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单片机的引脚设置为输入是不是就没有电压输出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电压是一定有的。是阻抗的事。高输入阻抗的好处是需要的驱动电流很小。你大概就把高输入阻抗说成没电压了。
㈡ 单片机引脚输入输出问题 和引脚属性
不同的单片机引脚不同属性不同。
已基本的51系列为例:
管脚输出电流小于输入电流,输出小于4、5mA、输入小于十几mA。
P0口作为IO口时要接上拉电阻,因为P0口没有上拉电阻。
㈢ STC单片机某个引脚损坏,只能输出高电平,不能输出低电平,是什么原因导致损坏的。
引脚电流过大可以损坏引脚
㈣ 关于单片机引脚输入输出的问题
大部分单片机,就算是电脑CPU,也要设置输入输出工作方式,51只是个特例,51除了P0都是有上拉电阻,而且你不能断开上拉电阻,51根本不存在I/O口设置,其他CPU都是可以设置是否启用上啦,工作在什么模式下等等(有些当做什么口使用,也要设置,比如作为普通口,还是第二功能,第三功能等),越复杂的芯片,设置就越复杂,51最简单,没有I\O设置。。。
㈤ 我想要51单片机的管脚输出100个高低脉冲,但为什么脉冲数控制不了,示波器上显示的脉冲数根本停不下来
在程序末尾加while(1)分号即可,否则程序会反复循环或跑飞。
㈥ iap15w4k58s4单片机io口输出不正确怎么回事
当然是高电平复位,一般而言,当RST端“高电平”保持在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时间,那么单片机就可以可靠复位。对于15系列单片机,这个高电平需要保持2us以上就可以可靠复位了。
㈦ 为什么51单片机的管脚输出几乎为0
两种可能:
1 单片机IO口上拉电流不够,有些只能输出160微安电流,可换逻辑,采用下拉工作。
2 单片机使用了强推挽输出,被光耦输入LED钳为了,可适当加限流电阻
若上拉不够,也可采用PNP型晶体管放大输出(同相),或用NPN型倒相输出
㈧ 定义单片机引脚输出
#include<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input=P2^0;
sbit output=P2^1;
void delay(uint x)
{
uchar j;
while(x--)
{
for(j=0;j<125;j++)
{;}
}
}
void main(void)
{
input=1;
output=0;
while(1)
{
if(input==0)
{
delay(10);
if(input==0)
output=1;
else
output=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