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inux系统的产生的访问日志等垃圾怎么清理
根据自己的需要删除,可以保留最近3个月或者半年的log,然后把老的日志都删除
一般来说linux的
日志文件
都不会很大,足够系统持续运行好几年而不需要删除日志
B. 入侵Linux系统后日志文件及入侵后日志如何清除
现在可以在网上公开获得的日志清除程序代码很粗糙,我曾经看到过最夸张的清日志的代码像这样:
rm -rf /var/log/lastlog ; rm -rf /var/log/telnetd ; rm -rf /var/run/utmp ; rm -rf /var/log/secure ; rm -rf /root/.ksh_history ; rm -rf /root/.bash_history ; rm -rf /root/.bash_logut ; rm -rf /var/log/wtmp ; rm -rf /etc/wtmp ; rm -rf /var/run/utmp ; rm -rf /etc/utmp ; rm -rf /var/log ; rm -rf /var/adm ; rm -rf /var/apache/log ; rm -rf /var/apache/logs ; rm -rf /usr/local/apache/log ; rm -rf /usr/local/apache/logs ; rm -rf /var/log/acct ; rm -rf /var/log/xferlog ; rm -rf /var/log/messages ; rm -rf /var/log/proftpd/xferlog.legacy ; rm -rf /var/log/proftpd.access_log ; rm -rf /var/log/proftpd.xferlog ; rm -rf /var/log/httpd/error_log ; rm -rf /var/log/httpd/access_log ; rm -rf /etc/httpd/logs/access_log ; rm -rf /etc/httpd/logs/error_log ;rm -rf /var/log/news/suck.notice ; rm -rf /var/spool/tmp ; rm -rf /var/spool/errors ; rm -rf /var/spool/logs ; rm -rf /var/spool/locks ; rm -rf /usr/local/www/logs/thttpd_log ; rm -rf /var/log/thttpd_log ; rm -rf /var/log/ncftpd/misclog.txt ; rm -rf /var/log/ncftpd.errs ; rm -rf /var/log/auth ; rm -rf /root/.bash_history ; touch /root/.bash_history ; history Cr
整个一rm集合,要是服务器跑了很长时间,积累了很多日志。你这样一删除,的,你帮他省事了,他也省事,一眼就看出有人进来了。
先不说其他,用rm删除就不可取,正确的删除文件做法是用shred
shred -n 31337 -z -u file_to_delete
这样多次擦除才够安全。
C. 如何清除Linux系统日志
根据自己的需要删除,可以保留最近3个月或者半年的log,然后把老的日志都删除 一般来说linux的日志文件都不会很大,足够系统持续运行好几年而不需要删除日志
D. linux怎样清理日志
#!/bin/sh
cat /dev/null > /var/log/syslog
cat /dev/null > /var/adm/sylog
cat /dev/null > /var/log/wtmp
cat /dev/null > /var/log/maillog
cat /dev/null > /var/log/messages
cat /dev/null > /var/log/openwebmail.log
cat /dev/null > /var/log/maillog
cat /dev/null > /var/log/secure
cat /dev/null > /var/log/httpd/error_log
cat /dev/null > /var/log/httpd/ssl_error_log
cat /dev/null > /var/log/httpd/ssl_request_log
cat /dev/null > /var/log/httpd/ssl_access_log
E. linux怎么清理tomcat日志
服务器上的tomcat的catalina.out文件越来越大,查看起来很不方便,以前每次都是想起来的时候手工清理一下(cat
/dev/null > catalina.out),后来发现了logratate这个工具,Ubuntu
下的mysql,nginx好像也是用的这个工具还定期整理log的。配置文件为/etc/logrotate.conf,和很多其它ubuntu下的工
具一下,也可以把配置文件写在/etc/logrotate.d/下面。如对我们的tomcat的log文件进行整理,sudo vi
/etc/logrotate.d/tomcat,
