR (片外数据存储器写选通控制输出);
P3.7 /RD(片外数据存储器读选通控制输出);
当P3口用作第二功能情况下输出时,锁存器输出为“1”,打开与非门,第二输出功能端内容通过“与非门”和FET(场效应管)送至端口引脚,实现输出。输入时,端口引脚的第二功能信号通过缓冲器送到输入端。
(1)单片机p3功能扩展阅读
准双向与双向三态I/O的区别:
P1口,P2口,P3口是3个8位准双向的I/O口,各口线在片内均有固定的上拉电阻,当这三个准双向I/O口作输入口使用时,要想该口先写1,另外准双向I/O口无高阻的“浮空”状态。
而双向口P0口线内无固定上拉电阻,由两个MOS管串接,既可开漏输出(开漏输出)有可处于高阻的“浮空”状态,故称为双向三态I/O口。
⑵ 总结mcs51单片机p0 p1 p2 p3的功能和特性
mcs51单片机的特性:
P0.0~P0.7 P0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39~32号端子)。
P1.0~P1.7 P1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1~8号端子)。
P2.0~P2.7 P2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21~28号端子)。
P3.0~P3.7 P3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10~17号端子)。
P0口有三个功能:
1、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做数据总线(如图1中的D0~D7为数据总线接口)。
2、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如图1中的A0~A7为地址总线接口)。
3、不扩展时,可做一般的I/O使用,但内部无上拉电阻,作为输入或输出时应在外部接上拉电阻。
总结如下:
单片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
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00M的高速单片机。
⑶ MCS-51单片机P3口各引脚的第二功能是什么
MCS-51单片机P3口各引脚的第二功能如下:
1、P3.0RXD(串行口输入)
2、P3.1TXD(串行口输出)
3、P3.2INT0(外部中断0输入)
4、P3.3INT1(外部中断1输入)
5、P3.4T0(定时\计数器0的外部输入)
MCS-51单片机使用注意:
MCS-51单片机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⑷ 单片机的p0,p1,p2,p3端口有什么作用
p口是单片机的I/0口,以51单片机为例,p0-p3这四个口都可以独立的并行输出8位数据(或数据的每一位),或者读取该口的寄存器得到该口的输入数据。p3口还有复用功能,即除了作为输入输出口外,还能选作其他的功能,如读写控制等等。
⑸ 单片机的p0,p1,p2,p3端口有什么作用
P口有32根口线,用来驱动如发光二极管等小部件,大部件需要外加驱动电路,P口可以进行“双向”输入输出,输出电流进行驱动,输入电压值进行逻辑判断以进行程序分支操作。P口还可以进行扩展,在P口不够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74LS164(好像是,记不太清了)移位寄存器芯片进行扩展。P0口为真正意思上的双向IO口,不过内部无上拉电阻,P1、P2、P3均为“准双向”IO口,内部含上拉电阻。P0和P2分为16地址线的低8位和高8位,P3口有中断和定时器等其他特殊功能,只有当你真正使用了单片机就会自然一清二楚了~
⑹ 单片机89c51中p0到p3口的作用是什么
单片机89c51中,p0到p3口都是I/O口。他们的具体作用如下:
1、P0口用作地址(地址总线低8位)/数据(8位数据总线)复用口时,是一个真正的双向口;用作通用IO口时,是一个准双向口,开漏输出,需要外置上拉电阻。
2、P1口作I/O口时与P2,P3一样不要外接上拉电阻,但是作输入使用时应注意先向其写"1"。
3、P2口可用作地址总线的高8位。
4、P3都是准双向口,内置上拉电阻。
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⑺ 单片机P3口有什么功能
除了作为I/O使用外(其内部有上拉电阻),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由特殊寄存器来设置,具体功能请参考我们后面的引脚说明。
有内部EPROM的单片机芯片(例如8751),为写入程序须提供专门的编程脉冲和编程电源,这些信号也是有信号引脚的形式提供的。
在系统扩展时,ALE用于控制把P0口的输出低8位地址送锁存器锁存起来,以实现低位地址和数据的隔离。(在后面关于扩展的课程中我们就会看到8051扩展EEPROM电路,在图中ALE与74LS373锁存器的G相连接,当CPU对外部进行存取时,用以锁住地址的低位地址,即P0口输出。
(7)单片机p3功能扩展阅读:
ALE有可能是高电平也有可能是低电平,当ALE是高电平时,允许地址锁存信号,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信号负跳变(即由正变负)将P0口上低8位地址信号送入锁存器。
