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包括哪些硬件
步进电机的控制比直流电机复杂的多,完整的说要视你的需求而定.简单易行的是用驱动器送几个信号就可以了.各家驱动器千差万别不好说,另外驱动要和电机配合才能最好的效果.
功能复杂些的情况就要自己做驱动了,比如自动细分,横力矩输出,电机速度步值输出,总线控制等等.驱动主体是H桥控制+单片机或arm或plc,有很多双桥模块可以用.
⑵ arm开发可以控制各种电机吗可以用C语言吗
ARM开发可以控制各种电机。arm性能很强 ,内存更大, c语言当然可以。
ARM是32位的,单片机是8位的,运行速度快很多,最关键的是可以跑操作系统。控制部分的内容ARM当然可以胜任,而且ARM的资源比单片机丰富得多,详细可以查看一下s3c2410,或者s3c2440的芯片资料,除了控制部分,ARM还具有普通单片机无法比拟的内容,可以进行系统移植,如果能配合上DSP的话,那就更好。ARM的方向很多,控制部分比较简单,还有关于嵌入式系统方面的知识,以及图形用户界面等。
⑶ 89c51单片机最多能控制几个二相四线步进电机需要同时控制
理论上不添加外设,可以像楼上说的,32个IO口接8个电机,如果接外设,可以和2楼说的一样,接满地球,因为有专用的控制步进电机的芯片,单片机控制电机就非常方便了,不过这样可能就没体会到提问者的意思。我们仅就不添加外设进行讨论。
但是除了IO口的限制,还有单片机的限制,由于单片机运行指令是一条一条执行的,没有并发机制,所以如果对多个步进电机进行同时操作,如果操作频率并不高,可以做到几乎同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完全同时,因为指令一次只执行一条,当然两个电机同步操作同步运转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但如果接上比较精密的高速度高频率操作的步进电机时,可能就会有问题。
通俗的说,你给步进电机发一个指令,电机会运动一个步距,在电机运动到下一个步距之后,单片机再发送下一个指令,在这两个指令之间单片机可以去做别的事情,比如去控制另一个电机。如果电机操控精细,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两个指令之间的间隔,还不足以执行额外的一条指令,那么单片机就只能控制一个电机了。即使用中断也是没用的,第一个电机的运转会受到影响。
所以可以控制多少个电机,要参考你单片机的晶振,和你电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控制,如果需要的操作并不太精细,在第一个电机的两条指令间隔能够有时间发送多条指令,那么就能够增加控制电机的数量,这个数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⑷ 请问单片机、ARM或者DSP外围电路设计都需要些什么知识推荐些书籍。
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机拖动、电力电子等,如果需要算法的话还要有高等数学的知识以及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等等专业课程。
当然如果只是简单玩玩,并不需要这么多知识,或者说不需要完全掌握这些知识,只是挑来用。至于书籍嘛,想要精通,最好找个大学本科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教材来学习下,呵呵
⑸ 单片机都可以做什么
应用分类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作为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根据发展情况,从不同角度,单片机大致可以分为通用型/专用型、总线型/非总线型及工控型/家电型。
通用型
这是按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适用范围来区分的。例如,80C51式通用型单片机,它不是为某种专门用途设计的;专用型单片机是针对一类产品甚至某一个产品设计生产的,例如为了满足电子体温计的要求,在片内集成ADC接口等功能的温度测量控制电路。
总线型
这是按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是否提供并行总线来区分的。总线型单片机普遍设置有并行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控制总线,这些引脚用以扩展并行外围器件都可通过串行口与单片机连接,另外,许多单片机已把所需要的外围器件及外设接口集成一片内,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不要并行扩展总线,大大减省封装成本和芯片体积,这类单片机称为非总线型单片机。
控制型
这是按照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大致应用的领域进行区分的。一般而言,工控型寻址范围大,运算能力强;用于家电的单片机多为专用型,通常是小封装、低价格,外围器件和外设接口集成度高。 显然,上述分类并不是惟一的和严格的。例如,80C51类单片机既是通用型又是总线型,还可以作工控用。
⑹ 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问题
你选用AVR的ATMEGA16单片机就可以满足您的这个要求了,他可以输出三路独立的PWM波,OC0等,而且引脚也比较多,至少满足您的这个不是问题了,如果你觉得扩展引脚麻烦就选择ATMEGA64或者128也可以。
⑺ 如何用51单片机驱动2相4线步进电机
l298就行,网上有的是,想稍微好一点就用mos桥
⑻ arm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的方法
spwm输出正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