/opt/tomcat/logs/catalina.out {
rotate 14
daily
truncate
compress
notifempty
missingok
}
其中:
rotate 7 表示保留7天的备份文件
daily 表示每天整理一次
truncate 表示先复制log文件的内容,然后再清空
compress 表示压缩备分文件
missingok 表示如果找不到log文件也没OK
notifempty 表示如果log文件是空的,就不进行rotate
可以通过/usr/sbin/logrotate -f /etc/logrotate.conf来执行。Ubuntu
有/etc/cron.daily/logrotate文件,内容为:
#!/bin/sh
test -x /usr/sbin/logrotate || exit 0
/usr/sbin/logrotate /etc/logrotate.conf
表示每天会定时执行一次这个命令
通过ntp同步服务器的时间
根据 Ubuntu 的文档 有两种方式可以用来使服务器的时间和ntp server同步。一种是通过ntpdate命令,如
ntpdate ntp.Ubuntu .com
然后在/etc/cron.daily/下新建一个文件来每天执行一次这个命令
另一种是通过ntpd来更新。sudo apt-get install
ntp。配置文件/etc/ntp.conf,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为改变ntp server,
我们用的是210.72.145.44这个server
对于Linux 的系统安全来说,日志文件是极其重要的工具。系统管理员可以使用logrotate
程序用来管理系统中的最新的事件,对于Linux 的系统安全来说,日志文件是极其重要的工具。系统管理员可以使用logrotate
程序用来管理系统中的最新的事件。logrotate 还可以用来备份日志文件,本篇将通过以下几部分来介绍
日志文件的管理:
1、logrotate 配置
2、缺省配置 logrotate
3、使用include 选项读取其他配置文件
4、使用include 选项覆盖缺省配置
5、为指定的文件配置转储参数
一、logrotate 配置
logrotate
程序是一个日志文件管理工具。用来把旧的日志文件删除,并创建新的日志文件,我们把它叫做“转储”。我们可以根据日志文件的大小,也可以根据其天数来转储,这个过程一般通过
cron 程序来执行。
logrotate 程序还可以用于压缩日志文件,以及发送日志到指定的E-mail 。
logrotate 的配置文件是 /etc/logrotate.conf。主要参数如下表:
参数 功能
compress 通过gzip 压缩转储以后的日志
nocompress 不需要压缩时,用这个参数
truncate 用于还在打开中的日志文件,把当前日志备份并截断
notruncate 备份日志文件但是不截断
create mode owner group 转储文件,使用指定的文件模式创建新的日志文件
nocreate 不建立新的日志文件
delaycompress 和 compress 一起使用时,转储的日志文件到下一次转储时才压缩
nodelaycompress 覆盖 delaycompress 选项,转储同时压缩。
errors address 专储时的错误信息发送到指定的Email 地址
ifempty 即使是空文件也转储,这个是 logrotate 的缺省选项。
notifempty 如果是空文件的话,不转储
mail address 把转储的日志文件发送到指定的E-mail 地址
nomail 转储时不发送日志文件
olddir directory 转储后的日志文件放入指定的目录,必须和当前日志文件在同一个文件系统
noolddir 转储后的日志文件和当前日志文件放在同一个目录下
prerotate/endscript 在转储以前需要执行的命令可以放入这个对,这两个关键字必须单独成行
postrotate/endscript 在转储以后需要执行的命令可以放入这个对,这两个关键字必须单独成行
daily 指定转储周期为每天
weekly 指定转储周期为每周
monthly 指定转储周期为每月
rotate count 指定日志文件删除之前转储的次数,0 指没有备份,5 指保留5 个备份
tabootext [+] list 让logrotate 不转储指定扩展名的文件,缺省的扩展名是:.rpm-orig,
.rpmsave, v, 和 ~
size size 当日志文件到达指定的大小时才转储,Size 可以指定 bytes (缺省)以及KB
(sizek)或者MB (sizem).
F. Linux 系统 shell脚本定时 清空系统日志文件
其实没有必要写shell脚本,简单一句话放在系统定时任务里就行了。
比如你的日志文件名叫a.log。路径为/tmp/a.log;
那么你可以写个定时任务,这样做:crontab -e 进入定时任务器,然后把下面这段写到里面
00 02 * * * echo " " >/tmp/a.log
然后保存退出就可以了。这段内容意思是,每天凌晨2点自动清空a.log内容。你也可以自己定义多久清一次。比如想10分钟清一次,就这么写*/10 * * * * echo " " >/tmp/a.log。具体的crontab时间定义你可以去网络查查。希望对您有用!
