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51单片机串口自收发,产生中断时TI是先于RI置位吗为什么
TI发送完数据就置位。数据位发送完,还要继续发停止位,一般是1个位的1。
接收时收到停止位才能算接收完,RI才有可能置位(某些型号的单片机还有可能要进一步识别错误,如果接收出错,有可能不置位RI)。
② 为什么51单片机串口接收全是框
接收寄存器故障。由于51单片机的一些usb转ttl芯片不能完全隔离两边的信号,当使用主机usb口供电的时候,主机信号就会越过转换芯片影响串口的电平,导致接收寄存器数据错误,出现一些错误框。
③ 51单片机串口收发字符串求助
51单片机串口发字符串的方法有多种,比较容易理解的方法是:先定义一个要发送的字符串,就是一个字符串数组。
发送时,连续发送个数组。
接收字符串,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先声明一个字符串,接收时,每接收一个就存入这个串中,接收结束,查这个字符串就行了。
④ 51单片机的串口接收一帧数据有几位
发送的位数跟工作方式有关。51单片机的发送和接受,只有10位和11位两种。
先说单片机串口的工作方式:
单片机串口的工作方式共4种,方式0--方式3.
方式0:用移位脉冲。RXD做输入/输出,TXD进行移位。收发的数据为八位。
方式1:传送一帧信息为10位,即1位起始位(0),8位数据位(低位在先)和1位停止位(1)。数据位由TXD发送,由RXD接收
方式1:一帧信息也是10位;即 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先低位),1位停止位。在起始位到达移位寄存器的最左位时,它使控制电路进行最后一次移位。
方式2和方式3:发送(通过TXD)和接收(通过RXD)一帧信息都是 11位: 1位起始位(0), 8位数据位(低位在先),1位可编程位(即第9位数据)和1位停止位(1)。
可见:不论单片机串口接收还是发送一帧数据是多少位,实际有效位数据位都是8位,其余位是为了奇偶校验、做起始位或终止位用的。
以前所述有误,特修正。
⑤ 51单片机串口多字节收发
按发送是四个字节一起出去的,...。
----------------------
它们不是“一起”出去的。
实际上,串行口是按照波特率,把一位一位的二进数,顺序送出去的。
51的接收器,也是按照波特率,一位一位的收。
等到收齐了8个位(如55h),就送到sbuf,并且在ri置一;
再接着收,33h、...等等。
⑥ 51单片机串口收发程序
11,单片串口的收发程序镇甘城子应该也是比较不错的证件,能够真诚地使用所有认为这个属相应该比较广一点儿也不所以我认为这跟屏幕放大。
⑦ 51单片机通过串口实现数据的发送与接收程序
串口收发,要有通信协议。也就是什么时候开始接收,接收到指令后,转发什么数据。这个要知道,才可以写。而且使用不同的51单片机,其内部寄存器配置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过程如下:
1,配置串口参数、波特率等,开启串口中断;
void Init_UART()
{
}
2,中断函数里写中断响应函数,根据接收的指令或者数据,执行相应的动作;
程序一般为:
void UART_ISR() interrupt x using y
{
;串口中断处理函数
}
x - 单片机的C51中断号
y - 指定使用的当前工作寄存器组号(0-3 PSW中的RS0,RS1组合)
3,主程序
int main(void)
{
Init_UART();
while(1)
{
;//数据发送函数
}
}
⑧ 求助:51单片机串口接收问题!!!
1、不会打断正在进行的中断,因为同一中断不能嵌套;
2、假如你的中断函数足够长的话,本次中断结束后,会再一次进入中断;
3、假如你的中断函数足够长的话,因为在中断中需要读取sbuf的数据,而你在本次中断结束之前发送了字符,改变了sbuf的值,必定会发生错误;
4、一般情况下中断函数不会很长,所以上述2、3情况一般不会发生,放心大胆的向串口发送数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