在没有访问外部存储器期间,ALE以1/6振荡周期频率输出(即6分频),当访问外部存储器以1/12振荡周期输出(12分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系统没有进行扩展时ALE会以1/6振荡周期的固定频率输出,因此可以作为外部时钟,或者外部定时脉冲使用。
⑻ MCS-51单片机的 P3口具有哪些功能
除了可以作为一般的IO口之外其它的复用功能如下:
P3.0RXD串行输入口
P3.1TXD串行输出口
P3.2INT0外部中断0输入口
P3.3INT1外部中断1输入口
P3.4T0定时器/计数器0外部时间脉冲输入端
P3.5T1定时器/计数器1外部时间脉冲输入端
P3.6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脉冲
P3.7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脉冲
根据单片机
内部程序存储器的配置不同
(1)无ROM(ROMless)型:8031、80C31、8032、80C32
(2)带MaskROM(掩模ROM)型:8051、80C51、8052、80C52
(3)带EPROM型:8751、87C51、8752
(4)带E²PROM型:8951、89C51、8952、89C52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MCS-51单片机
⑼ 典型51单片机的P0,P1,P2,P3口都有哪些功能
51单片机p0p1p2p3口,都可以当准IO口使用,也就是既可以作输出口,也可以作输入口。
需要说明的是,P1口、P2口只是普通IO口,无特殊功能。P0口作输出口用时,需加上拉电阻;P0口有复用功能,当对外部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时,P0口先是提供外部存储器的低8位地址,供外部存储器地址锁存器锁存,然后充当数据线,用于写出或读入数据。P3口是特殊功能口,所有管脚都有特殊功能,分别是:
P3.0----RXD,串行通信输入口,不使用串行通信功能时,可做普通IO口使用
P3.1----TXD,串行通信输出口,不使用串行通信功能时,可做普通IO口使用
P3.2----INT0,外部中断0输入口,不使用外部中断0功能时,可做普通IO口使用
P3.3----INT1,外部中断1输入口,不使用外部中断1功能时,可做普通IO口使用
P3.4----T0,定时器0外部计数输入口,不使用定时器0外部计数功能时,可做普通IO口使用
P3.5----T1,定时器1外部计数输入口,不使用定时器1外部计数功能时,可做普通IO口使用
P3.6----WR,外部存储器写信号,不使用外部存储器写功能时,可做普通IO口使用
P3.7----RD,外部存储器读信号,不使用外部存储器读功能时,可做普通IO口使用
⑽ 51单片机p0p1p2p3口,到底有啥区别啊,他们的基本功能有啥
51单片机p0、p1、p2、p3口区别如下:
一、意思不同
P0口作输出口用时,需加上拉电阻。P0口有复用功能。当对外部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时,P0口先是
提供外部存储器的低8位地址,供外部存储器地址锁存器锁存,然后充当数据线,用于写出或读入数
据。P1口、P2口只是普通IO口。
二、功能不同
P0口第一个功能是数据接口,第二个功能是地址低八位,P2口第二个功能是地址高八位。另外除了
P0口没有内部上拉电阻外,其他三个都有内部上拉电阻。
三、用法
信号输出和交互接口,编程可以确定不同的功能,例如连接液晶屏,作为控制信号输出输入等。
由于没有端口复用功能,所以,P0口的V1变成了一个上拉电阻。由于内部就有上拉电阻,所以,作
为GPIO时,P1口不需要接上拉电阻,当然,您接了也没关系啦,就相当于两个上拉电阻并联。
基本功能:
一、P1 就没多少功能,就是个准双向I/O口。
二、P0当准IO口使用,也就是既可以用作输出口,也可以用作输入口。
三、P3口除了是个准双向I/O口外。第二功能很重要P3.0 (RXD)串行数据接收端,P3.1 (TXD)
串行数据发送端,P3.2 (INT0)外部中断0输入,P3.3 (INT1)外部中断1输入;
P3.4(T0)Timer0计数器输入,P3.5(T1)Timer1计数器输入,P3.6(WR)写外部存储器的脉冲
输出,P3.7(RD)读外部存储器的脉冲输出。
(10)单片机p3功能扩展阅读
1、P0口:真正的双向口,输出锁存,输入缓冲,输入前要先置1(KEIL包含的头文件已经有动作
了,如果用汇编,要人工置1),输出为漏极开路,输出一般都要上拉电阻。输入为高阻态,能驱动
8个TTL负载。当有片外存储器时,作数据线使用。
2、P1口:最简单的口,输入也要先置1,无高阻态,只能是输出或者输入。能驱动4个TTL负载。
3、P2口:I/O(输入/输出)与P1口一样,当有片外存储器时,作地址线使用,寻址64K片外数据存
储器。能驱动4个TTL负载。
4、P3口:I/O(输入/输出)与P1口一样,但无论输入输出都要先置1。具有很多复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