G. linux删除日志文件的命令
例: vi /var/log/messages :set nu 查看文件中的你要删除的时间段在几行之间 如果是100-200行,则将光标放在第100行,按100dd即可删除。 还有其他方法。看你的具体需求。
H. linux删除日志的命令
可直接进去到日志存储地方,用rm x -rf,删除日志即可,x为你要删除的日志文件。
I. linux怎么清理系统日志
Linux的文件系统比Windows的要优秀,不会产生碎片,对于长时间运行的服务器来说尤为重要,而且Linux系统本身也不会像Windows一样产生大量的垃圾文件。不知道这个说法有没有可信度!至少我们可以确定的是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是比较优秀的!
错误
rm -f logfile
原因
应用已经打开文件句柄,直接删除会造成:
1.应用无法正确释放日志文件和写入
2.显示磁盘空间未释放
正确
cat /dev/null > logfile
把一下代码保存为.sh后缀脚本来运行即可清除Linux系统日志
#!/bin/sh
cat /dev/null > /var/log/syslog
cat /dev/null > /var/adm/sylog
cat /dev/null > /var/log/wtmp
cat /dev/null > /var/log/maillog
cat /dev/null > /var/log/messages
cat /dev/null > /var/log/openwebmail.log
cat /dev/null > /var/log/maillog
cat /dev/null > /var/log/secure
cat /dev/null > /var/log/httpd/error_log
cat /dev/null > /var/log/httpd/ssl_error_log
cat /dev/null > /var/log/httpd/ssl_request_log
cat /dev/null > /var/log/httpd/ssl_access_log
另外清理linux系统垃圾还有以下命令
sudo apt-get autoclean 清理旧版本的软件缓存
sudo apt-get clean 清理所有软件缓存
sudo apt-get autoremove 删除系统不再使用的孤立软件
J. 如何定时清理Linux系统中的Nginx日志
nginx日志文件需要手动分割,创建脚本文件clear_log.sh
文件路径/usr/local/nginx/clear_log.sh
vi clear_log.sh。输入如下内容
#!/bin/bash
cp /usr/local/nginx/logs/error.log /usr/local/nginx/error-$(date -d “yesterday” +“%Y%m%d”).log
#先复制原来的错误日志文件,请根据自己实际的日志路径填写
cat /dev/null 》 /usr/local/nginx/logs/error.log
#清空错误日志文件
cp/usr/local/nginx/logs/access.log /var/log/nginx/access/access-$(date -d “yesterday” +“%Y%m%d”).log
#先复制原来的正常访问日志
cat /dev/null 》 /usr/local/nginx/logs/access.log
#清空原来的正常访问日志
创建dellog.sh文件,路径/usr/local/nginx
vi dellog.sh
#!/bin/sh
find /usr/nginx/logs/error -mtime +7 -type f -name /*.log | xargs rm -f
find /usr/nginx/logs/access -mtime +7 -type f -name /*.log | xargs rm -f
#定期删除七天前的日志文件
启动linux下的计划任务,将刚才创建好的两个shell脚本加入此计划
crontab -e,输入如下内容
0 0 * * * /usr/nginx/clear_log.sh
#每天0点执行/usr/nginx/clear_log.sh
0 0 * * * /usr/nginx/dellog.sh
#每天0点执行 /usr/nginx/dellog.sh
保存后退出,输入命令crontab root就会看到/var/spool/cron/文件夹下看到相应的副本文件root。至此完成nginx日志按天拆分与定期清除。
逻辑详解:比如现在是3月18日0点0分,系统会自动执行clear_log.sh与dellog.sh两个shell脚本。clear_log.sh会把3月17日的日志文件分别生成为access_20140317.log与error_20140318.log,然后把原来的access.log与error.log分别清空。dellog.sh则会自动判断该文件的创建时间,如果是十五天前的就会自动清除
上面就是Linux清理Nginx日志的方法介绍了,因为Nginx日志没有自动清理的功能,一般采用切割日志的方法进行处理。