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51单片机 蜂鸣器怎么连
你要看一下你那开发板的原理图吧,一般都是通过内部就已经连接好了的,是一个固定的引脚,你写程序控制那个引脚就可以了。如果要外接的话,你也要看原理图看那个蜂鸣器对应的那个IO口,才能正确的连接。
㈡ 求大神解释下51单片机蜂鸣器的工作原理 下面是原理图 急!
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图示电路为灌电流驱动方式(低电平有效),Q5为开关三极管,平时I/O口P3.6输出高电平,因Q5为PNP型三极管,故高电平使得基极电位接近Vcc,三极管截止处于集电极回路的蜂鸣器不响,当P3.6输出低电平时Q5经由Vcc-Q5eb-R17-P3.6到地回路获得基极电流而饱和导通,蜂鸣器得电发出鸣响。
㈢ STC51单片机P2.6口驱动pnp三极管然后接一蜂鸣器。要接上拉电阻吗 如图 三极管下方接一蜂鸣器到地。
不用接上拉电阻。有三极管驱动直接串一个电阻就可以了。
㈣ 这是个51单片机外接PNP三极管驱动蜂鸣器的电路,输出低电平有效,我咋就看着哪里不对劲啊!
是有些不对劲。
第一,PNP的这种接法,VCC电压不能高于高电平,不然尽管是高电平,三极管也会导通。
第二,三极管的负载(图中的蜂鸣器)一般接在C极回路,图中接在E极回路。
㈤ 51单片机端口直接接蜂鸣器或者sounder会响吗 一定要用三极管嘛
不一定,51单片机上面的蜂鸣器只需要给个高低电平就会响,如:高电平给+5V,低电平给地,就会响了,板子上面用三极管只是一个开关作用。你自己可以试试,用杜邦线把+5V连到蜂鸣器的正极,地连负极,蜂鸣器就会响。
㈥ 51单片机蜂鸣器报警电路,实物有源蜂鸣器可以工作,仿真不能响
这实物与仿真是有区别的,有时实物对,仿真不对,反之,仿真行,实物不行的例子更多。
因实物响了,就不说了。
只说仿真,有时很严格,有时却随便。你遇上严格的了,有源蜂鸣器是有电压的,双击就可以改成5Ⅴ。还有一个原因,你把蜂鸣器接三极管发射极上,基极电阻加低电平,三极管导通,但发射结要分0.7V的压降,加到蜂鸣器的电压剩4.3Ⅴ,严格要求不足5V,所以不响。
修改方法,三极管发射极接电源,把蜂鸣器接到集电极上,就OK了。
其实,这仿真有不严格的,你却没用,反倒麻烦了。蜂鸣器可以直接连接在单片机引脚上就行,还省事,少用一个三极管。但实物肯定是不行的,必须用三极管驱动。可仿真却又不严格了,它行了,可你没用。
㈦ 单片机与蜂鸣器之间可以不接三极管吗需要接的话要如何选择三极管
由于蜂鸣器的工作电流一般达到几十到几百毫安;而大多数单片机的I/O输出电流只有几毫安,所以单片机I/O输出端口不能直接驱动蜂鸣器。
通常需要通过使用各种驱动电路控制蜂鸣器,例如使用三极管。
对于三极管的选择需要考虑单片机的I/O端口输出特性:
对于传统51单片机,其I/O口端口只有“准双向”输出功能,下拉电流可以达到几毫安,上拉能力只有几微安,因此适合采用PNP型三极管。例如S8550,S9012等型号。
需要注意的是蜂鸣器的供电电压不能高于单片机的I/O口输出的高电平,一旦电压相差大于三极管的基极导通电压,就不能正常使用。否则需要两只三极管级联,或者采用其它驱动电路。
对于I/O口端口具有“强推挽输出”功能的单片机,其端口输出上拉和下拉电流均可达到几毫安甚至几十毫安,因此可以选择NPN和PNP型三极管。建议选择NPN型三极管。例如:S8050、S9013等型号。
采用NPN型三极管控制时,蜂鸣器的供电电压可以不同于单片机的供电电压。
㈧ 51单片机上面的喇叭有两个引脚该怎么接!教学视频上面没给我展示怎么接,气人啊!
这是个5V的蜂鸣器,只要正极输入5V、负极接地、电流足够,就会按照固定的频率鸣响。
照着电路图操作就是了,也就是ULN2003的IN1应输入高电平(ULN2003是个达林顿阵列)。
㈨ 时钟蜂鸣器怎么接单片机
对于51单片机,最简单且常见的连接方法是I/O口输出经4.7k电阻连接PNP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发射机接+5V电源端,三极管集电极连接蜂鸣器的正极,蜂鸣器负极接G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